牛年说牛,求一则关于牛的故事 (急)
小的时候,我睡觉前最大的爱好就是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而且最喜欢听的几乎都是有关动物的。几乎每天如此,到后来爸爸实在找不到新故事了,就把老的故事来回的讲。我好...
2024-03-24
济南有趣的故事很多,比如,最负盛名的大明湖,就有“四大怪”之说,即青蛙不鸣,蛇踪难寻,久旱不落,久雨不涨。
所谓青蛙不鸣,是指一年四季,无论你何时去大明湖,从来听不到蛙叫声,按理说,这么大一池子水,有蛙鸣再正常不过,但济南大明湖却无蛙鸣。蛇踪难寻,是指在大明湖边的沟沟渠渠以及草木林间,你从来看不到一条蛇。
久旱不落,指不管天气多么干旱,大明湖的水位都不会有所回落。与之相反,无论下多大的雨,汇聚城区多少积水,大明湖的水位也不会涨,是为久雨不涨。
后两怪“久旱不落、久雨不涨”比较好解释,大明湖的湖水来自全城的泉水,泉水来自南城山区,有充足水源。大明湖底为一层火成岩,质地细密难以透水,同时水道外泄也很顺畅,这些地形确保了大明湖水能终年保持稳定。
而关于青蛙不鸣,目前有3种比较主流的解释,一种认为大明湖的水来自地下,水温较低,青蛙超过23度才会鸣叫,而湖水难以超过这个温度,导致青蛙不鸣。另一种说法认为,大明湖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其中某些可能影响青蛙的声带,导致其无法鸣叫。最后一种认为大明湖是深水湖,而青蛙喜欢浅水洼地,这导致它们因环境改变而不再鸣叫。
而对于蛇踪难寻,跟“湖水来自地下泉水,温度较低”有关,众所周知蛇类是变温动物,不适宜在低温处生存,它们更喜欢温度高的地方,所以在大明湖几乎看不到蛇。
当然,以上种种解释对不对呢?小编建议您可以亲身体验一下。
今天就来讲讲大明湖的“明”字的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济南有三大名胜,大明湖是其中之一。而逛过大明湖的人都会纳闷:那么大的错别字,你们济南人咋就不改改?还公园大门的牌坊上、大门前的石碑上都有……
面对这样的质疑,济南人都很坦然:错别字可不是我们写的,是大书法家写的,要改的话也要穿越百年去清朝找他改了。
这里所说的错别字就是——大眀湖,“明”字多了一横,日月“明”变成了目月“明”。
明字多了一横
于是有人说了:都说写家手下无错字,但这个错字也太明显了,小学生也能一眼看出,老师看了会打一个大大的X。你是书法也不能这么任性吧?
对于大明湖的“明”多出一横来,济南的民间说法是:趵突泉公园里那个石碑上有“突”字,头上和腰上不是各少了一点嘛,去哪里了?因为泉水太大,被水冲走了,其中的一点就流到大明湖里,因此“明”字就多了一横。这种民俗人士的话,显然只能当个段子听听了。
突字头上少一点腰上也少一点
为了给世人一个不是胡扯的解释,可难为坏了众多文化人、民俗专家,于是就有了如下两种说法:
1、“目月”在书法中,可使字体增加平衡感和美感,是写家有意为之。
2、写于清朝的这三个字,是书法家避讳明朝的“明”字,从而多写了一横,如果前两字写成“大明”,可能会遭到清朝的文字狱迫害。
这样的解释,呵呵!小心那位书法家从地下出来跟你打架。
那么,真相是什么?
翻看一下康熙字典全解决了,就这么简单。“明”字在中国古代有二个异体字,分别是:朙、眀。
大门牌坊上的明字也是多一横
其中的囧(jiǒng)月是小篆的写法。囧,在这里是“窗牖之明亮”的意思,就是从窗户外透进屋里的光亮。
眀,在《庄子外物篇》中解释为“目徹为明”,同时“目明与明暗之明意同”,并确切指出“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意思就是说,目眼的光亮就是“眀”,与日月“明”的意思相同,在汉代以前人们都是用“明”字,从汉代起才开始出现“眀”字。
看来,人家写字的根本就不是写的错别字,是我们读书太少。
“明”与“眀”都是正字,只是现在没有人写“大朙湖”了,真要这么写,呵呵……也是正确的!
这个眀字是正字,不是错别字
能写出“眀”字来的人一定读过很多书。没错,你答对了。这人是谁?
他叫——于书佃。请问最后一个字读啥?一般人不会读。
先放下这个字怎么读,在文章最后揭晓。先来谈谈于书佃是怎样一个人。
书法家笔下的明字各不相同
于书佃,清朝山东登莱青道登州府人,现在的威海市文登大水泊镇人。文登,因为秦始皇东巡时“召文人登山”得名,有着长达1400多年的建置史,是胶东半岛上的千年古县。
大水泊镇位于文登东部。在这里,于家则是书香世家,从明朝的于应第开始,书香世代相袭,百年不衰。清朝时,于家更是出现“一门两代三进士”。
文登于家一门两代三进士
1、于鹏翀,顺治九年(1652年)进士,三甲第276名。
2、于鹏翰,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三甲第97名。
3、于涟(于鹏翰的长子),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二甲第53名。
你没看错了,于鹏翰和儿子是同年同榜进士。3年里,于家“一门两代三进士”名噪齐鲁。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于家出了一个儒学大家:于令淓,他被赐为翰林院检讨,在永平府敬胜书院担任主讲人,是书法大家。这里的翰林院“检讨”不是专门负责写检讨书的,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官位名,掌修国史,在明清时属于翰林院,从七品,通常是由三甲进士担任。
于家书香世代相袭
于令淓之子就是于书佃,是嘉庆三年(1798年)的举人,任济南府学的训导,还是济南的泺源书院主讲人,和其父亲一样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济南的“大眀湖”三个字就是于书佃所书。
大明湖有知当记取一代书法家往事
在这里播一段小插曲: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一名中国人首先发现甲骨文,被称为“甲骨之父”,是中国收藏鉴定甲骨文的第一人,他叫王懿荣。
王懿荣的祖母姓于,于老太太原籍是文登,她的五世祖叫于可托,是顺治十二年(1655)的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祖父和父亲都在清朝做官。于书佃则是于可托的玄孙。
是明还是眀?这让大明湖多了一份谈资
那么,问题来了:于书佃的“佃”怎么读?
也许有的人读作diàn。按字典解释,向地主或者官府租种土地的农民,叫佃户、佃农、佃客。
一个书香世家,竟然后代名字中出现了“佃农”的diàn字,你觉得这种可能性有多大?难道他们读书时不知道这个字的含义,都说父母起名字寄托对孩子的一种期待和祝福,难道于书佃的父亲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于家一名读过书的佃农”?
一字两音,难为现代人
这么说应该不读diàn。那读啥?
见字念半边啊,tián。按字典解释,是“耕作”的意思,古同“畋”,打猎之意。 好了,读tián的名字寓意很明白了:在书山里耕作并且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于书佃(tián)。
作为一名书法家,于书佃留给济南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错别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而对于这名书法家的名字和来历,更多人都是处于懵懂之中的。
不过,千百年来又有多少人曾在青史中留名了?
我们都是过客,只有流水悠悠,江山依旧。
(本文为指动济南原创内容,已授权今日头条、百家号、微信公众号、企鹅号、搜狐号、大鱼号、网易号同步更新,其他网站和自媒体平台未经授权,禁止!
如果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请点击下方的留言。或者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朋友分享本文。)
济南最有名的山大约是千佛山,这个很多人都知道,那济南乃至全天下最小的山是哪个?当地人知道,外地人可能就没听过了。就是这个——
此山唤作铁牛山,安放于济南府学文庙铁牛亭,其实就是一大块铁,状如黑牛。有人说是古人冶炼的,也有人说陨铁。年头是不短了,明万历年间就有记载,还有不少文人墨客给它写过诗,算是济南的一处微型文化名胜。铁牛镇水深藏处,
还似石鲸晚啸风。
月下依稀头角出,
时将黑犊饮池中。铁牛山在近代失踪了很多年,有人说是被沉到大明湖底了,也有人说是因为城区改造埋土里了,还有人说大跃进的时候差点给回炉炼了,因为搬不动才逃过一劫。到 21 世纪初才又找出来,安置在府学文庙。至于为什么叫山,到现在也是一桩悬案。济南有句老话,叫“三山不见” 意思是说济南有三座山,你平时是看不见的。其一是历山,就是《史记》舜躬耕于历山的那个“历山”,现在说历山指的是千佛山,但这是近来的说法,历史上历山另有所指。济南本地版本的历山据说在历下区历山顶街一处民宅里,说客厅方桌下有一口井,历山就在井底,比水面高一米。老济南民宅,桌子地下有井,床底下有泉水,倒不是什么奇闻,这井中山却是没见过,也不知道山里人吃什么。后来拆房子盖楼,历山被埋在居民楼的地基下面,就寻不着了。其二是灰山,原是坐落在历下区汇泉街的一块大石头,后来大明湖扩建,这灰山就淹在水里了。为了纪念,湖畔建了灰山亭,刻有《灰山亭记》。
传说这灰山里面住着一个灰仙人,每天夜里往灰山上撒灰,早上起来能扫一簸箕——由此可见,济南空气质量不好不是一天两天了。其三就是这铁牛山。传说这铁牛能跑,今天在这,明天指不定就在下一个路口了。还有人说这铁牛镇着济南的地基呢,不能随便乱动。当时政府要从地下挖出来(还是从大明湖捞出来,实在记不清了),还有人表达过反对意见,说济南是渤海的“眼”,铁牛挖出来,济南将遍地海水涌出,成为一片汪洋——这想象力也是没谁了。为啥会有这不见的三山,众说纷纭。老话说舜帝擅长看风水,看出济南南山北水,风水不好,于是用这三座山给济南改了风水。还有人研究过,说这三座山的原址连线正好是个正三角形,是为佐证。这个说法嘛,先别说这风水如何改,靠三块大石头能不能改,舜帝那会儿,有风水这说法吗?民俗学家说与洪水有关系,说这三座山的原址地势比周围高,一发大水老百姓就去附近避水,只是由于多少年来的淤泥积累,地势被抹平了。这个事儿到有可能是真的,可这跟管大石头叫山有什么关系呢?要是让我猜,这三块石头可能因为地势、质地,或者别的原因,在古代挺有名,后来有文人或者曲艺人幽了一默,起了个名叫“三山不见”,传开后被好事者添砖加瓦,形成了一个系列故事,越发有鼻子有眼儿。其实这个说法暗合了济南人的某种文化自豪感——“三山不见”的完整说法是“三山不见显王气,四门不对出高官”,大致意思就是说济南这个地方,人杰地灵,不是一般的所在。像这种话,一般都是层累地构建起来的,已经谈不上什么最初的本意。不过这种带有一定“文人游戏”色彩的城市传说,倒是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济南文化积淀的深厚。说到文化,很多人说山东是官本位文化。作为深受官本位文化熏陶的济南子弟,我最关心的,其实不是三山何来,而是灰仙人的仕途。现在灰山淹在水里,灰加水得混凝土,不知道这灰仙人是不是转任砼仙人了。
相关文章
小的时候,我睡觉前最大的爱好就是缠着父亲给我讲故事,而且最喜欢听的几乎都是有关动物的。几乎每天如此,到后来爸爸实在找不到新故事了,就把老的故事来回的讲。我好...
2024-03-24
很多的,比如昂起头来真美--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
2024-03-24
女孩开车 一天看见一个女孩子独自一个人开著benz敞篷车,这时看到她的右转车灯闪烁,後来又看到她伸出他的左手,且手心向後。『你到底是要右转还是左转?』「我当...
2024-03-24
被孙女杀死的老婆婆 你以为老婆婆很可怜,其实不是。 你以为这个孙女很可恨,其实也不是。 只能说造化弄人,天道轮回。 (一)儿媳去世 老婆婆的老伴走得早,有两个儿...
2024-03-24
《太阳山》 从前有两个兄弟,自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两人相依为命,艰难渡日,过了许多年,相安无事。 后来老大娶媳妇成亲,慢慢疏远老二。老二很老实,没有一点心眼,...
2024-03-24
前两天看的: 今天是我的生日,女友早早的打来电话说晚上要到家里去为我祝贺生日,还要带给我惊喜!听了这个好消息!我今天工作起来是格外买力,一下跑了十几个客户!...
2024-03-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