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力谜语 > 因果小故事—129家人已被超度到极乐世界,清明节还需要扫墓上坟吗?

因果小故事—129家人已被超度到极乐世界,清明节还需要扫墓上坟吗?

发布于:2022-05-23 作者:admin123 阅读:48

马上就要迎来西方的圣诞节了,一位朋友对我说:“宋师兄,孩子找我要圣诞礼物,我说找圣诞老人要去,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呢?”圣诞老人是西方国家的神话人物,是虚拟的,不存在的,传说每当圣诞前夕,圣诞老人会乘着雪橇给好孩子送来礼物,这是西方家长鼓励孩子的一种手段。按照西方的民族习俗,由家长扮成圣诞老人,在孩子的袜子中,放些礼物让孩子们开心。万教归一,圣诞节可以过。但是提醒大家,切忌把圣诞节过成情人节。为何这样说呢?国内确实很多节日已经变味儿了,每当情人节、七夕、“5·20”等情侣间的节日次月,医院的人流数量都会增加。国外的节日偏重于狂欢,国内的节日偏重于团圆。国内节日的家族观念浓重,端午节前后互相送粽子联络感情,节日里欢聚一堂;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与月同圆,全家其乐融融地赏月,喝茶,吃月饼;春节、元宵节,更不用多说,家族间的聚会必不可少。除了阳间人过的节日外,寒衣节、七月十五、清明节等依然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团队活动的节日,全家人相约扫墓、上坟、祭祀祖先。古人云“家和万事兴”,注重家庭、亲朋好友间的感情联络是中国的特色,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的优良传统,使父子有亲,兄友弟恭。父子常常见面,兄弟姐妹常聚在一起,商量商量家中之事,聊聊工作之事,能够互相帮忙。如此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家族观念根深蒂固,家人经常见面,人也就不容易犯错,因为犯错了会不好意思回家,没面子,由此升起惭愧之心。2015年9月份开始,为了让世间人明了因果,断恶修善,修行正法,佛宝居开播了《老宋讲故事》。一、因果小故事必须取材于现代人,需要鲜活的例子。二、同时为了解决诸位师兄发心超度祖先往生极乐世界,却苦于功德力不够,或无法沟通而超度不成功的问题。很多师兄为祖先念了很多经,立了很多牌位,但因为没有沟通能力,就不知道祖先想要什么。因为祖先很多在三恶道,他们的智慧、福报根本无法见到极乐世界,地狱、恶鬼中的只知道受苦,根本来不及想;在畜生道中的很愚痴,根本想不到极乐世界。所以超度前必须进行灵魂沟通,劝化,向他们展示极乐世界,才能将其送走。应此因缘,佛宝居决定,若有师兄发心超度自己的祖先、父母、宗亲、朋友、甚至宠物,只要请示菩萨机缘成熟,我们就可以帮忙。不避讳地讲,超度是适当收取费用的,因为这是您的祖先、您的亲人,您的发心就必须有一定的舍,先舍而后得。金钱也是一种能量,必须要适当的流动。其次,我们必须设定一个门槛,否则每日忙于超度,何来的时间去修行、工作、生活呢?愿意踏进门槛的人,证明您有超度的诚意,但您若觉得钱比较重要,我们也提供了自行超度祖先的方法(百度搜索:人人可超度自家祖宗、冤家债主、堕胎婴儿的方法)。能否超度走,您自己清楚。因为自己的福德力、功德力与念经水平,自己再清楚不过了。昨天为王师兄超度他的外婆和二姨,因心中怀有疑虑,所以他希望亲人能够留下一些只有自家亲人才知道的话。其实不止各位师兄,就连我在超度家人时,也是希望如此。所以超度之初,我总是主动询问:“能否留下一些只有您和家人知道的比较隐私的事情呢?”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答案。老人往往会告诉孩子们“好好修行,不要执着迷茫了,要少吃肉,感谢孩子们等等”,都是嘱托与祝福。我也因此郁闷了一段时间,但是没办法,灵界有灵界的规矩,不可多言,不该说的不能说。既然如此,那到底该如何证明亲人真的被超度走了呢?为了解决以上疑问,佛宝居不得已担负起第二项艰巨的使命。如果您想亲自见证,佛宝居可以有偿开启您或者您家族中最有缘分的家人的天眼,因为越年轻,其精元消耗少,来自社会的贪嗔痴慢疑、坑蒙拐骗偷的影响不深刻,精气神比较足。我们会开启其天门,激活松果体,开启天眼。开启天眼的人,可以亲眼看到超度走的家人,并与之沟通,沟通时,虽然我不限制问什么,但是家人能否告知,还要看灵界的规则是否限制,如果不可告知的,会直接告诉“不可告”。佛宝居管理员张师兄对此感触颇深。佛宝居帮她的儿子开启了天眼,张师兄曾与她发心超度到极乐世界去的外公聊了两个多小时,问了很多问题,并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在法界规则限制之内的,不可告的不告。所谓“天机不可泄漏”,天界有天界的规矩,地府有地府的规则,人间有人间的法律,不是想知道什么都可以知道的。即使是作为法师,我也不是想透露什么就可以透露的,给大家讲故事透露出来的,可以说只是兆亿牛之一毛,由此大家就可以明了了。家人已经被超度到极乐世界了,清明节还需要扫墓上坟吗?相信不少师兄心中都有疑问:祖先去了极乐世界,上坟还有意义吗?我的答案是:有!坟墓此时已经成为空壳,烧纸是徒劳,但是上坟的意义不只在于孝敬祖先财物,上坟扫墓是一家人相聚,缅怀、祭奠祖先来感恩祖先之恩德,是很重要的传承。感恩之心,孝敬长辈的行为,应当继承发扬下去,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做好榜样。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当今社会,人情冷淡,过节已经没有过节的样子,切不可再把传统习俗丢掉。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万一当你老了,恰好没有机缘往生极乐世界,堕到鬼道、饿鬼道,做了鬼道平民,如果孩子也像您对待已往生极乐世界的亲人不去祭祀一样来对待你的话,你就会过的非常苦,因为祭祀是有作用的。所以,祖先去了极乐世界,该上坟的上坟,该上香的上香,但是要文明祭祀,极乐世界要什么有什么,烧纸钱就没用了。为了表示自己对祖先、父母、亲人的缅怀,可以买束花来供养。供花也是在表法,表孝敬祖先、尊敬师长之法,表极乐世界花开莲现之法,表清静庄严之法,同时因为他们已经是极乐世界的菩萨了,供花有很多功德与利益。比如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佳等。烧纸钱、元宝给在鬼道、饿鬼道、地狱道的祖先,是有一定的用处的,极乐世界的菩萨完全用不着,所以可以不烧了,免得乌烟瘴气污染环境。有时候道家做法事是不得已必须烧,因为鬼道的众生与灵界的灵性的确需要这些,在它们的世界里管用,它们当下即可受益,事情解决起来也比较方便。佛法不离世间法,所以人也要尊重其他维次空间的规矩,鬼道众生的规矩,我们要如理如法的遵守。有钱能使鬼推磨,说起来虽然难听,但有时确实如此,以上大家能够正确理解即可。去祭拜的时候,多念几声阿弥陀佛感应感应,也可以祈请您已经成为菩萨的祖先接受供养,不是他们要吃,也不是他们要喝,而是在给您积累福报,因为当下您不仅仅有供养祖先的功德,也有供养佛菩萨的功德。所以把自己的父母亲人超度到极乐世界,您作为他们的子孙更加容易感应道交,他们很乐意接受您的供养,不是因为他们需要,而是他们可以替您布施到饿鬼道、地狱道等,帮您积累功德让您早日成就。要想修行快,把自己的祖先超度到极乐世界是一个捷径,祖上不受苦,冥阳两利。把祖先超度到极乐世界后,就算别人想害您,给坟墓下咒也伤不到您。坟地阴宅的风水再不好,也对您没有影响,多么轻而易举的事!如果自家坟地风水不好的话,可以想方设法把祖先超度到极乐世界,那么家族的后人就不会受坏风水、恶风水的影响了。讲了这么多,也是为了告诉大家如何改善自己,改变自己,逢凶化吉,趋吉避凶。宋幸福天天为大家送幸福!如果大家觉得自己听故事受益了,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微信群、QQ群、博客、天涯论坛、网易论坛等各个平台,让大家一起受益。法布施功德无量!阿弥陀佛!【温馨提示】故事里提到的开天眼、办法会等事项已经过期取消。再次提醒大家:切莫追求神通,执着神通感应,老实念佛,踏实修行,断恶修善,求生极乐,才是光明大道!。

一、鬼节说鬼连篇鬼话说鬼故事

  鬼节说鬼连篇鬼话说鬼故事

  (澧州民间神话鬼话俗话笑话汇编选篇作者冰雪)

  导语: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传统鬼节;有“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清明节(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或5日为清明节,融合寒食节习俗传承到至今,传统习俗前三后四为祭祀日。)、中元节(在每年的农历十五日为祭祀日,民间称七月半。)、寒衣节(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给亡人送寒衣的祭祀日。)合称为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

  鬼节说鬼连篇鬼话说鬼故事

  《目录》

  第一章、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

  第二章、神秘的鬼族

  第三章、上古时代的鬼族传说

  第四章、古代鬼方国的传说

  第五章、说文解字说鬼

  第六章、道教说鬼

  第七章、佛教说鬼

  第八章、祭拜祖先鬼魂回家?

  第九章、清朝蒲松龄先生编著的经典著作说鬼

  第十章、现代人说鬼

  鬼节说鬼连篇鬼话说鬼故事

  第一章、中国传统的三大鬼节

  导语:宗教论述生活在人间的人;人活着有思想,控制肉体的行为,而这个思想就是意识。人死后意识脱离肉体单独存在,如果此人意识强大就是神,如果意识弱小就是鬼,就是灵。到达一定程度的意识可以脱离天地法则的束缚离开世界,到达另外一个空间,就是升天。

  中国传统鬼文化的“鬼节”;“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祭品的形式也是十分丰富,有动物如猪、牛、羊、鸡,也有植物,还可以是衣物等物品。”民间传统;鬼节祭祖或是祭鬼神,祭祀供品、烧冥币纸钱、纸制生活用品,敬献祭品祭拜先祖,各民族风俗不一样。

  《1》、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清明节大约始于周朝。相传周朝的天文学家曾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将清明前的第三天定为寒食节。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相隔很近,所以清明逐渐融入了寒食祭祖的习俗,而后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清明节”。

  清明始于周朝天文学家用土圭测日影法确定节气创意

  “清明节”中国传统;扫墓祭祖;上坟扫墓烧香点烛、放鞭炮、烧冥币纸钱、纸制生活用品,敬献祭品祭拜先祖、怀念先人寄托哀思。

  《2》、中元节简介:

  農曆七月十五日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俗称:鬼节的由来传说;“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中元节”俗称鬼节(民间称为: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鬼节上供品、烧纸钱,祭拜祖先祭祀鬼神。鬼节释义;农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收成果。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先贤。

  人间还需要过“中元节”这个鬼节?不知道这世间是鬼多一点好呢?还是鬼少一点好哟!但愿年年人们“中元节”过后,人们心中留下一个朴实的鬼神观。少来一些鬼行为,少做一些鬼事情,少玩一些鬼把戏。少说一些鬼话,多做一点有益于社会的实事。

  《3》、寒衣节简介:

  寒衣节―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传统鬼节制作图

因果小故事—129家人已被超度到极乐世界,清明节还需要扫墓上坟吗?

  传说寒衣节最早的是来源于周人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寒衣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祭祖节日;相传它起源于周朝时期,关于寒衣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是源于先秦迎冬礼仪演变而来,也有传说寒衣节源于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故事脱胎而成。

  寒衣节源于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故事制作图

  寒衣节;俗称鬼节祭祀日,在每年的十月初一,人们会在这一天准备祭品,敬献祭品祭拜先祖,烧冥币纸钱、纸制衣裤给亡人送寒衣。

  第二章、神秘的鬼族

  据先秦诗经曰:鬼字源头来自上古时代的一种族名,称为“鬼族”,据史料记载“鬼族”极为野蛮凶悍,精明机灵,“鬼族”一支后人建立“鬼方国”。“李家崖鬼方国都城遗址”:位于清涧县高杰村乡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西、北三面环水。东西筑有城墙,南北以高到百米的悬崖为天然屏障。清涧县地处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端。“鬼族”居住地理位置于“殷朝、周朝”的西北边境,也是“殷朝、周朝”之强敌。《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毛传:(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鲁国人申公,齐国人辕固,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 鬼方 ,远方也。” 《朱熹 集传》:“ 鬼方 ,远夷之国也。”。《易·既济》:“ 高宗 伐 鬼方 ,三年克之。”。从古到今讲述“鬼话”的有道家、佛家、宗教人士可以撰文说鬼话,唯独风水命理先生尽量装神秘说不泄露天机,尽量少说鬼话为骗人钱财服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居心钻营的人确择机搞鬼。不知道这世间是鬼多一点好呢?还是鬼少一点好?但愿人们心中留下一个朴实的鬼神观。少来一些鬼行为,少做一些鬼事情,少玩一些鬼把戏。少说一些鬼话,多做一点实事。都人模人样的工作,快乐的生活。

  第三章、上古时代的鬼族传说

  《覃及鬼方》先秦诗经曰:鬼字,源头来自上古一原始部落的种族,名称为“鬼方”的鬼族。“鬼方”上古种族名,为殷、周西北境强敌。

  有如下史学为证:《易·既济》“ 高宗伐鬼方 ,三年克之。”

  《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 毛 传:“ 鬼方 ,远方也。”, 朱熹集传:“ 鬼方 ,远夷之国也。”《竹书纪年》等书中,多次提到殷、周统治者曾与“鬼方”发生战争。“鬼方”究竟在哪里?“鬼方”的最早记载在商朝,当时商朝后期的最大外敌是西北的“鬼方”,在山西北部和陕西的北部和西部。历史上记载商王武丁曾对它用兵达三年之久。此外当时周朝建国后(即文王以前),周太王(古公亶父)应受不了“鬼方”侵迫,从豳迁居到歧山,它的儿子季历(称为王季)在位时,大败“鬼方”,俘虏了酋长二十人。周朝建立后,成王曾伐“鬼方”,俘了一万三千余人,盂国的铭文曾记载此事。后来周人称“鬼方”为猃狁,继而称犬戎。周穆王时又大败“鬼方”,俘了五王,把它的部落迁到汾洮一代。周厉王末年,“鬼方”趁周室内乱,又开始猖獗,以后四十余年不断寇略,迫近周朝都城,但是被周王驱逐。周宣王时,也曾征伐“鬼方”,《诗经》中有“出车彭彭,城彼朔方”的典故,战争规模一定很大。周幽王内乱,“鬼方”趁机攻陷周都,在骊山杀了幽王,占领了周朝一部分领土,后来周王把那里托给了护驾有功的秦襄公,建了秦国。秦国建立,“鬼方”就衰了,秦国把它兼并,以后它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第四章、古代鬼方国的传说

  导语:“鬼方国”鬼族部落;“鬼方国”鬼族部落,是商周时居于我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其活动载于《汲冢周书》、《易经》、《山海经》、《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殷本纪》和出土的《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辞中。那时,漠南地区多次发生讨伐鬼方的大规模战争,甲骨卜辞载"鬼方易",即鬼方向远方逃走或迁走。

  《1》、本世纪以来考古发掘及研究:

  经我国、原苏联、蒙古的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证明“鬼方”迁到了南西伯利亚东起贝加尔湖西至巴尔喀什湖一带。“鬼方国”鬼族部落,是我国上古时代主要的北方游牧群体,早在史前时期就生活在中国北方草原的印欧族群,即是尧舜以前居于北野的山戎、猃狁和熏粥统一后之旧部。“鬼方”周时复称猃狁、严允,秦汉为匈奴,居匈奴北和康居北。其中有袁纥部,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回纥的汉文译名。另四部为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

  《2》、鬼方国都城遗址:

  李家崖“鬼方国”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端清涧。地处清涧县高杰村乡李家崖村西,无定河东岸。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南、西、北三面环水。东西筑有城墙,南北以高到百米的悬崖为天然屏障。古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122—213米,东西495米,总面积67000平方米。城内房址、道路清楚可辩。东城墙筑在土丘上,残长128米,复原长160米;西城墙残长35米,复原长151米。东西城墙为土石结构,用大小基本相同的小石块和土筑成,一层石块上敷一层土,其结构紧密,外壁平整坚固。遗址出土大量商至汉代的斧、棒、盆等石器;鬲、罐、碗等陶器;锥、铲、骨卜等骨器;圭、料珠等玉器;剑、矛、驽、印章、货币等青铜器。

  1983年5月,经省考古研究所确认,古城遗址为商代“鬼方”都城遗址。李家崖古城址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李家崖文化。该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家崖文化是近年来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一个进入青铜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其时代大约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考古学界认为,该文化是与商周之际雄踞在北方地区的民族与“鬼方”相关,而清涧无定河流域则是商晚期“鬼方”民族活动的主要区域。

  第五章、说文解字说鬼

  说文解字鬼字释义;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鬼”的部首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胡说八道集》厉鬼也。《说文》鬼,人所归为鬼。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骨刻原图《卷九》《鬼部》·鬼人所归为鬼。从人,像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居伟切〖注古文鬼〗。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人所归为鬼。以叠韵为训。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䰟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从儿、甶象鬼头。自儿而归于鬼也。从厶。二字今补。厶读如私。鬼阴气贼害、故从厶。阴当作侌。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居伟切。十五部。凡鬼之属皆从鬼。

  第六章、道教说鬼

  宗教论述生活在人间的人;人活着有思想,控制肉体的行为,而这个思想就是意识。人死后意识脱离肉体单独存在,如果此人意识强大就是神,如果意识弱小就是鬼,就是灵。到达一定程度的意识可以脱离天地法则的束缚离开世界,到达另外一个空间,就是升天。 中国传统观念里对鬼神的认识来自道教鬼神之说起源;当然,随着佛教和西方宗教的引入中国,外地传统与本地传统文化的交融,人们对于鬼神的说辞也就演变成千奇百怪,怎么说鬼都说的有理有节,都把鬼说得神乎其神似乎人世间真的有“鬼”!不过光道教对于鬼神的一套认知体系就是极为严谨和庞大,还是就提问者所关心的问题,简单谈谈道教眼中的鬼神之说吧。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传统道教而言,现代道教发展分支极多,也逐渐淡化甚至排斥鬼神之说。道教的世界观是怎样的?道教的论理;世界分为三界之说,天界、人界和冥界。

  《1》、天界:道教的尊神是玉皇大帝掌控天界,“天界自然是神仙集居的地方,神仙分为三十六天将管控。三十六天将渊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斗的崇拜,故又称三十六天罡。道教认为北斗众星中有三十六罡,每个天罡星中有一神,共三十六位神将。而每位神将皆有名有姓,并非虚指。而天界的最高统治者就是我们耳熟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又称“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帝”。

  《2》、冥界:就是人们常说的“阴曹地府”,人死后鬼魂不得不去的地方,除非成仙。冥界乃酆都大帝,旗下又分十殿,每殿由一名阎罗王来掌管,除了负责给鬼魂判刑的和负责轮回往生的,其余八殿均设十六个小地狱,也就是总共有一百二十八个小地狱(比佛教的十八层地狱多多了),这些小地狱就是给鬼魂赎罪的地方,刑满释放后才可以再度返回人界投生。

  《3》、人界: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世界。道教认为宇宙万物皆有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属性所组成,又分阴阳两面。所以万物的本源都是相通的,而人类修行的目的则是脱离五行、与道合真、羽化升仙,这些修行人士我们称之为道士。

  《4》、道教说神论鬼传播题材主要内容

  1.鬼神是否有能力影响我们?

  鬼神因与人类不处一界,也无实体人类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神仙在必要的情况下,会下凡化为人形来点拨世人,而鬼魂则会调皮些,它们通常不能直接接触生灵,只能通过风、声、物件等载体来间接影响人类世界,如人能通过阴风阵阵,来感受到这类存在。当然,偶尔在特殊情况下,载体也可以是人或动物,这种现象就叫鬼上身!

  2.人死之后在什么情况下变鬼?

  没有修行的人,死后灵魂都会脱离肉体,成为鬼魂。通常灵魂出窍后立刻就会被引往冥界,但如因一些特殊情况,灵魂仍执着于人界,则会在死亡地点附近游荡,成为“孤魂野鬼”。游荡在人界的鬼魂通常只会记得生前最深刻的一段记忆,通常也是未尽的心愿。同时鬼魂因为没有了肉体,对于人界事物的辨别能力变得极低,这也是为什么鬼魂的行为通常让人难以理解的原因。

  3.鬼是否永生?

  鬼魂也并非是永恒不灭,鬼魂也是由三魂七魄所组成,三魂七魄如被打散,那鬼魂也将不复存在。

  4.道教认为人体有三尸神存在?

  三尸神又称;三彭或三虫,成形于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对藏象学说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条虫,称为上尸、中尸、下尸,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尸者,神主之意。道教认为人体有上中下三个丹田,各有一神驻跸其内,统称“三尸”。据说;三尸姓彭,上尸名“踞”中尸名“踬”,下尸名“跻”。

  第七章、佛教说鬼

  佛教说鬼论述; “人死后为鬼只是五分之一”的可能,并不是人死后一定就变为鬼。而佛教里所讲的鬼则不一样,认为鬼只是五趣众生其中一种,也就是说人死后有可能升天,有可能继续做人,也有可能堕为畜生,还有可能下地狱,固然也有可能会变成鬼。佛经说鬼论述;鬼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乞求,第二是多畏。”

  《1》、乞求

  鬼的第一特点乞求者;鬼的处境很艰难,他们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其生活来源全靠四处乞求的方式而得以聊生。

  《2》、多畏

  鬼的第二特点是多畏;平常我们总以为鬼非常可怕,因此一想到鬼那青面獠牙的形象、张牙舞爪的情形,我们就会毛骨悚然。人们却不知道鬼更怕人,平常我们会听到形容鬼的两个成语,一是“鬼鬼祟祟”,二是“心怀鬼胎”,这说明鬼也非常怕我们生活在阳间的人。人看不到鬼,而鬼却看得见人,它们一看到人就吓得赶紧躲藏起来,待人走过以后才敢出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怕鬼。平常人生活在阳光之处,而鬼则躲在阴暗之处。人身上有阳刚之气护身,而鬼身上却是阴森之气,相比之下人的处境要胜过鬼百倍千倍,总之鬼是很可怜的。因此;佛教里也很重视超度鬼类众生,寺庙里经常举行一些施食法会,招请十方孤魂野鬼都来参加,希望能以法力超度它们,令能离苦得乐、脱离鬼身、投生人道,就算未获法益,也可饱食一餐,解决一时饥渴之苦。鬼道众生与众生灵一样,遍布于世界各个角落,海、陆、空到处都有,同样与人类生活在一个地平面上。然而为什么鬼看得见人?而人却看不见鬼?这是因为鬼道众生的业力与人不同,鬼的身体是由轻微的地水火风四大组成,就如空中非常淡薄的云气一样,鬼的存在对人而言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所以我们人生在人间一般见不到鬼,就算偶尔见到鬼也只不过是一闪而过鬼影,一晃就不见了,所以人们对鬼的认识才会半信半疑,都不敢肯定鬼的存在。鬼道众生与人的世界一样,也存在着福德因缘的差别,其中有富贵鬼、威德鬼、不穷不富的鬼、贫穷落魄的鬼等。什么是富贵具威德的鬼?是指平常我们所说的神,依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死而正直为神,是说一个人在世间上正直且有德行,死后就能成为神。神也是属于鬼道众生,换句话说神也是鬼,只不过它比一般的鬼要有富贵、有威德。什么是不穷不富的鬼?不穷不富的鬼是前生修福不多,但罪业也不是很重,他们虽然不能像前面的神那么奢华享受,但也能得到一般的住处及食物,日子过得还可以。什么是贫穷鬼?贫穷鬼是指漂泊在荒外的孤魂野鬼,他们无衣、无食、无归、无宿,日子过得特别艰难。有人会问;福德鬼为什么又称为神?这个道理就像我们人间当官的一样,虽然同作为人,但有的人能够当官享受荣华富贵,而多数人则只是一般贫民,甚至有的人还沦为乞讨,为鬼也是这样,或贫或富与他生前的善恶行为分不开。一般说;生前喜做善事、品德优秀而性格脾气又不太好的人,他们在生的所积福德不够,死后只有投生到鬼道做神。神又有多种,有的神威德福相当大,可以统帅整个鬼道众生,乃至人道的生死命运都受他们裁判。佛教叙述阴间的“阎罗王”;简称阎王,又叫“阎摩罗王”、“阎魔王”等,汉译为“缚”、捆绑、捉拿有罪过之人。他能判决人生前之罪,加以赏罚。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阴间的诸神,审判人生前的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在佛教中,阎王信仰有很多各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说法,如“平等王”、“双王”等等。有的神则无比的富贵,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山珍海味,享受的是荣华富贵,就如人间的帝王一样的自在。例如:海龙王、江河水神、山神、土地神却都统管有一方土地、一片山林、一方的大海、江河等辖区。受一方人、鬼的尊敬,比如一些土地神、山神即是。还有的神则只管理一潭水、一棵树或一块石等,他们的福报因缘也就大大不如前面的神。但无论如何,能作为一个神都是有些福报的。能作为神的鬼为数很少,而贫穷鬼则非常多,有福的鬼可以住在海边三餐美味、高楼别墅的享受,而贫穷的鬼却是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往往是三餐不续、依草附木地过日子。因为不从事耕种,靠乞讨的方式生存,因此他们每天到处乞求,有时遇上某处有祭祀或寺院施食,可以吃上一餐,但多数都是吃了上餐没下餐,生活过得特别酸苦。鬼的形象大的可以高过几幢房楼,而小鬼仅有三寸长。他们还具有微细的五通,其某些能力是人所不能及也。在鬼道中,为数最多的是饿鬼。饿鬼是鬼道众生中层次最低的,他们非常可怜,长年累月没吃没喝、无衣无住,总是处在一种饥渴无度的煎熬中度日。由于饥渴难忍,它们长年如是的四处奔跑,目的是想寻找点吃的东西,但由于业力太重,不仅到处找不到,就算发现了可吃的食物,在他们面前也化为火炭,或是一进口中就变成火焰燃烧喉咙,实是万般痛苦、苦不可言!有时候听到远处传来潺潺流水声,就高兴地跑过去,可是一旦跑到那里,清清的河流在它们眼前却变成一堆腐臭的浓血,真是万般无奈,极度的饥渴长年累月地折磨着他们。由于业力所至,饿鬼的形象不仅丑陋,而且长得非常奇特,其面容像黑炭一样枯瘦,咽喉长得像针尖那样细小,而肚子却大得像鼓一样,可知众生的业力是何等可畏!所以佛在《地藏经》里说:“众生业力能敌须弥、能胜巨海、能障圣道。”业的力量实是不可思议,那么这些业究竟是从何而来?它是从众生的无明行为造作而来。

  第八章、祭拜祖先鬼魂回家?

  道教佛教论述阴间鬼魂;鬼魂乃是阴性物质,多数时候是看不到的。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称为“阴界”。他们居住、活动的场所有三处:人间、地府、坟墓。传说每逢过“鬼节”“阴界”也会放假让“鬼魂”回阳间的家看看亲人。在传统“鬼节”的习俗中,各地都有所差异,总的都差不多,比如清明扫墓,有的地方会挂纸钱,有的地方会烧纸钱,其实都是表达对先人的追思。而中元节,也有祭祖的成份,再加上有宗教的经文记载,各地人们都是比较重视的。这种习俗通常是摆上祭品,如水果、糖果、菜肴等食品,也有烟酒,有的还会纸糊上房子、汽车、甚至美女、仆人。多数地方会给鬼施舍一些水饭。还有就是活人能想到的东西,活人享受的东西,活人都希望逝者也会拥有。所以活人用的东西一般会在祭祀中出现,如贪官在祭祀中会烧些用毛笔写上性别的纸人。鬼神“信者则有不信者则无”

  《1》、不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人;

  认为人死如灯灭,就是死了死了,一了百了。心中无鬼神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一个心中无鬼神的人定会心中无他人,一个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的人他可能就是魔鬼。而心中有鬼神的人就看怎么去运用了。总的来说心中有鬼神,对社会来讲是好事,因为他心里有所敬畏,行为就会有所顾虑,有所收敛。

  《2》、似信非信鬼神存在的人;

  确认为人死后,很快就会转世。所以,往往忽略了传统“鬼节”的习俗,在“传统鬼节”节日,也不给袓先、亲人、友人去祭祀。这样的人,被社会上多数人公认为是“忘恩负义”的人。

  《3》、相信鬼神的存在的人;

  其实“传统鬼节祭祀祖先”;每逢“鬼节”去给祖先和亲人及友人祭祀,墓地上坟烧纸。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称为鬼文化)。是不能忽略的。不过,现代人不是不相信“传统鬼节祭祀祖先和亲人及友人”因为外地谋生,就省略了祭祀之环节。另外一层意思省略了祭祀之环节,而是免得使先祖鬼魂们经常惦记阳间之亲人。由于现代生活空间的变化,很多人在鬼节祭祖先和亲人及友人,以烧纸的居多,身在异乡的人会划一个圈,然后在向家乡的方位开一个口子,表示圈里烧的纸钱就会像电波一样朝开口的方向飞去。关于对鬼节祭祖和亲人及友人或是祭鬼神的,在烧纸钱方面,标准也不一样。在使用铜钱,银圆的朝代,烧纸钱会用银圆去打印草纸,也有用凿子将纸凿成银圆形状,或烧或撒。在流行元宝的朝代里,人们就把纸糊成元宝形状,烧给鬼神。随着人们使用纸币时,给“鬼魂”烧的纸钱也就变成了纸币样子,把人们使用的大面额的纸币放在一叠草纸上,釆用模具用锤子逐一敲击后,草纸就成了冥币。当人们发现世界上流通的纸币上都有一个人头像时,于是利用简单的印刷技术在廉价的纸张上印上想象中的阎王,或是地藏王的头像,配上图案,这是现代比较通用的冥币了。可是人们心目中的给鬼神烧的供钱却不分时代,就拿现在人来说吧,在某大寺庙就看到和尚做法后将上述冥币都用上了。也没有见哪个鬼跳出来说用错了,更没见“阎王”跑出来强调说阴间不收这种钱。可见这些都是活着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体现。人们对祖先和亲人及友人的情感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在表达方式上也不一样,比如古代没有钱的人是烧纸做的元宝,而有钱人家是直接将元宝、铜钱、硬币埋入土中陪葬。现代人也是,没有钱的人在一大叠草纸上用一百元的人民币依次比划一下,草纸就算是等同的冥币了。当然有点体面的人会去购买印刷品的冥币。而有钱人就不用这么麻烦了,传说他们还真的直接“烧人民币”祭祖祭鬼神。通过这些烧纸币行为来看,燃香烧纸主要是在疏导活人的心理。也就是说,鬼神是驻在人们的心中的,这些烧纸币的传统作法是给活着的人看的。

  第九章、清朝蒲松龄先生编著的经典著作说鬼

  《聊斋志异》是一本具有异常丰富文学想象力的书;作者蒲松龄借狐仙鬼怪的故事来反映人生百态,或是宣传道德教化、揭露科举制度弊端、严厉批判地方恶霸,或是歌颂纯真爱情,故事丰富、谐趣,也很吓唬人!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花大量时间,不断向民众搜罗资料,再编辑成册,就成了一本文言文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

  清朝文人蒲松龄经典著作说鬼

  《1》、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蒲松龄”著书说鬼: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 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幼有轶才,老而不达,以诸生授徒于家,至康熙辛卯始成岁贡生(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俗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贡士不同于贡生,举人经会试而被录取者称贡士。至于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蒲松龄先生一生落魄,撰写出经典著作《聊斋志异》,蒲松龄先生,是一个怀才不遇的书生,为了摆脱没落地主家庭困境,目标是步入官场做官为朝廷服务。可是命运捉弄人年过花甲(60岁雅称)的他还在科举路上“上下而求索”,蒲松龄先生一生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岁贡生。蒲松龄先生在漫长科举路途中,撰写出名着《聊斋志异》说鬼论神的故事集。当时的他只不过是寄托怀才不遇之悲,发一发牢骚而已,但是在客观上却揭露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黑暗,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民的现实生活。

  《2》、从蒲松龄先生一生探析宗教传播的鬼文化:

  鬼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许多学者提倡要敬鬼神,倒不是学者们认为天下有鬼神,而是社会上重视“唯物质论”后,又引发出现了“唯金钱论”,社会上一部份人为了“权利、钱财”良心冥灭。人们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敬畏,都变得忘乎所以。而人心的狂野,也在这种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狰狞。人们都在努力奋斗,其实就是在追求更多的自由,也无可厚非。但很多人使出浑身解数玩尽阴谋、鬼伎俩“装神弄鬼”,而不断追求那种狂荡之心的释放过程中,这种人对社会、人类来说都不是好事,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魔鬼”。

  第十章、现代人说鬼

  古人发明鬼文化;是用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去引导人们向善,可以说信鬼神是那个时代的人用来治理社会和管理社会的补充。而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与社会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后,有的人变得理性、有的人空虚、有些人变得唯我独尊。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变化;对鬼神有了理念认识,理性的人认为很多东西都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空虚的人怕鬼神,于是开始崇拜上帝,信仰起了比“鬼神”高一个级别的“宗教”。而那些唯我独尊的人,却是以玩弄别人尊严、侵战别人的利益为乐,甚至草菅人命。那么现代人应该怎样理性的来对待传统的鬼文化呢?应该在人类还无法解释鬼神之前时,不一定要求去信鬼神,起码应该心存敬畏!这样有利于人性的回归从善。

  《1》、道家讲今世来生;当然传播和引导人们信鬼神,不论是驱利弊害,还是讲长生不老,都体现了敬畏,所以信徒会按一定的法则行事。

  《2》、佛家讲轮回人生;那是给了人们在生活道路中一个希望去修行,认为去了今生有来世,于是信徒们就遵循迷茫心态去安份守已。

  《3》、基督教讲忏悔;其实那就是一个心理修正,讲究一个是与非,讲究一个该不该,也能把人的行为规范起来。难道一个人生活过程,只向一个修道的基督徒传教师“忏悔”?说出来自己违心事实;祷告祈求上帝宽恕! 如果真的上帝宽恕了,那世界就真的不太平了?如果人做了亏心事向上帝一忏悔祈求,上帝就宽恕!也许坏人会更多了。

  《4》、儒家讲仁、智、礼、义、信,讲三纲五常;规矩之多,更把人禁固在某个领域动弹不得,统治阶级就更加省事了,历史多次证明造反的都不信儒教。但是造反成功了,执政后都会推广儒教的哲学。

  《5》、现代人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对袓先传统文化应多包容,但也不应过度夸张。不要迷信鬼神,而应把这传说的鬼神当成一种习俗最好。旧的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会自然退出那些神秘的色彩,过早急于批判或者取消旧习俗,也是不理智因为有一部分人暂时不会接受。

  《6》、现实社会生活的人;贪婪是人的本性,都想生活幸福安好,挣钱多了,想挣更多的钱。特别是那些有钱、有权、有名的人。他们当中一些人利用不正当手段拥有一些别人没有的东西,为了疯狂的心志不撑破胸膛,就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心安理得粉饰自己个人形象。社会为了揭露这些隐身的“鬼把戏”,于是就出现了城隍庙里供人参观的那“鬼推磨”的形象就展现人们面前,其目的是教育世人多做好事积善积公德,不然死后变成鬼后就用“鬼推磨”惩罚。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确俗称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坏事做多的人,当然就是去找“高人”寻求心理安稳的良方来保护自己,良方当然来自“钱权交易”。

  《7》、如果找基督教解惑;让人忏悔,求上帝同情与宽恕。劝你忏悔;其实是承认做了亏心事,求所谓的上帝宽恕?信基督教效果是不明显而相反,甚至使信教人失去信心,可想而知这是在自我暴露。

  《8》、如果去找佛教解惑;佛教会让你放下贪念,这可能吗?这不等于要了贪念之人的命,他们能放弃贪念自己毁掉发横财的道路?

  《9》、如果去找道教解惑;当然还是说道教好,因为道教讲述“今生来世”,那么就会提供一些捉鬼除妖孽所谓法术,有需求就有市场,有鬼神就有大师,于是社会上的“大师”就应运而生了。说来说去还是心中有鬼或者说那些有鬼之人,让这些神人大师凌空出世了。如果没有鬼他们有必要去寻“高人或大师”捉鬼除妖吗?中国民间关于传说“鬼神”之说虽版本众多,但道教主体思想则起源于《易经》与《道德经》,其中也并未对“神鬼”做出定义,而关于“神鬼”体系的产生,基本是与中国古代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包括后期道教体系也融入了不少佛教、宗教内容。所以如果想仔细了解中国传统的“鬼神”之说,则最好不要贴上“道教”这一标签。

  《10》、现代人以道教、佛教、宗教传播鬼文化合适吗?

  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现今许多学者提倡要敬鬼神,这倒不是学者们认为天下有“鬼神”,而是当今社会“唯物质论”后,出现了“唯金钱论”人的良心冥灭。人们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敬畏,都变得忘乎所以。而人心的狂野欲望在这种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变得更加狰狞。人们都在为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其实就是在追求更多的自由美好生活,也无可厚非。现实生活中;在名类企业(公司、厂矿)、机关、事业等单位,很多人使出浑身解数玩尽阴谋和使用鬼伎俩,而不断追求那种放荡之心谋取权利、谋取私人的金钱利益。这种人对社会和对人类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魔鬼”。

  编辑撰写: 冰雪 2021年8月19日

  统计字数:11701

二、潘承玉:《金瓶梅》中的绍兴酒及其绍兴风物

  《金瓶梅》中的绍兴酒及其绍兴风物

  潘承玉

  有关《金瓶梅》中酒描写的争论,曾是金学研究中一件不大不小的公案。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绝大多数这方面的文字,主要关注的都只是“金华酒"”一名,至于此外各种酒,均鲜见论及。只要稍费思索,此一做法的合理性就大值怀疑。无论金华酒是浙江金华府之金华酒,还是山东峄县金花泉所酿之金花酒,抑或苍山兰陵古镇之兰陵美酒,都很难将它和作者的家乡酒划上等号。作者既然要隐姓埋名,遁迹于世,又何必将自己家乡的标志之物,如此频繁、如此耀眼、如此直截地写入作品;那样做,不就等于公开了自己的籍贯,为卫道者寻找“真凶”提供了方便?《金瓶梅》多次写到金华酒,一方面,应是当世饮酒时尚的如实反映;另一方面,乃是故布疑阵的障眼法。疑阵之下有真正的家乡酒在,窃以为,就是绍兴酒。同时,只要放开视线,还可以看到大量其它绍兴风物。

  一、绍兴酒名

  据笔者统计,全书共写到29种酒名,它们是:

  老酒(第十五、七十二回)、南酒(第十六、三十九、四十、四十四十三、七十ニ、七十四、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回)、葡萄酒(第十九、二十七、三十五三十人、六十ー、七十五回)、金华酒(第二十十二、三十四、三十五、三十九、四十ニ、四十四、四十五、五十ニ、七十、七十ニ、七十五、七十八、九十五回)、双料業莉酒(第二十回)、莱莉花酒(第二十三回)、药五香酒(第二十七回)、白酒(第二十九、五十一、五十二回)、木樨荷花酒(第三十四回)、透瓶香荷花酒第八十四回)、艾酒(第三十三回)、河清酒(第三十四回)、烧酒(第三十人、三十九、四十九、五十回)、南烧酒(第五十回)、竹叶青酒(第十八回)、菊花酒(第三十八、六十ー回)、黄酒(第四十回)、金酒第五十ー回)、新酒(第五十二回)麻姑酒(第六十三、七十三、七十八回)、双料麻姑酒(第六十七回)、鲁酒(第六十七、九十三回)、浙酒第七十二回)、豆酒(第七十五、七十九回)、内法酒(第七十七回)折江酒(第七十八回)、黄米酒(第九十三回)、时兴橄榄酒(第九十六回)雄黄酒(第九十七回)。

  上述各酒名,鲁酒系用典,源出《庄子・肤箧》,金酒或即金华酒之简称,其它,双枓茉莉酒与茉莉花酒,透瓶香荷花酒与木樨荷花酉,黄米酒与黄酒,双料麻姑酉与麻姑酒,浙江酒与浙酒均属同名异写。这样,实有酒名为22种。这22种酒名中,明显以地名相称的,为金华酒、南酒、浙酒3种。李时人先生曾根据第七十二回“两坛金华酒”即“浙酒两樽”“两坛南酒”的描写,得出了金华酒=浙江酒=南酒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的逆命题,即南酒=浙江酒=金华酒,是否也能成立呢?

  去明未远的刘廷现于《在园杂志》中说:

  京师馈遗必开南酒为贵。如悳泉、四并头、绍兴、金华请品,言方物也。

  据此可知,明清时代所谓南酒并不专指金华酒,至少惠泉、四并头绍兴酒也称南酒。因此,全书多次出现的南酒一名,也可能就是指绍兴酒。事实上,尽管“绍兴酒”三字未曾出现,上述大多数酒名却正是或很可能是绍兴酒的酒名。

  1.老酒。小说中分别为三个青衣圆社孝顺西门庆和乐工李铭孝顺应伯爵之物,均出小民之手,应为当地土特产无疑。袁宏道万历十五年《初至绍兴》诗云:“船方革履小,士比鲫鱼多。…家家开老酒,只少唱吴歌。”°老酒乃绍兴黄酒的本地名。《万历会稽县志》载:“酒,其品颇多而名老酒者特行。”《越谚》载:“在家名此,出外터绍兴酒。绍兴人酷嗜老酒,从其大量俗谚可见一斑。例如:

  温州出棋手,绍兴出老酒老酒糯米做,吃了变肉肉

  依会雪花飞,我会老酒咪老酒日日醉,皇帝万万岁

  等等。绍兴老酒在宋代即已闻名,范成大《柱海酒志》便有所载。

  2.新酒。第五十二回应伯爵说,“新酒放在两下里,清自清、浑自浑”。新酒亦为绍兴酒的本地名。据介绍,新酒与老酒的主要区别在于酿制方法,老酒用雄饭法酿成,新酒则是用淋饭法酿成的。酸制方法的不同,造成了酒色的差异,老酒一般色如琥珀,透明黄亮,新酒则“澄清时,清冽如泉水,晶莹可爱;混浊时,则纯白如絮,宛若琼浆”;“因其成熟快,不需要陈酿就可以向市场出售,所以有新酒这一名称”新酒更多情况下为乡民家酿自用,而且饮用时均连糟带汁一起喝,故有“吃酒”之称。此风绍兴农村至今犹然。

  3.豆酒。第七十五回写到,荆都监送来一坛豆酒,“西门庆呷了一呷,碧詫般清,其味深长”。此为谋升官职之具,当为上等佳品。第七十九回,西门庆等人在狮子街铺子里,吃“南边带来豆酒”。“南边”透露了此酒来自江南的消息。《万历会稍县志》载:“名豆酒者特佳,豆酒者,以绿豆为曲药也,邑壤多秫少粳以此。《万历绍兴府志》载:“府城酿者甚多,而豆酒特佳,京师盛行,近省地也多用之。《嘉庆山阴县志》亦载:“豆酒,一名花露,甲于天下。可见,万历年间正是绍兴豆酒声誉日隆,从地方名酒变为京师名酒,再变为天下名酒的时期。诸家论者多认定《金瓶梅》成书于万历前中期,恰值它盛名初张之时,对它有所反映也就极其自然。

  4.南烧酒。第五十回,王六儿笑说:“爹老人家别的酒吃厌了,想起来又要吃南烧酒了。”可见其颇受主人公西门庆的青睞。“南烧酒”词和“南边带来豆酒”语意蕴相同,表明并非北方市场流行之烧酒,而系南方黄酒地区流行之物。南烧酒与北烧酒口感不同,酿造方法更不同。李时珍《本草钢目》所云“近时惟以橘米或梗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的酿制方法,乃指北方烧酒。南烧酒可以说是黄酒生产的副产品,是用黄酒下脚料二度酿制而成的。这也是绍兴的一大特产。《越谚》載:“老酒……糟粕起蒸甑,流汽下为烧酒。《嘉庆山阴县志》亦载。邻邑则又多叫绍烧。据专门研究绍兴酒文化传统的著作介绍:“制完各种黄酒的酒糟中尚留下部分酒液,用蒸馏的方法仍能回收。这种蒸馏所得的白酒,因为它是从绍兴酒糟中蒸馏所得,而绍兴人又称白酒为烧酒,所以名“绍烧'或'糟烧’。

  5.竹叶青酒。今天似已成为大路酒名。但“古代的'竹叶青'与今天作为酒名的“竹叶青'是完全不同的。古时的“竹叶青'以绍酒为酒基,浸以嫩竹叶而成。竹叶常青,古人用竹叶浸酒,取其长青不衰之意。而且竹有清香,能增加酒的香味”。早在南宋时代,绍兴竹叶青与蓬菜春、瑞露,即已成为都城临安的流行珍品。●明代,绍兴东浦出现一家盛产此酒的著名酒坊,其牌号“孝贞”还系武宗正德皇帝御题。大约从那时起,此酒始为各地所仿制,但此酒的正统风味却是很难仿制得了的。小说中西门庆称此酒“甚是峻利”,恰道出了绍兴竹叶青一般以高度糟烧为酒基所形成的正统风味。因此,有的注者将此酒注为“绍兴酒的一种”,是完全正确的。

  6.雄黄酒。《万历绍兴府志》载:“端午日以角黍相馈遗,设蒲觞磨雄黄饮之,仍悬艾虎,女子或以茧作虎,小儿则彩绳系臂,缀彩符簪艾叶。”《康煕会稽县志》亦载:“端阳,用纨扇角黍相馈遗,家设蒲觞,屑雄黄其中,佩则用艾虎及彩符,云以辟恶。雄黄酒为绍兴人端午节所吃“五黄”(黄鱼、黄鳝、黄瓜、黄梅、雄黄酒)之一。据云“在糟烧中加上雄黄,即为雄黄酒。雄黄为矿物,含有有毒的硫化砷成分,又有强烈的气味”,“端午节饮雄黄酒,其目的是为了除去恶秽之气,谓之以毒解毒”。°小说中两次端午节活动描写,一次第五十一回提到李瓶儿“与孩子做那端午戴的那绒线符牌儿…并解毒艾虎儿”,一次即第九十七回所写庞春梅等人“吃雄黄酒”,与史志所载绍兴民俗极其吻合。

  7.菊花酒。第六十一回重阳令节,“西门庆教开库房,去拿一坛夏提刑家送的菊花酒来。打开,碧靛清、喷鼻香。未曾筛,先搀一瓶凉水,以去其夢辣之性,然后贮于布甑内,筛出来,醇厚好吃”。首先“蓼辣之性”可以说是古代绍兴酒的一个突出品格。因为,绍兴酒在近代用麦曲釀酒以前,是用小曲酿酒的,小曲的主要原料就是米粉米糠、观音士和辣蓼草。(因成形曲呈颗料状,所以叫“小曲”,它是古代绍兴人民的一大创造。)辣蓼草带来了蓼辣之性。其次,酿制并于重阳节饮用菊花酒,至迟在南宋时期,绍兴地区已经形成了传统。《嘉泰会稽志》载:“重九,亦相约登高、佩萸、泛菊。”泛菊即泛饮菊花酒。

  8.葡萄酒。从小说诸回所写饮酒场面来看,此酒从未被当作礼品馈赠与人,甚至也从未拿来席上招待客人,因此,此酒决非《酒小史》中所载之珍品“西域補萄酒”,而是西门庆寻常家饮之物。从小说所写浓厚的酿酒风气,如第三十三回写到刘太监家酿酒,第三十八回写到夏提刑家酿酒,第九十四回写到周守备家酿酒来看,此酒亦可能系西门庆家酿。如果考虑到小说对其它各种酒均有受贈或买来的交代,惟此酒仅见从库房拿来,这一点推测更应成立。实际上,绍兴人用本地葡萄酿酒,早在宋代就十分有名了。《宝庆会稽续志》载:“《广志》日:‘葡萄黄、黑、白三种,越中间有碧葡萄。王十朋《郯馆葡萄》诗:'珠帐累累挂,龙须蔓蔓抽。从渠能美酿,不要博凉州。木樨荷花酒。木樨即桂花,开在中秋,荷花开在仲夏,二者并不能同时人酒,且荷花只有极淡的清香,人酒后并无“透瓶香”的浓香,“透瓶香”只能来自桂花,因此,此酒实即桂花酒。桂花酒乃是绍兴的一种著名花色酒,和竹叶青一样,它也是用糟烧为酒基,浸以桂花,煎煮蔑而成。因为酒性较烈,故小说从未写到女性饮用此酒。至于作者故意称“木樨荷花酒”而不称“桂花酒”,应该是出于一种“陌生化”的考虑吧。

  9.药五香酒。第二十七回写到天气十分炎热,西门庆要吃“药五香酒”。五香,并非烹调食物之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香料,而是青木香的别名。《本草纲目》载:“五香者,即青木香也,株五根,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青木香,又即马兜铃,其根入药,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这是绍兴的一味传统中药。《嘉泰会稽志》载:“马兜铃,《本草》日华子注云:“越州七、八月采。"宋以后史志亦多有所载。第三十三回还写到吴月娘坐胎不牢,用艾酒吃药打下。艾,亦为绍兴的传统中药,《嘉庆山阴县志》有载。这两种药酒虽于史志无见,但药酒自古就是绍兴酒的一大门类,内中有此二酒亦是自然。

  10.时兴橄酒。《酒小史》中有“南蛮槟榔酒”,橄榄、槟榔均为南方沿海果品,二酒当为同类物,小说所写决非北方酒名。绍兴酒中颇多此类酒名,如“福枯桔酒”、“荔枝酒”、“杨梅烧”等,它们都以糟烧为酒基,浸以相应果品而酿成。⊙橄榄酒可能也是绍兴的一种果酒。如此说来,全书22种酒名,除了河清酒、内法酒、金华酒、麻姑酒即佚名《酒小史・酒名》中所载之“兰溪河清酒”、“燕京内法酒”“金华府金华酒”、“建章麻姑酒"外,绝大部分酒都是或可能是绍兴酒的酒名。

  绍兴酒名目

  《金瓶梅词话》中,不仅酒名多是绍兴的,连饮酒名目也多是绍兴的,请看:

  1.会亲酒。第十九回,西门庆娶李瓶儿,“一般三日摆大酒席,请堂客会亲吃酒"。第二十回,先是西门庆与李瓶儿商议,“二十五日,请官客吃会亲酒”;果然,“到二十五日,西门庆家中吃会亲酒”。第四十ー回,西门庆嫌乔大户与自己结亲不般配,对吴月娘说:“到明日会亲酒席间……”。第九十七回,春梅替陈经济娶了葛翠屏后请亲眷吃会亲酒”。吃会亲酒为绍兴传统婚俗之一。《越谚》载“会亲,初结婚姻两家设筵相会也。“前述专门研究绍兴酒文化传统的著作,对“会亲酒”的名目有详细介绍。·2.上坟酒。第四十八回写到,西门庆“清明日上坟”,预先“推运了东西酒米下饭菜蔬”,“官客请了…约二十余人”,“堂客请了也有二十四五顶轿子”,连同家人、奴仆、乐工、戏子,倾巢而动;须臾祭毕,“西门庆邀请官客在前客位,月娘邀请堂客在后边卷棚内”,大摆筵席,分别由四个妓女和四个丫环“轮番递酒”,作尽日畅饮。第人十九回,吴月娘“清明节寡妇上新坟”,也是“早在杏花村酒楼下边,人烟热闹拣高阜去处那里,幕天席地,设下酒肴”。同回还写到守备府,也是“大奶奶孙二娘并春梅,都坐四人轿排军喝路,上坟要子去了”。名为祭祖扫墓,实为合家游乐饮酒,这是唯有绍兴オ有的一大奇俗。张岱《陶庵梦忆》卷一《越俗扫墓》对此有详细记载。《康熙会稽县志》与《嘉庆山阴县志》亦有所载。《越谚》并有“上坟酒”的专条。前述专著对“上坟酒”的名目亦有较详细介绍,据说此俗自东汉时就开始了。

  3.看灯酒,即元宵酒。小说写到第二十四回,西门庆“正月十六合家欢乐”,“赏灯吃酒”,第四十一回,乔大户家“十二日请吃看灯酒”第四十二回,西门庆请“花儿听扎缚烟火,在大厅卷棚内挂灯”,“正月十四日请吃灯酒”,第七十八回,吴月娘说,“趁着十二日看灯酒。《陶庵梦忆》载: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自庄速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者…市廛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间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

  这与第四十二回“豪家拦门玩烟火,贵客高楼醉赏灯”、第四十六回元夜游行遇雪雨”等的描写非常一致。《嘉泰会稽志》载:“元宵前前后三夕,比户接竹棚悬灯,朱门华屋,出奇炫华,豪奢相矜。°元宵前三タ,即十ニ、十三、十四三タ,这与第十五回所写“十二日……扎缚烟火,在大厅卷棚内挂灯”,第四十ー回所写“只在十ニ三挂起灯来"亦极吻合。《康熙会稽县志》与《嘉庆山阴县志》均言元宵庆祝活动“五タ乃已”,上引文字中看灯酒从正月十二吃到正月十六,确乎“五タ乃已”。前述著作亦曾拈出此酒名目。·4.寄名酒。第三十九回写到,西门庆趁在玉皇庙打釀,将官哥儿“就寄名在这吴道官庙里”,预先送了两坛南酒、鸡鹈豚羊等大量菜肴和十两银子,“与官哥儿寄名之礼”。寄名之时,吴道官先“将官哥L的生日人字,另具一文书,奏名于三宝面前,起名叫做吴应元”,吴道官即成为官哥儿的师父;因西门庆怕唬着官哥未带他来,吴道官又“拿他穿的衣服来,三宝面前摄受过,就是一般”。事毕,吴道官面派人给西门庆家里送去一坛金华酒、大量斋僎和官哥儿的道衣道履,以及刻有“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八字的一付银项圈条脱等护身物,一面就在玉皇庙“摆了许多桌席”,“谢将吃酒”。西门庆、吴大舅、花大舅、应伯爵、谢希大等,在此“整吃了一夜酒”。第八十四回,据泰山石道士所说,徐知府小姐、公子亦“寄名在娘娘位下儿”。寄名之俗和寄名酒的名目均为绍兴所有,前述著作就有介绍说旧时的绍兴,有关为小孩子而举办的酒席,还有“寄名酒和“认干亲酒”。孩子出生后,一般要请人算命排八字,如果算出他命中有克星、多厄难,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庙里,作寄名和尚或道士。所谓寄名,即让孩子拜寺庙中的住持僧为师,让师父给他一个法名。把装有孩子生辰八字的红布袋挂在佛橱上。这个红布袋称作过寄袋,挂了过寄钱,即算是寄了名。鲁迅幼年时,曾给城内的长庆寺寄过名,拜长庆寺住持为师,法师给鲁迅取的法名日“长根”,并送给他一块铸有“三宝弟子,法名长根”的银饰。现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内记有此事。一般的大户人家,给孩子寄名的仪式十分隆重,先要亲自带着孩子上寺庙烧香点烛,求神拜佛,并许下愿心,布施钱物,发愿今后年年来寺庙烧香磕头。有的还要过寄给神佛,在家中,还要大办酒席,祭祀神明,并邀请亲朋好友,三亲六眷,痛饮番。此段文字与小说所写何其相似!

  4.满月酒。第三十ー回写到,李瓶儿坐褥一月将满,“许多亲邻堂客女眷,都送礼来,与官哥儿做弥月”,“西门庆那日在前边大厅上摆设筵席,请堂客饮酒”。第七十二回,应伯爵“要请西门庆五位夫人,二十人日家中做满月”,第七十五回,吴月娘等人“径往应爵家吃满月酒去了”。做弥月,吃满月酒,亦为绍兴极具特色的一大生养习俗。做弥月的主要内容是剃头,故满月酒又叫“剃头酒”。剃头并非如今之一般理发,而是程序十分复杂的一个准宗教仪式。它以请菩萨、拜祖宗为主要内容,由专门的“剃头同务”主持;仪式中所用物品则由外婆家送来,亲友邻居均要送礼;主家则大摆酒席,以示庆贺,并答谢各位。《中国民俗大观》上册《绍兴生育习俗》一节,●以及前述著作,对“满月酒”的名目均有详细介绍。

  5.卡轮酒。第二十三回,吴月娘提议,“只当大节下,咱姐妹几个人,每人轮流治一席酒儿,叫将郁大姐来晚间耍耍,有何妨碍?强如赌胜负,难为一个人”。对此,孙雪娥说:“你每有钱的,都吃十轮儿酒,没的俺们去赤脚绊驴蹄。”孟玉楼乘机以此向吴月娘告了一状可见此酒名目不雅。姚灵犀注为“轮流作饭饮之主",未甚确。十轮酒当是结拜为十弟兄者,轮流作东所饮之酒。小说中西门庆一伙饮的就是十轮酒。第十回西门庆与应伯爵等人结为十弟兄,第十ー回即写到“一日正轮该花子虚家摆酒会茶”第二十回写到“西门庆在常时节家会茶”,即由常时节摆酒;第二十五回写到“西门庆有应伯爵早来邀请,说孙寡嘴作东”,在郊外摆酒。结拜十弟兄,吃十轮酒,在古代绍兴,乃是公认不齿的市井恶ヨ。《越谚》载:“结拜十弟兄,此无赖恶。。

  6.寿酒。即生日酒。小说二十余次写到西门庆家人做寿,并多次提到“寿酒”、“生日酒”的名目。如第二十三回,潘金莲说,“那日又是我的寿酒”,第五十八回,“周守备家请吃生日酒”,第六十八回,西门庆“往谢希大家吃生日酒”等等。前述著作介绍说,“绍兴习俗,五十岁以上要做寿,五十岁以下也要做生日”,“寿筵,又称为“寿酒亲友祝寿,称为'吃寿酒。

  此外,第十八回“前边上梁,吃了这半日酒”,第十九回花园卷棚盖成,“庆房整吃了数日酒”,第六十回段子铺开张,摆了“十五张桌席”,中餐刚罢又“从新递酒”吃晚餐,所写饮酒名目分别为上梁酒、进屋酒、开业酒。上节所述雄黄酒、菊花酒,从饮酒名目角度看,又即端午酒、重阳酒。前述著作对这些名目均有介绍。以上绝大部分名目还见于《中国民俗大观》上册《绍兴的女儿酒及其它》一节。

  第三十ー、六十ニ、七十五、七十八诸回,还有“吃庆官酒”的描写。庆官酒的名目亦为绍兴所有。这样看来,全书几乎所有饮酒名目,均为古代绍兴人所有,尽管可能不是专有。这些名目“以酒代筵”的命名方式,与全书男女老幼、主仆官民每日必酒、每饭必酒的描貨表里互证,透露了嗜酒如命的酒乡人消息。绍兴正是这样一个全国罕见的酒乡。

  三、关于活坛的包装、饮酒方式和相关菜

  酒坛的包装。第三十八回写到“一坛白泥头酒,贴着红纸贴儿”,第四十九回西「门庆招待胡僧,又写到“打开腰州精制的红泥头”。酒以坛装,用泥头封口是绝大多数绍兴酒的包装方式。据介绍绍兴酒装坛前先要放酒…煎酒后迅速将酒灌入已杀菌的荷叶覆盖。荷叶上又用小瓦盖(俗称“灯盏头”)盖住。这“灯盏头”像一只小碟子,刚好卡在坛ロ。再包以沸水杀菌的箬壳,用细蔑丝扎緊坛口,外而还要用黏土、盐卤和者糠三者捣成的泥封上,再涂以石灰。这种包装虽然嵥重,但有它的好处:一是不易倒翻破损,二是开坛后,泥坛头还可以压住沙袋等当封口更主要的是,这个包装,使酒不见光,不会坏不会酸,而且有微量空气,经过滤进入坛内,起促进后熟的作用。这就是绍兴酒酒度不高,酒液中又有较多的营养成分,但却能够贮藏几十年不坏,而且越陈越香,口味越美的原因。从明清以来,绍兴酒独行天下,在当时的情下,这种包装无疑是比较先进的。

  本色泥头为黄色,称“黄泥头”,涂上石灰即成白泥头;红泥头则是因酒坛陈放时间长,黄泥头颜色变暗而成。魏子云先生曾就第三十八回所写解释说:“这是绍兴酒坛子的样式,北方的白酒似非如此封坛。酒家人必能正说。信哉斯言。

  7.热酒的方式。与《水游》相比,小说这方面的描写,突出地多了一个“筛”字。筛并非斟的同义语,而是斟之前的一道步骤,如第三十七回所写“筛上酒来,妇人满掛一杯”,第五十回所写“筛酒上来,赛儿拿钟儿斟上”等等;而且,最奇特的是,“筛”字还往往与“热”字连在一起,如第五十一回所写嫂子你既要我吃,再筛热着些”,第七十五回所写“绣春前边取了酒来,打开筛热了”等等。“筛热”一词在其它小说中绝难觅见,它实质上反映了一种必先筛过热过方始饮用的特殊的饮酒方式。这就是绍兴人的饮酒方式。众所周知,绍兴以黄酒为大宗,一般黄酒以麦曲为酵母就有灰,《本草纲目》诸注家就留下了“黄酒有灰”、“有灰不美”的遗憾,绍兴黄酒以小曲为酵母,故灰质和酒脚更多。梁绍王《浪迹续谈·绍兴酒》載:

  今医家配药用酒,必注明“无灰酒”,金言绍兴酒有灰。近闻之绍兴人,力避绍酒有灰,其偶有灰者,以酒味将离,用灰制之。

  这是清代改良的情况。明代绍兴酒的灰质成份当更多,饮酒之前先加筛过,也就十分必要。第三十五、四十二等回有“用铜布甑儿筛酒”的描写,盖出于此。酒必热饮的描写,较之《水浒》亦相当特殊。《水浒》凡烫酒描写,均在冬天或初春时节。《金瓶梅》第五十一回来保要王六儿把酒“再筛热着些"的描写,发生在端午前后,暑热正起第六十ー回西门庆“教春梅筛热了烧酒”的描写,时令亦不过九月初。酒须热饮乃是绍兴人的传统习尚。上书又载:凡煮酒之法,必须热水温之。…。凡酒以初温为美,重温则味减。若急切供客隔火温之,其味虽轻,而其性较熟,于口体非宣。至北人多冷岬,据云可得酒之真味,则于牌家愈有碍。第三十五、四十ニ、五十一诸回所写即“热水温之”,第四十六回所写“火盆上坐着一锡瓶酒”,即“隔火温之”。

  8.相关菜。第二十回写到红糟鲋鱼,第二十七回写到糟鸦胗掌,第四十四回写到糟蹄筋,第四十五回写到糟笋,第四十九回写到糟鸭,第七十八回又写到糟鱼;第三十四回还写到糟鱼的制作方法,把鱼“打成窄窄的块儿,拿他原旧红糟儿培着,再搅些香油,安放在个磁罐内”。《嘉庆山阴县志》载:“酒糟,诸物迎其味即甘美。”°据介绍,在古代,“绍兴乡人多自酿酒,制造黄酒的糟,与烧制白酒的酒糟不同,里面还有许多酒的成份,一般就取黄酒糟,加上盐放在酒坛里闷上一年,用这糟餬的糟鱼、槽鸡、糟鸭、糟鹅、糟肉,放上餐桌、酒桌,就糟香四溢,令人垂涎。

  四、其它绍兴风物

  1.服饰和器具类。小说3回4次写到毡帽。第五十回,玳安嫆游蝴蝶巷,在虔婆曾长腿屋里看见“两个戴白毡帽子的酒太公”;第六十七回天气下雪,应伯爵“头戴毡帽,身穿绿绒袄子”,进入西门府第九十三回王杏庵接济陈经济,“拿出一件青布绵道袍儿,一顶毡帽”等物绐他穿戴,未过几天,就见他“身上衣袜都没了,止戴着那毡帽……冻的乞乞缩缩”。毡帽可以说是绍兴人的标志。鲁迅笔下的土就从小到老都戴着毡帽;阿Q也有一顶破毡帽。毡帽在绍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除了有关史志的介绍,民俗学者还采录到有关绍兴人发明毡帽的神奇故事。

  小说2回4次写到冰盘。第二十三回,宋蕙莲烧烂猪头,“将大冰盘盛了”,端到李瓶儿房中;第二十九回,西门庆吩咐春梅“有梅汤提一壶来,放在这冰盘湃着”,春梅答应“把这梅汤放在冰盘内湃着你吃”,把梅汤倒进去一会儿,即从“冰盘倒了一瓯儿梅汤”出来,拿给西门]庆喝。《越谚》载:“冰盘,最大之盘。古之簋也。”小说写得最多的日用饮食器具是瓯子。第二十回写到“一瓯顿烂鸽子维儿”,“两银厢瓯儿白生生軟香稻粳米饭”,西门庆“吃了两瓯子”金华酒;第三十三回写到潘金莲一边叫陈经济“呵瓯子酒去”一边“取了个茶瓯子流沿边斟上”;第六十二回写到王姑子“拿着瓯儿”,给李瓶儿喂粥吃等等,菜、饭、粥、酒、茶皆可用瓯子盛放。《徐文长三集》卷四《修柱杖,修发网,胶漏磁壶及哥窑瓯》诗内云:“双磁越窑翠,物菲人易求。”可见,瓯子乃是常见的越瓷产品之一。

  2.花卉与果品类。首先小说所写绝大多数花果,绍兴都有出产。例如,第十回的玉簪花,第十ー、十九、二十七回的瑞香花,第十十九、二十七、三十四、五十ニ、八十二等回的木香花,第五十二回的紫薇花,第八十二回的风仙花和木槿花,以及第五十二回的枇杷,第十七、五十八回的杨梅,第三十ー、七十三、七十七、七十八的柑子等,就均见于各种绍兴史志物产志;第三十三回提到的十姊妹花除了见于史志,还见于《越谚正续集》。

  其次,有些果品名目乃是绍兴特有。例如,第三十ニ、三十三回写到玉黄李子,第四十九回又写到流心红李子。实际上,前者即黄蜡李,后者即腮脂李,均为绍兴李子中的名品。《嘉庆山阴县志》载越有黄蜡李、麦熟李、迎瓜李、皱李、白淡李、紫茄李、胭脂李、夫人李。第五十八回写到癜葡萄。此即绍兴玛瑙葡萄的别称,因其个大、色泽橙黄而不均匀,状若痢头而得名。《嘉泰会稽志》载:“葡萄,……会稽有浆水、玛瑙二种。此品绍兴地区至今尚种。值得注意的还有第三十五回提到的榧子。同上志载:“《平泉草木记》日:木之奇者,稽山之榧。"《平泉草木记》为唐代名相李德裕所著,据此,绍兴地区产榧,唐代即已驰名。明清两代各种史志或作“火柤”,或作“榧栗",均有记载,说明明清时期绍兴地区仍然盛产此果。今人史志对此亦有介绍。

  3.食品与菜脊类。先看一种小吃。第二回王婆子的“风”话中提到饺窝窝;第七回写到杨姑娘送给孟玉楼乡里来的几个艾窝窝,孟玉楼又转送十个给薛嫂。艾窝窝、绞窝窝二名合一,即绍兴民间的著名小吃艾饺。《越谚》中有“艾饺”词条。小说第二至第七回的情节时间为清明前后。绍兴民谚说:“清明吃艾饺,勿怕阵雨浇。”“清明吃艾饺,立夏吃樱桃。”

  再看一种小菜。第二十、四十五、五十八、六十ニ、七十人、七十九诸回写到酱瓜、甜酱瓜茄、十香瓜茄、十香甜酱瓜茄等名目,实为甜酱瓜一物,乃是明清两代绍兴的八大贡品之一,至今尚为绍兴人嗜食。据介绍,此瓜用青瓜制成:

  将刚长到六寸左右的上等青瓜,洗净沥干,用甜面酱拌和一层一层地装入坛内,装满后用黄泥封住坛口。酱浸半个月左右。瓜成青红色,即可取出,洗去酱泥,切成薄片,就可佐餐…它肉质鲜嫩,咸中略带甜味,清脆爽口,拌以香麻油,确实是味胜鱼肉。

  小说中李瓶儿、西门庆重病临死之时,家人皆以此瓜喂其吃粥,可见此瓜极受人们青睐。此外,第三十四回还写到曲湾湾王瓜拌辽东金虾的一道菜。王瓜除见于史志物产志,还见于《越谚》:“王瓜,有家园者皆种。

  再看一种鳋肴。第二十三回丫环笑话宋惹莲,说“五娘教你腌螃绶”;第三十五回写到西门庆将剩下的螃蟹腌了,不久,应伯爵来了要吃,“画童拿了两盘子腌蟹下来”。腌蟹是绍兴名菜“醉蟹”的前身,也为绍兴人所发明:

  相传绍兴有个师爷在两淮衡门作幕,当时两淮流城河蟹为患,当地百姓不知食用。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者是勇士。”眼见伤害庄稼而又驱赶乏术,于是向官府求救。这事落在绍兴师爷之手,他忙下令捕捉,并教以捉蟹窍门。捕来之缰,统统放入他准备好的百口已配有盐水的大缸内,多捕者多奖。他把这批腌装篓运回浙江,特别是绍兴行销,结果是大赚其钱,获致巨资…由于腌蟹以盐为主,所以咸而失鲜,于是有位美食家,用绍兴老酒、姜末来“醉”。果然,醉蟹膏黑肉白,肉质咸鲜,味美无比。…外地劁作醉蟹的不多见,有的话也是在外定居的“绍胞”。·绍兴师爷明清两朝遍散天下,绍兴人发明腌蟹的时间,与小说的成书时代晚明亦相距不远。

  此外,第二十一回写到柳蒸的勒鲞鱼,第八十回写到四尾白羞。勒鲞即鳓鲞,和白鲞一样,都用海鱼干制而成。《越谚》中有“鳓鲞“白羞黄鱼”的词条。绍兴名谚还有:“带鱼格下巴,鳓鲞格尾巴。“偷白鲞,咬奶头。

  最后尚需一提的是,作品尽管写到了绍兴酒及大量其它绍兴风物,却不见绍兴府县之名;相反,绍兴周围地名,如海盐、杭州、湖州明州、金华、严州等却一再出现。这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作者以身边的生活为依据来进行文学描写的时候,故意将家乡府县名回避了。这也就是小说写到绍兴酒,很多人却看不到绍兴酒的真正原因。

  明绍兴府城的花儿匠高手。二,观赏花灯时的伴随活动。从第四十二回“戏文扮了四折”,又“教李铭、吴惠席前弹唱了一套灯词”,第四十三回“教做《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吹打了一套灯词《画眉序》”等描写来看,西门府观灯必伴随有演剧和吹打弹唱等曲艺表演。《陶庵梦忆》又载绍兴元宵节俗:“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三,粘梅花。小说多次写到灯市中“粘梅花的粘梅花处”等语,以陋见所知,研究界似一直未明何指。实际上,粘梅花即剪梅花,乃绍兴元宵古俗之一;指把梅花剪下插于草捆之上而卖,就像今日常见之卖糖葫芦一样。徐文长三集》卷七《元タ首》之一云:“家家促柱学调弦,处处剪梅争带蕊。”一般人家剪不着梅,只好到灯市中去买;粘梅花处就是设在灯市中的梅花站。清明习俗,见前文上坟酒一节。

  七月十五日习俗。第十八回写到“七月中旬时分”,李瓶儿使冯妈妈“往门外寺里鱼篮会,替过世二爹烧箱库”;第八十三回又写到次日,却是七月十五日,吴月娘坐轿子出门,往地藏庵薛姑子那里替西门庆烧盂兰会箱库去”。前“鱼篮会”当即后“盂兰会”的诙谐写法。《万历绍兴府志》载:“七月十五日,古谓之中元节,俗谓之鬼节僧舍营斋,供间里作孟兰会。”绍兴此俗极盛,明以后逐渐呈现出与元宵灯节不相上下的隆重勢头。今人史志载:“明末清初,绍俗盂兰盆会在寺院和民间同时举行,时间只限于七月十五日一天…此后,会期延长至五日,仪式亦日趋复杂。民间于七月十三日起,开始在城隍庙、土谷祠等庙宇内,大演其《目连救母》《调吊》、《调无常》等鬼戏,颇为热闹。●小说所写都是七月十五一天,在僧舍做孟兰会,说明此俗尚未发展到在寺院和民间同时举行的明末清初阶段。这与小说的成书时代亦相合。

  二、婚育习俗

  小说中共有五次婚姻描写,其中,西门庆与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的3次属男子娶小、寡妇改嫁,李瓶儿与蒋竹山的1次属“倒踏门”,比较正常的只有陈经济最后与葛翠屏的1次(其实,陈经济是毁弃旧家庭后重建新家庭,与一般的正常婚姻仍然不同)。小说的描写揭示,寡妇改嫁与正常结婚的婚礼是绝不相同的。撇开第九回西门庆偷娶潘金连,也即潘金莲偷嫁西门庆的一次不论,第七回孟玉楼明媒正娶嫁到西门府,迎亲的队伍只有“一顶大轿,四对绛纱灯笼”和几个小所;第十九回李瓶儿嫁到西门府,也只是“一顶大轿,一匹段子红,四对灯笼,派定玳安、平安、画童、来兴四个跟轿,约后响时分,方娶妇人过门”。全程均不见鼓乐、鞭炮和新郎官身影。第九十七回陈经济娶葛小姐,则是“鼓乐灯笼,…陈经济骑大白马,拣银丝鞍辔,青衣军牢喝道”,隆重热闹,气象迥异。绍兴婚俗即特别强调寡妇改嫁与一般正常婚姻的礼仪区别。据介绍,按历来的规定,“到了寡妇出门的那天,既不鸣锣放爆竹,又不得坐花轿”。°西门庆胆敢用一顶大轿,自然只是市井土豪的越礼之举。此外,小说第二、二十三回还把再嫁的寡妇称为回头人,这也是绍兴的叫法。《越谚》载:“回头人,夫亡改嫁。

  第九十七回写到葛小姐进入大门后,“先参拜家堂,然后归到洞房,春梅安他两口儿坐帐,然后出来,阴阳生撒帐”。拜堂、撒帐为绍俗正常婚姻中的重要仪式。《越谚》载:“拜堂,新妇初至宅堂参拜也。"“撒帐果,新妇入房,羽士祝婚者撤之。

  小说中的有些描写,无意中反映了古代绍兴地区流行的畸形婚俗。第六十七回,应伯爵因小妾春花生产,向西门庆借了五十两银子。西门庆说:“实和你说过了,满月把春花那奴才叫了来,且答应我些时儿,只当利钱不算环了。”“到那日好歹把春花儿那奴才收拾起来,牵了来我瞧。”虽是玩笑话,却也带有半真的意思。据介绍旧时,在绍兴城乡,特别是山区和诸暨、新昌、嵊县等地还有典妻、租妻、卖妻的陋俗恶习,一般发生在下层社会,这也是吃人的社会制度釀成的悲剧。

  把妻子典(或租或卖)给他人,主要原因是:(1)本人或亲属病魔缠身,为了求医救命;(2)偾台高筑,偾主逼迫,为了还债(或抵债)…受典人主要出于两种考虑:(1)没有能力娶妻,典租他人的妻子作为一种暂时的安排;(2)纯粹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不断香火。

  官哥儿第五十九回已死,会“下蛋”的李瓶儿第六十二回也已不在,西门府偌大的家业正愁后继乏人;而应伯爵的小妾春花偏会生产。西门庆的话极像典妻制度下一位有受典需要的人所说。育儿习俗中的寄名习俗,见前文寄名酒一节。

  三、丧葬习俗

  小说第六十二回至六十五回,用很大篇幅描写了李瓶儿的丧葬过程,为我们考察小说的民俗属性提供了一个相当完整的标本。为直观起见,下面将小说描写与有关绍俗的介绍,分阶段列表对照,并作简要说明:

  送终阶段:

  小说描写

  (众人发现李瓶儿刚死,全家痛哭。)玉楼道:“娘,我摸他身上,还温温儿的,也才去了不多回。咱不趁热脚儿,不替他穿服上衣裳,还等什么。”…西门庆又向月娘说:“多寻出两套他心爱的好衣服,与他穿了去。”都装绑停当,西门庆率领众小厮在大厅上收卷书画,固上帏屏,把李瓶儿用板门出,停于正寝。下铺锦褥,上纸被,安放几筵、香案,点起一盏随身灯来面使玳安,快请阴阳徐先生来看时批书…王姑子且口里喃喃呐呐,替李瓶儿念《密多心经》《药师经》《解冤经》、《楞严经》并《大悲中道神咒》,请引路王菩萨与他接引复途……徐先生批将下来“一故锦衣西门夫人李氏之丧。生于元祐辛未正月十五日午时,卒于政和丁西九月十七日未时。今日丙子,月令成成,犯天地,往亡日。重丧之日,煞高一丈,向西南方而去…人殓之时,忌龙、虎、鸡、蛇四生人,外亲人不避。”…打发徐先生出了门…然后分班差家下人各亲眷处报丧。第六十二同)

  西门庆交温秀才起孝帖儿,要开刊去,令写“荆妇奄逝”…西门庆令温秀才发贴儿,差人请各亲眷,三日儆斋诵经,早来赴会到三日…阴阳徐先生早来伺候大验。祭告已毕,抬尸人棺。西门庆交吴月娘又寻出他四套上色衣服来,装在棺内,四角安放四锭小银子儿…仵作四面用长命钉齐钉起来,一家大小放声号哭温秀才举荐北边杜中书来题名旌一一名子春,号云野,原侍真宗宁和殿,今坐闲在家……于是用白粉题毕,“诏封”二字贴了金,悬于灵前。又题了神主……・那日乔大户、吴大舅、花大舅,门外韩姨夫、沈姨夫各家都是三牲祭桌来烧纸…(第六十三回)…七光景,玉皇庙吴道官受斋,请了十六个道众,在家中扬幡修建,请去救苦…道众绕棺转咒,吴道官灵前展拜…(第六十四回次日发行,先绝早抬出名旌、各项幡亭纸札,僧道鼓手、细乐、人役都来伺候…那女婿陈经济跪在柩前摔盆…先是请了报恩寺朗僧官来起棺…果然好殡,但见……狰狰狞狞,开路鬼斜担金斧;怱忽洋洋,险道神端秉银戈……清清秀秀小道童……动一派之仙音;肥肥胖胖大和尚…排大钱,敲大鼓,转五方之法事。

  乘引魂轿扎百结黄丝…吴月娘坐大轿在头里,后面李瓶儿等本家轿子十余顶一字儿紧跟材后走走出大街口,西门庆具礼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将李瓶儿大影捧于手内………陈经济扶柩到于山头五里原。原来坐营张团练带领二百名军,同刘、薛二内相,又早在坟前高阜处搭帐房,吹响器,打铜锣铜鼓,迎接殡到…坟内有十数家收头

  绍俗介绍

  [换衣裳]家属连忙为垂死者洗手脚,揩脸面,并拿出早已准备好了的衣服给他換上。这套衣应该整洁,是本人平时爱好者,或符合其身份的。

  [移尸]送无常后,循例由长子捧头,幼子抬脚,其他人予以协助,将尸体抬放到厅堂在大厅上收卷书画,围上帏屏,把中央的门板上。

  点明灯]移尸到厅堂后,这个堂也就成了灵堂。…死者脚后务必点燃一盏油灯,俗称“明灯”,又叫“脚头灯”其目的和来历说法不说是供死者阴间照明用。写斜角纸]将死者的生卒年月抄给道士,请其推算生肖冲克和接煞时刻。

  [报丧]移尸后,即遣族人或近邻向亲友家报丧。

  [拜路头忏]“寿终正寝”的当天,丧家就要请道土到灵前诵经拜忏,即“拜路头忏”,据说是替去冥府的死者送行。…(阮庆祥等《绍兴风俗简志》

  死后三日左右,丧家须请道土择单日往殓

  [放殓物]殓衣多数是生前早已准备的…丧家还要整理出死者生前喜爱的东西,让其带到阴间去享用

  [成主]成主,就是写“木主”(或称“神主”、神位”)。孝子穿戴素衣冠伏在“木主”前,请一位科举出身的人任其事

  [转煞]二七前后,由道僧推定日期,雇三或五个道僧到灵柩前诵经、唱戏和“解结”。所谓“解结”,由丧家用黄线穿钱币,打成若干不易解开的死结,道僧一面通经,一边解结,意在为死者解开生前

  绍俗,出丧时间多数在拂晓的时候。起灵前,要延礼生襄礼,在灵柩前设供祭祀…起灵时,孝子贤孙把事先摆在材头上的一只粗碗摔得粉碎。出丧时,要有“开路神”、“引路幡”在前…“开路神”是比人还高大的纸人,面目狰狞可畏灵柩前一般都有“像亭”和“主亭”,内悬(供)死者的遗像、神主。出丧用的乐队差异较大,一般用吹鼓手,也有用“三班头”或更多的班头。所谓“三班头”,即指“和尚班”、“道士班”和“尼姑班”灵柩后面是送丧的眷属、亲友绍兴还通行路祭、船祭,即在出丧的必经之地,如大路口或祠堂前搭棚设供,柩至祭之…

  说明:出丧时间都在早上;出丧队伍中亲眷都在材后;朗僧官起棺当即礼生裏礼;孝子(第六十三回已写西门庆“强着陈经济做了孝子”)摔盆与摔粗碗无区别;开路鬼险道神重言,即指“开路神”;吴月娘所坐轿在队伍开头,且内有神主,当即“主亭”;李瓶儿大彩即李瓶儿迹像,悬真即悬遠像,吴道官所坐轿当即“像亭”;小道童、大和尚当即“道士班”、“和尚班”;张团练等迎接殡到,当即路祭;嫽火而入当即跨“坟烟堆”:左右丝丝入扣。

  此处“燎火而入”的习俗值得特别一提。以陋见所及,迄今为止,一直没有人能明白它是怎么回事,博学如魏子云先生亦坦言:“吾亦不知流行何地。●有了绍兴习俗的介绍,这个疑团可以完全消除了。

  四、文化习俗

  1.宣卷。第三十九回写到,吴月娘等“众人围定两个姑子在中都听他说因果”;第四十回写到,薛姑子“会讲说《金刚科仪》各样因果宝卷”;第五十一回写到,吴月娘等“要听薛姑子讲说佛法,演颂《金刚科仪》”;第七十四回写到,吴月娘“请了《黄氏女卷)来宜”,“这薛姑子展开《黄氏女卷》,高声演说”;第八十二回写到众人“听王姑子宣卷”,又写到陈经济说“大娘后边拉住我们听宣《红罗宝卷》”。多次宣卷描写以《黄氏女卷》的宣卷描写最为详细,《红罗宝卷》未直接写出,但有学者考出它的主人公也是女性。民俗学者业已指出,宜讲以妇女信佛为主题的宝卷,是明代吴越地区最流行的一道文化风景。其实,在吴越地区,又以绍兴的宣卷历史最悠久,明清以后还逐渐成为民间曲艺的大宗之一。堪称集绍兴历代史志之大成的今修《绍兴市志》,有《绍兴宣卷》专节记载绍兴宣卷系具有宗教色彩的唱说文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自唐以来即有,至清代发展成为曲艺…绍兴宣卷的卷本,总数百本左右,宣卷的内容,有的与佛教经籍有关,如《目连宝卷》《刘香女宝卷》…宝卷的格局,有唱有白,韵文与散文相间而以韵文为主…唱辞的基本格式为七字齐官对偶或十字齐言对偶……每当某神诞辰,宣卷往往通宵达旦。一般徒歌清唱,称“平卷”;若加丝弦伴奏,称“花卷”。演唱“平卷”最少须三人,分任生、旦、净、丑诸脚色,一人须兼效种不同行当。演唱时围桌而坐,一人面南,称“禄位”,亦称“书位”,其职为翻卷本,多任旦角;ー人东向,称“福位”,亦称“鱼位”,以高音木鱼击节,多任杂色;一人西向,称“寿位”,亦称“醒位”,击醒木以助演唱声势,亦以示唱调转换或结東,多任生脚。若有四人演唱时,则尚有“茶位”,与“书位”并坐,司掛茶。

  小说第三十九回“已是四更天气”,“月娘方令两位师父收拾经卷第七十四回“薛姑子宣卷毕,已有二更天气”,第八十二回陈经济“三更才睡,…听宜《红罗宝卷》,与他听坐到那咱晚”:这与绍兴宣卷的时间长度一致;第五十一回宜卷有薛、王二姑子及妙趣、妙风等共4人,第七十四回有大师父及薛、五二姑子等共3人:这与绍兴“手卷”的人数定制一致;第三十九回王姑子念通的是十字齐言对偶韵文,第七十四回薛姑子念通的是七字齐言对偶韵文:这与绍兴宣卷的唱辞格式一致;《黄女卷》与《刘香女宝卷》的名字也极相似。

  2.莛花落。第五十ー回写到“先是郁大姐数了回《张生游宝塔》,第六十ー回写到申二姐“连数落都会唱”,“数落倒记的有十来个”。有的注者把此“数落”注为“套数”。从小说把“套曲”(套数的又名)与“数落”并列,“套曲”重抒情,而“数落”重叙事来看“数落”决不是套数。魏子云推断为“曲儿以外的莲花落一类的歌唱”,是正确的。莲花落亦为明清时代绍兴民间曲艺的大宗之《越谚》即有“唱莲花落”词条。而且,绍兴莲花落的特色就在于,它以若千“节诗”构成,表演时须一个“节诗”、一个“节诗”地唱具有明显的“数”的形式。《绍兴市志》也有《绍兴莲花落》专节,据介绍绍兴莲花落初期,多演唱恭喜发财、吉祥如意之套辞;其后方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这类节诗据称有18只半,每一节诗的唱辞各用一韵,共有18个半韵……初时,节诗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故事主人公多为农夫村妇或手工业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继而开始说唱长篇书,内容仍以民间轶事、传说为题材,如《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以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唱说文艺的本子,如《何文秀》《百花合》、《顾鼎臣》、《游龙传》、《龙灯传》、《珍珠塔》《后游庵》等……°

  后两个作品名字,一个有“塔”,一个有“游”,与小说所写《张生游宝塔》的名字命名方式非常接近。3.道情。第六十四回写到两个太监不愿看南戏,要“唱个道情儿耍耍到好”;于是,两个“唱道情的上来”,“打动渔鼓”,唱了《韩文公雪拥蓝关》和《李白好贪杯》两个故事。道情亦为绍兴曲艺之《越谚》即有“唱道情”的专条。队舞、最弄。第七十六回写到,在宴请侯巡抚的席间,“先是教坊间吊上队舞、回数一一都是官司新锦绣衣装,撮弄、百戏,然后才是海盐子弟”;三天后席间,又是“下边教坊回数、队舞、吊舞、撮弄杂要、百戏、院本之后,四个唱的慢慢オ上来”。回数不明所指;吊舞或即巾舞误刻,巾舞乃隋代宴享之乐;队舞原为唐代官廷歌舞,宋始流入民间;撮弄乃勃兴于宋代杭州地区的杂技之一。队舞、撮弄明清时期又均流行于绍兴地区。《陶庵梦忆》即载作者张岱在故乡绍兴的戏剧活动云:“灯不演剧,则灯意不酣;然无队舞鼓吹,则灯焰不发。余敕小串元剧四五十本,演元剧四出,则队舞回,鼓吹一回,弦索一回。”《越谚正续集》有“撮弄”词条,与“影戏”等并在乐器类。4.墨刻。第七十二回写到,温秀才所任堂上,“挂着一轴《庄子惜寸阴图》,两边贴着墨刻,左右一联书着:瓶梅香笔研,窗雪冷琴书”。墨刻即木刻,绍兴这方面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鲁迅先生在木刻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即与此相关。今日兰亭书法展览馆还保存着不少宋、元、明代各代绍兴人士的木刻作品,其中就有木刻对联。

  五、其它习俗

  这里仅提两点。

  一是“跳马索”的家庭游戏。小说第十八回写到:“月娘、玉楼、大姐三个,在前厅天井内跳马索儿”,“跳马索”魏子云先生引《帝京景物略》,疑为元宵节童子之跳绳;又引《留青回札》,疑为唐清明节拔河游戏之遗存。°本回情节时间为七月中间,非元宵、清明,人物为妇女,非童子,可见魏解有误。实际上,此即《越谚正续集》乐器类所载之“跳迫索”;因仿追马动作而跳,故跳追索又可称为跳马索,小说又写为“跳百索”。

  二是席间劝客之道。第三十七回写到西门庆到王六儿家做客,“厨下老姑将嘎饭果菜一一送上,又是两筋软饼,妇人用手拣肉丝细菜儿裹卷了,用小碟儿托了,递与西门庆吃"。第五十九回又写到,西门庆在郑家妓院吃饭,丫环端上众多菜肴,“然后拿上两筋赛团圆、如明月、薄如纸、白如雪、香甜美口,酥油和蜜饯、麻椒盐荷花细饼,郑爱香儿与郑爱月儿,亲手拣攒各种菜蔬肉丝卷就,安放小泥金碟儿内,递与西门庆吃”。用薄如纸的小圆饼(上等面粉做成),卷上各种细菜、肉丝(非大块鱼肉),置于碟内,推到客人面前,是绍兴人(至少在府城)传统的席上劝菜方式,至今犹然。每个在绍兴做过客的人,对此都会有亲切的感受。

三、我的父亲

  今天又从千里之外赶回来看望我的父亲了。他因脑出血丧失意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经三整年了,今年就九十岁了。自他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下了病危通知书后,我就意识到我的父亲病情很危重,危重到随时会离我们而去的程度。记得那时,除了伤感紧张之外,脑子里一种很强烈的想法就是好像我得为我的父亲写点什么。

  但是,这个强烈的想法没有抵得上父亲在ICU被抢救时三番五次的被下病危通知书又三番五次的闯过危险关对我们的影响,我没顾得上动笔。其实说实在的,那种状态下真不可能有心情去理清思路写点什么。

  经历了三年,对于父亲的病情及可能出现的情况,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似当初了,也才有了点儿心情稍微整理一下思路,可是,回想一下,我对自己的父亲有多少了解呢?

  我的父亲是个军人。渡江战役前他在家乡参加了工作,我的祖籍在长江北岸。父亲1952年参军去的朝鲜,去朝鲜之前他已经是地方政府的乡长了。一直到退休进干休所他都是个军人。其实,他在医院被下了那么多次病危但都闯了过来的经历更像是一个军人的做为。医院的医生护士包括病号们都感叹:真是个当兵的,老百姓哪能行?我曾问过那个ICU主治我父亲的大夫,这种情况多么?那个大夫回答我:我也闹不清楚这老爷子是怎么过来的,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没有意识,我们不能认为是他主观上在与病魔做殊死的搏斗,但客观上他做到了以至于医院的大夫都感叹无法解释的事情。

  在我的知识范畴内,我也无法解释这种情况。思来想去只能将其归纳于因为他是个军人,再要加强一下那就是他是个纯粹的军人,骨子里都是。这样的军人遇到艰难险阻大概是不需要听到冲锋号就会自觉地去冲锋的,也就是遇到困难他本能地不会退缩、遇到敌人他本能地就是要抵抗消灭。

  其实我很早就发现有一种现象:越是经历过艰苦岁月而能闯过来的人往往越是高寿。这种现象在父亲那一辈的军人中好像很普遍。以前我们觉得年轻的时候吃了那么多的苦的人因为身体遭受的损害非常大所以对寿命会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在战争中多次负伤的军人。但是好像不是这样,我到是发现越是经历艰苦卓绝的人越是寿命长久。我经历的就有好几个,我曾亲眼见到过他们身上的累累伤痕,有的在当时年龄不大的我看来真的是挺恐怖的伤痕。可他们说起来倒是谈笑风生轻描淡写的,就是讲故事。当然是在我们一帮淘气臭小子央求下才能听得到的故事。我就经常干这种事,多是在机关澡堂子。先是胡闹打水仗扎猛子,一来了大人就被喝令不准闹了。这时混乱的场面往往就会演变成澡堂革命教育课。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在澡堂子的水池子里,在氤氲的水雾中。一个大人(这个大人往往还都是这个单位的领导)周围围着一群小孩儿在讲着革命故事,当然都是打仗的故事,只是无一例外都是光着身子赤条条的。记得那种场景是难得的能让我这种混世魔王类型的少年安静下来的时间。后来回忆了一下,那些人多都是九十多岁以上的高龄才去世的。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过这种现象,但这肯定是一条规律。

  我的父亲是个军人,但职务并不高。总起来说他是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勤勤恳恳的人,一辈子的军队生活他更是将服从、执行、奉献等刻画到了骨子里。关于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以及做为军人在战场上究竟是怎样的情况,坦率地说做为他的儿子,我知之甚少,至少是不系统的。

  我小时候印象里的父亲是不苟言笑非常严肃的。他好像在教育我们的方式上就是严肃地告诉你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一旦做了不能做的事情被罚或挨顿打是跑不了的。做为皮的能作上天的男孩子,我小时候挨打是家常便饭。但现在回忆起来没记得父亲没轻没重的打过我。他打我们常用的工具是竹扫把的扫帚苗。即打得比较疼又绝对不会打坏身体的任何部位。长大后对这种体罚的方式,我才有了理解。面对皮的让人头疼的孩子,做父亲的能怎么管教呢?要知道我是那种要是有一天没人找到家门口告状我父母就得高兴的坏小子。我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管教方式,懂事后才明白做我父亲的儿子其实是挺幸运的。一方面他没有因为我各式各样的不听话给家长找麻烦而对我暴打或放弃,另一方面除了说教以外在一些事情上或场合也会施以暴力就是用小竹条往屁股上打。这种结合他掌握的恰到好处,不然对于管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兄弟三个男孩儿恐怕对任何一个家长来说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吧。

  父亲命挺苦的,他好像都不怎么记得我的爷爷是什么样子了。爷爷去世好像是在1938年,那年我父亲才9岁。据我的母亲告诉我(我母亲也是听我的奶奶说的)我的爷爷是在1938年日军占领了我的家乡后让我的爷爷给他们带路,爷爷拒绝了。当时就被日军用枪托打的吐了血,回家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个说法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回祖籍也亲耳听村子里上年纪的人讲过。

  也就是说我父亲9岁就没了父亲,由我的奶奶独自抚养我的父亲和大伯。这样的情况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子过得有多艰苦那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村子里的族长拍板将我父亲过继给了父亲本家的一个大伯家。这家家境比较殷实,没有男孩。族里也是想做好事,但这家人比较恶,八九岁的父亲在这家要放牛捡柴,做不好就经常挨打不给饭吃。终于有一次因为把牛放丢了,父亲被饿了两天饭。奶奶实在忍不下去了,把父亲领回家了。就是饿死也要死在一块的意思了。我那苦命的奶奶啊,有骨气!

  后来又是族里做主,从父亲本家的大伯家硬性划出了30多亩地,意思大概就是族内济贫了。现在描述起这样的事情,感觉那个年代家族里还是挺有正义感的,至少那个做族长的一定是个挺不错的人。

  后来我有机会回家乡参加过农村的清明节祭祖活动。大致明白了一点关于我这个家族的往事。记得祭拜开始大家都会去先给一个他们称之为“老秀才”的祖先上坟。然后才各自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父母上坟。

  我问了一下,这个“老秀才”应该是我爷爷的爷爷。据传说是个挺有故事的人。按现在的说法是一个挺有影响力的乡绅。因为他是秀才,所以肯定是有文化的,大概还因他为人处世做的比较好,四里八乡的人都听他的,威望挺高。据说县太爷说话都不如他管用。

  家族有这样的人物执掌多年,家风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才有了族长做主从富裕的人家硬拿出三十亩地给了我奶奶家。这应该是到了解放前夕约1946、47年。

  世上的事啊,少有一成不变的。这三十亩地在当时无疑是救了我奶奶一家三口的命啊,否则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可是也正是这三十亩地,也给我的父亲带来了一辈子的影响。

  地种了没几年,渡江战役就开始了。解放军来到了我的家乡,解放了。随着大军来到的还有一个早年出去参加革命的我父亲的一个远房大伯,据说是个老红军。他没参加渡江战役而是留在了地方工作。他介绍我父亲参加了地方政府的建设工作。算起来,那年我父亲才十九岁。土改工作开始时,我的父亲已经是一个乡的副乡长了。因为家里有三十亩地,定成分时,县里还专门找父亲谈过话。这段我听父亲亲自讲过,大意是让父亲表态。因为作为副乡长他亲自参与了土改,深知方针政策以及土改情况。所以父亲直接表态定为富农。(后来我听说,三十亩地又没有雇佣人,定中农也是可以的,毫无疑问,父亲当时的表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由于父亲工作态度积极能力较强,不久就当上了乡长。父亲在族里划了三十亩地给家里后上了几年的私塾。在那个年代算是有文化的。

  1952年,朝鲜战争已经进入了第三年,征兵开始了。朝鲜战争有多残酷我们现在的人很难有切身体会。而当年,老百姓虽然不知道朝鲜在哪里离自己家乡有多远,但他们除了知道“保家卫国”的口号更是切切实实的知道谁家的谁谁谁当兵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他们知道朝鲜死了很多人。所以当年征兵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我一直不理解当时做为乡长的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报名去参军到朝鲜战场上去。因为他只要做好动员工作完成征兵任务就可以了。

  好像在父亲七十多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问起这个问题。(我的父亲在我的印象里从来没有主动谈起过他过往的经历,我问过我的那些父亲同样是军人的同学们,他们的父亲大体也是如此,以至于我前些年还在跟我的同学们提出赶紧向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的往事经历,否则等他们不在了我们将对我们的父母一无所知,这也是一种不孝)记得我的父亲跟我说了两点:一是当时确实不好征兵。刚解放才三四年的时间,老百姓的日子刚刚稳定好过了起来,所以不是简单做做工作动员一下就能行的,加之朝鲜战争已经打了两三年,老百姓对去朝鲜有多危险多少是知道一些的,恐惧情绪肯定是有的;二是经历了建国后几年的地方政府工作,父亲意识到家庭出身对他今后的工作会有不利的影响了。

  他当时的想法就是换个环境也许会好一些。这对于当时只有二十三四岁的他是人生的一个重大的选择。我曾经试图站在当年他的角度想象一下如果是我我会怎样选择,结果是一样的。可能这就是他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儿子的缘故吧。

  记得我还问过他,那你不知道去朝鲜会有危险吗?他说:当然知道,但危险就危险吧。

  就这样他去了朝鲜,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对于他在朝鲜战争中的经历,我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他从来也未跟我们谈起过。只记得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来过几位他当年的战友,晚上在我们家里吃的饭。我一直在门口听他们在谈论往事,其中就有在朝鲜的事情。记得说一年大年初一早晨大家想煮饺子过年。刚把饺子下到锅里,防空警报就响了。等大家从防空洞里出来,一锅的饺子早被炸得无影无踪了。除了这件事情我还印象较深的是他们在谈论这些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很惊险的事情时是那么的轻松。看来这种轻松是只有经历过战场生死的人们才会有的。我后来也知道了我的父亲其实也算是比较幸运的,因为他参军去朝鲜并没有被分配到一线部队而是铁道兵,而且是在铁道兵的后勤部队。这样危险程度较一线部队就低了很多了。我也曾经跟父亲聊天的时候问过他在朝鲜战场上的事情,他说的很少。我问:你刚去朝鲜都干什么了?他说:在前线仓库。我问:那危险吗?他说:不危险。就是晚上站岗经常有回不来的。我问:怎么回不来了呢?他说:让美国鬼子或南朝鲜摸走了呗。我问:那你也站岗吗?去站岗的时候不害怕吗?他说:害什么怕呀,到点儿了拿上枪就走了呗。

  后来我知道,因为父亲有点文化,领导就让他从国内后方基地往前线仓库押运物资。我们都看过朝鲜战争的电影,一次战役后,美国人就意识到要打垮志愿军就必须掐断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所以对运输物资的志愿军车队给予了重点打击。而志愿军在后勤补给方面也是与联合国军斗智斗勇。

  这种背景下的战场情形,想它有多危险就会有多危险。当我问起这段经历时,我的父亲并没有说的很多,只是说当然危险了,每天都会被炸很多车死很多人。我至今也没有理解父亲在这些事情上的淡定甚至是木然。是他经历了不愿回忆的事情还是什么其他的,记得我当时追问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应该是回忆那些场景对他是一种折磨吧。

  就这样,1954年或是1955年,他回国了。先是在东北筹建铁道兵东北基地,后又被调到广西柳州筹建铁道工厂。在柳州他转业了,成了军工。在柳州工作了几年后他与我的母亲结婚了。估计是在1957年前后他又被调到了江苏徐州铁道兵的一个工厂。在这里我的父母有了第一个孩子我的姐姐(大约在七岁的时候因病夭折了)。到了1959年我的父亲又回到了部队,好像是因为历史上蒋介石那时叫嚣着要反攻大陆。

  前段时间有机会回家照顾母亲和父亲,与母亲闲聊时我问到我父亲又穿上军装是怎么一回事。我的母亲回忆说那时候有文件要求一批有文化表现积极的复员军人经组织审查批准要重新回到部队。我的父亲就这样又回到了部队。只不过这次他不是士兵而是干部了。这一点当时是什么情况我母亲也不太清楚,只是随着父亲到了部队。我从家里的老照片中分析应该是这样的:父亲在广西柳州铁道兵工厂的时候就已经被提拔成国家干部了。从他的单独照片以及合影中能看出来,他参加过各种培训,最高成就是获得过全国青年工作积极分子称号,去北京参加过全国代表大会并与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可惜那张照片不知所踪找不到了,这个经历只留在了他的档案里。而他此时的照片就是身着55式军装的了。这身军装他一直穿到了他退休。

  这段历史对我的父亲来说我不知道怎样评价,从个人进步角度上说,过了六七年的时间经历了战争生死的考验,他没有进步。参军时他就是地方政府的一个乡长了,按照现在的级别套,应该算是股级或科级。他重新穿军装后我看到他的军衔是中尉,应该是连级。所以他没有进步。但是衡量人生肯定不会是这么简单的,否则我们的人生也就太简单了。职级没有进步但人生经历肯定是极大的丰富了的。

  文章没有写完,我的父亲就于2018年7月26日中午去世了。老人家过了90岁的生日。我们一大家人在老母亲的带领下在病房父亲的床前给他吃生日蛋糕、医院的医生送上了祝福的鲜花、护士姑娘们围在他周围唱生日歌给他听,我们还用筷子蘸上他最喜欢喝的五粮液让他品。我们知道他没有意识,可能无法感受到这一切,但我们每个人又知道他能感受到这一切。因此,他是幸福的!

  父亲走了,无声无息的走了。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牵挂的了。

  父亲走后,我很长时间并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不知道该做什么似乎又想做点什么但似乎又觉得什么都不该做。就这样过了半年多。九十岁离世,在很多人看来不能算是遗憾了。想想我的父亲应该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做为子女我遗憾的是父亲走之前不能说话,还有就是虽然注意不过度抢救但仅用的治疗手段也多多少少给他带来了些痛苦。说到这里我得说我的母亲是个明事理的老太太。在医院提出的各种抢救措施后,老人一切都是以我父亲不再遭受痛苦为前提。所以我们拒绝了很多医院提出的抢救措施。愿我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过得舒心幸福。

  回忆父亲的二三事

  1. 前面说到我的父亲的级别不高,我记得的一件事对他在晋升上影响应该很大。那大概是在1968或1969年,正值文革时期。我父亲所在的部队虽然不参加地方上的文攻武斗,但内部政治学习气氛是很紧张的。父亲那时是铁道兵一个后勤仓库的分库主任。我记得那个仓库是机械库,各种车辆工程机械在仓库内到处都是。一天一个兵开着叉车装运颚式破碎机的衬板。那是铸钢件加工出来的,每件都有一百多公斤左右。地面不平叉车上的衬板翻倒在地上,开叉车的小战士一个人又搬不动。我父亲正好路过,就和那个小战士一起将那些衬板搬到叉车上。小当兵的当时就累得站不起来了,我父亲撑着回到家里以为休息一晚就没事了,结果是第二天就起不来床了。送到第260医院一检查说是腰椎裂了,必须卧床休息。这个情景我是记得的,当时部队派车我随我的母亲去医院看望我父亲。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是这种伤,卧床休息一个月是必须的。但当时我父亲所处的政治环境啊,我的父亲在医院不到一个星期就出院了。随后的几年是没事,但到了1974年,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基本不能走路。初期有人让锻炼,我父亲信他,在大冬天里穿着棉衣下床锻炼。我亲眼见到父亲下床没走几步就疼得汗珠子从额头上往下滴。他就因为腰椎裂没有很好的治疗导致了几年后的腰椎间盘突出从而导致他无法工作,长时间不能工作也就直接影响了他的晋升,所以直到他退休他才是正营级。他病倒是在他调到一个新单位两三年之后、是在他四十五岁的年龄。这个年龄在今天我们应该都能知道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收获的年龄,但是因为伤病,父亲只能在家在医院休养治疗,职务的晋升与他没有了关系。

  还有一件事应该是让父亲不能释怀的,就是他的待遇。前面说过他是渡江战役前参加工作的。按照规定建国前参加工作的应该享受离休待遇。父亲年轻时在档案里不知怎么就将参加工作的时间填写成参军的时间。好像是到了1983-1984年组织上安排他们退休时出现了离休和退休两种待遇。父亲了解当时的规定后知道自己实际参加工作时间与档案记载时间有出入就开始向组织提出要求调查核实自己实际参加工作的时间,要求按规定享受离休待遇。

  记得当时父亲身体还很不好,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还未痊愈,当时他走路是弯着腰的而且不能走的时间很长。同时他那会儿又患上了心梗,在家犯过好几回,有一次我正好看到,父亲躺在床上脸色惨白黄豆大的汗珠子在额头上往下滴,显得非常痛苦。母亲给他服了硝酸甘油,他才慢慢缓解过来。

  父亲提出申请后,他所在部队的政治部专门派人去我的家乡父亲参加工作的地方政府进行了外调并且依据外调的情况认定父亲反映情况属实予以认定并且向上级机关出具了报告。

  当时正值百万大裁军,铁道兵裁撤,司令部机关只剩下了一个善后工作组。父亲在单位政治部上交报告很久没有得到回复后自己去了北京找到善后工作组想落实自己的要求。但是没有做到。

  对此他依然说的很少,我只记得他说过善后工作组很乱,人不好找。由此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父亲就由应该的离休待遇变成了退休。

  我们当时都很年轻,对这样的事不懂得利害关系,后来虽然父亲想起来不免还要说说,但随着我们兄弟几个逐渐在单位里担任了一些职务经济条件比干休所的多数人家要好,所以对待父亲的不满意,我们总是劝他不要生气了,你现在退休比他们离休日子过得还要好,当时也就这样了。父亲去世后我在母亲的提醒下整理他的遗物,其中看到了那份当年父亲所在单位政治部向铁道兵司令部打的关于认定父亲应该为离休的报告。由此我才理解了父亲的不满,因为报告的提交单位是师级单位的政治部,按照现在的情况上级单位没有理由不予认定和办理的,但是就没有给办理。我看了那份报告后很愤怒,我的父亲太冤枉了。也就是过去几十年了,否则的话我就是费再大的周折也要把这件事搞清楚弄明白。那些善后工作组的人你们这样不负责任的将一个人的一生任意安排,我不相信你们的后半辈子能过的平安幸福。

  这件事对我的职业态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早就告诫自己,任何时候也不能让我父亲的故事在我身上重演,不能因为工作而给自己的身体造成重大损伤。虽然这么说,但我自己还是因为职业特性而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损伤。在年轻时我曾经在工人不愿往氨水储罐下去作业时第一个跳下去、在沥青池着火时冒着黑烟冲进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这些给我的鼻粘膜损伤很大,当时只知道呛得鼻子痛。过了几年,我得了过敏性鼻炎,并且伴随我几十年了。严重影响呼吸睡眠而且无法治愈。这种病得了就无法治愈,说起来不是大病,但非常痛苦,而且基本上会伴随你一生。

  2. 厨艺

  对我父亲,很多我不太明白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厨艺。我父亲做的饭菜非常好吃,这里说的好吃不是现在说的家的味道、爸爸妈妈的味道,毫不夸张的说,我父亲做菜的水平放在今天也绝对不输专业的大厨。小时候在部队的大院里,我记得当时的规定是干部只有周六晚上才能回家,周日下午就又要回到单位了,虽然父亲的单位距离我家好像也就不到一公里。

  我印象里父亲经常都是周六在食堂吃完饭才回家的,后来从院儿里住的叔叔伯伯那里才知道,父亲经常在周六晚上会客串炊事班的炊事员在食堂下厨做菜。现在看来应该是一来他有这个爱好和手艺,二来战友们在忙完一周后也希望能在一起聚一下。

  当然,我对父亲做饭菜手艺的印象和喜好是沁在骨子里的。父亲走了,我越发的经常会想起他老人家做的饭菜的味道,每当这个时候心里头都会是酸酸的。有几天我试着数数我印象中父亲做的最好吃的菜,并且试着排排序,没有结果。因为我觉得都好吃,有几样菜是我走南闯北尝过南北大菜各地名吃后也没觉得更好吃的。其中就有米粉蒸肉这道。以前的南方现在的北方都不乏这道菜,尤其是南方,各地都有各地方的风格,但公平的评价,都没有我父亲做的好吃。也可能是味觉记忆使然。所以很多年前我曾经正式跟父亲提出要求让他教我做这道粉蒸肉。父亲一直站在我身后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手把手的教。历经四个多小时,端上饭桌一品尝,明显不如父亲做的。很长时间我琢磨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直到后来我接受了一种观点: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厨师的。好的厨师一定是有天赋的,这种天赋不是能锻炼出来或通过勤学苦练就能做到的。锻炼和勤学苦练可以做菜,但也仅仅是可以做而已。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有你使用同样的食材按照同样的方法做出来的菜与厨师就是不一样情况出现的道理,这也是中餐绝妙的地方。

  我印象里父亲经常是随意做几样菜就能让我们大快朵颐。他会在晚上煤炉子封上火后将一小锅鲫鱼放在炉子上,封上火的煤炉子就一根小火苗儿泛着蓝绿色火焰,闷炖一整个晚上的小鲫鱼第二天吃的时候,酥而不烂,筷子夹起来是整条的,放到嘴里是无骨无刺的,香、酥。我最爱吃的倒不是那香酥的鲫鱼,是鲫鱼吃完后剩下的鱼汤。那鱼汤即便是在夏天也会成凍的。这样的记忆怎么能忘记呢。还有,那个年代在北方每年是要冬储大白菜的。大白菜的吃法虽然很多,但总吃也难免厌烦,再加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个寡油少脂的年代。素菜没有了油脂很难让人上口的。父亲就能不让我们厌。他把大白菜的叶子和帮儿分开,叶子下面条或者做汤是切成细丝放入;白菜帮他用坡刀片成片,用酱油炒。我到现在仍难以忘记,以至于现在自己时不时也会按照这个方法做来吃。

  我自己接近退休年龄时父亲的身体状况早已不能再下厨给我们做我们最爱吃的饭菜了,就成了我们给他做,吃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问:做得怎么样啊?他总是尝过后说:还不错、可以啊之类的话。我们知道我们做的还不能跟他做的比,只是他在鼓励我们而已。还要交代一下,受父亲的影响,我们兄弟三人每个人做菜的水平还是可以的。怎么个可以呢?这么说吧,三个人在各自的单位或朋友圈里厨艺都处于前面的水平就是如果聚会基本上都是当大厨。而且都有几道菜是单位或朋友吃过不忘的是聚餐的保留菜。而且重要的是我们兄弟三个也没有正式学习过做菜。当然,现在回忆起来,我们做菜的水平还是明显不如父亲的。我的记忆里没有我父亲他不会做的菜,现在对我比较难做的比如滑溜黑鱼片之类的比较考验功夫的菜,父亲做起来轻松自如,而且是那种谁吃谁称赞的味道。

  后来几年,我曾经问过我的母亲,想知道父亲是从哪里学到的这种手艺,因为从他的经历来看,他不可能有专门学习厨艺的机会的。母亲说其实她也不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学会做菜的,只是知道我的奶奶应该是民间大厨,就是那种农村办红白喜事酒席掌勺的大厨。母亲回忆说,我的奶奶早年间靠什么来养活家人呢?一个是手工缝纫;一个是掌勺做饭。经常是谁家要迎亲办喜事了,她是先给人做衣裳,新人的衣裳、被褥等等,然后办酒席的时候就成了大厨。据说我奶奶手艺在四里八乡都是小有名气的。要说我父亲的厨艺水平怎么来的,只能将其归结于我奶奶的遗传,否则我也没法解释了。

  父亲已走,离开了我们。回忆这些一方面是苦的,再也没有机会吃他老人家做的菜了;另一方面又是甜的,我们的父亲在我们成长的不同阶段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美食享受并且遗传给我们了做好吃的饭菜的基因让我们在没有他老人家的庇护下也能通过自己享受生活。我一直坚定地认为:吃,是人生中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是要投入相当的精力来做的一件事情,不能马虎。感谢父亲大人!

  3.父亲和我的二三事

  前面说过,我打小就是一个非常皮的孩子,皮到什么程度呢?应该是人家的孩子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应该是一天或者用不了一天吧。

  几件事可以说明。记得很小的时候,应该也就是三四岁吧。别不信,我真的能记得很小的时候的事情。我额头上有一道疤现在稍仔细点看也能看出来,大概有两公分长呢。我清楚地记得那是跟着比我大的孩子玩儿,在地上捡了块儿碎玻璃互相追着跑,跑着跑着我就被绊倒了,手上的碎玻璃正好扎到了前额,顿时就满脸是血了。亏得院里的大人们刚下班,水池子边上有好几个大人在淘米洗菜。看到我成了这个熊样子一个阿姨一边迅速拿毛巾包住我头部的伤口一边大声的喊来了我妈妈。然后就被送到了附近的一个铁路医院。回到院儿里的时候我整个就是一个伤兵的形象了,头上裹着一大圈绷带,脸上的血迹还没有完全擦干净。记得大我两岁的哥哥带着几个小孩在院门口喊着欢迎伤兵欢迎伤兵。这些情景都是我记得比较清楚的。前几年,陪着老母亲聊天,我说起这件事,老母亲说你怎么可能记得?那时你才一岁多一点。直到我把所有的过程大致说了一遍,母亲才相信。

  三四岁的时候,一天我在玩儿(玩儿的什么忘了),一个当兵的应该是下岗回宿舍的路上看见我就开始逗我。不知怎么就把我逗哭了,我不依不饶的一直追到了他的连队,好像是拽着他的枪带不松手。没办法他不得已喊来了连里的领导,再喊来了我的父亲。自然回到家父亲是教训了我一顿,可是自此我的名气在院儿里就大了,还得了一个不雅的外号。

  一个周日,父母亲带着弟弟要去上街,临走再三告诫我哥和我,不许去游泳。那时我应该是六七岁。父母当然不会让我们去游泳玩水的了。可但是,游泳是我爸爸带我们去学的,夏天一到心里那个惦记啊,有瘾而且很大。

  我学游泳是父亲教的。我五六岁的夏天里,每天父亲中午吃过饭后就会放弃午睡骑上自行车,后座上或是我或是我哥骑上四五公里到铁道兵学院去游泳。记得父亲把我们放在浅水区套上救生圈就由着我们玩儿了,他在深水区游。

  半大男孩子大概都是如此,父母越是不让做什么就越是想做什么,况且是在夏天是去游泳呢。父母一走,我跟我哥非常默契的就溜出了院直奔隔壁一个工厂的游泳池。一般我父母上街都是上午去下午才回来,我们知道这个规律,所以痛痛快快地在游泳池子里玩儿了小一整天。估摸着父母该回来了就麻溜儿的穿上衣裳回家了。父母一回来我们还若无其事的在家门口等着,我们的意思是:你看,我们挺听话的吧,不但没敢去游泳而且连家门都没敢出啊。

  谁知父亲看过我们后,把自行车上的弟弟抱下来,把自行车放好随手从扫帚上就掰了根小竹条,一声不吭就冲我们来了。我和我哥一看不好,赶紧就跑。我一边跑还一边想呢:他不知道我们去游泳了呀,为啥还打我们呀?直到被父亲追上屁股上已经挨了几下了才听到父亲说:叫你们别去游泳你们非得去,没有大人带着你们知道有多危险吗。至此,我才闹明白挨这顿揍是为了什么。但还是不明白,他咋知道的呢?记得当时我还想过是不是一进院儿门有叔叔阿姨或者门口站岗的兵告状了。后来我问过我妈妈,妈妈笑着说:傻小子,你们俩游泳晒得跟黑炭似的,身上一刮一道白印,还想骗过你爸爸。

  我小时候印象里还有周日父亲带着几个兵骑车去郊区一条河抓甲鱼。那条河应该是条季节河,河床都是沙子。父亲领着几个当兵的排成一排用铁锹就像农民翻地一样翻沙地。一会功夫就翻出大大小小几十个甲鱼。那个年代北方人还不会吃甲鱼也不认识。父亲他们把大的用袋子装起来带回来,小的就放了。我记得有一次没翻一会儿,一个兵就用铁锹翻出一个大甲鱼。现在想想应该有五六斤重,我们就围着那个兵看热闹。只见他掏出钥匙串上一把小水果刀在那甲鱼背上的裙边上扎了个口子用铁丝穿上吊在自行车把上了,之后就又继续挖去了。等过一会儿再看,自行车把上只剩了个铁丝圈了,那甲鱼早就不见了踪迹。大家赶忙在沙地上四处寻找,哪里还找得到啊。好像父亲一帮人还把那个兵好好地奚落了一番。这样的收获,通常我们小孩子是享受不到的。前面说那时北方人还不认识更不会吃甲鱼。父亲一般都是周日下午挖甲鱼回来后就直接去了食堂,晚饭一帮子能享受会享受的同事战友就会餐了。也有拿回家来烧好后与邻居一个伯伯两人吃的时候。我还记得通常是一盘子红烧甲鱼或许再配上个把别的菜,他俩人一人一瓶衡水老白干,边聊边喝。到晚上七点左右结束各回各单位。要知道,那时候的衡水老白干都是六十七度的,俩人一人一瓶不剩的。我印象里父亲的酒量是比较大的,一般的白酒在他六七十岁的时候还是能喝个六七两没问题的。我曾经问过他,他说那时候就那种衡水老白干基本上都是一喝一瓶的。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我从来没见过我父亲喝多过。吐酒肯定是没有,喝酒回家东倒西歪的也没有过。我也曾经问过我母亲我爸爸有没有喝多的时候,我妈妈说从来没有过。我想大概一是那个年代酒场不像现在这样多,二是父亲本身就有不错的酒量,三来他所处的环境还有那个年代不太允许喝的五迷三道的现象,四是父亲本身就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

  说到喝酒,我想到一个我亲身经历的笑话。一个年轻人在酒桌上喝了点酒后非得与一个东北的亲戚大哥再喝点。那东北大哥不太想喝了就推辞,年轻人执意要喝,还从酒缸里舀出了大概一斤多的酒放在桌子上。这东北大哥一看这架势是非喝不可了,但是还想着别让小老弟儿喝多了。就问年轻人,你把这些酒喝了会咋样,年轻人说最多就是吐呗。这东北大哥把酒杯一推:那谁还跟你喝呀,吐酒了谁还跟你喝呀,那你也不是会喝酒呀。笑得我。这我也才明白,真正喝酒的人是享受酒。喝吐了、喝断片儿了甚至是胡言乱语耍酒疯了,那就不能叫做喝酒了,往轻里说是酒风不好,往重里说就是酒德不好了。更不要说有的是借着酒劲耍酒疯,这种人基本上就不要继续交往了。

  父亲的酒量遗传给了我的哥哥和弟弟,而我则随了我的母亲。他们两个高峰期酒量白酒都在一斤以上,而我就很惨,白酒一两就够了再多就先困后吐。我们都成家后工作也都很忙,每年全家人凑齐的时候也就是春节了。三十晚上打开一瓶酒,父亲喝个二两左右,我喝个一两左右,他们哥俩就不带我玩儿了,头一瓶喝完就再开一瓶,俩人一人一半,有时候还得再开第三瓶。喝完该看电视看电视、该打麻将打麻将,什么都不耽误。我就得是杯子一撂,倒头就睡,醒了基本上也快到该吃十二点的饺子了。

  要说小的时候我们兄弟三个让父亲操心最多的应该还就是我了。记得在我上四五年级的时候,应该是1973年左右。那个年代,经历了几年的文革,各行各业的秩序早已经被破坏的面目全非了。工厂不是以生产为主、农村也不是以产粮食为己任了,学校里老师被批斗打倒,取而代之的要么是高中毕业的红卫兵、要么是从工人农民中挑出来的所谓的有点文化的积极分子。这样的学校怎么能有学习的氛围呢,而且如果你学习专心的话还会被打成白专道路。交白卷的张铁生、造老师反的黄帅是那个年代学生们的榜样。

  我,一个本身就充满着捣乱破坏的能量遇到机会就会充分发挥的坏小子,在那个年代自然是不会学到什么好的。有一段时间我跟我们班上的几个坏小子迷上了偷农民卖的水果的勾当。一次,我们班的一个坏小子告诉我:一个农民赶着马车在门口卖梨呢,咱俩去弄点儿?我连想都没想就跟着一块去了。路上我俩还商量着偷的方法。因为买梨的人多,马车周围围着挺多人的。我就挤到里头拿一个梨顺着人缝往外面轱辘,那个坏小子就在外面接着之后用衣服包起来。我估摸着偷的差不多了,等我从人堆里挤出来一看,傻眼了,我爸爸就站在我后面。等于我干的这点勾当让他逮了个正着。我是没敢跑了,可在外面接我偷出来梨的那哥们儿也跟个筛糠似的站那一动不敢动,这不是人赃俱获嘛。穿着一身军装的父亲对我一声没吭,把我们偷的梨还给卖梨的老头还从兜里掏出来一些钱硬塞到老头的手里还不停的跟老头说着什么,应该是道歉的话。然后就像押着俘虏似的把我带回家了。之后就可以想象了。只是我那时候是真皮啊边挨打还边想着:他妈的,这小子看到我爸来了也不告诉我,等我找他算账去。这顿打挨的没脾气,我打小就养成这个习惯,是我的事我就担着。长大以后才知道,敢于承担是做人的本分更是一个男人一个爷们儿必备的品德。当然,第二天我就揍了不给我报信眼看着让我爸爸抓着我现行的那个偷梨伙伴同学一顿。

  我调皮,男孩子调皮是什么坏事都会做。偷水果只是一个小插曲,是跟风凑热闹。除此之外,我还真没偷别的什么。主要是打架。记得上小学头一天报道,放学前老师要求放学要排队回家。正出学校大门呢,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围着我们起哄: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我不干啦,冲出去就跟他们打起来了。好像是没吃亏但也打不过,应该是打完就跑的。等跑到半路上回头看也没人追过来呀,心里就想着:比我们高两年级又怎样?还不是不敢来。自此,打架的自信心满满的。我在小学阶段,基本上每天都会因为不同的原因跟不同的人打架。结果呢当然也不会都是一样的。有的时候是趾高气扬的回家,也有头破血流着回家的时候。但有一个结果是一样的,就是会挨父母的打。因为多数情况下人家会找上家门告状。小时候不懂,大了之后才会明白,因为我的这种调皮给父母带来了多少麻烦。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很多家长都是以自己孩子不吃亏为原则。那时是有问题先找自己的不是,孩子身上也是一样的。社会风气不允许自私自利的任何现象出现,提倡的是自觉是觉悟。所以就会有我在外面头破血流着回家了完了还得挨上自己爸妈的一顿揍的情况。

  说起来也是挺搞笑的,我就这么三天两头的打架闹事混到了好像是初二。之所以说是到了初二,是因为自打初二以后我就再也没有打过架了。以至于很多年之后我们班的同学在我家聚餐,好像有十几个人。饭后聊天不知谁起了个头说是当年我打过他,之后就成了声讨会了。什么什么那年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事情我打了谁谁谁。我媳妇后来问我:你这咋混的?好像没有你没打过的人啊。当然,这帮吃着我的饭还声讨我的同学中有跟我打过架的,但多数都是起哄玩儿呢。记忆里好像我打架基本上都不是我自己惹事,再有就是基本上没有跟比我小的打架。那种路见不平二话不说直接就往上冲的劲头说不清是从哪来的,也许是骨子里带的吧。以至于我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在外面出差遇到不平还照样会仗义执言主持公道。

  为什么初二之后就没再打过架了呢?基本上是戛然而止的改变,以至于学校的老师都非常纳闷:这孩子怎么说变就整个变了个人呢。要知道,我这样打来打去在学校里就是一个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老师不知道为啥,我自己清楚。

  那时候父亲的腰病还挺严重的,基本上是卧床的。我跟一个孩子打了一架,记得应该是那个孩子撩闲找事让我给揍了一顿。那个孩子的父亲也是军人,两口子到我们家告状,任我父母赔礼道歉,仍然没完没了不依不饶的。第二天父亲让我去他们家赔礼道歉,我是说死也不去。最后父亲急了,硬撑着从床上起来,拽着我走。那是冬天,父亲穿着棉衣戴着棉帽,因为腰痛,他拽着我没走多远就痛得蹲下来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从戴着棉帽的头上往下滴。这个场景我永远忘不了。就是那一瞬间,我下定决心:我再也不打架了!

  从那以后我真的就再也没有打过架,不论什么情况下。不但没打过架,好像从那以后任何事情都没有再让父母操过心。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改变一个人谈何容易,但却又是很容易的。一个偶然的机遇便足矣。

  在我三十而立特别是四十不惑的时候,我有时候在想,如果不是当年父亲以这种方式教育了我,如果不是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我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随着我们的长大成长,父母越来越老了。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苍老是在我调到离他们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工作回家看望他们临走时。那时候父亲已经八十五六岁且患上阿尔默茨海默症,记忆力挺差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从前,上下楼梯很困难。我开车回去的,快要走时我跟他告别,他说你走吧,我下楼送送你。我赶紧说你不用送,别下楼。然后我们跟着老母亲一起下了楼。我正在整理后备箱的东西时抬头一看,父亲在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边走还边说:没事,你走吧。我的心头一酸,好想跪在他老人家的面前。看着父亲这个时候的样子,我很不情愿的想到了一个词:风烛残年。人老了就成了这个样子。从此我一有时间就跑回家去看望陪伴着他们。

  我们小的时候,父母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冷了给预备好暖衣、饿了有可口的饭菜、不舒服了就更加关爱备至。可我们又给与他们了多少呢?实事求是的说,跟他们给予我们的比较,我们给与他们的要少的多的多。我们长大了,他们还在忙工作;他们退休了,我们也成家有了孩子了,他们又忙着带孙子孙女。等把孙子辈的带到可以脱手了,他们大多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的一生中没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不幸的是,他们已届耄耋之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当子女的大多还未退休,部分即便是退了休自己也有了孙子辈也要帮忙带孙子孙女。又能拿出多少时间照顾父母呢?惭愧,更多的是无奈。但是我们的父母知道这些,他们通常不会要求子女给他们做这些做那些。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的伟大之处。明白这一点,我就更加留意给自己找个机会多为父母做些什么。正好因为工作调动我有了一段时间的空闲期。我把父母接到西南的一个城市,踏踏实实地陪了他们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很踏实也很欣慰,因为我可以天天照顾他们。每天吃什么饭菜,上午去哪里遛一遛,下午在哪个公园转一转。那时候父亲走路已经比较困难了。我就让他坐在轮椅上推着他出去转。现在回想起来,我感到那段时间自己很幸福。

  没有经历过,很难有这种感受。常话说:家有一老赛有一宝。记得有一回带父母去饭店吃饭,吃完从饭店出来时我搀着父亲。边上有几位跟我年龄相仿也在往外走的食客,其中一位在问完我父亲多大年龄之后语气很重的告诉我:幸福吧,家里有老人。我一开始还没能理解,过后才明白。可能是那话: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老父亲走了,真想告诉他:我还没伺候够你呢我的父亲大人。正因为如此,现在对待我的老母亲我更是时时惦记着,虽不在她老人家身边,但隔个几天我必须打电话问候,还得听她说话的声调语气正常不正常。我的老母亲现在也已年近九旬了,她老人家要强了一辈子,现在对子女也经常是报喜不报忧,这点尤其让我担心。

  前面说过,父亲后来得了阿尔茨海默症,记性越来越差。但他从来不闹人,就是记不住事。你下午的时候问他:中午吃的什么饭呀?他会告诉你喝的稀饭。其实在我们家中午是正餐,从来不曾喝稀饭的。你再问他:不对吧?再想想吃的什么呀?他会想上几秒钟后告诉你:想不起来了。

  父亲是个细心周到的人,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冬天半夜他会起来披着棉衣给我们看火,就是看看用于取暖的火炉火着的怎样,然后再给我们盖好被子。夏天睡觉前他会在大家在院子里乘凉时把睡觉屋子的门窗关严,他自己在屋里一手拿着扇子一手拿着苍蝇拍把每个房间的蚊子赶出来一一消灭掉。只要是离开家,走之前,他必定会将所有的门窗插销检查一遍。赶上刮风下雨更是会挨个把门窗关好。这个习惯在他记性差的时候还是没有忘记,只是不一定是关窗锁门了。他会把他认为需要放好的东西放到他认为安全的地方,之后当然他就不记得了,比如家里的钥匙。经常是明明放在那里的一会就不见了,最后问到他了,他会说:我不知道啊。有时从他口袋里就找出来了,有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就找出来了。母亲有一个戒指是比较看重的,从手上拿下来时间不长就找不到了,老两口在家找了好几天,都成了老母亲的心病了。知道应该就是父亲藏起来了可就是找不到,我们回家后老母亲就抱怨,看着真着急的老母亲,我们也只能劝。劝老母亲的时候,我的父亲大人一脸无辜的在那看着。想起那个时候的场景,还是挺好玩儿的。后来母亲收拾房间,在父亲不经常穿的一件衣服的口袋里找到了那枚戒指,母亲才算了结了一件心事。

  随着父亲年龄增高,他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坐在沙发上想起来都很费劲,需要努力好几次才能自己起来。有时候他实在起不来了就会喊:来,帮我一下呗。真的,语气就是这样的,是商量的口气。你把他扶起来,他一定会说声:谢谢!我跟他说过好多次,我是你的儿子,你不用谢的。他说:不对,那也得谢谢,因为你帮我了呀。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平凡的老军人。一生只有奉献没有自我。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沿着一条规范的人生之路走了一辈子,不曾逾越,这才是彻彻底底的平凡中见伟大。他是一个让人挑不出有什么毛病、不好的缺点的人。试想当今社会有几人能做到?

  老父亲走了,送他的时候,我的眼泪不由得夺眶而出,我知道再也见不到我的父亲了,再见到只能是冰冷的骨灰盒、冰冷的石碑了。

  今年的清明前,我们兄弟带着全家把老父亲安葬在了墓地,一个背山面水四季绿色成荫的地方。清明前的那天,我单独去了父亲的墓前,摆上了鲜花。我跪在石阶上,想着跟父亲说说话,可除了祝他老人家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及告诉他家里人都好不用惦记之外,再也没有说出什么了。只是在那跪着。

  可能人就是这样,父子之间本来就不需要很多的语言来交流,因为是父子所以心是相通的。我跪在父亲的墓碑前,没有说什么,但感觉到了安静。那段时间里我真的听不到周围的其它声音。也许静静地,也是一种交流吧。父亲,希望你在另一个世界里不再有你在这个世界所经历的烦恼,一切都安康。

标签: #父亲

相关文章

  • [武侠]万王之王  第 七十 回 冰火九重心欲死

    [武侠]万王之王 第 七十 回 冰火九重心欲死

    万王之王 第 七十 回 冰火九重心欲死     第 七十 回 冰火九重心已死     昭元想拉她却又不敢拉,只好任由她去,自己赶忙梳洗好见人。又过一会,仪姜红...

    2024-03-23

  • 现代爱情故事~~~(长篇,有空就写)

    现代爱情故事~~~(长篇,有空就写)

      现代爱情故事   看了很多网友在写长篇小说,狼族禁不住手痒难耐,也想试试。不幸的是,在开篇的时候,恍惚中把男主角起名为雪狼,现在连我自己都以为是在写自己。其...

    2024-03-21

  • 红歌团晋京记

    红歌团晋京记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王月华 实习生 麻倩昀 贺风玲 邵世伟   民间“红歌总司令”戴诚梦想在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却被卷入一场商业闹剧。但他痴心不改:“...

    2022-06-10

  • 6.武汉大学樱花故事论延烧至幼儿

    6.武汉大学樱花故事论延烧至幼儿

      6.武汉大学樱花故事论延烧至幼儿   康强武汉大学   樱花诗学校的资源,   也诗武汉市所谓的名片。   谁与樱花过不去,   就诗。。。。。。   遇见...

    2022-06-09

  • 父亲节日话父亲,你跟父母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父亲节日话父亲,你跟父母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谢邀: 正逢父亲节到來之日,多想当面,亲口对父亲说上一句话,父亲,您老节日快乐…。 可如今早已于父亲阴阳两隔,永难相见,可从我们永别的那一刻起,我从来就沒有羡慕...

    2022-06-06

  • 十万个冷笑话第二季哪吒篇插曲《写给父亲》歌词?

    十万个冷笑话第二季哪吒篇插曲《写给父亲》歌词?

    《写给父亲》 演唱:卢恒宇 作曲:高铭 编曲:高铭 吉他:武煜根 歌词: 我总是在闯祸,但你从来没有阻止过我 因为你不想阻止成长的快乐 儿子长大了,让我像个男子...

    2022-06-01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