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心哲理 >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把你的作品发到中国作家网你乐意吗?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把你的作品发到中国作家网你乐意吗?

发布于:2022-06-07 作者:admin123 阅读:57

我的《中国作家网》发诗历程(随笔)

中国作家网是由人民网,文艺报社,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和营运。是国家级的公益性的,大型专业性的文学网站,品牌性权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创作成员有两部分,一是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讯文学院学员为主的专业作家诗人,二是以广大文学爱好者为主的业余注册用户。高手方家大师如林,就算你是柔弱小草小苗,能在这大花园里占有一席之地,与众多大树健康成长也是大好事。

中国作家网的审稿,可能是各大专业文学网站最严的,严到可以为一字一词一句的不适,而全盘否定全文予以退稿。审核均由专业编辑人工逐一而定,不论名家新人与否均一视同仁。虽然在该网发表作品,一是没有分文利益,二是一般作者几乎没有任何推荐,三是阅读量很少,四是几乎没有点评转赞(评论也要审核)。但依然有众多文学爱好者,信心满满执著投稿,以示对诗文真诚炽热之爱。

我从去年注册该网,到现在刚满一年,经过艰苦努力坚持,经历几十次的退稿。有的更是反复修改再投,终于成功发表诗歌一百五十首。初步达到一部中大型诗集的规模,能不能出书就听天由命吧!顺便告诉你一个秘密,在该网所发的作品,各级地方作协都是认可的,可作为加入作协的作品数量。

我头条主页的置顶文,就刊发了早先的一百二十首诗的目录,后面的三十首还未录入,有部分在微头条和文章中选发过。各位好友如果有兴趣的话,请登录该网搜索"柔美的风"即可。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进驻(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很有必要。你要清楚明白,文学作品和自媒体作品大有不同,自媒体人大多追求名利收益,而真正诗爱者则追求诗文的内在质量。

图一,我的个人主页。图二,目录式的作品简介。图三,我审核通过的部分目录。图四,退稿的部分目录。图五,六,我的诗作选一。图七,八,我的退稿故事会选一(发于新浪微博)。图九,中国作家网会员在线。

一、有哪些情节多次反转的故事?

我二姐的婆婆巨能作(读一声),特偏心向着闺女,专门欺负儿子儿媳!

三个闺女没嫁人时,在娘家就不会洗衣不会做饭(那个年代女人不洗衣做饭不做针线活的几乎没有)。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尤其大闺女,最是好吃懒做,还最能装!

大闺女嫁人以后还是娘家养着,母亲给钱,又给带孩子,父亲帮着种地。一年四季的针线活,六七口人的衣服和鞋都是拿回娘家来做。每次都是坐在炕上先骂一顿公婆如何不是东西,然后哭哭咧咧一阵诉苦,接着就描眉打鬓磕着瓜子去串门子,把几个孩子和成堆的活计留给母亲和两个嫂子!

那时候二姐在学校教书,没有时间帮忙做活。婆婆就特不乐意,几次三番的闹,“哪个女人不做针线活啊?哪个媳妇不听老婆婆话啊?哪个老娘们不屋里外头忙啊……”后来给二姐气的没招,就和姐夫商量商量搬出去租房住了!

谁知这婆婆老奸巨猾,竟然舍出老脸去学校闹,跟领导说自己培养儿子花了不少钱,不少心血,如今儿子翅膀硬了,不管老人了……最后闹到二姐夫每月要把工资的一半交给她,每天还必须要回家去看爹妈(二姐和二姐夫不在一个学校上班,距离相差着二十五里地,二姐夫的学校离他母亲家近)……所以,二姐夫每天下班都要回爹妈家去帮忙干活。然后,八九点钟再骑着自行车回自己家!

有一次,姐夫的大妹妹因为逃避计划生育(那时以经生了三个女孩了)要把第三个闺女给姐夫养着,二姐不同意,老婆婆就作起来,跑到学校去找二姐的领导“告状”。“原来她没来时我大小子可孝顺我了,我说啥听啥。自打她来了,我儿子啥也不听我的了……”

领导问她儿子有啥事做的不好,老婆婆理直气壮的说:“我闺女回娘家她不愿意,不帮着做活,挑拨他们哥兄弟姐和妹的感情。还撺掇我儿子搬出去住,害得我们娘俩每天也待不上多一会儿。现在我闺女想要儿子,人家大队不让,想送她哥一个女孩,她也横栏着竖挡着的不同意,吓得我儿子也不敢往家抱孩子。我那大闺女吆,都愁死了,恨不得都要上吊了,我们可活不起了,都要让她欺负死了……”

领导不动声色的听完老太太的唠叨,“行,大妈你回家吧,我好好说说她!”然后跟二姐说,“你家里这情况你咋不说呢?就这老婆婆多影响你们工作啊,干脆把X老师也调过来得了,让你俩都省点心!”

于是,姐夫也来二姐这学校上班,就没时间回爹妈家去干活了。最有意思的是,姐夫大妹妹怀着第四胎躲避计划生育的事,被老太太闹得人尽皆知了……结果第四胎没生下来,姑爷子还跑来把丈母娘好一顿骂。据说闺女好像还挨了打,最后还是老丈人给了一头牛才平息了“战火”!

老太太为此大病了一场,真格的茶饭不思,水米不进了。刚开始没人在意,因为老太太装病是常事。后来一看老太太真脱相了,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老爷子就去找大夫看,一边通知孩子们回来。

大夫看不出啥毛病,给挂了瓶葡萄糖走了。老太太还是不吃不喝,就直呵呵发愣。大儿子拉着母亲的手求母亲原谅,老太太眼角滚下两行老泪,“妈是心病啊!妈不求你回到妈身边,但求你能过的好。等妈哪天真走了,你多照顾照顾你妹妹,你那几个妹妹再不争气,也是你一奶同胞啊……”

姐夫不忍心看母亲可怜,就说,“妈你放心吧,我妹子有啥事我都不能袖手旁观,你就安心养病,别多想了!”

不久以后,大闺女到底又怀了第五胎,在其二哥家躲了大半年。二姐夫每天往返数十里去陪老妈“说话儿”,弟媳妇每天小心伺候那位娇滴滴的孕妇。一直到孕妇肚里的孩子七八个月了,老太太才下炕。她为了帮这大闺女要儿子,竟然“病怏怏”的躺了十来个月……

如果你是一个文学爱好者,把你的作品发到中国作家网你乐意吗?

从那以后,俩儿媳妇真格见识了老婆婆的本事。二姐拼命学习,没用两年就考到市里去当老师,二姐夫也托人帮忙跟着调走了。俩人离家总有二百多里地,没事总也不回来,除了给钱很难叫到人影!

二儿媳妇为了离开老婆婆单过,也差点拼了命,还弄掉了一个孩子……总之,这位巨能作的老婆婆最后闹了个鸡飞蛋打,再装病再耍赖,也没人理会了!

二、当年的《故事会》《读者》《知音》现在什么情况了?

1.说句心里话,这几样杂志很长时间没有看了,偶尔在路边的报刊亭上还能看见她们的身影。但这些杂志在我某一段的人生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业,提起她们的名字,我有一种很深的怀旧感。

2.我是一名70后,记得大学毕业以后,国家也刚好取消了分配制度,我们那一届就需要自主择业了,刚步入社会工作,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平时就是这些杂志陪伴我,像《知音》、《读者》我是每期必买,看着上面的励志故事,感情故事,生活常识深深影响着我的生活,里面很多作者的故事和我本人的生活经历也很相似,所以会引起共鸣,我记得曾经还和一位作者有过书信来往,那时候还彼此在过节的时候互寄贺卡以表祝福。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也失去了联系,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3.人的一生在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书籍做为朋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标签: #故事会 #知音 #当年 #读者 #情况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