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直销的领导,最后都怎么样了?
据我了解,一个人一旦做了直销,一般来说也就是传销,特别是做了直销领导,人也就废了!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习惯于赚昧良心的钱,对于正当手段赚正常合理的钱不是嫌少...
2024-03-24
1)translation; interpratation
2)translate; interpret; put ... into ...;
turn ... into ...; transcribe; render
3)translator; interpreter
翻译什么呀?translation/interpretation
忘了是哪位大师讲过,翻译的最高境界就是“信,达,雅”。就是翻译不但要准确,通顺还要优美,一段文字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外一种语言,可能从形式上,语序上,很多地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些东西是不能改变的。比如,原文中陈述的事实,表达的情绪,意境。
要想把这些东西都在译文中保留下来,需要译者对原文进行反复的,准确地,深刻地理解。很多时候,原文中可能引用了一些本民族文化中流传久远的传说,典故,成语,谚语……也可能使用一些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流行语言……这就要求译者对对方的文化,传统,社会状况,生活习惯等等有着较为广泛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
这些东西也许在我们的文化中也有,有些就不一定。那么译文中是应该转述原始的事实,并加以解释还是应该套用本文化中相似的例子予以说明,这都是值得注意和商榷的。
查阅英文字典时,我们会发现很多词语都有多种解释,各种含义之间也许是互补的关系,有时加以引申,有时,几种含义互不相关……有的时候,我们在翻译英文文章时,发现字典中对我们所遇到的生词的解释怎么也无法套用到译文中,这就需要我们对单词或者句子在原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加以深刻的理解,然后用我们的语言来加以阐述,可能用词 与原文已经相去甚远,可是,这也许是我们不得不作出的妥协……
在准确把握原文的基础之上,一个译者本身也应该有着对于本国语言很强的驾驭能力,这样,才能准确地把自己所理解或者感受到的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准确的传达给读者。
除此之外,象诗歌,赋格这样比较特殊的文体,包括歌词,还要考虑字数,押韵等等问题,翻译起来,难度可能就更大,对于译者的文学修养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己之见,欢迎拍砖。
从汉英比较的角度谈中译英,其实比较的仍然是英文译本。只是因为是中国人写的英文,受各种因素影响,写出的对应的英文译本通常反映了中国式思维,注意是思维,当然有许多人会认为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
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会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所以比较英汉语言就要从比较英汉思维方式入手。
汉语的各种特点,比如善用短语,偏好实义名词或有生命的事物做主语,或者说不喜欢用被动句等等特点多多少少会在国人写的英文中表现出来。当然从语法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英文也不算错,只是英美人不会这么说而已。他们或者改成被动说法,或者改成否定句式,或者选用抽象名词做主语等等。
当然,此外还有篇章结构问题,替代和省略问题,衔接和连贯问题等等。所有这些的了解当然要从英语阅读开始入手,但是在读之前要先有意识的带着“火眼金睛”去分辨,这样在真正用英文写作或者汉译英时心里才有底。
对没有太多汉译英经验的学习者来说,先采用英汉对照版本,注意不是汉英对照,的阅读材料,细细比较两种语言的差异,会有事半功倍之疗效。
这时候再看看关于汉译英的一些书籍,就一通百通了。记着,每一个编写汉译英的作者在写书时就已经累积了相当的相关经验。初学者没有和他们叫板的底气和资本,只能毕恭毕敬奉若神明,即便觉得有不妥或者牵强之处也不敢指出。采用上述回译的方法,至少能让你心里先有个谱,给自己打打叫板的底气。
我一直羡慕和佩服搞翻译的人,特别是翻译文学作品的人。都知道仅仅通过阅读,读者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不喜欢的章节可以跳过。但是搞翻译的人却没有这样的自由,他们好像穿越了时空隧道,化身为作者本人,亲身感受着作者在写书过程中所有的喜怒哀乐,书译完,人也身心疲惫,恍若脱胎换骨般。
无怪乎,杨必在译完《名利场》后身体就完全垮了。《名利场》译文之经典,恐再难有更好版本。
我们作为中译外的初学者,特别是对于英语来说,实在是占了极大的便宜!杨绛就说过,按理她应该搞英语方面的翻译,因为这才是她的专业,但是当她环顾四周时,发现早已无她可研究之对象了!能想到的研究领域都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无奈,选择西班牙文的翻译倒还是个新领域。
承然,对搞研究的人而言,是无奈之举,但是对于中译英初学者而言,真真正正是拣到便宜了,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了!利用现成英汉对照材料学习汉译英!
看过一些名家的学习经验,一些人提到当年是先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过一段时间完全忘却了英文后再将对应的中文译本会翻成英文,然后比较自己的英文和别人写的有什么不同,借此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
当年国人学习英语之热情绝没有当今之盛,自己先动手译,再比较想来是无奈之举,今天咱们就吧前一个环节省了,偷偷懒吧。再偷懒点,就是只要心中大致搭建心目中英文句子的构架就好了,然后在看人家是怎么选择主语,怎么连接各种分句,又是怎么省略替代等等。
即,先从宏观方面掌握再到微观嘛。当然到了一定阶段,还是必须要自己动手译译的。即,先从宏观方面掌握再到微观嘛。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万物之初
天地初开,万物混沌,在凡间一直有着这样一个传说,世界本无天与地之分,天与地本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孕育着这个世界的先祖——盘古,而每经过八十亿年,先祖盘古就会苏醒一次,苏醒的盘古,破壳而出,活活生生的把天地分开了,就这样盘古每天长高一丈,天就往上顶一丈,地就往下沉一丈,久而久之,直到盘古法力耗尽,天地之魂就会离开盘古身体而出,天与地就再次合起,回到了最初孕育阶段,直到天地之魂再次回归,盘古再次苏醒,这就是传说中轮回。
相关文章
据我了解,一个人一旦做了直销,一般来说也就是传销,特别是做了直销领导,人也就废了! 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们习惯于赚昧良心的钱,对于正当手段赚正常合理的钱不是嫌少...
2024-03-24
1.高贵妃和猪八戒,一毛一样的有木有。 2.那些年,我愿化身隔离墩,守护这条斑马线的安全~ 3.这里有个杯子成精了!它竟然和我穿一样衣服,毛衣花纹都一样! 4....
2024-03-24
小时候,喜欢看聊斋,聊斋里面,最喜欢看狐狸的故事。 后来看到《阅微草堂笔记》,发现《阅微》里面的狐狸,比《聊斋》的狐狸要可爱,蒲松龄一生抑郁不得志,...
2024-03-24
罗伯特-麦基,出生于1941年1月30日。从小热爱戏剧,早年做过演员。1981年,麦基受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之邀,开设了故事培训班,同时在好莱坞制作电视节目。罗...
2024-03-24
我的一个邻居,家里弟兄四个,因为家里穷,便把老二做为养老女婿,招了出去。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恩恩爱爱,日子过得还可以。生了个儿子,随了母亲的姓倒也皆大欢喜。 时...
2024-03-24
这几天,网上关于@罗永浩可爱多 微博直播“怒砸”自家西门子冰箱的故事,一度吸引了不少社会看客眼球。初看我以为是一场维权,越看越不对劲,感觉就是一场明显导演戏...
2024-03-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