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简短的红色故事?
简短的红色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吴连长带着队...
2024-03-24
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写作,所谓“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应该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
我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作文写不好,是缺乏一定的写作素材。确实,在写作方面,没有积累一定的素材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的。只有积累丰富的词汇、语言和素材,才能提高写作素养。
那么素材是什么呢?
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所看见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素材大致包括写作素材和设计素材,设计素材包括图片素材、音频视频素材等。而我们今天说的素材主要是指写作素材,简而言之,就是写作当中应用到的一些优美字词、句段、以及一些名言警句、历史典故、成语寓言、诗词歌赋、古今人物、语录、格言、谚语等之类的用来优化文章的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积累素材呢?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语汇库”,二是建立“材料库”,三是建立“思想库”。
(一)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作文虽然以形象形式为主,但是需要用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词汇在这时就起到重要的作用,词汇量大的孩子能很顺利地表述一件事情,词汇量贫乏的孩子则常常由于找不到合适的词汇而中断想象。比如,一个孩子由于没有学过语言,他在自己极度兴奋的时候,只知道用“高兴”来表达,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词语了。也许大家会认为我这种说法有点极端。但在作文教学中,我确实经常发现类似的现象。比如,有些孩子在写事情的时候,能够一直用“接着”“接着”“接着”,或者“然后”“然后”“然后”;而语汇库丰富的孩子就会用“接着”“接下来”“然后”“下一步”“过了一会儿”等,文章就会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再比如,在学习描写美食时,很多孩子只会用“味道好极了”,却不知道从味道的角度,用合适的形象词具体而生动地描写出来。实际上,描写不同的食物,具体的味道肯定是不一样的。桔子是“酸甜可口”、汤圆是“软糯可口”、棉花糖是“香甜美味,入口即化”,麻花是“香甜酥脆”,等等,瞧,一句“味道好极了”,最多只能是对美食的最后总结,而无法描绘出美食的具体味道。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一是校内建立,二是家庭中建立。
校内建立语汇库的途径有许多,比如课文划好词,听写好词;划好句,背诵好句;甚至是背诵名家名篇。其实,语文老师最基本的一个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语汇库。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教出来的孩子往往是基础功扎实。有些学校的老师,能让整个班级的孩子基础知识都很扎实,确实非常厉害。
我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儿,她的班主任老师,上一届的六年级29个学生,只有2个孩子没有考上四大名校,其他孩子都是四大名校。老师对孩子的基础抓得非常牢。
从开学第一天开始,老师就要求孩子背诵。先是背诵《365夜儿歌》,接着是《小猫种鱼》,然后是《语文》书,《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孩子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知道背书是很重要的,每天都会主动背书,然后到老师地方背书得小红花。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语文老师每天都让孩子抄10个词语,第二天听写这十个语文。这样一天一天积累下来,孩子的词汇量就慢慢地扩大。昨天,我让小女儿做了一份一年级上册的根据拼音写词语,她居然全对。
当然,不同的老师,建立语汇库的方式各有侧重。有些老师重字词过关,有些老师重读背。如果对老师的风格有所了解,就有利于家长在家中更有针对性地补充孩子的语汇库。比如,小女儿的语文老师很重视孩子的字词和背诵,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根据老师的要求落实学习和巩固,就是有针对性地为小女儿补充阅读理解训练,她现在保持一周做5篇阅读理解,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近60篇。同时,我每周给小女儿讲一篇小古文,并要求她背出。小古文100篇中,前20篇她已经背得滚瓜烂熟,并且明白讲的是什么。每周我会让小女儿记一篇日记。坚持批改,让孩子明白如何可以写得更好。同时,我也给小女儿大量输入课外阅读内容。这点在下面详细介绍。
一般来说,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建立语汇库的途径也有两个。
第一个方法是阅读。平时一定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
我特别重视女儿的阅读。我的小女儿出生于2012年,今年刚上一年级,我每天中午接她回家吃饭。每天在吃午饭的时候,我会让她听听音频,吃完午饭有20分钟的时候,我一般都给她读绘本故事,每天中午大概能读三四本绘本。由于故事好听,女儿也已经养成习惯,每天中午要是不读绘本故事,她就好像缺少了什么似的。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一般会给小女儿读章节书,每天保持二三十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不小的量。从9月1日开始计算,我亲自为她读过的绘本上百本,章节书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玩具历险记》《蜜蜂公主》《格林童话》《雷梦拉8岁》《小猪唏哩呼噜》《皮皮鲁和鲁西西》一套书等等,除了亲子阅读,我对她的音频输入也比较重视,每天早上起床,就开始听故事,她先后听了《时代广场的蟋蟀》《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水孩子》《昆虫记》《西顿动物记》。
第二是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发现,从小爷爷奶奶带大,家中只讲宁波话的孩子,若阅读也不喜欢,语汇的贫乏真是超出意外。在作文当中,孩子经常会冒出一些从口语硬生生翻译过去的词语。真令人哭笑不得。可见,平时父母要多和孩子讲普通话,在描述事物时尽量多使用书面语。孩子在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小女儿现在已经开始尝试把平时听故事听到的成语记到一个小本子上,虽然她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是,我看见她那积极记录的劲头,就觉得她能迈出坚持的第一步是很不容易的。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这项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著名的科幻作家凡尔纳在40年中共创作了100部作品,他的作品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比如《神秘岛》《海底两万里》等小说就深受我国读者的欢迎。那么,为什么凡尔纳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呢?
凡尔纳逝世以后,人们从他的书房里发现了许多笔记本,总共有两万五千多本!原来,凡尔纳为了写出这100部作品,一直坚持记笔记,广泛搜集资料,积累创作素材的。比如,为了写《月球探险记》,他就阅读了500多册图书,记下了满满几大本笔记。
大女儿五年级第一学期,换了一个语文老师,这个语文老师一直教初中的,她就特别重要做读书笔记,专门给全班的孩子每个人发了一本读书笔记本,孩子每周都必须记录看过的书,摘录书中的好词,好句,好句,并发表自己的感想。这觉得这就是读后感的雏形,这种记录将为孩子大量积累写作的素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后,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本专门的摘记本,用来摘录书籍、报纸、杂志等相关学习材料中的词语、文学名句和名段。如果孩子喜欢文学,就可以摘录一些文学描写的精彩段落;如果孩子喜欢理科,就可以摘录一些重要的结论、证明或者独特的题目;如果孩子喜欢百科知识,就可以把书中看到的一些奇特现象或者有意思的事例都摘录下来,这样,孩子就可以积累一个自己的材料库。在空余时间,让孩子翻阅自己的摘记本,巩固这些词汇和材料,这样,孩子的词汇和写作素材就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在写作时就可以顺利表达心中的想法。
对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资料,也可以剪辑下来,然后剪录在一起,这样就省去了抄写的麻烦,看起来也比较整齐清楚。作家叶永烈说过:“我的藏书里,不常贴着剪报,这叫‘书中贴报’。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读书看报的一种习惯。”那些对于自己用处不大的书或者报纸等刊物,很适合剪辑。我大女儿二三年级期间,我让她做过剪报,就是把看到的小朋友的作文剪下来,贴到一个本子上,配上自己的想法和图画。孩子做得挺开心,我也看到了孩子许多思想的火花。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呢?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给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欢的、高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慢慢放宽孩子的阅读范围,让孩子自由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大家都知道我在大女儿三岁的时候创办了太阳花绘本馆。原本创办绘本馆就是希望给孩子一个大大的图书馆。家里到处都是书,随手可以接触到想看的书,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环境。
其次要为孩子选择好书。好书不仅能够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好书主要包括:科普类书籍、童话故事、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故事等。这些书要认真地阅读,有时候读一遍还不够,可能读书、听书、看电影等不同形式相结合,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品鉴。不好的书主要指:漫画类、笑话类、脑筋急转弯、校园文学等。这类书只能无聊时翻阅,称之为厕所文学。
很多妈妈都让我推荐书单,其实我觉得只要你稍稍掌握一些原则,就能够找到合适自己孩子阅读的书籍。文学类的书一般要求找经典的,获奖的,或者经历许多年,依然被人们所喜欢的,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
如果孩子的阅读兴趣一点都没有,或者在阅读上有一定的障碍,我建议家长能够念书给孩子听。许多父母认为,自己太忙,或者孩子已经能够自己看了,有必要读书给孩子听吗?我认为非常重要。当小孩子无意识地听你念书的时候,他们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美国伊诺斯大学的研究者德•多金教授对205名具有较强阅读能力的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儿童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读书、讲故事,使他们爱上了阅读,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但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建议家长能够与孩子一起阅读。父母可以提前看看孩子阅读的书,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孩子阅读的目的性。孩子的阅读能力必然要经历一个从陪到不陪的过程,我熟谙此理。所以,我在陪大女儿阅读后,现在的重心依然是陪小女儿阅读。无论什么情况,我读书给小女儿听每天都保持半小时至1小时,她乐于享受,我也乐此不疲。在阅读中,我和孩子获得了更多的成长,也获得了精神的交流。
我刚上学时,拿到新崭崭的书本,用鼻子贴着书抽口气,就闻到了浓烈的墨香。放学后,妈妈烧火做饭,我举着新课本让妈妈闻闻香不香,妈妈抽了一口气,大声说:“我老儿子的书香,香喷喷的。要是我老儿子把书念好了,娶一个别着钢笔的媳妇,我儿子比书本都香。”
我对新书两天半新鲜,然后就不当好的乱扔乱放,还把书坐在屁股底下。很多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拿书特别知重。怕把书外皮弄脏,用报纸或者年画把书板板正正的包起来,一个学期下来,拆开书皮好像新的一样。妈妈说我念书,好像是吃书。书本被我折磨的每页都卷卷着张牙舞爪,乱蓬蓬好像老鸹窝。我还有一个恶习,用笔在书本上乱写乱画,比如给书中的男子歪歪扭扭画上一副眼镜、八字胡;给梳小辫子的姑娘,画上一条围巾,眼角再点几滴眼泪,几个突兀的大板牙.......妈妈看我祸害书,拿起笤帚打我屁股:“那书是用来念的,不是用来祸害的。”怎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课本又脏又乱,成为全班反面典型,李老师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抖落着我的课本说:“你们看看,这课本让他给糟践的,缺边少角,好像让狗啃了。你呀一辈子都看不到后脑勺。”我冲大家伸舌头眨巴眼,李老师啪啪拍桌子:“你这学生,永远都不会有出息。”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姥姥家唱大戏。一听说姥姥家唱大戏,就想起大人哄小孩时的歌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那时,我还不知道唱戏是咋回事,好像疯了一样,缠着妈妈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去。爸爸从生产队借了一头毛驴,妈妈和我骑在驴背上,颠颠哒哒到了姥姥家。老姨正在收拾碗筷。我到门口,顺手抄起粪叉子,照着趴在地上的大黄狗,就是两下子,打得狗汪汪乱咬,我大声向姥爷姥姥报告:“姥姥姥爷,你大外甥来了。”姥爷没来得及穿鞋,光着脚丫子就跑了出来。姥爷说:“我大外甥来了,这小东西又蹿高不少,再过两年就能超过你爸。”姥姥故意白愣我一眼,说:“调皮精来了,姥姥的大尾巴狗来了。”姥姥常说,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吃完饭晃晃尾巴就走。我在姥姥家住了一天,第二天才正式唱戏,那是从唐山那边请过来,专门唱落子戏。我看得第一出戏是《人面桃花》,顿时被咚咚锵的鼓点,崔护手拿小扇,摇头晃脑身段所吸引,回到家里还能绘声绘色给姥姥家的哪些人念白了一段台词——
去年今日此门中,
见一位美大姐在门前站着,
面似桃花唇红齿白。
不雅如月中的美嫦娥,
我醉踏青口干渴。
我也曾与大姐求过水喝,
我二人一见钟情天缘巧合。
燕归巢她母回转心事难表白。
自那日我回故里良机错过,
这一年的相思苦把我折磨。
今年崔护我又到此,
见大姐却是是为何。
非她出了阁,我的大姐呀!
你可害苦了我,满腹的衷情我对谁说。
叫声书童快溶墨,门前留诗把情怀寄托。
我上写着,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博陵崔护留名姓,
行行字字是泪痕。
今日无缘把来日等,
小大姐她回来必想前情。
姥爷笑眯眯听我长腔怪调的一番念白,啪啪拍巴掌,摸着我的头说:“这小东西不得了,脑瓜子真好使,他说得和大戏唱得差不多少!”妈妈瞪了我一眼,说:“他呀,学习一点都不着调,那书本都赶上狼咬狗拖的乱了。”姥姥接着说:“姥姥家的大狗,你的好好念书,将来也给那家的大小姐写一首诗,也把天仙一样的媳妇说到手。”经过姥姥姥爷的一番点拨,我死榆木疙瘩的脑袋一下子开窍了,我必须得好好读书,将来也好像唱戏里的崔护,拿起大毛笔在木头门上,龙飞凤舞写一首诗,俊俏的大小姐就会分文不要,死心塌地跟着我。
读小学事,盛行看连环画,习惯叫小人书。小人书的价钱不是很贵,一毛五、三毛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铁道游击队》、《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闪闪红星》等等。我没事的时候,总要捡各种铁器货,比如大道上的马掌、旧铁丝头子、沟边上的废塑料、有时候还到生产队将废犁杖铧放藏在沟窝窝里,攒多了便用旧化肥袋子装上,卖给供销社的收购组,最多一次卖两块三毛二分,一鼓作气买了十多本小人书。我顿时成了孩子王,谁跟我好就给谁看小人书,提前说好,谁要是把小人书给撕坏,谁就得包赔,原价2毛钱我让人家赔4毛。我近二十多本的小人书,不到一年剩下不到十本。我怕借乱套血本无归,就用圆珠笔在扉页上写上:王海的书,后来还标上一句话我听来的话:“有书不借非君子,借书不还是孙子”。为了买一套红楼梦,我把家里不用的旧锅,卖给了收破烂的杜瘸子,我对他印象特别深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一溜歪斜。他给了三元钱,买了八本小人书,美得我飘飘欲仙要是没有身子坠着,恐怕都飞到天上了。没想到东窗事发,我被暴跳如雷的爸爸,按在炕上,褪下我的裤子,抡起胶皮鞋底子,狠狠打屁股蛋,打一下骂一句:“你个败家鬼,挺好一个锅,三瓜俩枣,你就给折腾没了。”妈妈夺下爸爸的鞋底子,掐着腰大声理论:“你打两下也就行了,咋还没完没了,你要是把我儿子打坏,我就跟你死拼。”爸爸就坡下驴,穿上鞋扔下一句话:“我哪辈子缺德了,拙妻犟子.....”我擦擦眼泪,把小人书一本一本装在一个塑料袋子,放进榆木柜里,咧着嘴对妈妈说:“妈,我买的这八本小人书,特有意思,我喜欢的不得了。”妈妈瞪我一眼,狠狠的说道:“你也太败家了,你爹揍得轻。”妈妈嘴上说着狠话,看看我被打的屁股,问:“还疼吗?”我咧着嘴,哭了起来:“疼,疼,疼死我了。”
小人书也是书呀,一本书记住一句话,长年累月也记住很多别人想不起来的好话。我写的作文,很快就引起老师的注意,李老师问我:“这是你自己写的,不会是抄书上的吗?”我拍着胸脯说:“老师,我当着你的面,再把那篇作文从头到尾在默写一遍。”在李老师的见证下,我默写这篇作文,还特意多加了两句话,形象生动的两句俏皮话话。李老师在家访时对我爸爸说:“大哥,你们家孩子,那才灵透呢?整个学校,顶数他的作文最牛性。将来你们家儿子,最次也能当一名作家。”爸爸听了很兴奋,睡觉时他问我:“儿子,作家是做啥的?”我更加瞧不起爸爸,白白活了大半辈子,连作家是做啥的都没整明白,还有啥资格教训我。我来了精神,大声说:“爸爸,作家可伟大了,那是专门写书的,比其他教书的人,都高出半个脑袋。”爸爸很兴奋,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脚心说:“我儿子当作家,咱们老王家的祖上可就冒青烟儿了。”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感觉小人书太没劲了,一本小人书不用半个小时就轻而易举的突突完。我跟爸爸到大队开会,在库房里发现了很多破破乱乱的书,上面都落满了铜钱厚的灰尘。我用袄袖子擦擦书上面的灰尘,发现了这些书有《林海雪原》、《金光大道》、《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等。我把这些书装在洋灰袋子里,如获至宝起早贪黑的看闲书。爸爸和妈妈夜里睡不着,在忽忽悠悠的煤油灯下,我打开《三国演义》念给他们听。遇到生僻字,我就翻阅字典,有时候我还借题发挥,绘声绘色,每次我都留一个小尾巴,总是念念有词,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把爸爸妈妈瘾的抓耳挠腮,爸爸无限感慨说:“臭儿子,学习的事,那可真是蚂蚁穿豆腐提不起来。看闲书倒是一个顶三,你赶紧再给我们念一段,要不然明天别上学了,下庄稼地给我老老实实扯牛尾巴。”我总是借口,喊着困死我了,再整个景,留足悬念,对他的憨憨的儿子,刮目相看。
初中的时候,寒暑假我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闲书上。闲书在民间数量不多,有时还得到县城书店真金白银的去买。我用压岁钱、扭秧歌、撒灯的工钱,陆陆续续买了《铁道游击队》、《高山下的花环》、《青春之歌》、《红楼梦》(上册)等文学名著。这些书对我影响非常大,让我通过林林总总的文字,看到了上下越千年的五彩斑斓的世界,读懂了人间悲欢离合,感受到文学特殊的魅力。日积月累我的词汇不知不觉的丰富,在语文学习方面效果渐渐显现,就连一向比较威严的赵老师,在讲作文课时时不时拿我的作文里的精彩语句,进行举例说明。赵老师对我有些偏爱,她坐在我的座位上,让我讲《牛郎织女》,我拖了堂。从民间故事的递延发展,再到鲁迅的《故事新编》、郭沫若的《女神》以及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赵老师说我博学多才长大后一定能当作家。我感觉美滋滋的,仿佛在过几年我真能成为大家,好像珍珠闪闪发光。
初中肄业,让我感受到生活中酸涩,梦想距离现实的遥远。当我猫腰向前拉磙子,粗粗的绳索勒红我的脊背;火热的阳光,将我的脸晒爆皮;挥舞着镰刀,在望不到边际的谷子地唰唰割谷子,腰酸背痛疲惫不堪,躺在被窝里,不想穿衣服,不想起床。我每天都坚持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包括农广校的《土壤与肥料》等等,小小的梦想,像柔弱的嫩芽,在风雨中一点点的成长。我给报社投稿给县广播站写稿子,终于有那么一天,我写得文章居然在广播里给播出了。四邻八舍的人见了我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当邮递员将2元钱汇款单放在村部时,父母的脸上放出了自豪的光彩。我妈在树荫下乘凉时,情不自禁的炫耀:“我儿子也能靠耍笔杆子挣钱了。”有人笑话我:“他要是能成才,肥猪都上树。”我咬着嘴唇,在跟自己较劲,一段话,改了又改,写十五六个字,感觉味同嚼蜡,扯下来,撕成粉碎,妈妈不明白写不出文章的苦恼,却端给我一碗加了白糖的鸡蛋水,不紧不慢说:“井不是一铁锨能挖成,放宽心咱一点点慢慢来,你才多大呀,一朵花还没开呢!”痴迷读书,一心想靠笔杆子吃饭的我名声在闭塞的山村逐渐传播开,乡文化站陆殿文站长,对我格外的关注,给我办了借书证。在宁城县图书馆,成为我经常去的好地方,读了大量的名著,虽然没读明白里面的意思,但是很多情节和警句,好像珍珠在脑海里闪烁。
岁月好像潺潺的流水,青春年华也随着流水,奔向了生命的远方。父亲得了重病卧床三年,忽重忽轻,举债治病,最终撒手而去,很多人说妈妈太傻,得了那样的病症就是神仙都治不了,你看看钱没少花还落的人财两空。妈妈从来不后悔,跟人说不能眼睁睁等死,把钱花到了,心里不后悔不亏欠的慌。转眼间,我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却始终不上媒人,远亲近亲都在为母亲着急,几乎都说杀个大公鸡,好好请请媒人,好好赖赖说个媳妇,别断了香火。妈妈着急上火,特别是亲戚家娶媳妇叫客,她嘴上说好话,心里面憋闷,满嘴火泡,脑门拔火罐,用针头扎胳膊放血。我知妈妈苦衷,经常说:“妈,你着啥急,你儿子肯定能靠笔头子,给你晃回一个儿媳妇。”妈妈总是没笑强笑,虚弱的说:“我信我儿,我信我儿。”清贫的生活,嘁嘁喳喳的讥笑,渴望爱情向往美好的愿望,让我郁郁寡欢,一天下来,无论有多累,遇到多少烦心事,在睡前总要读十多页书,从曼妙的文字里,找到更多的精神慰藉,积蓄更多的能量。
有人说我,书读多了,读傻了读呆了,用百无一用是书生来讥笑我。我不知不觉钻进了书中只有颜如玉,书中只有黄金屋的虚幻的精神堡垒。妄想着有朝一日,会锦衣加身,让身边的人对我伸大拇指喝彩。幸运的女神还是光顾了我,虽然没有我想象的浩浩荡荡轰轰烈烈,却足以让人们改变了对我的看法。1995年春天,我勇敢的走出第一步,担当了企业办公室秘书,继而寻觅到了我的伴侣,一切都按照的设想继续前行。每当我回到老家时,很多人都跟我打招呼,他们总是说我的书没白念,还经常用对比法,说我有多好。我的心如止水,我的力量源自一本又一本好书,正因为这些书陶冶了我的性情,在磨砺中看清了脚下的路,怀揣着梦想在四面八方关注的目光中,继续前行。
我家里有很多书,虽然没有千种,但是书橱里桌案前,还是摆满了薄厚不一的书籍。或许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女儿也喜欢读书,总会在学习之余,也要捧着《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红楼梦》、《我们仨》看上几页。她上大学后,阅读了弗洛伊德心理学,研读了史铁生的系列作品。没事的时候,父女相对,品茶论道,她有很多观点让我称奇。我美滋滋的,有一种特别自豪的成就感。虽然算得上书香世家,但是酷爱读书的喜好,在女儿这一辈得到了继续传承。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他的世界应该是纯净的,会善意的对待世界,心里有梦,在风风雨雨中走向梦想的远方。
我经常去书店,这些年感觉书店有些冷清,几乎少有人光临,与前些年门庭若市的热闹场面相比,让我感慨不已。在候车室、在校园、在咖啡屋,很难见到静心读书的人。很多人,手里翻看手机,在玩游戏在点赞在跟帖围绕者某一个明星的绯闻,进行一场无聊的狂欢,精神的钙质严重缺乏。安静愉快的阅读时间,都被微信等新媒体挤占,能安安静静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耕读传世渐渐被人淡化。在车站、广场、校园、河畔、山间、田野,很难看到专心读书的人了......我发现七年前我在这家书店看到现代文学的书架那些书,居然没改变他们的空间和排列,一本本新崭崭,就连塑料膜都没开封。更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一个在本地比较知名作家一部书,在显著的位置上上架三年,居然连一本都没卖出去。店员回答的很直白:“现在那有几个看书的,我们书店主要卖教辅用书、公务员考试用书。”是呀,文学类的图书在书店里显得特别清冷,只是偶尔有人到书店随手翻翻武侠小说、古典名著之类的书。现在的人,问及莫言、路遥、阿来、迟子建等文学大家,一脸茫然,对对王宝强和马蓉离婚绯闻却谈得津津有道眉飞色舞。
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在家还是办公室,在别人玩微信,在网上热聊消磨时间的时候,总是安静下来,仔仔细细读几页书。在我有限的书架上,摆满了板板正正的书籍。这些书都是根据我自己的喜欢,通过不同渠道淘到。尤其是这几年来,跟天南海北的作家有了频繁接触。在我的书橱里,摆满了朋友们的赠书。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拿出来,摩挲着温馨而又寓意深远的赠言。远在沈阳的知青作家蔡美霞,因为共同的爱好,在她长篇小说《花泪》出版不久,就赠书给我,并在扉页上写下最真挚的祝福;西安名家杜崇斌,借助网络展开交流,他的《大儒张载》出版后,一次性赠给我两本,他的赠言让我心潮澎湃;海派作家郝秀芹,在赠给我《漂泊羊城》、《雪伦花》的同时,还给我单位的图书室捐赠了三千多元的赠书。谁说文人相轻,但是有太多的文人,原本素不相识的人,因为文学脉,变得更加亲切,走出了个人的小天地,看到了文学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因为读书,我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丰满着我瑰丽的人生梦想,一步步走出狭隘的小天地,看到了比海海辽阔的空间。因为读书,让我紧紧拥抱文学,让更多的名著典籍成为我最好老师。
经常出差,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很多零零后的人,对我年轻的心态,投来特别兴奋的目光。我喜欢读书,言来语去,都闪烁着浓厚的时代气息。我可以跟侄子辈的人,谈社会发展动向,谈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国家高考改革动向。让我引以为豪的事,我居然还能给女儿、好不错哥们的孩子高考选专业、参与网上报考。老家的人,尤其是跟我关系最近的人,都在警告我“你吃了豹子胆了,你才多高文化,还敢给人家孩子报考,搞砸锅了你担得起吗?”我总是淡淡一笑了之,因为书读多了,学会了正反思维,能对事物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即使出现偏差,也不会超出预想范围。
读书是我生活中最为重要一项内容,从刚刚懂事的娃娃时代,就跟书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生命的历程中,一路书香,从从容容走过。我不敢说,我生活的有多么精彩,有一点是值得骄傲的,生活充实,在与智慧超人,进行着超越古今的对话。我喜欢李白对月独饮的潇洒,永和九年暮春,群贤聚会,曲水流畅的洒脱;我喜欢跟海明威对话,去日本雪国跟川端康成进行论道.....
一本好书,就是一朵持久弥香的精神花朵。在我的成长历程里,聆听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教诲;在暗淡无光的日子里,孙少平拍着我的肩膀,一路说笑,让我在平凡中看到了微弱的烛火。在芬芳的书香中,一步步前行在风风雨雨中,总会有一天会到达期盼已久的幸福岸边。
四月之书
——记2006年4月所购图书53册
1.蓝天
“啊,来来来来跳舞,脚步开始摇动……”
一天,从一个小广场往家走时,在昏黄的夜色里看见了一些昏黄的男女。一台昏黄的录音机,吐出了一首昏黄的老歌;一段昏黄的旋律,在一阵昏黄的舞步中间飘来荡去,犹如一个刚刚从所罗门国王的封印下解脱出来的灵魂。
“人生是一场梦……”
唢呐声和锣鼓声,在路的另一头,在暗无天日的立交桥底下。
来到家门口,仰起头,我看见了蓝天。
真正的星星,真正的月亮,真正的蓝天,都在我的眼睛里。
这就够了。
2.《米克沙特短篇小说选》
4月1日傍晚,3元钱在一个老头手里买到一本很新的书:
《米克沙特短篇小说选》,冯植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初版
米克沙特(1847~1910)的长篇,过去出版过一些,如《奇婚记》、《圣彼得的伞》等,他的短篇小说集,却还是初次遇见。
全书共包括34个短篇,均为译者据匈牙利原文所译。前三篇作品是回忆童年生活的,分别为《我怎样成为作家》《唐高老头》《春天的芽儿》,每一篇都很有意思。
《我怎样成为作家》的主角是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为叙述方便起见,以下简称为M)和他的老师赛勒莱依先生。赛勒莱依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教师,因为他把学生当作朋友,而不是仇敌。有一次,他在黑板上画了三个直角,问M它们都是什么。当问到第三个直角时,M犹豫了一下,含糊地说,那也是直角。赛勒莱依回答说:
“对呀!老弟,那也是直角。不过你说的,连我也不敢相信哪!”
读到这里,我已经开始佩服这位赛勒莱依先生了。然而,这位老师还有更令我佩服的地方。
一天,赛勒莱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匈牙利的马加士国王的作文。M不会写,当他在房东“多保斯伯伯”那里看到一篇匈牙利作家所写的关于马加士国王的文章时,便偷偷地抄了下来。
后来,赛勒莱依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朗读作文,M的作文让赛勒莱依大吃一惊,问M这篇作文是不是他自己写的。M脸红了,说他的多保斯伯伯曾经帮了他一点小忙。赛勒莱依听了,高兴地说:
“往后多保斯伯伯一定得帮助你,比这坏的文章不要带来,……我要在你所有的文章里,始终看到多保斯伯伯的文句。老弟,我非常尊敬多保斯伯伯。”
从此,为了让赛勒莱依看到“多保斯伯伯的文句”,M被迫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从中学习写作方法,不久便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写作。一年后,M的作文成绩明显地提高了。一次,赛勒莱依听了M朗读的作文后,高兴地说:
“孩子,现在我再不用为你操心了。当你动笔写作的时候,多保斯伯伯就会永远出现在你的身边。”
看到这里,我立刻联想到我印象中的老师们。假如他们也像赛勒莱依一样,早就知道M的那篇作文是抄来的,他们会怎么做呢?我想,他们大概只有两种做法:一、把学生狠狠挖苦甚至恶骂一顿或者几天,让这个学生从此被迫“夹着尾巴做人”。二、立刻通知学生的父母,让这个学生的肉体受到伤害。
当然,现在的老师与过去不同,其中肯定也有赛勒莱依式的老师,但我印象中的老师,除了少数的几个,其余则多半是泼妇或流氓。
《唐高老头》这一篇的主角是一个学校的看门老头,他年轻时当过骑兵,非常爱国,把荣誉看得高于一切。在都德的那些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杰作里,也可以看到唐高老头的影子。
在这篇小说里,也有一段赛勒莱依的故事。一个学生不爱学德语,对赛勒莱依说他死活都不学德语了,赛勒莱依立刻表示同意,但要求这个学生“必须在本学期内完成一项比较重要的任务”。这个学生问这个任务是什么,赛勒莱依回答说:
“你必须在夏天考试之前,把所有的德国人全部驱逐出境。这样,德语课就成为不必要的了。”
《唐高老头》已经可以跟《小淘气尼古拉》媲美了,《春天的芽儿》则比《小淘气尼古拉》还要好玩。男孩子究竟可以淘气到什么程度?看了《春天的芽儿》就可以知道了。不过,我这里只打算介绍几段生动的人物对话。
小男孩巴利在外地上学,经常和同学打架,还捅了一件大篓子,与一件“人命案”发生了关系。接到学校的来信后,妈妈带着巴利的弟弟从家乡赶来,决定好好惩罚一下巴利。当妈妈看到巴利,发现他浑身是伤,立刻哭了起来。她说:
“哎哟!你变成什么样子了哪?……我的小宝贝,这是谁打的呀?让上帝把那个恶棍的手指掰断吧!……我的心肝,是谁打的?我这就去把他的眼珠挖出来!”
当妈妈听说巴利的伤是因和同学打架引起的,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居然把“他们也揍了”,马上又换了一种口气:
“哎哟!全都是鬼东西!……你父亲在家里都为你愁得生病了。他要是死了,你就是凶手。……你还是不要说吧!坏人总是要扯谎的。你说的我一个字也不相信。……”
母亲的心,孩子的心,由此可见。
3.《小说月报》
4月6日,在师大书摊15元购得《前后汉故事新编》、《小说月报》,4元购得《女妖魅人案》,回来后又3元购得《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前后汉故事新编》(上下),林汉达编著,中华书局1978年初版,1979年2印
这套书曾经比较常见,此外还见过《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去年打算为一个朋友购买时,却一册也看不到了。后来朋友买到少儿社2003年出版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说不再需要旧版了,我才停止寻找它们。半月前,曾在一个地摊上看见这套书,九成新,要价20。当时,还没等我再说什么,摊主趾高气扬地说,这套书是哈尔滨独一份,是他高价买来的,别处都没地方找去。既然他说的那么绝对,我也没什么好说了。
我买到的是图书馆的书,有一本的封皮比较破旧,书页倒还算干净。中国少儿社1979年修订的《西汉故事》和《东汉故事》,一共也不过300来页,《前后汉故事新编》却长达806页,可见少儿社的本子不过是缩编本,但我小时候看的就是少儿社的这套缩编本,所以对它们的感情更深些。
《前后汉故事新编》的前面有一篇林先生1963年所作的序言,里面说“本书紧接着《东周列国故事新编》”,那么这两种书大概都是在六十年代(或者更早)初版的。书中有大量插图,绘者为庞亦鹏,画得十分精彩,可与刘继卣、董天野为少儿社版《西汉故事》等所作的插图媲美。
据叶至善先生为《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所作的序言可知,《春秋故事》出版于1962年,《东汉故事》到文革后才出版,《三国故事》是据林先生的遗稿《三国故事新编》缩编整理而成,但我始终没有买到过《三国故事》。
★《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10~12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初版
这本书买得很贵,但这本书里面包括我寻找已久的郑振铎编“太戈尔号”,不得不买。可惜,其中只有“太戈尔号”的下编,它的上编在第14卷第9号里面。
“太戈尔号”下里面包括郑振铎选译的《爱者之贻》和《园丁集》(第11号里还有一篇《园丁集》选译),如果能找到“太戈尔号”上里面的西谛译泰戈尔诗歌,再加上《文学周报》里面的西谛译文,郑振铎散译的泰戈尔诗歌大概就可以搜集得比较完全了。我请北京的朋友帮我去图书馆复印“太戈尔号”上里的西谛译文,或者花山版《郑振铎全集》第20卷中收入的西谛译泰戈尔,却一样都没有找到,真是可惜。不然,我本可以编一个郑振铎散译泰戈尔诗歌“全集”的。
★《女妖魅人案》(译文丛刊10),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初版
上译版的“译文丛刊”非常神秘,也不知道一共出了几卷。既然买到了第10卷,说不定以后还会看见第11卷呢。
《女妖魅人案》是《都兰趣话》中的一篇,方平先生译。在这套“译文丛刊”中,一般并不收入插图,但《女妖魅人案》中却收了两幅多雷插图。
内蒙古出版社1994年出版过一本施康强先生所译的《都兰趣话》,其中收录的是法国画家萨维奇(Steele Savage)的插图(他曾为1931年“Blue Ribbon”版《十日谈》插图),他的插图要比多雷的更好一些。
另,方平先生在介绍《女妖魅人案》时曾说,多雷在1874年为英文版的《都兰趣话》创作了一整套插图,但多雷早在1855年便曾为法文版的《都兰趣话》创作了425幅插图,1874年的英文版中,如果有多雷插图的话,恐怕也是从法文版中移来的,不会是多雷的“新创作”。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兰姆姐弟改写,萧乾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初版,1979年4印
这是给一个同学的孩子买的,我以前买过一种,是大32开本,但我更喜欢小32开,因为中青社的《伊利亚特的故事》等都是小32开,所以我打算把大32开本送出去。中青社还出过一本《莎士比亚历史故事集》,也是大32开,不知道以后能不能遇到小32开的。
书里有很多吉尔伯特等创作的插图,其中吉尔伯特的插图似乎最坏。山东画报出版社出过一本叫《当莎士比亚遇见吉尔伯特》的书,收录的都是吉尔伯特插图,打五折之后也不想买,就因为他的插图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4.《东汉故事》
4月9日,6元购得四本童书。
★《东汉故事》,林汉达编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8年5印
至此,除了《三国故事》,前面四种都已买到了。还曾买到一本这个系列中的《魏晋南北朝故事》,是另一个人编的。
★《神笛》,祁连休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初版
里面收的是中国各民族的穷人和地主老财斗智的故事。
★《神渔》,邱国鹰等整理,新蕾出版社1982年初版
共收入16篇与东海有关的风物传说。《神渔》写的是一个人死后成为鱼神的故事,据此,这篇故事和该书的名字似乎写作《鱼神》更好理解一些。在组词时,“渔”字一般都放在前面,如“渔夫”等,放在后面,便觉得有点费解了。
★《老虎学数数》,[德]雅诺什编绘,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初版
早已买过,这是为别人买的。
5.《水浒全传》
4月12日,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午后,我在师大书摊看见了一个陌生的卖书老头。当时,他正在收摊,我走过去,匆匆瞟了一眼,发现了一套我多年苦寻不得的宝贝:
★《水浒全传》(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新1版1印
老头要12元,那就给他12元。
小时候看过的第一本书,不论是好是坏,总会深深地印在一个人的心里,如果他始终热爱读书的话。很多人小时候看的第一本书都是红彤彤的,我看到的第一本书却是黑压压的,带着一股杀气,还有一股温暖的“人气”,它就是《水浒》。
其实,早在读《水浒》之前,我已经在家里找到一套父母不许我读的《红楼梦》。我勉强翻了几页,感觉像不小心嚼了一块香皂,很不是滋味,便把这本书放回去了。长大后,我把《红楼梦》彻底读了一遍,依然觉得它不够朋友,从此便远离了它。
《水浒》却是我生命中的挚爱。如果此生只能读一部书,那么我将选择《水浒》;如果此生只能看到一本画册,那么我将选择《水浒叶子》。
当然,《金瓶梅》也是一部相当伟大的作品,但它并不能代替《水浒》。
我小时候看到的那套《水浒》,也是120回本,不知道是谁借来的,后来只归还了两册,留下一部残缺不全的上册,我一直把它保存到现在。
这个本子是我最喜欢的,目前见到的几种《水浒》都不如它。它的纸张洁白,至今仍未泛黄,墨色清晰,看起来非常舒服。书中不但包括全部杨定见本插图,还包括全部的《水浒叶子》,插图印刷得相当清晰,我的近视眼大概就是这些插图造成的,因为我总想看清插图中的每一个细节。
虽然这本《水浒》早已残缺不全,根本看不出它是哪个社出版的,但我还是只想读这种版本的120回本《水浒》。所以,尽管我后来陆续买到了人文社的70回本,上海古籍的容与堂本,还买了两种《水浒》续书,却始终未曾购买120回本,因为我早已发过誓:一定要买小时候读的这种版本。
最近,我想重读120回本《水浒》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好几次都打算“屈就”,买一种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绿皮本《水浒全传》,或者中洲古籍版的《水浒全传》,虽然它们的要价都在15~40元之间。可当我拿起这两种书的时候,我又退缩了。上海人民版没有插图,中洲古籍版的插图不全,版式也不好,为什么要买呢?
这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新1版的《水浒全传》,版式却和我记忆中的那套水浒几乎一模一样,杨本插图和老莲版画均不缺少,我怎能不为之惊喜?
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的绿皮本《水浒全传》一样,这套书的上册里面也有一页“最高指示”。上册的封皮和扉页比较破旧,里面有几页也损坏了,都需要粘补。为了达到最理想的粘补效果,我决定用与原书纸质相同的纸张来粘补。于是,我把那张“最高指示”撕下来,把其中的空白处剪成小条,分别粘补在书页上,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粘补的痕迹呢。
在上册中,还有一页“重印说明”:“……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现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水浒全传》重印出版。”
既然如此,我小时候看到的那套《水浒全传》,必然是中华上编所1962年版。把那半本《水浒》拿出来,跟这种1975年新1版的互相对照,发现两本书每页文字的起迄处果然完全相同。那么,这个困惑我多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将1962年版与1975新1版一比,后者的劣处顿时暴露无疑。1962年版是大32开,大方得体,装订质量极好(缺少的部分都是生生撕去的),图文墨色清晰,书页的左上角均印着回目,便于检索;1975新1版却是小32开,显得比较局促,装订质量稍差,文字墨色太淡,插图印刷模糊,书中亦不印回目……
看来,买一套中华上编所1962年版的《水浒》,应该是我的第二个奋斗目标。
不过,1975新1版的《水浒》怎么也比同为1975年版的绿皮本好得多。
这套书的封面很有特色。封面灰色(但中册为蓝色),上面有一行行书“水浒全传”,不知何人题写,下面印着一个《水浒叶子》中的人物,封底亦然。上册的封面、封底印的分别是史进、林冲,中册印的是李逵、刘唐,下册印的是李俊、张顺。
另,如果能买到1962年版的《水浒》,大概还能解决一个关于《水浒叶子》的谜题。我们知道,《水浒叶子》的版画刻本如今大概只有四种,分别是李一氓藏本、郑振铎藏本(现藏北京图书馆)、潘景郑藏本、顾炳鑫藏本。据说,李一氓的藏本刻写最精,但我看到的李一氓的藏本印本也不甚清晰,其中有许多残缺的线条。比起来,1962年版《水浒》中所收的《水浒叶子》却非常清晰,没有多少残缺的线条,人物的衣饰、神情等也更加自然。这是为什么呢?也许,这个答案就在1962年版的《水浒》里。
买到《水浒全传》后,又6元钱买下这两本书:
★《张天翼童话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
《张天翼童话选》是封面设计者是曹辛之先生,封面非常雅致。这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天翼作品选”的一种,另外还有一本《张天翼评论选》,我没有买到;此外还有两本《张天翼小说选》,封面与之相同,但颜色是黄的。
此书共收入三部童话,据出版说明,《大林和小林》为作者1956年修改本(华君武插图),《秃秃大王》(缪印堂插图)为作者1980年修改本,另附有作者1936年所作的序言。
《宝葫芦的秘密》(吴文渊插图)大概是据1978年再版本重印的。
★《易卜生戏剧四种》,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初版,1978年吉林1印
包括《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玩偶之家》即《娜拉》。
当晚,在夜市上购得五本书,每册1元:
★《影子》,[俄]谢德林著,李明琨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初版
这是一部四幕讽刺剧。谢德林另有一本童话集,有网格本和人文社新印本。
★《园丁之犬》,[西]维迦著,朱葆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初版
这是一部喜剧。维迦虽与莎翁齐名,但国内翻译的维迦作品却不多。
★《在大海边》(译文丛刊·诗歌特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初版
想不到“译文丛刊”中还有一种“特辑”。去年即曾见此书,比较破旧,要价4元,这一本却是全新的。其中收录各国诗歌多篇,附有一些插图和作者小像。
★《西班牙文学简史》,孟复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
此书不愧为“简史”,介绍非常简单,一共才200来页,全书写到“98年代”作家为止。
★《索福克勒斯悲剧两种》,罗念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
包括《特剌喀斯少女》《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前有几页黑白插图,后有译者后记。
6.《勿失良辰》
4月15日,来到师大书摊,发现一堆图书馆的新书,却不见卖书人。不久,一个男人走过来,说这是别人卖的书,他是替人看摊的,每本书五角,然后又走开了。
本以为没什么值得买的,仔细一看,还真有些好东西,最后一共买了26本,高高的一大摞。付钱的时候,来收钱的是一个女人,说这不是自己卖的书,她只是替摊主收钱的。结果,我直到交完了钱,还不知道摊主究竟是谁。因为买的书太多,拿起来实在费力,我交了钱便回家去了。下面简单说一说这26本书。
★ 《勿失良辰》,[美]索尔·贝娄著,王誉公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
这是索尔·贝娄的第四部长篇,初版于1956年,全书很短,只有150页,写的是两代美国犹太移民的故事。
★《烛光行动》(当代外国文学),[美]布·杰克逊著,紫芹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初版
小说比较另类,写的竟然是美国的“黑人游击队”。在小说的最后,游击队号召哈莱姆黑人区的黑人们一起点燃蜡烛,声援他们的行动,故小说题为《烛光行动》。
★《黑驹》,[美]沃尔特·法利著,吴呵融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
这是作者的一部处女作,写的是一个美国少年和一匹神奇的阿拉伯马的故事,初版于1941年。据译者介绍,写作此书时,作者高中还没毕业,写完此书时,他的大学还没毕业。后来,作者又陆续写了15部《黑驹》系列小说。据少儿社1989年版的《黑神驹之子》介绍,作者现已去世。
★ 《华盛顿广场》(英语国家文学名著文库),[美]亨利·詹姆斯著,侯维瑞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年初版
这是詹姆斯的一部早期作品。译者序对作者的主要作品及思想进行了简洁的介绍。詹姆斯生于美国,定居英国,最后又加入英国国籍,译者序中虽然也交待了这一点,版权页上却还是把他算作美国人。
★ 《永不掉队—冈察尔短篇小说集》(苏联文艺丛书),乌兰汗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初版
买过几种“苏联文艺丛书”,封面都是白纸黑字,毫无装饰,这本书的封面却是彩色的,线条粗犷、有趣,是高莽设计的。
全书共收16个短篇,译者说,《永不掉队》在他们的时代非常有名,还曾被选入课本。我看了这篇小说,虽然带有一定的励志性,却宣扬了一种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的思想,没什么趣味。
记得,前些年曾经流行《给加西亚的信》,据说此书深得各级领导的喜欢,常常把这本书送给自己手下的员工,希望他们能无条件地接受上级的命令,为之赴汤蹈火。这种思想跟《永不掉队》里宣传的差不多。
有一个笑话,说有一天美、英、德的海军上将在一起讨论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后来,英国上将让自己的水兵爬到桅杆上,敬一个礼,他的水兵照做了。德国上将让自己的士兵爬到更高的地方,敬两个礼,他的士兵也照做了。轮到美国水兵时,他生气地对海军上将说:“你疯了?没事儿让我爬这么高,摔死了怎么办!”于是,美国的海军上将得意地对另外两位上将说:“你们瞧,这才叫真正有勇气呢!”
我想,敢于顶撞上级的无理要求的人才更可贵,那种“永不掉队”的“加西亚”,与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分别?
★《阿尔卑斯山颂歌》,[苏]贝柯夫著,靳戈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初版
据译者介绍,贝柯夫与邦达列夫、巴克拉诺夫都是苏联“第二个浪潮”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们的名字的首字母都是Б,故被人称为“三Б”。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过一本《贝科夫小说选》,其中没有这篇《阿尔卑斯山颂歌》。
★《不相称的婚姻》,[苏]楚柯夫斯基著,尚劭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初版
全书包括《不相称的婚姻》《生命的女儿》《最后一次谈话》,主角均为女性。
★《乡村检察官手记》,[埃]哈基姆著,杨孝柏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初版,定价0.29元
全书写的是对一件杀人案的审理过程,经过长达12天的审理,审讯匆匆结束,根本没有查出凶手来,但作者的目地已经达到,因为他已经借此反映了埃及的社会现实。
★《考什布克诗选》,[罗]考什布克著,冯志臣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初版
封面设计者是张守义,封面设计得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印木刻画,相当精美,故购之。里面的诗歌没什么意思,多半是慷慨激昂爱国主义诗篇,也许原文很好,变成白话加口号之后,还有什么可读的?还不如去看田间的战斗诗呢。
★《芳丹玛拉》,[意]西龙尼著,马祖毅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
西龙尼(1900~1978),意大利作家。此书写的是墨索里尼当权后,意大利芳丹玛拉村农民的悲惨命运。
★《蓝眼人》,[墨]阿尔塔米拉诺著,屠孟超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初版
据译者介绍,阿尔塔米拉诺(1834~1893)只写过三部长篇,《蓝眼人》是最后一部,1901年才问世。全书讲的是两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爱上了土匪头子“蓝眼人”,在剿匪过程中与其同归于尽;一个爱上了一个印第安铁匠,最后过着美满的生活。
★《在底层的人们》,[墨]阿苏埃拉著,吴广孝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
阿苏埃拉(1873~1952)是一个医生,参加了墨西哥1910年的农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据自身经历创作了这部反映农民起义的作品。
★ 《卖牛奶的台维》,[犹太]肖洛姆·阿莱汉姆著,汤真、万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新1版1印
据译者介绍,肖洛姆(1859~1916)最著名的两部系列小说是《美纳汉—曼德尔》和《卖牛奶的台维》,作者断续写了20年才完成。《美纳汉—曼德尔》,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过,我早已买到。肖洛姆还有一本儿童小说《莫吐儿》,有人文社版。
★《尼科列金纳轶事》,[南]乔皮奇著,王绍武等译,封面设计:秦龙,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定价0.37元
全书写的是一个游击队员的轶事,文笔比较幽默。
★《孤岛奇案》(地质工作者丛书),[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德玮译,地质出版社1980年初版
这是我当年看到的版本,里面的那首儿童翻译得非常出色。家里原有的那本找不到了,在书摊上见过一次,又破又烂,还要卖3元钱。这本书虽然曾经被水浸过,书页却是新的,而且只卖五毛钱,干吗不买呀?
书后有一篇“编后”,写的是:“为了满足广大野外工作人员关于活跃业余文化生活的要求,我们翻译出版了……”
我真不明白,这部小说跟“野外工作人员”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天天读这种书,“野外工作人员”怕是再也不敢跟别人一起去野外作业了。
★《黑暗深处》(外国中篇小说译丛),[英]约瑟夫·康拉德著,黄雨石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初版
据说,艾略特的《荒原》便曾受过此书的影响。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康拉德作品,以前翻过一些,感觉都不是味儿,希望黄雨石先生的译文能让我对康拉德有点好感。
★《325000法郎》,[法]罗歇·瓦扬著,李清安等译,工人出版社1985年初版
此书初版于50年代,写的是一个法国工人的悲剧:他想要摆脱被老板剥削的命运,最后却没有成功。这是当然的——他能成功才怪呢。《金瓶梅》说得好:“促织不吃癞蛤蟆肉,都是一锹土上人。”当癞蛤蟆遍地的时候,只有蛐蛐儿才有发言权。
人文社1953年6月出版过一部罗歇·瓦扬的五幕剧《弗斯特上校服罪了》,这大概是中国出版最早的瓦扬著作。
据译者介绍,此书中的部分章节曾经被选入法国的课本。译者还说,有人曾经总结过罗歇·瓦扬(1907~1965)的一生,说他“一阵子酗酒甚至吸毒,一阵子嫖妓,一阵子为超现实主义推波助澜,一阵子搞共产主义运动。”从这个介绍看,罗歇·瓦扬的人生倒是相当丰富多彩的。
★《僮仆的一生》(非洲文学丛书),[喀麦隆]奥约诺著,李爽秋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初版
全书为日记体,写的是一个黑人被白人欺压至死的故事。这套“非洲文学丛书”不知有多少种,从前买过一本索因卡的《痴心与浊水》,也是这个系列里面的。
★《摘译》(《外国文艺》1975年第5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初版,定价0.39元
据编者介绍,此书收入的是三篇“日修”作品:《小林多喜二》、《少年和鸽子》《和子死后》,前者为电影剧本,后两篇是小说。
对日本人的作品,基本没什么兴趣,觉得这本杂志很有趣,才随便买了一本。
★《金卡斯之死》(世界文学小丛书),《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初版
据编者介绍,出版社打算多出版几辑,每辑10册,但这只是打算而已,说不定出版社只出了10本呢。曾经买过五六本,都很有意思。本书包括一部亚马多的小说,一部阿尔塔米拉诺的《利欲与爱情》,即我前面提到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蓝眼人》。
★《品酒》(世界文学小丛书),《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初版
本书收入的是英、加、澳的小说,其中包括两个罗·达尔的短篇,他的童话这几年很火,觉得太贵,一本都没有买过。
★《自由树上的狐蝠》(大洋州文学丛书第一辑),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1981年编
去年曾经买过一本大洋州文学丛书第二辑《街上的面容》,也是1981年版,不知是否还有第三辑。
★《马里民间故事选》,[马里] 特拉奥雷等编,宋万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初版
全书选自马里作家编辑的《马里夜话》《民间故事》,共选译了20篇。无插图,封面很可爱,而且书页全新。当时在书摊上看见两本,一起买下,以后可以把另一本送给朋友。
★《返老还童的扇子》,章晨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
封面、插图同样难看,版式也很差劲,因为这是黑人版的图书。全书共收入21篇亚洲童话和民间故事,全部据俄译本转译。
★《河蚌姑娘》,茆文斗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初版
全书共收入18篇安徽民间故事,封面设计很美。据编者后记,这些故事都是编者自己搜集的。后记里的“我”字全都用“俺”代替,读起来很有意思。
7.《民间文学》
4月20日,1元购得一本1981年第9期《民间文学》,此外别无所获。
8.《民间文学》
4月26日,1元购得两本小人书:
《西游新记》(第1集),童恩正原著,许钦松绘,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
《强中更有强中手》,卢延光绘,岭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初版,1985年2印
曾经买过《西游新记》的第2~4集,也不知这套小人书一共有几本。最想买的还是《西游新记》的原书,却从未见过。
《强中更有强中手》的绘者是卢延光,他给《七剑下天山》等绘制的插图没什么看头,这本小人书倒可以翻一翻。
9.《波波尔·乌》
4月27日,3元购得以下两本书:
★《波波尔·乌》,[墨] 戈麦斯编,梅哲译,漓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初版
漓江出版社1989年4、5合期《青年外国文学》中,刊有《波波尔·乌》的第一部《始祖们》,译者署名里德,刊中介绍说,译者是一个美术系的学生。漓江版的《波波尔·乌》中,又收入了全书的第二部分《巫师》,第一部分的译文与《青年外国文学》中相同,但译者的署名变为梅哲。
译者写了一篇序,其中对《波波尔·乌》的西班牙文译者都做了介绍,偏偏不说这个戈麦斯是谁,也不说他的译文是根据哪国文字翻译出来的。
★《外国短篇小说》上册(文学作品选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初版
书中的作品多半都很常见,但其中的几篇作品是名家所译,不可不看。如《茵梦湖》的译者是巴金,《灯塔看守人》的译者是施蛰存,《沉重的时刻》的译者是季羡林。
曾经在《小说月报》或者别的杂志上读过《灯塔看守人》,忘记是谁翻译的了,反正当时我曾被译文震撼过。可是,当我读了上海译文版的显克微支小说选《灯塔看守人》时,却感到比较乏味。
10.《美的天使》
4月30日,7元购得2本书,代价较高。
★《美的天使》(译文丛刊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初版
至此,“译文丛刊”的前10种中,我只缺第6和第9种了。
本书中有一篇希尔顿的《再会,契普斯先生》,译者说这是他的代表作,曾被选入课本。前些年出版过译文丛刊的《失去的地平线》,越看越无聊,终于没有看到底。
★《小纠纷》,[保] 斯塔马托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初版
全书共收入18个短篇,书中对作者没有什么介绍,只说他是保加利亚的近代小说家。
11.四月所获友人赠书15册
4月2日,一个同学送了我一本旧书:
《金河王》(正风英汉对照丛书),[英]罗斯金著,张镜潭译注,正风出版社无限公司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初版,基本定价国币5元
书中有原版插图,印得比较清楚,但画得一般。译文马马虎虎,勉强达意而已。从版权页看,这家出版社竟然是“无限公司”,这可比较稀奇。我依稀记得,在无限责任公司破产的时候,需要分担的债务似乎也是无限的。
这部童话,大约是由两个民间故事拼凑而成的,我曾经下载过原文,小说的语言很美,头一段便相当吸引人。但小说的地理位置交待似乎并不清楚,我一直看到最后,也不明白“金河”究竟在“宝谷”的哪个位置。
4月15日,收到一位河南朋友寄来的赠书:
《彩图动物百科—哺乳类》,唐子明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
《彩图动物百科—鸟类》,唐思贤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
《彩图动物百科—无脊椎动物》,唐思贤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
《彩图动物百科—两栖、爬行类》,唐庆瑜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
《彩图动物百科—鱼类》,唐思贤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
以前,中国出过很多动物百科图书,但全都是“外国货”,这套“彩图动物百科”却是地地道道的国货,是几个对生物学很有研究的学者编绘的,可以算作中国人自己编写的首部动物百科图书,版权后来还曾输出到海外。书中的所有动物全部按纲目排列,除插图外,对每种动物都有简明的解释,还另外附上了它们的拉丁文名字和汉语拼音,完全可以当作动物图典使用。要是另外再出版一套植物百科图书,那就更好了。
4月28日,收到一个南京朋友的几册赠书:
《祖母》(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四),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新1版,广西1印
《踩着面包走的女孩》(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四),同上
《小鬼和太太》(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二),同上
《沙丘的故事》(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同上
《幸运的贝儿》(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六),同上
《为诗辩护·试论独创性作品》(外国文艺理论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初版
《华盛顿·欧文的世界》(美国文学史译丛),[美]范怀克·布鲁克斯著,林晓帆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初版
《Vanity Fair》(Wordsworth Classics),William Thackery著,Carole Jones Owen Knowles撰前言、作者小传及注释,英国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1年出版
《Moby Dick》(Penguin Popular Classics),Herman Melville著,Printed in England,1994
《祖母》等为16卷本《安徒生童话全集》中的另册,均为广西翻印,用纸不如上译版,印刷也不如上译版清晰。
《为诗辩护·试论独创性作品》是两个英国人写的文艺批评著作,封面设计者是曹辛之。
《华盛顿·欧文的世界》是五卷本美国文学史《创造者和发现者》的第三部,1944年初版,全书写的是活跃在1800~1840年间的美国人物,包括库柏、爱伦·坡、杰斐逊、欧文等作家,还包括一些美国画家、生物学家和政治人物。书前有一个美国学者所作的序言,说这本书的文笔非常优美,“文学批评少有写得如此艺术性的”,我阅读了几节描写爱伦·坡的部分,感觉的确如此。
《Vanity Fair》就是《名利场》,书后竟然有八九百条的注释,真令人惊讶;《Moby Dick》就是《白鲸》。
感谢以上几位赠书的朋友。
23:38 06-5-3 肖毛
附:
2006年4月所购图书53册目录
2006年4月1日,实付3元
1.《米克沙特短篇小说选》,冯植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初版,封面设计:王俭,定价1.05元
2006年4月6日,实付22元
2~3.《前后汉故事新编》(上下),林汉达编著,中华书局1978年初版,插图:庞亦鹏,1979年2印,定价2.05元,8元购
4.《小说月报》(1923年第14卷10~12号),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初版,定价2.4元,7元购
5.《女妖魅人案》(译文丛刊10),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初版,封面设计:任意,定价2.25元,4元购
6.《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兰姆姐弟改写,萧乾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初版,1979年4印,定价0.85元,3元购
2006年4月9日,实付6元
7.《东汉故事》,林汉达编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8年5印,插图:王弘力
,定价0.81元,2元购
8.《神笛》,祁连休等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初版,定价0.46元,2元购
9.《神渔》,邱国鹰等整理,新蕾出版社1982年初版,插图:陈九如等,定价0.35元,1元购
10.《老虎学数数》,[德]雅诺什编绘,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初版,定价9元,1元购
2006年4月12日,实付23元
11~13.《水浒全传》(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新1版1印,定价3元,12元购
14.《张天翼童话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封面设计:曹辛之,定价1.25元,3元购
15.《易卜生戏剧四种》,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初版,1978年吉林1印,定价1元,3元购
16.《影子》,[俄]谢德林著,李明琨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初版,封面设计:王俭,定价0.35元,1元购
17.《园丁之犬》,[西]维迦著,朱葆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初版,定价0.66元,1元购
18.《在大海边》(译文丛刊·诗歌特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初版,封面设计:陶雪华,定价1.4元,1元购
19.《西班牙文学简史》,孟复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封面设计:陶雪华,定价0.7元,1元购
20.《索福克勒斯悲剧两种》,罗念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定价0.53元,1元购
2006年4月15日,实付13元
21.《勿失良辰》,[美]索尔·贝娄著,王誉公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封面设计:胡杰,定价0.41元
22.《烛光行动》(当代外国文学),[美]布·杰克逊著,紫芹译,封面设计:黄冠余,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初版,定价:0.62元
23.《黑驹》,[美]沃尔特·法利著,吴呵融译,封面设计:正之,插图:高峻,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初版,定价0.58元
24.《华盛顿广场》(英语国家文学名著文库),[美]亨利·詹姆斯著,侯维瑞译,封面设计:伍仲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2年初版,定价0.64元
25.《永不掉队—冈察尔短篇小说集》(苏联文艺丛书),乌兰汗译,封面设计:高莽,插图:卡尔边柯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年初版,定价0.75元
26.《阿尔卑斯山颂歌》,[苏]贝柯夫著,靳戈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初版,封面设计:陈旬如,定价0.65元
27.《不相称的婚姻》,[苏]楚柯夫斯基著,尚劭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初版,封面设计:池长尧,定价0.42元
28.《乡村检察官手记》,[埃]哈基姆著,杨孝柏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初版,定价0.29元
29.《考什布克诗选》,[罗]考什布克著,冯志臣译,封面设计:张守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初版,定价0.31元
30.《芳丹玛拉》,[意]西龙尼著,马祖毅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封面设计:许康明,定价0.47元
31.《蓝眼人》,[墨]阿尔塔米拉诺著,屠孟超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年初版,封面设计:翁以君,定价0.6元
32.《在底层的人们》,[墨]阿苏埃拉著,吴广孝译,封面设计:于绍文,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定价:0.38元
33.《卖牛奶的台维》,[犹太]肖洛姆·阿莱汉姆著,汤真、万紫译,封面设计:杨迅,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新1版1印,定价0.61元
34.《尼科列金纳轶事》,[南]乔皮奇著,王绍武等译,封面设计:秦龙,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年初版,定价0.37元
45.《孤岛奇案》(地质工作者丛书),[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德玮译,地质出版社1980年初版,定价0.6元
36.《黑暗深处》(外国中篇小说译丛),[英]约瑟夫·康拉德著,黄雨石译,封面设计:陈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初版,定价0.91元
37.《325000法郎》,[法]罗歇·瓦扬著,李清安等译,封面设计:秦龙,工人出版社1985年初版,定价1.1元
38.《僮仆的一生》(非洲文学丛书),[喀麦隆]奥约诺著,李爽秋译,封面设计:秦龙,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初版,定价0.66元
39.《摘译》(《外国文艺》1975年第5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初版,定价0.39元,内部发行
40.《金卡斯之死》(世界文学小丛书),《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初版,封面设计:曹雨,定价1.1元
41.《品酒》(世界文学小丛书),《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初版,封面设计:曹雨,定价1.1元
42.《自由树上的狐蝠》(大洋州文学丛书第一辑),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1981年编,无定价
43~44.《马里民间故事选》,[马里] 特拉奥雷等编,宋万国等译,封面设计:吴玉山,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初版,定价0.62元
45.《返老还童的扇子》,章晨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初版,封面设计:王子和,插图:李康,定价0.33元
46.《河蚌姑娘》,茆文斗搜集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初版,封面设计、插图:白作城,定价0.45元
(以上26册书,每册五角购)
2006年4月20日,实付1元
47.《民间文学》(1981年第9期),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定价0.3元
2006年4月26日,实付1元
48.《西游新记》(第1集),童恩正原著,许钦松绘,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出版
49.《强中更有强中手》,卢延光绘,岭南美术出版社1984年初版,1985年2印,定价0.31元
2006年4月27日,实付3元
50.《波波尔·乌》,[墨] 戈麦斯编,梅哲译,漓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初版,定价(精)12.5元,1元购
51.《外国短篇小说》上册(文学作品选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初版,定价1.25元,2元购
2006年4月30日,实付7元
52.《美的天使》(译文丛刊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初版,封面设计:任意,定价2.25元,4元购
53.《小纠纷》,[保] 斯塔马托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初版,封面设计:吴建兴,定价1.3元,3元购
4月实付总计:79元
4月所获友人赠书15册
2006年4月2日
1.《金河王》(正风英汉对照丛书),[英]罗斯金著,张镜潭译注,正风出版社无限公司民国三十七年七月初版,基本定价国币5元
2006年4月15日
2.《彩图动物百科—哺乳类》,唐子明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定价28元
3.《彩图动物百科—鸟类》,唐思贤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定价28元
4.《彩图动物百科—无脊椎动物》,唐思贤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定价24元
5.《彩图动物百科—两栖、爬行类》,唐庆瑜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定价24元
6.《彩图动物百科—鱼类》,唐思贤等编著,唐庆瑜等绘,海燕出版社1998年初版,定价24元
2006年4月28日
7.《祖母》(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四),叶君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新1版,广西1印,定价0.41元
8.《踩着面包走的女孩》(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四),同上,定价0.35元
9.《小鬼和太太》(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二),同上,定价0.4元
10.《沙丘的故事》(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同上,定价0.41元
11.《幸运的贝儿》(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六),同上,定价0.43元
12.《为诗辩护·试论独创性作品》(外国文艺理论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初版,封面设计:曹辛之,定价6元
13.《华盛顿·欧文的世界》(美国文学史译丛),[美]范怀克·布鲁克斯著,林晓帆译,装帧设计:冯节、张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初版,定价8.6元
14.《Vanity Fair》(Wordsworth Classics),William Thackery著,Carole Jones Owen Knowles撰前言、作者小传及注释,英国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1年出版
15.《Moby Dick》(Penguin Popular Classics),Herman Melville著,Printed in England,1994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
此文已在《中国图书商报》连载,请勿抄袭或是侵权使用,如有发现,我将保持起诉的权利。
——作者严正声明
如果我们没有理由拒绝,
就请认真的关照现在我们看见的一切,
天空中并没有任何的云彩,
但是非要把它比喻的如此洁白。
——约翰#8226;琼登
1
“关于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我真的觉得是一种莫名的恐慌……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来自于自身的压力,而作家本身就是没有话语权的……”1929年,托马斯曼在《魔山》的扉页上写下如此沉痛的一段话。这种文化倾向事实上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形成,并且有极大的商业压力,从很长一段时间看来,这种情况已经形成了一个思潮。
上个世纪的出版业进行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改革和进步。四轮印刷机将报纸这个东西首先带到了人类视野,继而广播的发展将一个叫做”public-media”的名词公之于众,1934年,公众传媒学首次走入约克大学的讲台。出版编辑成了一个时髦而又盈利的话题。而随着这个话题的加深,我们也开始横向关注文学这个领域,其中包括戏剧、电影以及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而文学本身的载体也开始宽泛起来。
中国作为一个相对落后但是文化思想基础非常雄厚的国家,在出版方面显然有一种后来居上的劲头,我们或许存在着一种本能的意识,那就是文学本身的价值再次受到图书出版的亵渎,而这种亵渎,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必然。
我们不能在目前的中国为这些争辩,因为就文学本身就是变幻的,而且在变幻的过程中进行一种思想模式的较量,这种思想模式的较量,关于中国出版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会即将随之而来。
而今的文学创作变成了商业化炒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唯一缺少的就是思想。而我们本身并不具备,只有努力去借鉴,在借鉴的极致下就只有抄袭或是炒作。中国的作家第一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无论是千年之前撑死的杜甫还是淹死的李白,即使是饿死的朱自清,摔死的徐志摩,抑或是淹死的老舍,吊死的傅雷。中国的文人或是知识分子本身就笃定了一种命运,这种命运的下场是悲惨的,也是难以救赎的。
我们无法用我们目前的眼光来审视千年之前的事物,这正如梅特林可曾经说过的那样,“当代人的视野存在着一种退化,因为有了逻辑学,促使他们喜欢把自己变成一个历史篡改者,或是预言大师。”
这种异变,将会导致我们陷入一种文化的超我状态,从而变得迷失自我。
远行的天使注定痛苦,
除了撒旦的纠缠,
还有漫长的道路,
无尽之途。
——H#8226;Linbrear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一
——从”跟风书”到”跟风潮”
前日在书店的书架上看见了一本书,名字叫做《那小子真狂》,咋一看封面和可爱淘的封面极为相似,还以为是可爱淘的新作,再一看原来是一个叫做崔宇智的人编著的国内网络文学短篇集。这种书我一向深恶痛绝,然后往书架上一看,种种图书的名称让我感觉如坠云里雾里,《那小子真Cool》、《那女生真美》、《那丫头真牛》……仿佛一晚上产生了无数的可爱淘系列一般,不仔细看还真认为是可爱淘的系列书,但是里面粗制滥造的纸张和极端恶俗的内容不断让我有了想呕吐的欲望。难道说这是受大作家的启发和师承?是文学青年们的一种“英雄所见略同”?
从五年前的“韩寒新”的《三重门外》开始,中国的图书市场就出现了这样一股说不上味的潮流。在每一本畅销书的后面,都会跟着一大堆的“系列作品”,这些媚俗的书刊反而还能有“反客为主”的倾向,常常位居畅销书的榜首。大量庸俗的作者能够成为读者心里的”明星作家”。我们无意于去做评判者,但是对于这种充斥市场,让人感觉刺眼的文本,我个人认为光是呕吐还是不行的,重要的是批判,是杜绝。如果说作为作者的我们对于这种行为的态度都是任其放任的话,谁又能保证下一本书不是我们作品的“衍生书”?
我无意于做一个批评家的角色。我完全可以去在我的书房里和朋友高谈阔论,海阔天空。但是我更是一个阅读者。在书的面前,我一向是虔诚而又谦虚,然而我现在遭遇的确实满眼的“跟风书”,一本本的充满低俗和龌龊的文本在我眼前发出贼光。坦诚而言,我可以忍受低水平,但是不能忍受抄袭,我可以忍受模仿,但是不能忍受跟风。因为作家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创意,然而在这种创意的缺失的前提下,这样的文本还能好意思称为是作品吗?
还有一点就是,在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之后曾涌现出来了大量的作品,批评家们美其名曰:后慕容雪村现象。
而这种“后慕容雪村”的东西仍然在市面上卖的极为畅销,诸如《武汉,XXXXX》、《深圳,XXXX》之类,在此我并不是贬损这些作品究竟有多么的粗糙。因为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身,它并没有优劣之分。但是毫无疑问,没有慕容雪村,就不会有这些作者的出现,没有“成都”,“武汉”、“深圳”就是水中月,镜中花。难道说这种成潮流的跟风就和“跟风书”没有区别么?
当“跟风书”形成了潮流之后,“跟风潮”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如果非要给“跟风潮”的畅销给一个理由的话,我只有一句话相赠,那就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2
从马洛和本琼生开始,莎士比亚的形象就受到了一种毁灭。这种毁灭根植于一种文化的较量,本琼生执意认为巴洛克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然不适和当时的社会,古典主义即将会在当时的潮流中获得翘楚地位。尽管当时的高乃依布瓦洛还未出名——我们不得不佩服本琼生的审美眼光。而这种审美眼光本身就根植于本琼生的戏剧理念。
我们无法用维吉尔和但丁的关系来诠释这两者的关系。尽管莎士比亚一再陈述他和本琼生的师承关系。本琼生在莎士比亚死后写的悼词曾一度在文坛上传为佳话。可是在当法国戏剧家让-诺里佩斯在1843年写的书信里面,却看到一个全然陌生的东西:
“我们无法忘记本琼生那个小人在我们伟大的莎士比亚先生出名前和出名后的本性。出名前他对于莎士比亚的贬低和诬陷简直就是玷污我们伟大的戏剧和舞台……然而在莎士比亚成名之后,我真的很难想象那个悼词究竟含有多少眼泪在里面?”
对于这样的一种说法,我只能把他放到一个高度——同为伟人的争辩,我们无法用我们的眼光和审美意识去判断,在一个绝对的高度,他们自然就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2004年的4月30日的网易文化论坛上,终于出来了一个专题《谁才是真正的文化流氓?》。该专题以一种英雄即将消亡,文坛走向末路的情绪,隔岸观火的心理将中国文坛最有代表性的几位作家葛红兵、余秋雨、王朔、金庸等人一一罗列,仿佛文革期间的“反动学术权威”,谁才是真正的文化流氓?
该专题有如下一段话,摘录下来,仅供参考。
“一提起知识分子或者文人,给人的印象总是高高在上?愤世激俗?庄严肃穆?但其实历代以来,最大的流氓就是文人,最毒的流氓也是文人,因为有了知识有了头脑,“流氓”亦更加上档次。因而于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炒作者有之,媚俗帮闲者有之,流氓而出名者有之,甚至写流氓者可以进学府谈经而纶道……当然,也有假流氓之名而严正中国文化习俗者,前,先行者王小波,后,待死者,李敖。”
现实中的人们总想扮演莱茵河畔大师们的影子,但是总是失之千里。大量的作者和新闻媒体开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炒作和宣扬,究竟谁能够把这些真正的做到,这将永远是一个未知。
对于更多的评论者来说,往往只会从别人的手里拿一些下脚货过来,并且得意洋洋,其实一言概括,无耻者终究无耻,流氓者永远流氓。
秋山秋水闻弦音,一半风雨一半晴。
闲言碎语耳旁过,日照冷眼夜夜心。
——梅光迪#8226;秋夜听雨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二
——论“文化流氓”的倒掉
一直想触摸这个话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使我能够想清楚究竟该如何去阐述这个概念。对于文化流氓,我的理解只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打着文化的旗号进行非法勾当的文坛流氓,这种流氓往往以多种形式出现。
记得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词是被加在余秋雨先生身上的,而我个人认为这个词显然和余先生无关,在更多的情况下,学富五车的博士生导师余秋雨先生只能算是一个畅销书作者,或许余先生只是因为在某些娱乐场合频繁上镜而已——但这一点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却是完全容许的。所以说,真正的文化流氓不是余秋雨先生,而是某些不通文化但又喜欢来招惹文化并且搅浑水的一些非专业人士甚至社会小青年。
文学的概念在德里达之后一直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是面临最大的优点就是文学真正的做到了平民化。冲出了理论框架的文学在上个世纪显露出了它从未有过的生机。在全世界的图书业出版业迅速发展的时候,文化流氓诞生了,或者说,因为这样的一个社会文化条件下,文化流氓有了滋长的温床。
现在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现象,那就是在我前面所说的”跟风书”之后,会出现一些更为畸形的书刊。这些书刊的作者无一例外的以批评家评论家甚至道德家的身份出场——往往在文坛上掀起歪风怪风不是作家本身而是这些三流的评论者。我从来不喜欢针对某一个作者进行任何性质的定性,包括一种现象——即使是八十后我也只是为其正名而已。然而更多的文化流氓却将这些写成了《八十后XX批判书》、《评八十后XX现象》,而且其中相当多的批评者只是中学生而已,从作家的低龄化到评论家的低龄化,诸如此类货色,无聊至极。这难道能称其为作家或是评论家么?
事关这些,在我第二本书的前言里面已经写的非常之明朗,文学也是社会科学的组成,虽然不需要如物理数学一般的逻辑严密,但是也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布偶。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不容玷污的。这些在九十年代曾经在歌坛影坛造绯闻玩八卦的文化流氓们再一次的发起了冲击——而这一次却是我们一致认为很圣洁的文学。难道我们可以纵容这些没有形成世界观的社会小青年们任意践踏一门有着自己概念体系的社会科学吗?
只要是一门科学,它必定会在自己发展的道路上得以完善。而这些微不足道的文化流氓也只是一群利益所驱而不择手段的乌合之众。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必须要有大的人文关怀和知识素养。而文化流氓们绝对没有,他们可能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楚。所以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刹那开始,就预言了他们将会倒掉。
流氓终会被扫入垃圾堆的,他们的倒掉也是一种必然。我只是想充当一个清道夫而已,因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垃圾是不会自己走进垃圾桶的,还需要我们费点力才行。
3
在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化圈子里,都能看到一个这样的风景,那就是文化领袖本身的先驱。比如说霍桑的《维克菲尔德》和菲朗茨#8226;卡夫卡,以及马洛《马耳他岛的犹太人》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包括菲茨杰拉德和哈代。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示了思想上的薪火相传,一方面显示了一种预示和提高。
同为巨人,我们完全可以读到茅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相似之处。尽管大多人都用抄袭这个字眼来形容两个文化巨人的碰撞,但是毕竟都是巨人,毕竟都有独立的思想。
“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也是一种精神的。和人品没有关系。”1554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最后一名巨匠终于说出了这句话,《被解放的耶路撒冷》让塔索这个名字终于在佛罗伦撒和但丁、彼得拉克并列。人文主义打破了短暂的沉寂,开始了一种类似于1980年后伦敦指数的复兴,英雄即将谢幕,好戏尚未开始。
集体丧失智慧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这完全取决于整个民族或是社会的群智退化或是进化,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面,伪装的文化或是精英总会被扫入垃圾堆。
只有漫长的等待之后,逐渐分晓。复制思想的只是传承,而悲哀的是文字的抄袭。这种抄袭,本身就是基于一种功利主义和名利思想。郭敬明、叶辛,这些原本不起眼的名字却因为这个耻辱的名字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标志。
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物理堆砌,而剽窃,则是一种技巧上的道德侵犯。
——梁漱溟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三
——抄袭:无耻者的耻辱
在我决定写关于抄袭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支持。其实我起初决定把这个放在第一个批判的话题来写,特别是在网上看到前段时间闹得特别轰轰烈烈的郭敬明抄袭案件已经结案。关于抄袭,或许应该从这个谈起。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评论没有攻击过任何人。但是从郭敬明的抄袭上来看,我已经做得足够宽容,因为面对一个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堕落至此,或许的尖刻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挽救。在媒体请我做评论的时候,我曾经想试图保持沉默或是选择超越某种媒俗的评论,无论是我还是张佳玮,对于郭敬明无耻行为的攻击我觉得应该到此为止,因为在抄袭的背后,我们必须要去体会什么更深的东西。
说实话,在郭敬明之前,文坛对于抄袭几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坛毕竟是纯洁的,写做毕竟是一件高尚的事业,作家毕竟是道德高尚的范例——其实在少年作家蜂拥而上的时候就出现了未雨绸缪的一种迹象,毕竟所谓的少年作家不是道德规范的表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豪。文字在更多的情况下并不等同于素质,于是,就出现了郭敬明这个事件。
在成都晚报上看到这个报道的时候,看见后面有一个叫做岳千川的“评论家”对于郭敬明的抄袭采取一种传教士一般悲天悯人的宽容态度。我曾经批判过这种所谓的批评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文化流氓的变体。而对于郭敬明这种无耻之徒,他们善于把握风向,在火红的时候煽风点火,在落魄的时候进行无耻的施舍。青年作家更多的是陷入这种批评家的评论中自恋——他们永远不能明白,无论是什么时代,评论家都不是道德标准。
在如今的文坛上面,抄袭似乎成为了一种现象,正如某些人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而抄的好坏就是作家的创作标准。在虚拟的社会下越来越多的抄袭事件浮出了水面,从我们心目中的大作家叶辛到炒的正热的《中国城市批判》,这一切已经让原本清白的文坛已经变得污浊不堪,我可以毫不怀疑的说,到了世界末日的那一天,世界上只会剩下一本叫做圣经的东西,因为没有人敢去抄袭,而那本书,就是我们最源初也是最后的经典。
我们必须为这些事情做一个总结,那就是在我们这个原本浮躁的世界,郭敬明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作者,这一切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一尘不染的事业。而郭敬明很好的充当了反面教材,其实说到底我们必须报以一个这样的眼光,感谢这些人,他们让我们关注了文坛的另一个阴暗面,或许对于郭敬明之类的无耻者来说,诅咒代表着忠告,鞭挞意味着救赎。
4
大盗有道。这个来自于《吕氏春秋》的名言彻底让中国人的盗窃合理化。从文学和商业结下不解之缘开始,盗版就成了一种必须,一种本能。
图书的利润最早见于霍特曼的1963年的《论物质主义》,他首先提出再文学消费中的“利益差”,即书的定价和图书成本之间的差价就是“作者的社会认可程度”,在上个世纪中期,世界图书市场未能形成格局,盗版也就不复存在。
我们不妨打通文学接受的历史,自从和商业化挂钩以来,所有的人都开始了表现出一种内急和焦虑。一方面对于金钱的需求已经超过了上个世纪任何的一个时代,一方面对于利润的剋求将成本降到了最低。差价不再是作者的社会认可程度,而我们,却充当了被侮辱被损害的角色。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任何一个带有利润的资本运作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生产,分配消费。而在消费阶段也就逐渐的演化成了所谓的接受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利润的最大化和扩大化”(哈里森#8226;兰诺德),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这个信号所引发的就是关于下一轮生产的泡沫化和衰败。因为按照博格的理论来看,在一个相对稳定并且开放的竞争市场,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下一轮的生产。
在市场经济第二轮大潮侵袭的时候,金融危机开始了一种坚持而又持久的冲击,这个浪潮带给一个时代的是关于房产、伪科技和泡沫传媒的大幅度增长,而忽略了基础物质的积累和人类意识的荒漠化。
勿庸置疑,如果这种现象放到了图书市场中,消费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生产这个最原初的环节,环环相扣。对于庸俗图书的追求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盗版书的泛滥成灾。
资本家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会去冒着被绞首的危险。
——马克思#8226;《资本论》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四
——盗版:当文化遇到强盗
我很不期望把一个商业话题放到一个学术的领域来评论——但是我还是这么做了,原因和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中国人习惯在文化上作文章,很多庸俗的东西非要归属到文化这个领域里面,这样就会使人对文化这个原本纯洁的东西产生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批判。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盗版。
在我前面说到的“跟风书”、“伪批评家”和“抄袭”实际上都和盗版是分不开的,在很大的情况下,“跟风书”和“伪批评家”的本身就是一种盗版,因为正规的大出版公司是不会这样做的——即使是一些购买书号并善于炒作的文化公司也不会去鼓吹这些“跟风书”和“伪批评家”,在很大的情况下,他们就只有靠“盗版”来作为他们表现的平台。难道说这不是一种文化衍生现象吗?
而盗版在这几年的猖狂似乎使国内舆论界更为关注,走进任何一家不成规模的书店或是音像店,几乎每一个这样的商店都会销售各种各样的盗版,一本书可以寻找得到无数个版本,一个书号可以被无数本盗版书轮奸,当我们引以自豪千年的堂堂中华文化在伪商业化面前低头垂泪的时候,这些盗版和百年前火烧圆明园、劫掠敦煌文化的的英法强盗难道还有区别吗?
值得说明的是,盗版似乎是中国人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现象,在英语中盗版这个词“pirateedition”带有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剽窃者”。当我们高喊”打倒抄袭”的同时而忽略了另一种危害版权行为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沉默,因为当你的书在地摊上被别人做为一本色情书刊作者出现的时候,那个时候别人也会和你一样保持沉默。
我所知道的一个憎恨盗版的作者就是我所敬仰的学者余秋雨先生。余先生从自己遭受盗版的客观事实出发,对盗版者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抨击,但是所见到的收效却是“评论家”的苛则和羞辱。当我看到余先生笔下无奈而又悲哀的文字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和使命感。这一切正如好友陶磊所说,当话语权和文化的治理权控制在少数文化流氓手中的时候,文化的势力会走向一种历史的反动,比如说抄袭,以及盗版。
5
在网络上常常会有这样的帖子,那就是把我写的东西归结为一种文学垃圾,因为在更多的人眼里,网络文学和校园文学太多的受到了商业化的影响。本身在四轮印刷机之前。文学不存在任何性质的商业性质,但是一旦有了利润,那种非利润化的敌视会让人觉察到一丝隐讳。
而事关垃圾文化最早的批判自然非夏洛特丹玛斯莫属,这个称为肯定来源于这位所谓的超意识主义者对于德里达的强烈批判。他们都期望能够恢复一种自由的叙述学阶段。在一个绝对理论化的前提下,垃圾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最恶毒的语言,也比时下最高贵的语言动听。
而如今的文化变得更加诡异而又阴森,这一切正如《Titanic》中所表现的詹姆斯#8226;卡麦伦和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关系一样,我们会陷入一种莫名的忧郁之中。包括陈逸飞和哈默的关系,这种金钱的刺激只会美化垃圾的文化。
垃圾的文化本身是一种在言说上提到了那种难以到达原初表达的境界。因为有了金钱,而我们变得难以去辨明是非,以及文学。
所以才有叙述学理论的复兴,我们不得不佩服德里达的高深。
我失去了表达上的欲望,充沛的创造力,持久的努力,意志力。我想我遇到的是创作上的一十八个敌人。
——小饭#8226;《创作上的一十八个敌人》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
——垃圾书和垃圾作者
面对着马上就要开盘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和即将上市各种各样的图书,这个原本让我回避的话题再一次的在我的脑海里想起,那就是我们长期蒙受到了一种恶意的欺骗。那就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很多偶像级作家,其本质只是一个技术精湛的演员而已,换言之,更多的作家们已经承认了自己对于文学研究和人文精神上的缺失,但是可悲的是,我们丝毫并没有觉醒,相反对于这些所谓的作家,我们更是抱以谄媚的掌声。
我们似乎不能理解一个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太多的作家并不能做到我们心目中的那样完美无缺。特别是更多的畅销书作者暴出的某些绯闻,对于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错误。面对这些已然成为客观的事实——垃圾书和垃圾作者,我们无法不陷入茫然。
图书市场——这块原本属于文学的神圣殿堂已经遭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毁灭。大量劣质而又昂贵的文本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掀起一阵又一阵波浪,而那些文本的作者却包括如下人物:劳改犯、三陪女、小学生、和某些不入流的文体明星。而其文本的内容或抄袭、或代笔、或粗制滥造。
所谓的经典和精品永远不能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面立足。这一切正如余秋雨先生对于中国文学界现状的评价一样,大量的文学从业者开始了一种庸俗而又险恶的包装。相当不学无术或是道德败坏的人走进了文学这个圈子,出书、出名、争取社会话语权。这一系列行为似乎赢得了更多的叫好声。而出版自由又成了这些人炒作的理由。
随意走进一家书店,就会看见相当多的这种作者,他们的头衔多半都是著名学者著名作家著名演员之类,而他们的经历则都是没读过书刻苦奋斗并且自学成才,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那种对读者不容质疑的说教和指责则是他们恒久不变的特色。经典在书架上落灰,而伪学者们的书却在不断的畅销。
我无意于去攻击这些原本就很无耻的垃圾作者,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重复的制造着图书市场的混乱和拥挤。一本本非专业人士写下来的垃圾畅销书,除了对于学术本身的亵渎,也就再无他用。
从十年前红极一时的《学习的革命》到当年竟相阅读的《刘晓庆自白录》再到现在热卖全国的《水煮三国》,我倒不觉得这些垃圾书究竟可以能改变我们多少,用复杂的故事来讲一个通俗的道理或是摆一些荤段子就能成为作家的话,我姑且这样认为,他们唯一的特长,就是把我们口袋骗走。而我们,则是遭受欺骗的大多数。
6
在十八世纪之前的欧洲,我们会被肉体所感动。因为在那个精神小于肉体的时代。古典主义甚嚣尘上。我们只有通过厚厚的典籍来揣摩最原始的肉体观念。
在我十六岁的时候,曾经被渡边淳一的文章所吸引——即使现在看也比米兰或是村上高明许多。《化身》和《失乐园》曾经是我最为激动的作品——反让我把里面的性描写忽略了。直至现在,我都会为里面的精彩描写而鼓舞许久。
对于妓女这种文化,应该完全脱离于精神上的。按照萨德德观念,在任何一个社会的阶层里面。关于性欲的满足绝对不是纯物质上的。马克思把性欲食欲求生欲归结到物质消费当中,是错误的。因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妓女所提供的商品并不是纯物质上的,因为肉体的交换在本质上就是相互的。
金赛的观点并没有多少人认可,毕竟他的语言和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而关于精神的性消费最早则是由西村寿行的性爱推理小说里面获得的。这位获得了介川龙之介文学奖的文学家首次提出了“将忧郁的性贯穿到人类个体”的观点,而在它之后有后来者,哈默斯。也有前行者,劳伦斯。
他们的最原初的看法并不是把性器官和男女性交的内容作为一个刺激本我感官的题材,而是作为对于社会最原始的揭露,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性是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当然除去那些行为艺术家们。
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性本身包含了太多的东西。而在老儒家们的眼中,妓女这个称谓似乎比性还要高的多,因为在它们的世俗观念中,还包括了柳如是,董小宛等青楼才姝。而不单纯的是性的满足。毕竟还包括精神上的一种劝慰。
在华灯初上的大街上,我会看到很多女子,面貌憔悴,与小说中的风尘女子相去甚远。因为他们被现代化了,包括现在的作家。
我所痛恨的,就是女子出卖自己的身体,男人显露自己的金钱,并且引以为荣。
——余英时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六
——身体写作
这个话题是我一直想批评的,那就是所谓的身体写作,以及被后来人细化的下半身写作和生殖器写作。我始终不觉得当文学被刻意介入到性欲当中去的时候会散发出一种多么诱人的文学气息——即使诱也不会诱人。我一直这么觉得,但是事实上更多的人却执意选择这种创作方式并有发扬光大的意味,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恐怖。
从卫慧到沈浩波,再到去年流行的木子美,直至今日在世面上公然打上“儿童不宜”的“性爱小说”,让中国文坛彻底高潮了一段时间,而这种高潮,用这些作者们的话来说,就是“在一次虐恋中达到高潮并畅快的呼喊”显然,这种高潮是畸形的,也是变态的。
在全国最大的中文社区天涯网站,点击率最大的永远是那种带有性爱色彩的小说,而在全国最具有纯文学色彩的红袖添香网站,最有人气的文章也总会带有“处女”、“高潮”、“性交”之类的字眼,而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标题和内容总是在众多帖子里沉底,在各大书店里面,荣登畅销书榜的似乎永远都只是那种带有色情和暧昧的图书。这个现象,只能表示我们现在处于一种变态的审美环境中,而这个环境却恰恰影响着我们对待这种问题的态度。
记得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人的身体是最重要的,因为上帝赋予你生命就是一种对于你最大的责任。所以西方人善于奋斗善于享受生活。而浮躁的中国人却把自己的身体廉价出卖给所谓的文字和畅销书。如果说文学创作是神圣的事业,那么这些人就是亵渎神圣的撒旦。
我不是信奉宗教的卫道士,也不是思想封建的腐儒。我只是在尊重知识尊重公民权利——出版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每一个享受出版自由权利的公民也必须要承担维护社会文明进步的责任。
身体不是写作工具,阅历才是写作的本钱。记得一位作家这样说过,作家写生活才是如超我般搞创作,写回忆录才是江郎才尽的自我写作,而拿身体写作却是一种最为无耻和没有创意的书写,因为他们始终走不出本我的阴影。
7
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创举莫过于把所谓的文学和艺术划分了群体。所有的古人和今人都会生活在一个既定的框架当中,然后我们再给自己也分了类,就这样持续下去。
贺拉斯的《诗艺》里面将一切都表述的至为明白,那就是关于我们的祖先,最原初的分类乃是基于一种思想,而不是任何功利主义的因素。即使是功利主义的滥觞亨利米尔,也不会将自己分类,因为没有一个艺术的评判者会刻意把自己作为一个标识。
从一开始,普鲁斯特就拒绝和王尔德“为一个圈子”,因为固步自封的圈子让王尔德自己都不能接受,从古典主义开始,所有的作家都期望单独,但又拒绝独立。
写作是一个长久的事业,而不是某一个团体的任务。毕竟从任何一个时代来看,写作作为一个既定的格式,很少有人会去提及关于写作的种种分类,而这种分类,在开放的市场里面已经变成了商家们的投机。
赛谬尔贝克特和乔依斯的圈子是唯一承认的,而作为文学巨擘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象,或是佳话。
我们拒绝一切的划分和决定,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特德#8226;休斯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七
——作家群体
现在在图书界最让人呕吐的一个概念莫过于当时沸沸扬扬的”八十后”事件,从事情一出来到最后的惨淡收场我都抱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倒不是我本人疾恶如仇眼红那些二三流的作者卖书发财,而是实在无法忍受某些低能的非专业化评论者盲目的把某些作者按照外表划分三六九等,而且这种划分更是获得了一些书商们的迎合和吹捧。
最先提出这种观念的应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些垃圾评论家提出的”知青文学”和”伤痕文学”,当时中国人对于外来的文学流派知之甚少,再加上动乱和集权导致中国人在文艺观上面的单一化,这些名词很被中国人接受并薪火相传,二十年前的纵容没想到为二十年后的中国书商和伪评论家们铺平了一条发财的道路,什么八十后、什么后后现代主义(注意:不是后现代)、什么”档案小说”,都是欺骗老百姓的话语,说白了,怎么样分类赚钱书商们就怎么分类,再加上一大批三流评论家们的造势,准没错。
写作是来于生活的,文学是生命的升华。自古就没有什么文学流派是按照年龄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本身就是一种荒唐,但是文学理论在遭到批评的大环境下,没有人会接受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学探讨,而是依照着整个市场的引导,来健全自己的理论体系。
对于读者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因为他们只有通过非专业的渠道来了解文学的现象和本质。所有的作者被划分成了无数个层次,然后再进行创作上的再分配,显然,这是一种文学的专制,也是束缚作者作者写作范围的一个桎梏。
还有一种分类则是更为荒谬的,那就是用一个出名的作者去形容或是比喻另一个有待出名的年轻作者。我所知道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做李傻傻的湖南青年——除籍贯之外与沈从文再无半点共同点的小青年被冠以”少年沈从文”的光荣称号,仅就我个人认为,李傻傻的写作风格如果因为这个称号而随之改变的话是不值得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浙江作家都和鲁迅有着所谓的师承关系。
相反,我更乐于接受的一个分类是青年作者这个说法,因为大家毕竟都是年轻人,写出来的东西到底还是有些新锐和前卫,至于说什么其他的分类和说法,我觉得其本质就是一些幌子而已,而拿这些做幌子,却是很要不得的。
8
我们未来的时代,
浮躁而又虚伪。
连孩子们的眼神,
都变成金子般的光泽。
这是朦胧诗代表人物北岛先生在自己诗歌的扉页上写的一段话,而如今这句话已经到了一语成齑的地步。
中国作为一个集权制国家,教育制度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焦点问题之一。从每年的中考、高考、成考一直到各种资格认证。中国的青年们长期被考场这个东西所压制着,如果非要计算这个时间的话,那就是一千三百多年。
而这个时间,却是一个漫长的中世纪。在整个中世纪里面,中国人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张纸一支笔上面,而忽略了真正的品质和水平,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的思想接受了一种难以言述的历练,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阶梯教课书理论,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尔顿辅导制,总之,该被我们忘却的,永远不会苏醒过来。
从中国的图书市场一眼望去,永远不会亏本的就是教科书和随之而来的教辅资料,这些资料各有其名,花样迭出,唯一不变的就是“考核心”,任何资料都是为了考试而编写,并且大受欢迎。
黄冈,这个有着一千年历史的古城在中国的应试教育历史上应该写下沉痛的一笔,正是因为黄冈中学,黄冈模式改写了几代中国人。偏、怪、难成为了黄冈试卷引以自豪的资本,在黄冈人的眼里,他们所拥有的,就是一种蠢猪式的愚蠢。
这个诞生了华罗庚的名城,却成为了应试教育的基地。大量出自于黄冈的学习资料也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大放异彩,美其名曰:高考大省,权威资料。引全国考生趋之若骛。
鲁迅先生有言:中国总有一种人,那就是做惯了奴才的人。
中国人的观念很奇特,孩子往往做为一种党派或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者,但是孩子们的早熟却受到社会的一种非难和置疑。
——约翰#8226;道格拉斯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八
——教辅风
作为一个从高考过来的人,特别是受“黄冈模式”残害多年的我对于一种图书应该是最为敏感的,也是最为痛恨的。那就是众所周知的“黄冈密卷”,此试卷坑害湖北及全国数万考生,衍生出来的各类兵法考典考霸足以让数万考生从神经衰弱到精神崩溃。每年湖北乃至全国的书店总是被这种粗糙而又厚重的图书充斥着,这种东西,被业内人士美其名曰:教辅书。
有过做图书经验的人都知道,做教辅是绝对不会亏本的。相当多的图书公司是依靠教辅书来填补纯文学图书的亏本——其实这也是中国孩子图书取舍观的一个体现。而这种教辅书究竟能给中国图书市场带来多少好处?关于八十后关于身体写作,在这些炒作沉静下来之后,教辅风即将成为人们关心的下一个话题。但是就我个人觉得,目前的评论界就此事似乎还是趋于相当的寂静。
尽管如此,可是对于教辅书的批评,社会各界早就已经是怨声载道。就延边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字#8226;词#8226;句#8226;篇与达标训练(五年级上册)》一书为例,一书中竟然就有十几处错误,在琳琅满目的教辅书中,很难找到一些真正的精品。据笔者从”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相关信息,市面上存在相当多的纯粹以盈利为目的出版的教辅书,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厚度”,抢时间,这些书的编写者竟然多从网络上或其它教辅书上直接抄袭,造成教辅书内容雷同,有的甚至连错误都相同。某些稍微“有良知”的编写者在编写教辅书时,就约请一些资历并不深的教师进行编写,美其名曰“名师辅导”,这就直接带来了教辅书质量的下降。最无耻的做法就是“新瓶装旧酒”。将教改前的教辅书拿来改头换面,就变成了适应现行教程的新教辅书。有的竟然只是换一个封面,把里面的题目换一个顺序,这种做法和抄袭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教辅书实际上蕴含了家长、社会对孩子成才的期望。而很多出版商就利用这种人性的善良来大肆出版一些极为垃圾的教辅书。笔者在高考结束后曾经将使用过的试卷和教辅书当做废纸卖掉,居然还能“回收”数百元。据笔者了解,家长和孩子们逛书店,孩子们最为痛苦,因为家长会给孩子购买大量的教辅书“加码”,即使到了大学,各种“四六级冲刺”的卷子仍旧是学生们最为痛恨的负担。
高中是“黄冈”吃香,大学是“星火”、“王长喜”受欢迎,考研是“海文”。每一个培训机构或是参考书有自己的品牌是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让这些品牌成为垃圾。一万个学生里面有一万本不同的王长喜,湖北老师出的卷子不一定都是黄冈密卷。教辅书究竟含金量多少,没有人能够知道。
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心愿,盼徒成才是老师们的初衷,即使是孩子,他也有着自己奋发向上的梦想。这都是好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让劣质的教辅书把这些变成黑暗的梦魇。
9
在我们所接触的图书里面,很少有可以满足我们真正需要的。而不是纯粹的教化和欣赏。这正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从最遥远的《荷马史诗》开始,我们面临了一个相当怪异的问题,那就是在很多人的眼里,文字书写和口头言说已经出现了相当大的分歧。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接受客体的文本,都必须承受双方的压力,也就是说,在更多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究竟能否表达我们的初衷?
在书店里面我常常会在最畅销的书群里发现垃圾,而且众多的垃圾总是让我感觉到他们是在用一种极为卑劣的手段在作秀,因为他们自身没有任何可以闪光之处,而这种作秀,恰恰是他们在对大众的一种说教。
无论是口头言说还是文字表述,勿庸置疑。更多的情况是平等的,而绝对不会出现一种并不存在的偏颇。比如说公众传媒上的说教和侮辱。对于读者来说,地位显然要高于作者的,而作者却往往在读者之下,并且用一种期待的眼光去审视这一切。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并不期待大家相信任何书籍里面的教条和理论。而中国人却会盲目的相信这一切。从《易经》开始,归纳法就代替了演绎法,逻辑的缺失一方面让中国人的j近代自然科学大退步,一方面让中国人盲目的相信自己或是别人的经验,懒于思考。
466年,罗马帝国的奥列勒乌#8226;奥古斯丁教父写下了一本叫做《上帝之城》的书,他的灵魂越过了伽太基,超越了屋大维,他想作为一个说教者,告诉所有的人,上帝终将会降临人世。
上帝死了。
魏玛公民尼采在千年之后如是说。
不要相信任何的书籍可以让你致富,唯一相信的是你自己是否会因为这些书籍变得一无所有。
——让-塔里瓦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九
——“励志书”的风潮
这个问题我在开篇的时候曾经提到两句,但不甚深刻。从当年加入贝塔斯曼书友会送《学习的革命》开始,我就对这种称为“励志书”的图书开始了一种厌恶——至少是一种排斥。因为我本身就不相信这种类似于谋财害命的图书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的经验和财富。等到《谁动了我的奶酪》和《穷爸爸、富爸爸》一起荣登畅销书排行榜之后,我就开始了一种研究或是反思,而批判只是方式而已。
打开百度搜索“励志书”,就有将近20万条搜索项。而根据一年前的北京书展记录。深圳海天出版社重点推荐的“励志书”——陈安之的《自己就是一座宝藏》一跃登上了深圳地区销量排行榜,在其他书店也是好评如潮,销量翘楚。而海天出版社的”励志书”则是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的,从前几年出版的《罗兰小语》到《世界上伟大的推销员》等,无不畅销。但是,这些书究竟能给读者带来多少益处,无人能知。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我们本身面临的问题就是读好书。而综观如此多的励志书,上面无非是格言警句、名人趣闻再加上所谓的花边新闻。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蒙昧思想,把书里的内容奉为不可知的神话。大量的励志书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论。比如说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无非是事物和社会的变化导致一种不可知,但是却被书商们奉为圭臬之作。《卡耐基成功之道》更是出现了无数个版本,一本《操纵自己的方法》里面充满了生物学、心理学,能有多少读者可以看懂?
说到底,大量的励志书里面所表现的就是一种肤浅的哲学观点,或是社会科学理论,本身没有任何独到之处,即使有某些人的体验,我觉得也未必是我们的普适定理,因为太多的问题只要我们稍微一思考就能想到,并不需要别人的告知,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还需要我们自身的探索和思考。如此说来,冠冕堂皇的“励志”不如脚踏实地的”立志”。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幸福TM》的书,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在报纸上随处可见。这本书可以说是抨击励志书的绝好材料,那个叫做爱德温的编辑可以说是一个地球的毁灭者,他的励志书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虚无,然后让整个世界陷入一片黑暗。我觉得,这是每一个读者或是出版社都应该考虑到的结果。
10
任何一个形式的批判都必须有一个终结,而称之为批判圭臬之作的《汉堡剧评》的再评论,却是让人感觉十分冷酷。
1934年,约翰#8226;奥莱尔在《致华莱士先生的信》中写道,“我真的感觉不到他(莱辛)究竟有多大的文学力度,本身的批判就是一个最为严肃的错误,而我们却……宽容。”
而现在更多的文学作品——包括批判作品,本身就包含了一种偏见。在内容的描写上开始有了极为强烈的针对性,更多的批评家给人一种悲天悯人或是道德家的感觉。因为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道德变成了一种附属,并非准绳。
从裴子野或是蒙田开始,他们对于文化的批判多半出于一种救赎或是改造的目的。立的前提是废,而立又是废的结果。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眼里,批评已然变得不是那么神圣,取而代之的就变成了最简单的陈述和羞辱。
而我企图想越过一个鸿沟。用纯理论的话说就是超越一个影像的制约,进而达到原初的境界。一次批判是批现象,二次批判就更不会批判本质了。
从垃圾书到文化流氓,往往评论者自身都会陷入这个漩涡。因为我打击的不是一个本质,而是一个现象,当我作为现象之一存在的时候,我注定会陷入另外一种批判的声音。
综上所述,我不辩解。
我们必须明白一个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在更多人的眼里,批评家永远是最无耻的,最不中用的。
——默多克
中国图书市场十大恶俗批判之十
——捧杀
这本是新闻的内容,和出版关系不大,但是它又是直接制约出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批判的最后,我还是想提一下。
在最有人气的网络社区天涯网站上,常常会看到一些作者关于一本新书的评论,别当真,其实这都是自我吹捧罢了。正因为此,才出现了一个很有人气的名词“马甲”。更有甚者一个作者使用七八个ID进行轮流吹捧,大有做“托儿”的味道。但是网络毕竟是虚拟的,这种吹捧还是可以作为一种宣传存在的。
现在更有一种势头,那就是一些出版物。这种出版物往往在前面会有一个“母版”,也就是说,一本书出版在前,然后另一本书马上就随之推出,美其名曰:评论。而实质就是一种过分的吹捧。无论是当年走红的《幻城之恋》还是后来居上的《XX批判》,总之,无论是好是坏,都是必须,只要是炒作必须,无论捧杀,一概照单全收。
如果说关于书的“子版”是捧杀的初级阶段的话,那么关于某个人的吹捧则更是让人觉得恶心,一本《就爱周星驰》横扫完今年的北京书展之后就在各大校园里面招摇过市。作者更是署名“周星星的粉丝”,这种近乎把肉麻当有趣的吹捧绝对是让人倒足胃口的。尽管如此,这种书仍然在市场上获得了一种变态的叫好。
这种捧杀的最高阶段就是对于某个群体的“杀”而不是“捧”。苏七七一本《十大导演批判书》足以让中国人觉察到评论家的无聊而不是导演们的无知。继而再来的《十大少年作家批判书》和《十大作家批判书》……不但媚俗,而且明显就是在一种恶心的创作环境下跟风做祟,企图搭顺风车,走顺水路。而这种东西,与其说是评论,还不如说是广告。据报道,一个姓黄的主编还发出过这样的话,“我就是捧杀,我就是炒作,你要怎么着?”而笔者惊奇的发现,他还是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
我完全可以批判一点,那就是现象,正如我写的这些批判一样,除了一个抄袭——这个完全是一个典型,之外,我并没有对任何具体的个人进行恶劣的攻击或是吹捧。因为我深深的明白,这种并非社会性质的言论,毕竟是靠不住的。
尾声:
即使到了现在,我都有一种冲动,那就是看见一个叫韩寒的人,哪怕和我面对面,我都会手心冒汗。
或许是出于敬重,或许是出于景仰,其实更多的是出于怀念。
在所有的东西都结束之前,我开始了一阵漫长的反思。从新概念萌芽到网络到杂志再到作家协会,我经历的东西,确实让我有一阵惊惶。
新概念作文大赛是被羞辱最多的话题,而我不想再说,以及被某些人称呼的所谓什么后事件,更是无聊至极,但是我可以这样说,新概念不是垃圾,绝对不是。
有人戏称第一届到第五届是黄金五代人,其实这更是胡说八道,第一届第二届的名字应该是真正的黄金一代。当李傻傻恭小兵这些一个个往外翻腾的时候,有谁还能回忆起如下的这些片段?
打个电话给佳言,我手握听筒,一字一顿说得清清楚楚的:“三年前,有个人承诺我,给我三年时间,如果我快乐,他给我祝福,如果我寂寞,他给我幸福,三年过去了,那个人,他还在不在?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孩子》宋静茹
《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孩子了:“吾儿乖,待汝者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杯中窥人》韩寒
人们说爱是治疗一切的良药,而我的爱恐怕远远不够,他父亲的爱恐怕也只能适得其反,而且除了爱呢?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作品《小狂人日记》许人杰
我将下面的名字一个个打出来,他们有我的朋友,也有我的兄弟姐妹,也有的是我的陌生人:
是谁,其实无所谓。
韩寒怀沙祁又一陈佳勇宋静茹杨哲刘嘉俊周嘉宁许思窈尹姗姗许人杰陶磊丁妍谢理达许佳甘世佳等
我向如上这些名字致以我最高的敬意。
请不要因为某些人玷污上面这些名字。
谢谢。
“让我们放弃尊严,
因为我们本身低劣,
在血统面前,
我低下最高贵的头颅。”
这是戏剧理论家阿尔妥的两句诗歌,比起在文艺复兴之前在宗教裁判所烧死的人来说,我们要幸运的多。
当我们放下所谓作家作者文学家青年学者乱七八糟头衔去看我们这个圈子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异样的冲动。
我代替如上的那些名字,写下这些文字。
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简短的红色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吴连长带着队...
2024-03-24
湖南省汨罗市长乐古镇的抬阁故事会(国家级“非遗”)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杂技,并集表演、彩绘、历史、天文、地理、文学、民情、时代精神等融为一...
2024-03-24
什么数字算爆款? 将近半年来,我在头条上发表了一些作品。我大约地统了计一下:其中展现量一万次以上的39个,包含34万次的1个,19万次的1个,17万次至5万次的...
2024-03-24
他和她共同就读于一所音乐学院,他酷爱音乐,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 尤其是他那一副天生慈性很足的歌喉,更是得到了众多女生的垂青。 使得其它男生即羡慕又妒...
2024-03-24
中国有十三亿人口的话,我认为应该就有十二亿五、六千万佛教信徒。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
2024-03-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