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心哲理 > 什么叫错简、误字?

什么叫错简、误字?

发布于:2022-05-19 作者:admin123 阅读:48

错简、误字、脱字、衍字,都是古书传写与刻印过程中所发 生的讹误。

错简,是顺序颠倒现象。古代还没有发明纸的时候,书籍曾 以竹片为材料,把内容刻写在竹片上,称为简策。这些竹片,用 牛皮带一类的东西穿在一起,方块汉字“册”,就像绳子串连着 竹简的样子。

  皮带(或其他绳子)一旦断了,竹简将互相错杂,以 致内容前后颠倒,便叫错简。后来发明了纸,也有前后抄错了位 置的,仍沿用旧名叫作错简。《老子》第十章王弼本作:“爱民 治国,能无知(智)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知”与

“为”应该互换一下才文义通顺。

  唐景龙二年刻石本正好是作: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只要一对 照,就证明王弼本在传写过程中发生了上下互误现象。典型的错 简,则不止一两个字,而牵涉更多的字。先秦古籍此类现象颇 多,后来作品也有这种情况。如:曾选入中学教材的《孔雀东南 飞》,“寻遣丞请还……主簿通语言”等七句,很费解,历来解 释不一,就很可能是错简,不必强为解释。

误字,就是错字,多半是由于形近而发生错误。如《荀子• 非相》中有句话作:“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论”字是 “俞(愈)”字的误写。“俞”字误作“侖”,又加上言旁便成了 “論(论)”。对照《韩诗外传》就可纠正错误。《韩诗外传》 中,这句话正好是写为“久则愈略,近则愈详”。

什么叫错简、误字?

脱字,就是传写过程中掉了字;或者书籍因虫咬、腐烂而有 些字无法补出了。后者往往用缺文号□标出。如:马王堆汉墓 帛书《老子》乙本:“道可道也□□□□□□□□□恒名也。”

衍字,就是传写中增添了字。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写了宋襄公败绩的故事,结论是:“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

  ” “自亲”两字放在这里很不恰当,是抄写时误添的。《韩非子集 解》便指出:“自亲二字涉下文而衍。”有的衍文,是把前人的 注解误作本文造成的。如:

《韩非子•难三》:“下众而上寡, 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其中的 “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明显地是注解口气,有人把它误作 正文。

了解这些讹误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在遇到这种现象时不致迷 惑不解或强为解释。当然,我们应该尊重古代版本。我们在没 有充分证据时,切不可胡乱地去斟换、改正、增加、删削;即使 有了充分证据,也只能加上校注,不要改原文,一定要保持古本 原貌。

标签: #误字 #什么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