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笑话 > 徐州:百战之后化不开的那一抹柔情

徐州:百战之后化不开的那一抹柔情

发布于:2024-03-23 作者:admin123 阅读:117

  日兵燹地,今朝成绿草。但在外人眼中,徐州人的性格仍被剽悍二字圈定。事实上,正如易中天评价:“徐州受到来自邻近的齐鲁文化圈强有力的影响,成就了较为明显的带有豪爽大气、精干、讲究情义的性格特点。楚人重情,齐鲁重义,这两种文化在徐州融合,从而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谈到的徐州文化特征,以及徐州独特的城市性格:有情有义,敢作敢为。”然而,在豪情与粗犷的背后,这座城市处处都展露出它的细腻与柔情。

  历史上,见惯了大场面的徐州

  事实上,地处古汴水与泗水交汇的徐州,在饱经战患的远古时代,就有一群被称之为东夷族的先民们在这处水源充足,山林茂密的小型盆地里,过着桃花源一样的生活,屋舍俨然,往来耕作,日子过得和平自足。《竹书记年》载:“(商)河亶甲三年,彭伯克邳”。帝尧将此地封赏给彭伯(彭祖),称为大彭氏国,后称彭城,现在是徐州。最初的徐州是一座被战争打开命运格局的城市,不过受封后的彭祖再不爱打仗,一心钻研养生之道,以温情治国。大彭国历经尧、舜、禹、夏朝、商朝,八百多年后被商王武丁起兵所灭,从此一直战事频繁,直到最后一次1948年的淮海大战,徐州前后经历了几百次之多的战争,平均每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

  4000多年漫长的战争史里,在徐州发生的频繁战争引起古今军事家的关注,为什么它的得失在战争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呢?对此古今军事家的观点都是相同的,东晋人认为,“彭城之得失,辄关南北之盛衰。”辛亥革命领导人黄兴曾这样评价徐州的战略地位:“南不得此,无以图冀东,北不得此,无以窥江东。是胜负转战之地。”作为“北国锁钥”,“南国重镇”,在南方军事家眼里,占领了徐州,就等于拿到了打开北方大门之锁的一把钥匙;而在北方军事家眼里,夺下了徐州,就等于占领了向南方进军的桥头堡。

  除了是兵家必争之地外,历史上的徐州是见惯了大场面的繁华之地。徐州河道畅通,以水运便利著称,可称为南北交通襟要,既是物资中转处与集散地,又是历史上的漕运重地。明代的徐州、淮安、德州、临清作为明朝征收贡粮设于运河沿途的四个转运站被后人誉为国家四大漕运粮仓;万历年间,徐州漕运异常繁忙,明代中期,徐州得运河之利,已是“物华丰阜,可比江南”。广运仓的漕运贸易,舟帆如云,市廛喧闹,成就了明代徐州三百余年的繁华。

  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注定徐州的成长伴随着金戈铁马的厮杀声,以剽悍来适应生存。而“物华丰阜,可比江南”的繁华,让见惯大场面的徐州豪情中透着淡定。然而,柔情是渗透在这座城市的骨髓里的,城市风物、人情地貌,处处都有迹可循。

  饮食 柔情篇

  徐州的饮食融合南北,兼顾东西,基本上什么菜系都可以品尝到,但徐州人的口味还是喜欢偏咸鲜辣,又以辣味为主。徐州人的早点往往是一碗辣汤、二两煎包。辣汤的前身是雉羹,就是那位彭伯克邳的彭伯(彭祖)发明的,算一算,辣汤至今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了。辣汤里有鳝鱼丝、鸡丝、面筋等,因为放了胡椒,辣汤看起来不怎么好看,但喝起来很增进食欲,冬天的街头,喝下一碗辣汤之后浑身暖洋洋的,用徐州话来讲,那叫恣(zei四声)儿(舒服的意思)。

  徐州人爱吃烙馍。在烙馍的基础上,又发展出菜合子,其中比较经典的是韭菜合子,连菜带饭都有了。台湾作家张晓风写道:“徐州是我没有去过的故乡。我有时候绕路跑到信义路四段,专为买几个韭菜合子,干炕的。我喜欢看那两个人合作无间的一个杆,一个炕,那种美好的搭配间仿佛有一种韵律似的,喜欢看热烫鼓腹的合子被一把长铁叉翻取出来的刹那。”越是最家常的,远离故土之后越是最令人怀念的。

  还有把子肉,徐州人重义,若是投缘,拜把子这样的事并不鲜见,既然有拜把子兄弟,有把子肉也就不为稀奇了。把子肉的根源没有多么清晰有力的记载,不过有一个故事说刘邦斩蛇起义时,烧了一锅把子肉和战友们同吃,那是命运相连的同锅情谊。此外刘邦最爱吃鼋汁狗肉,他年轻时几乎天天都要去樊哙家白吃这种狗肉。现在远离家乡在外的徐州人,说起这些食物还是念念不忘,其实让他们魂牵梦绕的正是那故乡的滋味。

  重口味的徐州人,爱吃甜蜜蜜的小吃

  有意思的是,徐州菜特点是“黑辣咸”,但柔情的徐州人又最爱用甜味十足的蜜来做成小吃,像徐州人最爱的蜜三刀、羊角蜜等。

  徐州传统小吃蜜三刀,可是大有来历。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交往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未起名,众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苏东坡见糕点表面也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后来“蜜三刀”名噪一时,徐州城里的茶食店,糕点坊争相制作,经过数百年的流传,徐州蜜三刀的配方工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路过徐州时,尝过蜜三刀后,还御笔手书“徐州一绝,钦定贡”。

徐州:百战之后化不开的那一抹柔情

  而外形像山羊角的羊角蜜也是香甜可口的徐州小吃。它的原料是面粉、蜂蜜、白糖、麦芽糖、素油等。吃的时候,咬破角壳,蜜浆流出,香甜满口,别有风味。重口味的徐州人,却好这一口。和它的滋味一样,羊角蜜有个同样甜蜜的典故:项羽不像刘邦,心爱的女人虞姬是走哪带哪,打仗时也安排好一辆车让虞姬坐在后方,他在前方厮杀时才能安心。项羽率军与刘邦大战于九里山前,正人困马乏、饥渴难耐时,九里山上牧童用一只羊角盛满野蜂蜜献给项羽与虞姬饮用,二人饮后顿觉神清气爽。后来,军师范曾命御厨坊用面粉制作成羊角形的点心,里面灌制蜂蜜、麦芽糖,成为楚王宫里的一道名点。随着岁月变迁,昔日楚王宫里御用名点流向民间,成为徐州百姓喜爱的家常点心。

  徐州人嗜咸嗜辣,但是平日里吃的小点心,却都甜蜜蜜的。而且这些点心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甜蜜蜜的故事。你说,喜欢它们的徐州人骨子里,是不是藏着一股柔情呢!

  语言

  徐州方言不难懂,但一点不懂就会闹笑话

  徐州话实际上是苏北话与山东方言的融合,讲话时,与普通话的发音非常接近。徐州话的第四声与普通话完全一样,不用卷舌音,但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因此说出来不如苏南话绵软,有点硬。徐州人说话喜欢直接达意,当地的顺口溜里,就有从一到十的数字,总结了徐州地形特色以及历史印记,简单又好记:一人巷、二眼井、三马路、四道街、五毒庙、六道门、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堡。

  徐州话虽不难懂,但一点不懂也会闹出笑话来:有一外地司机开车到徐州,在路边正好遇到一交警,就问:“同志这边能停车吗?”交警答:“不管。”司机就把车停在路边办事去了。回来后,交警给司机写了一张罚单,原因是乱停车。司机纳闷:“你不是不管吗?”交警答:“徐州话的不管就是管,管就是不管。”(注:“管”在徐州方言里是行或可以的意思。)

  一个徐州人跟常州人做生意。生意快成的时候,他对人家说了一句:“你不要问了。”结果第二天人家就闪了,因为人家把“你不要问了”理解成生意谈不成了(注:徐州话“你不要问了”是没问题的意思)。 人物 柔情篇

  苏东坡:徐州的一张非典型性名片

  苏东坡不是一张绝对的徐州名片,但他与徐州感情的交集却远胜于其他的城。苏东坡在徐州任期短暂,不满两年,但对徐州的感情并不浅,他写徐州: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这是时任彭城知州的苏东坡站在云龙山之巅写下的,说是山巅,但云龙山海拔不过142米,连泰山十分之一的高度都没有,虽然无法望远八荒九垓,但足够饱览彭城长日澹美。来彭城任知州,是苏东坡从京师遭到迁谪以来的第三次调任。四月赴任,八月便遭遇了黄河决口,洪水兵临城下,二丈八尺,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湍城头飞雨滑,苏东坡带头抗洪抢险,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洪水退去,他和徐州的百姓,已是共同穿越生死,歃血为盟的好兄弟。

  不满两年的任期,只是弹指一瞬,苏东坡人生漂泊的下一站是湖州。他在《灵璧张氏园亭诗》中写道:“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如果能够选择的话,他是想在彭城这块土地上终老的。

  吕雉、戚姬、关盼盼这些徐州女子都曾演绎过柔情故事

  吕雉:刚烈女子也曾温柔过

  也许经历了漫长战事的沾染,徐州人自己都认同了豪放的性格,徐州女子也是如此,几乎没有人认为徐州女子是温柔的。比如吕雉,世人都以为她狠毒。但这个刚烈女子也曾经温柔过。二十岁不到的她,听从父亲之命嫁给缺衣少食、游手好闲的刘邦。婚后生儿育女、任劳任怨,村里老老少少无不啧啧称赞。

  刘邦身为亭长,押送骊山劳工,私自放走劳工后,自知秦法难容,慌忙逃命去,吕雉却为他坐监狱。为丈夫坐牢,却不曾见她抱怨过什么。刘邦造反后躲在深山里,吕雉给他送食物衣服。刘邦问吕雉是怎样找到他的,吕雉回答说那是因为刘邦头上有秦始皇所说的“天子气”。这个聪明的女子,用这个说法给丈夫打了剂强心针,而这种说法一传开,更多的人来投奔刘邦,这样的女人难道不温柔贤惠吗?

  刘邦打进彭城,忙着接收财宝和美女,却让吕雉与刘邦父亲太公在项羽的军营中做了28个月的人质。就这样,还是未见吕雉有抱怨。一个女人能做到贫贱不移,危难不弃,全力扶持自己的丈夫,世人怎忍心说徐州女子只是豪放而没有柔情呢?

  戚姬:失去了保护壳的柔弱女子

  如果说吕雉是由柔弱向坚强逐渐过渡的女子,那徐州女子戚姬就是天生认同宿命的温柔女子。戚姬从小能歌善舞,尤其是翘袖折腰舞,这种舞难度很大,要有很好的腰功,从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中能够看出,舞者的腰肢纤细柔软如柳,有种极致的柔美感。

  当50多岁的刘邦遇到会跳翘袖折腰舞的戚姬时,立刻爱上了她。戚姬虽然受宠,但她单纯,从不培养自己的党羽,她不算计别人,只是小心度日。唯一的一次争取,也算是保命,是想让刘邦换她亲生儿子如意为太子,结果失败了。刘邦死后,戚姬穿上囚衣,戴上铁枷,被关在永春巷舂米。

  戚姬悲痛欲绝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而这生命的哀号,却救不了她,只能让这个原本与世无争的美丽女子,以悲剧收场。

  关盼盼:为一首诗而死的柔情女子

  徐州女子关盼盼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都有一席为之嗟叹的位置。唐宋有吟咏燕子楼的诗词名篇,元代有《燕子楼》杂剧,明代《警世通言》和清代《聊斋志异》等小说中都曾提及燕子楼,《红楼梦》里林黛玉《柳絮》词中有“香残燕子楼”的诗句。

  关盼盼善跳霓裳羽衣舞,并且精通管弦、工诗擅词,驰名徐泗一带。盼盼歌喉很美,诗人张仲素称之为“歌尘”,说她唱起歌来,音调抑扬跌宕,清脆激越,其势可以阻遏天边的流云,冲击起雕梁上的暗尘。

  徐州节度使张愔宴请游历徐州的白居易时,请盼盼相陪,盼盼一首长恨歌,一段霓裳羽衣舞,让白居易看了如痴如醉,当场题诗:凤拨金翎砌,檀槽后带垂。醉娇无气力,风袅牡丹枝。从此张愔将盼盼引为知音,结为伉俪,张愔专为盼盼修筑燕子楼,寄望二人如同梁间燕子,呢喃侣居,双栖双飞,但好景不长,不久张愔病故,府中妻妾各寻出路,只有关盼盼孀居燕子楼十余载。

  盼盼之死,都归罪于白居易的“笔杀”。白居易见了张仲素新作《燕子楼》,诘其由,才知盼盼已经寡居十年,封建社会里,白居易的诗像是一纸催命符托人捎给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盼盼闻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能死,恐百载之后,人以我公重色,有从死之妾,是玷我公清范也。所以偷生尔。并作诗以答: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遂绝食而亡,以此殉节。

  北宋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府,夜宿燕子楼,当夜梦见了盼盼,梦醒后写道: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词里有深深的同情与伤感,很可惜,盼盼遇见的不是他。

  风物 柔情篇

  充满乡野气息的“石狗湖”

  柔情对一座城市而言,首先是指城市平和宜居的环境,宜居的城,必定湖光山色。湖水对于城市,就如同在饱满胸前佩戴的一颗温润明珠。南京有玄武湖,杭州有西湖,嘉兴有南湖,而徐州有让徐州人称道的云龙湖。

  云龙湖早先的名字土得掉渣,就像乡人给自家娃娃起小名儿般信手拈来。因为云龙湖所处地形为三山一平地,在百姓看来,十分像簸麦子的簸箕,所以“簸箕洼”这名字一叫就是千年。此后又叫“石狗湖”,《徐州风物志》写道:石狗湖,多雨时南山之水尽汇于此,积久不退,昔人做石狗镇之,故名石狗湖。

  徐州人一提起云龙湖时的那种骄傲,是掩饰不住的。苏东坡在徐州时,曾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引上游水,将此湖造设成徐州的西湖。如今这个愿望实现了,1994年云龙湖与西湖结为姊妹湖。说实话,二美容貌才情不分上下,只是一个世世盛开绵延,另一个却因新生而寂寞无声。云龙湖太年轻,比起西湖,就像小青与白娘子,道行差了好几百年。

  堪比周庄的“小江南”——窑湾

  徐州邳州南面,还有一处窑湾,一直以来有“南周庄,北窑湾”的美誉。窑湾没有陈逸飞的神来之笔,却也因此保持着古朴宁静。外地朋友来窑湾,不明白这么一座粗线条的城市中怎会有一个如此精致的去处,仿佛一脚踏入江南,太突然,太令人意外。不过再看过宽阔的运河和运河两岸人家那安宁柔软的生活后,他豁然明白了。

  当年窑湾镇上驻有美、英、法、俄等国家的商人和传教士。船来人往,昼夜不息,人称“小上海”。康乾盛世时,湖广江浙的富商都在此开店设点,并将各自家乡的建筑风格移植到此地,所以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既有北方建筑的稳实厚重,也有南方建筑的钟灵秀雅,建筑风格多样性在全国古镇也很少见。

  如今在明末清初形成的两条主街道——中宁街和西大街,至今仍然保持着原有面貌。中宁街长约五百米、宽约三米,青石板路,两面是老屋木门店铺。西大街的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绿豆烧酒厂都是值得一看的。据文物部门统计,现存古民居群有834间,商会馆、古庙、碑亭、古桥、古槐、古松等人文自然景观20多处,全都保留着几百年前原汁原味的风貌。

  窑湾镇上代表性建筑当推赵信隆酱园店,位于西大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南北四道宅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现存房屋30多间,建筑面积541.67平方米。房屋均为青砖小瓦,飞檐起脊,房梁、椽子多为优质楠木和杉木做成,整个建筑布局完整,现状保存完好。赵信隆酱园店是典型的前店后院建筑,前门面房屋均是一层,层高较高,大进深,体量大,院内房屋多为小进深的两层砖木结构的楼房;第二道院为酱坊;第三道院是住宅和小姐的闺房;第四道院是工人的住处。前大门上装有黑漆金字门匾“赵信隆酱园店”。门两厢有对联“黑酱自黑非墨染,甜酱微甜比蜜香”。去窑湾,一定要带点甜酱油走,和别处酱油不相同的是,纯原始工序的制造,保留了几百年前地方传统的风味。

  其实徐州人哪里需要拿云龙湖比西湖,窑湾比周庄,多少让人听来有些攀附的心态。历史上,见惯大场面的徐州人,大可以从容淡定的心情,坐享眼前的湖光山色。

  由此可见,如果不学好徐州话,不仅做不好生意,还会莫名其妙收到违停罚单的。

一、徐州首座景观桥,一座有故事的桥

  徐州首座景观桥,一座有故事的桥

  西班牙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说,“建造一座桥梁如同一个象征性的手势”。站在历史的节点,每座桥都是一个手势,每个手势都曾定格成城市最美的风景。

  徐州汉桥

  在许多人心中,提到桥,想起的也许不是长江、黄河上的跨河大桥,而是城市内一座座有历史、有故事的小桥。它们伴随着市民成长,成为了市井图画中独特的一笔。

  对徐州来说,一座座桥就是城市发展的纪年表,承载着徐州的历史,随着城市的发展或淡出视野,或眺望远景。站在历史长河中,它们又都曾是繁华的见证。

  十五桥 情连风物古黄河

  在流经徐州市区的9.6公里古黄河河道上,旧时的桥仅有4座:上世纪40年代前有大马路和青渠路上的两座五孔石桥,40年代后,又建了庆云桥和济众桥。

  建国初期,徐州的桥很少,仅有的几座桥也家喻户晓,建国后相继多了。后来多了一种新桥,叫天桥,这种桥在建国前徐州也有,仅有两处,南为“天桥”北为“地下道”,上行火车下行人。八十年代之后,徐州的立交桥也多了起来。

  如今的黄河故道上共有15桥:西环路桥、民馨桥、水漫桥、古黄河公园景观桥、合群桥、西安路桥、庆云桥、坝子街桥、大马路桥、弘济桥、青年路桥、利济桥、和平桥、显红桥、汉桥。平均一公里多就是一座桥,桥桥相望,流光溢彩,风景如画。

  位于西三环路的西三环路桥,也叫废黄河桥。于1992年6月建成,是黄河水由西向东流经徐州的第一座桥;沟通黄河两岸居民小区的民馨桥让桥两头的人们往来密切。 这15座桥中,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淮海路上的弘济桥,该桥原名济众桥,最早始建于明朝,现在的新桥建于2004年,总投资760万元,于同年7月竣工通车。

  而最具文化底韵的则是于1999年12月20日建成的我市首座景观桥——汉桥,这也是黄河故道穿过市区往东南方向的最后一座公路桥。从汉桥起,故黄河水道渐窄,穿过几座铁路桥渐行渐无。

  汉家陵阙 独钓江河之中

  近年来,经过大规模改造,昔日的黄河故道,而今水清、岸绿、景美,仿古水榭、亲水平台,高楼大厦掩映在绿树丛中,楼阁画舫、新旧桥梁点缀着清水河畔。古黄河公园,北起合群桥,南至积水坝(因形似鸡嘴俗称“鸡嘴坝”),溯水游览,汉桥是它的开篇。

  古黄河

  “悬河泻水”、“口若悬河”的成语,是以黄河决堤泛滥比喻事态的危急,或形容话语的滔滔不绝。古人从徐州城里观河,说是“仰釜之势”,釜就是锅,黄河激浪,就是顶在市民头上沸水滚动的大锅。一个“悬”字,表露太多的惊恐与无奈。

  古黄河

  汉桥所处的鸡嘴坝水域就因此而来。流经徐州的故黄河,高出地面4至6米,从发掘出地下五六米的明代古城废墟计算,悬差的高度,也在十米左右。通览市区,从交通干道缓坡登上大堤,是不显其高的,但至鸡嘴坝可见它的垂直高度。故黄河与奎河并行的一段,两河之间夹有一条奎东路,在那可见,就连两层楼房都在堤顶以下。从鸡嘴坝去七里沟的下坡,也是大落差。

  徐州汉桥

  汉桥脚下的汉桥公园建有五棵浮雕水经石柱,记载了徐州历史上的五次黄河水患。“徐方河患,始汉瓠子。横溃宋元,祸及明清。三覆州城,百姓飘零。屡废屡兴,辈出英雄。朝暾东升,心系民生。黄河安澜,克绍禹功。俟河之清,古城何幸。抚今追昔,立柱以铭。”

  汉桥可以说是我市最具汉文化底蕴的一座桥,它展示了中国传统桥梁建筑的风采。 由北向南望汉桥, 桥头堡为子母汉阙式大门,子母阙,也称龙凤阙,是汉代城楼的常见式样。子母汉阙细部。仿木制斗栱一斗二升,出檐平缓。

  桥头堡外侧,分别立着四只巨大的花岗岩雕制的石豹,计四只,卧于基座,威武勇猛。石阶的勾栏望柱是宝葫芦头,引桥望柱头雕刻着生动可爱的小狮子,主桥石勾栏和引桥又有不同。主桥望柱汉白玉护栏板皆由仿汉画像石制成。

  徐州汉桥

  走下汉桥,从黄河东路的桥下,可以看到一棵棵立柱伸入水中。它们以擎天之力支撑着桥体。

  1999年12月20日汉桥建成通车。登上汉桥,远眺故黄河:它从西北流来,穿过城区向东南流去,徐州发展也如流淌的故黄河。听老一辈人说,汉桥没建之前,要想往南去,得从和平桥绕一圈,至少得花半个多小时。以前有人嫌绕路远,就想从铁路上翻过去,结果就被火车轧死了。汉桥,成为了沟通老城区和新城区的枢纽,撑起了城市发展的理想。

  徐州汉桥

  如今,公交线路围绕着桥铺开,问路得到的答案常常以桥作为标志性建筑,城市里的街拍客大多喜欢拍桥或者喜欢站在桥上拍摄黄河故道,大人小孩傍晚闲逛的地带也常常围绕着桥进行……生活,在桥周围得到了延伸。如今的桥,早已不再是单纯交通枢纽,更多的是生活情景地。

  徐州汉桥

  一座桥,几许故事。古黄河,绕城徐州而过,把徐州一分为二,跨河的桥梁,又将分隔的城市连为一体,让人文相近,人缘相亲。对于徐州来说,一座座桥记载了城市的变迁。因为贯通城市,因为助力城市里人和车的运动,桥给它周边的地方带来了繁华。

  江河系自然,桥梁成底蕴。从古老的弘济桥、黄河桥、水漫桥到时尚的和平大桥,可以说,正是这一座座桥梁,见证了徐州发展的历史。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缓解着城市的交通压力,承载着城市与外界沟通的使命。即使被重修或者废弃,它们都见证着一段历史的结束和新的时代的到来。

二、新四军七师和含支队抗日英雄:马刚(部分故事)

  爷爷是个传奇,很多故事我都不知道,下面只是一些。在和县含山爷爷的年代没人不知道他,敌人用大洋买他的性命。老百姓云:和县有个马刚,巢湖有个刘铁(及刘云:解放军第二炮校政委)

  爷爷去世的早,知道的故事不多,所知的简诉如下:

  1930年代和县、含山、巢县临近日寇侵占的国民首都南京,在当时是日、伪、顽、黑,各个势力交杂地带。共产党新四军革命很难,皖南事变惨剧正发生,新四军部队被迫化整为零,向江北突围,爷爷在此时随赵鹏程营长加入新四军.

  爷爷生于1923年农历正月初三,和县向阳(娘娘庙)人,原名马兴广。爷爷身材高大,相貌堂堂,为人耿直侠义。十三四岁在和县马家的四牌坊给马姓本家老太开的货店打杂跑腿。1938年期间时遇赵鹏程营长(解放后上海防空办主任,安徽省体委主任)对外以青帮师徒收为学生,实为赵鹏程抗日救国游击队。(1938年3月,赵鹏程在“报国无门、雪恨无路”的情况下,通过兄长赵凤文,与当时在和县香泉钟三村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大队大队长冯文华、政治部主任张恺帆联系上,接受改编,编为八团一大队二营。赵鹏程被任命为一大队参谋主任兼二营营长,从此踏上了革命征途。同年,赵鹏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新四军江北部队进行整编,赵鹏程将部队交给党安排,听从党的指示,回和县建立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在和县南乡活动。)

  1939年 或是1938年(父亲听爷爷讲述,后又说给我听),爷爷第一次执行任务还是一个人,腰里别着个手榴弹,去和县戚桥一地主家收税。地主在交税同时就偷偷报告伪军二支队,爷爷刚走没多远,就被伪军追上了。眼看就被伪军围上来,爷爷顺势往土堆后一趴,大喊摔手榴弹炸死你们!伪军吓得都趴在地上不敢动,担心还有手榴弹扔过来。爷爷趁这个时间跑脱了。边跑还边想,怎么没有爆炸声,一想--原来急忙之中爷爷忘记拉线了。闹了个笑话,任务还是完成了。

  1941年2月整编为新四军,历任濮集区长。爷爷作战勇敢,足智多谋,18岁就担任濮集区区长,斜挎快慢机(驳壳枪),身边两位警卫员。(父亲说:爷爷常拿18岁当区长来激励教导他,要上进)这年女老太病逝,老太让人捎信叫爷爷回家奔丧,谁知道送信的好喝酒,耽误了,爷爷得信只身一人往家赶,半路被伪军特务盯上。一路跟到濮集街,爷爷看甩不掉了,就走进人多的茶馆,背对墙角桌子坐下,特务跟进来。爷爷猛得掀翻桌子,拔出驳壳枪打死特务,趁人乱跑回家。回家晚了,还被老太罚跪。

  1942年入党

  1942年5月,成立和含独立团,顾鸿任副团长。独立团一部一举打掉戚桥镇伪警察局;6月,与团长马长炎率团一部猛袭和县以南螺丝滩伪军据点,毙俘敌百余人,余敌仓皇逃跑。这两次战斗,为新四军向南发展扫除了一大障碍。7月,与顾鸿率两个连声东击西,夜袭和县西部南义镇伪军,全歼敌100余人。该战使和、含地区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从这年10月至1942年上半年间,以快速和智取的战术,攻占该地区东部和南部日伪军多处据点,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初步打通七师与二师和军部的交通线。又率团与七师兄弟部队粉碎了日伪军3000多人在飞机配合下对和县南乡一带的“扫荡”。9月,为打击国民党顽军对抗日根据地的侵犯和破坏,与马长炎率团一部奔袭含山县北部大孔村顽军保安第八团一部,全歼该敌。附近一线敌人闻风逃窜。该战扩大了抗日游击活动区域。这年冬,独立团一部护送一批军用物资到新四军军部,在和县北部花山与来拦截的300多日军激战一天,毙敌数十人,将其击溃,胜利完成护送军用物资的任务。

  1943年任和含支队江全大队武功队长、西埠区大队长。1943年3月至5月间,和县等地大刀会3000人左右三次向江全大队冲击。大刀会原是江浦、全椒一带防匪保家、对付日军的群众武装组织,后被地主豪绅操纵和国民党顽军控制、利用。与大队长顾鸿率部积极做争取大刀会的工作,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终于将大刀会争取到抗日方面来,并配合新四军打击、消灭日伪军。江全大队对日伪作战取得节节胜利,粉碎日军多次“扫荡”,缩小了敌占区。同时,打击了国民党顽军制造摩擦、破坏抗战活动,使江、全与和、含两块抗日民主根据地连成一片,新四军七师与军部及二师的交通线进一步全线贯通,根据地抗日力量大大增强。

  1943年6月驻守在和县、含山、姥桥的日军200多人和伪军1000多人,分兵四路,向新四军和含根据地中心区的南义、耿家油坊实施包围,企图消灭刚诞生不久的和含支队领导机关。和含支队在马长炎带领下突围,损失不小。在此次扫荡中,娘娘庙大塘边的我马家草坊(老屋-酿酒作坊)在汉奸走狗的指引下,说是区长马刚家,鬼子一把火给烧了。(直到解放后都是残墙断瓦,后来大队在原址上盖了几间房做大队部,就是现在的娘娘庙油坊)奶奶带着三四岁大伯和背着两岁大姥向江心洲跑反,奶奶的兄弟姐妹老表都在江心洲。在过江时,由于船小浪大,大伯和大姥被吓到着,不久相继去世。

  1945年6月伪军在马鞍山采石渡口贴告示用200块大洋抓爷爷。爷爷在江心洲岛上隐藏了六七天,在和县老乡的拉芦苇船的掩护下回到江北营地。在一次与伪顽(广西猴子军)遭遇战中手腕被打穿一洞眼送到在无为的支队医院治疗。医生看了爷爷(年青,只有22岁)和伤势后说,得锯手。爷爷一听要锯手就不愿意了,和医生发生争执~(当时部队消炎的盘莫西林等药品急缺,只有营职以上干部才能用上)此事惊动了支队司令马长炎(解放后安徽省省长),马司令说:马刚同志是区大队长是营职干部,马上用药。医生打过针后说打了盘莫西林后,伤口恐怕还会感染最好把手锯掉,爷爷一听急了,拔出手枪对准医生说:谁要锯我的手就打死谁!医生当即停手。爷爷自己用手往枪眼里塞进一卷纱布绑好,半夜里跑回了和县.

  1945年10月,为了避免皖南事变的惨剧再次上演,第7师暨皖江军区部队撤出皖江地区北上,和含支队在司令马长炎带领下北渡巢湖再北上,绕道大别山区,这时间爷爷曾改名叫胡兵,因营职干部才配骑马,战友们说:哪有姓马的骑马的,改个名字吧。女老太姓胡,又在部队当兵,干脆就叫----胡兵,可这个名叫着叫着,战友们还是给忘了,还是原名马刚记住了。在途经天长时由第7师含和支队和沿江支队一部编成21旅,旅长马长炎,政治委员黄先,副旅长傅绍甫,副政治委员何志远,参谋长陈仁洪,政治部主任杨汉林。辖第61、第62、第63团。12月初到达鲁南,改称津浦前线野战军第7师第21旅61团。61团政委顾鸿,爷爷先是61团民运股股长(正营)后是副官及后勤协理员。部队布防于鲁南枣庄外围,对南北物资大通道津浦铁路进行破袭战、阻击战。

  1946年6月,被国民党收编为“国军”的驻枣庄原伪军一个师,向新四军七师发动进攻。七师坚决予以反击,令六十一团等部担任攻坚任务,全歼该敌,俘敌3000余人。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七师等部队南下至苏北。8月,随政委顾鸿与团长郑福生奉命率六十一团在渔沟阻击进犯淮阴的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全团英勇战斗,并击落敌一架大型侦察机,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1946年9月,由于国民党步步紧逼,华中、山东的野战军战斗减员厉害,便于统一指挥,新四军7师21旅和20旅相继撤销。第21旅番号撤销,部队并入第20旅。

  1946年10月,调整编组,第20旅拆散,补入华中野战军第1、第6师。61团调入陶勇第一师,后华中特务团调入组建完整的华中野战军第1师2旅6团。奉命北上鲁南。

  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峄(县)枣(庄)战役。顾鸿等指挥六团于兰陵堵击国民党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逃敌,阻击敌援兵,歼逃敌大部,击退台儿庄援敌一个团,俘敌1000余人。接着,率团参加攻打枣庄城战斗,浴血奋战七昼夜,指挥爆破队炸开城墙,为各部队攻城扫除了障碍。此战全歼敌五十一师;六团指战员200余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注 :1947年1月2日参加鲁南战役(鲁南大捷: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个战役歼敌数字的新纪录(5.353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最多的纪录(3万)。

  开创了解放战争以来,我军一次作战歼敌两个整师的纪录。

  粟裕大将点评鲁南大捷 一九四七年一月的鲁南战役,是继宿北战役之后,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会合进行的第二个大歼灭战。这次战役,经过两个阶段连续作战,全歼国民党军美械装备的整编第二十六师、整编第五十一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共五万三千余人,俘虏敌整编第二十六师中将师长马励武、整编第五十一师中将师长周毓英,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装备,其中有坦克二十四辆,榴弹炮、野炮、山炮及其他火炮二百一十七门,汽车四百七十四辆。随后,以 缴获的这批装备为主,华东野战军组建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

  战后,六团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师三十三团。

  1947年时任华东解放军4纵11师33团副官(管理员)正营。团长周维生(浙江台州军分区司令员)团政委顾 鸿(中国解放军南京工程兵学校长)

  1947年2月下旬,第4纵队北上参加莱芜战役。随顾鸿政委与郑福生团长率三十三团参加莱芜战役,参加围歼城内和逃跑之敌,和兄弟部队一起,歼灭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集团。

  1947年4月初,南下鲁中地区,经一个多月的机动回旋,与兄弟部队一起将国民党军5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74师包围于孟良崮地区,担任正面攻击,经3昼夜血战,共毙俘敌6470人。

  1947年5月,随政委顾鸿和新任团长周维生率该团参加孟良崮战役,三十三团等部担任对敌正面进攻。5月13日参加攻打孟良崮战役中,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东,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四纵11师师长谭知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政委王敬群(南京市委书记,江西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召集33团连以上干部会议,传达华野部队和纵队的作战命令,命令33团担任歼灭74师的主攻任务。而且还宣布了战场纪律,一连八个斩!不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斩,战场上畏缩不前者斩.......还专门规定牺牲与负伤的同志一律由后面的部队管理,33团只管往前冲。33团在发走冲锋的前夕,顾鸿和团长周维生命令炮连将七百发全部放到74师师部所在地。最后,全团集体向张灵甫在孟良崮所在的600高地发起冲锋。1947年5月16日临晨,经3天激战到此时2000多人的33团只剩下不到100人,团长政委命令:爷爷代理七连连长带领剩下的战士,厨师班,政治处的能战斗的,做最后的冲锋。此期间,爷爷去方便,突然离他不远从天上掉下一个大包,还冒着热气,爷爷第一反应卧倒是炸药包,心想完了,可趴了十来分钟没反应,慢慢爬过去,轻轻撕开小口一闻,喷香的南京卸头板鸭,卸头烧鸡,还有饼干,香烟,原来是蒋介石空投的美味佳肴飘到这边,喊来同样饥肠辘辘战友们打捞包裹,分给大家饱餐一顿!(后来从俘虏口中得知,只要在地上划出大十字标,蒋军飞机就会在此空投,我军部队按此法截获不少物资)在冲到离孟良崮山顶二十米左右时,同时冲锋的友邻部队8纵23师69团1营2连(又说是6纵特务团)率先从山那边冲到张灵普的74师部的山洞,即刻33团也一举冲上攻占孟良崮。9时许,经3昼夜血战,攻下540高地,俘敌一个旅部并一个团,共毙俘敌6470人,还活捉了一个黄埔四期 少将 旅长叫陈嘘云,马二百匹,炮数门。(此次孟良崮战役中,华野大军共俘敌74师五名少将,俘虏19676人,共毙伤俘敌3.2万余人)。此次战役后庆功会上爷爷荣获二等华东英雄奖章。

  1947年6月底,进至鲁南作战。孟良崮战役后,顾鸿任三十三团团长兼政委。7月,十一师等部队挺进鲁南,避敌重兵,向外线出击,打到敌人后方,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

  7月,军史称“七月分兵”及华东野战军征战史上凶险万分的鲁南大突围。华野将士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力斩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于马下。蒋介石遭此惨败,扼腕大恸。悲愤之下,他像一个打输了架的老寡妇,继续倾其全力向我狂攻,摆出了一副拼老命的架式。由于进攻之敌重兵猬集,齐头并进,使我军很难对其分割。打响之后,我军不得不且战且退,步步退缩,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随着敌军的压迫,胶东半岛地域狭窄、回旋余地小的地形环境对我军行动的限制也越来越大。

  为了在更大的战场空间内寻找歼敌的机会,1947年3月,遵照中央军委电令,我华野首长果断决定:将主力一分为三,以积极的进攻分散和牵制进攻之敌,迫敌回援。据此。以叶飞、陶勇率1、4两纵队兵出鲁南,扰敌后方;以陈士榘、唐亮率3、8、10纵队组成西线兵团,挺进津浦路西,拊敌侧背;以陈粟亲率2、6、7、9和特种兵纵队坚持在内线抗敌,在与敌周旋中寻机再战。

  这就是华野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七月分兵”。 在接受了挺进鲁南敌后的任务之后,叶飞的1纵和陶勇的4纵立即挥兵出战。数万将士隐蔽潜行,从敌人空隙较大的临沂、蒙阴地区跃进蒙阴公路,直插敌人纵深。

  6月28日,陶勇率4纵经4昼夜急行军到达费县。为策应刘邓,迫敌分兵,4纵奉命强攻费县。在此期间,三十三团屡建战功:围攻费县地方镇,毙俘敌一个营400余人,扫除了外线出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保障了部队攻打费城的侧翼安全;在长青崮生俘敌旅长,全歼敌3000余人;出色完成东郭镇阻击敌人任务,保障了大部队安全转移,受到上级的赞扬。华野四纵十一师进军到鲁西南后,由三十三团担任主攻,向曹县境内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整编十一师发起进攻,钳制敌人,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实施战略反攻。7月1日,中原我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揭开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

  1947年8月,四纵队部及第11、第12师转到鲁西南,编入西线兵团作战。第10师留在沂蒙山区掩护主力转战,10月归建。8月上旬--10月下旬,鲁南突围损失巨大的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主力(10师东进诸城未随主力南下)进至山东曹县李庄地区休整,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向华野四纵输入五个营的新兵。部队减员一半,至此才满员整编。

  1947年9月,华野部队进军豫、皖、苏。三十三团到达豫西,深入敌人腹地,夜行85公里,奔袭皖北蒙城,俘敌400余人;又破敌砀山县境内陇海铁路。

  1947年11月,参加陇海铁路破袭战

  1947年 12月参加平汉路破击战,在官亭歼灭国民党军骑兵第1旅3700余人。

  1948年1月30日在河南濮阳组建南下先遣纵队,下设1,4,7,独立,四个支队。司令员孙仲德 (安徽省民政厅长,后为省长)副司令饶守坤(中将)政委谭启龙(中将)。顾鸿为独立先遣支队司令员,爷爷为独立加强营长。2月1日从河南郾城黑龙潭南下,是第一支南下的华野部队。

  1948年于5月独立营最先到达预定的和(县)含(山)地区的部队。

  由于孤军深入,频临南京,国民党大军围攻,支队主力被迫向舒城西撤到大别山区。

  1948年6月,随顾鸿率先遣支队一部加强连采取“伏击”、“声东击西”战术,在和县南义镇与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六团展开激战,以少胜多,全歼该敌,俘敌团长以下10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和迫击炮78挺(门)等大批武器弹药。此战胜利,对发展和、含、巢、无地区敌后斗争形势起了重要作用,并为大军南渡长江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天顾鸿 强命令爷爷带领(对外称)5连其实只有一加强排增配3挺机枪,与和县赵鹏程县长汇合一起剿匪和土改(任和县土改大队大队长)。

  1948年11月---1949年1月参加淮海战役阻击破袭战斗。在 11师防区俘虏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杜聿明化妆出逃是陈官庄东北方向,正好是4纵11师的防区,被11师卫生部的两个通信员抓到 。

  1949年元月淮海战役胜利后,南下先遣支队与江淮军区部队在合肥以东截击南逃的国民党刘汝明部,接着解放合肥城,守城国民党地方武装1000余人投降。顾鸿率支队一部解放肥西县三河镇,守敌1300余人投降。

  注:民国34年(1945)10月,新四军第七师北撤后,和县民主政权机构随之消失。民国37年(1948)1月,在濮集西湖李村成立临江县政府,3月成立临江县雍镇区政府,县政府转移至雍镇区。5月成立南姥区政府,区长司贯吾;白渡区政府,区长孙贤树;6月成立新陶区政府,区长曹植三,下辖前唐、新塘、长建3个乡和陶厂镇。7月在娘娘乡、望江乡的基础上建立娘望区,副区长马刚主持工作。同时和含工委决定在建立区、乡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县长赵鹏程(兼),副县长倪合刚主持工作,税务局长何月波,秘书周恺,民教科长祁家振,财粮科长魏昆,交通站长李寿高。民国38年(1949)1月,改和含爱国民主县政府为和县民主县政府,县长潘效安,副县长何月波。2月成立历阳区,区长祁家振;6月,西埠区、香南区撤销,分别成立濮集区,区长马刚,乌江区,区长臧庆甫。县长潘效安调离,由李志接任,财粮科撤销,成立计政科,科长曹植三,粮食局局长魏昆。7月,交通管理科改为建设科,科长周恺,民教科分设民政科、科长周屏,文教科科长祁家振。粮食局长魏昆调离后由张仁接任。历阳区撤销改为直属镇。成立民运科,科长唐九奎。9月,全县设7个区,一个镇,75个乡~~~和县党史

  1948年7月任娘望区长

  (1949年4月23日和县全境解放,同年10月成立和县人民政府,属巢湖地区。12月,划归南京市。1950年春,又划属巢湖地区。1952年,划属芜湖地区。1958年12月和县与含山县合并成和含县,划属马鞍山市。1959年4月划属芜湖地区。1959年5月,和含县划开。1965年划属巢湖专区。2011年划属马鞍山市)

  1949年6月濮集区长

  1950年金家庄区(现在的马鞍山市的前身)区长

  1951年新桥区委书记

  1952年当涂县农委主任兼博望区长

  1954年和县农委主任 行政16级

  1954年组织参加和县牛屯河水利维修大会战,荣获先进突击手奖章

  1955年含山县统战部长,农工部长

  1957年5月才正式转业地方

  1958年6月15日中共芜湖地委整子弟293号文件错划成右派

  1966年下放在含山木材公司,做业务员。

  1978年12月25日平反,恢复名誉。

  1979年12月31日因病逝世,政府悼文享受地市待遇,终年56岁。在含山开追悼会那天,八方赶来的老战友嚎啕大哭,老同事,老百姓,整县的花圈都卖完了,小车排车队有5里路远。

  (可惜人去的早。1941年参加新四军的和含战士并幸存到解放后的屈指可数,回到和含地方的更少)

标签: #马刚 #新四军 #支队 #抗日 #英雄

相关文章

  • 不是说小故事吗?为什么这么长

    不是说小故事吗?为什么这么长

    盲人和瘸子 盲人外出,偶在一天崎岖的路上,时时受阻。正好,他遇到了一个瘸子,就央求瘸子说:“大哥,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你告诉我该怎么走好吗?”...

    2024-03-24

  • 幕后| 毒舌金星,毒话出国读书

    幕后| 毒舌金星,毒话出国读书

      金星:她的名字就是最好的励志故事   从一年不敢开口说话,到说起英文噼里啪啦让你反应不过来。金星老师的纽约留学经历造就了她成功的第一步。她的毒舌,她的东北大...

    2024-03-23

  • 求关于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求关于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

    2024-03-23

  • “色难”对“容易”是说的谁的故事?

    “色难”对“容易”是说的谁的故事?

    相传有一次明成祖朱棣在《论语》中看到“色难”两字,他细细琢磨半天,•想找个词和它相对,但是半天也没找到。于是他对大臣们说:“朕有一联 ‘色难’着实难对。”解缙随...

    2024-03-22

  • 急!!!!!简短的英雄故事

    急!!!!!简短的英雄故事

      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河北省涞源县,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之一。抗日英雄王二小就生长在这里。关于王二小的英雄故事我就不多所说。 鬼子...

    2022-06-15

  • “亲们”大家知道英雄之地唐山都有哪些故事吗?

    “亲们”大家知道英雄之地唐山都有哪些故事吗?

      现在的中国河北唐山有着“北方瓷都”之称,评剧的发源地,皮影、乐亭大鼓、评剧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从古至今历尽战火硝烟,造就了许多英雄、育人励志的...

    2022-06-14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