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心笑话 > [私人藏书]年年岁岁一床书:从童年到大学毕业的阅读片断(附书影)

[私人藏书]年年岁岁一床书:从童年到大学毕业的阅读片断(附书影)

发布于:2024-03-22 作者:admin123 阅读:53

年年岁岁一床书

   ——从童年到大学毕业的阅读片断

  本科毕业时和去北京读研之前都伤筋动骨的把几年来辛辛苦苦收集来的藏书运回家保管,然后人书两地相思绵绵,每次放假回家都会花上若干天时间整理书柜,故友重逢,其乐融融。如今又一次的毕业了,正式上班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在家里再次享受了与书为友的乐趣,离家返沪前拍下书影,再略添文字说明,以纪念过去数年的一段书缘,在上海买房置业将这些宝贝稳妥安置恐怕得等上好长日子,这个帖子也算一种“带书上路”的方式吧。

  先说一些老书、旧书。小时候读过的很多书都处理或者送人了,一方面是家里房子小空间局促,再有当时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十几年后如此惦记它们,甚至偶尔脑子里还能浮现出封面的样子,再要聚齐已经不敢奢望了,幸存的部分自然更加值得珍爱:

  1,古代笔记文选读,四川教育出版社

  这本小册子是我首先想到的,因为里面很多的故事和人物留给我的印象至今依然深刻。比方说有个故事讲到一个叫施全的士兵伺机刺杀秦侩,结果失手仅仅斩断轿子的一柱而没有得手,施全被处斩那天,一个围观者的评论语“此不了事汉,不斩何为?”激起了众人的大笑。反语与笑声里包含的对勇士的尊敬与同情让童年的我很受感染。还有一则笔记写伶人借戏词谐音讽刺秦侩“坐在太师椅上,却把二胜环(二圣还)放在脑后了”,结果是“一坐失色,伶人下狱,有死者”,记录者简洁冷峻的叙述中体现的爱恨憎恶跃然纸上。其他诸如桓公慨然“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谢道蕴咏雪,顾恺之论山水等等,都可算作最初的启蒙教育,而且并不仅仅限于文字。

  2,居礼夫人传,商务版

  因为这个老版本的书名译法跟后来通用的“居里夫人”略有不同,我还被老师判过错别字,一直觉得很冤枉,同样的拼音si,“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写法又不一样,老外的名字真是麻烦。看过很多的文章(尤其是女学者)提到这部书对其人生选择的影响,我自己倒没有太多感触,可能是天生就对“高大全”的形象有所敬畏和保留吧。后来从童元方的随笔里知道一些关于居里夫人的个人隐秘生活故事,反倒觉得那个圣坛上的形象显得真实且可爱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张爱玲的这个断句方式直指人性——我的八卦倾向原来也由来已久!

  3,古今数学思想,克莱因,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年初版的这套书中涉及到种种人名、地名、文献名全都十分前卫的保留原文(不光英语,还包括德文、法文、意大利文),尝试着拼读辨认也是有趣且收获很大的事,在这部书里邂逅Plato、Kant、Russell的经历也就成了我和西方文明的初次接触。非常遗憾的是,家里仅有第一册,是爸爸从市里的新华书店花了1.3元买到的,后面的三册是我大学毕业后赶上出版社重印才补齐的,此时每本都要卖三十多块了,并且我留意到前后两版的印数悬殊却又是反过来的,七十年代末初版即为5万册,故而即便西部地区的中等城市也能买到,而再版仅印两千册,能够覆盖的范围可想而知,这也能看出时代风气的变化了。

  4,人体和思维,阿西莫夫,科学出版社

  这套书一共四卷,本来是齐的,还有生物、星球、物质分卷,现在只剩下人体思维卷了,印象中那时国内的科普(科幻)作家也是毫不逊色的,比如写“飞向人马座”的郑文光,报上说他去世时很多的曾经的小读者自发去为他悼念送别,当时尚未赴京的我也在心中深深的感激他带给我的童年欢乐记忆,还有科研之余写作“珊瑚岛上的死光”的考古人类学家童恩正,可惜童先生命运坎坷,壮志未酬,客死他乡,令人唏嘘。

[私人藏书]年年岁岁一床书:从童年到大学毕业的阅读片断(附书影)

  念小学时在同学手上借过一本关于南极探险历史的小册子,被书中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深深吸引,科学家们为了探索人类未知领域所付出的代价,还有探险家们为了抢先征服极地不惜以生命为赌注的残酷竞赛打动了年幼的我,心里也渴望着有朝一日到冰天雪地的南极考察,毕生献给科研事业。可惜啊可惜,现在只能在每每翻开国家地理时突然想起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然后继续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

  5,吉檀迦利、情人的礼物,泰戈尔,漓江出版社

  和泰戈尔的相识是件幸事,感谢书店里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人为我推荐,从此成了这个大胡子的印度老爷爷的坚决fans,从冰心、郑振铎、吴岩、石真到周策纵的译本都收罗来看(周译本把“飞鸟集”译为“失群的鸟”,“萤火集”译为“流荧集”,别有情趣)。在高中的紧张日子里,晚上睡觉前我会翻开来看几句,籍以摆脱考试的压力,恢复心情的平静,听一个朋友说她那个时候会躺在床上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殊途同归。那个老师还同时给我推荐了一部外国小说“伙计”,没有在意失之交臂,再看到时只觉得相见恨晚。

  6,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

  回忆八十年代是时下的热门话题,生于七十年代末的我即使在80年代最充满激情的时刻还呆在小学里面,自然没有什么资格去歌颂或者批评什么,但是历史并不能割裂,我的成长过程还是留下了那个年代的痕迹,这套丛书就是证明。书是爸爸陆续买来的,放在床下面的箱子里,箱子上面还压着很多工具,我会经常翻出一两本来看看,每次都会带给我夹杂着欣喜的新鲜感。这套书不啻为一扇窗户,为我(也为很多人)开阔了视野,尝试着运用各种方法换个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时代和国家,其间自觉的饱含着深情与忧患。无庸讳言,这套书现在看来是过时了,当代的青年学生如果要接触了解现代经济学原理,可以有很多的阅读选择,甚至直接使用国外最流行的原版教材,不必再去看茅于轼先生的“择优分配原理”,薄薄的介绍GEB(哥德尔、埃舍尔、巴赫)的小册子当时足以让人大开眼界,现在厚厚的全译本“集异璧”也以在坊间流传并不稀奇了,更不用说计量史学、文官制度、科学哲学这些门类的翻译引鉴早已蔚为大观。所以在北大的课堂上多次听老师们深情怀念80年代时,我既理解他们对曾经有过的公开自由学风的留恋,也有保所留的认为即便中间经历波折,当代学术研究及所达到的水准还是在进步的。另一套轰动一时的从书主编甘阳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八十年代思想界虽然活跃但也浅薄——我欣赏他的勇气和坦白。

  有趣的是,甘阳还提到了那场风波其实给当时风起云涌的出版热潮一个光荣的结束,因为数年下来积攒的人事矛盾、经济纠纷已经让编辑部难以维系了。可见学术(或者说书)的命运是和人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20年过去了,再看看当时的编委名单,也可以引出很多的话题:丁学良、金观涛、刘青峰寓居香港多年最近又有卷土重来之势,王小强没有他的同事周其仁那样的幸运,被浪头打翻后被迫远行,虽偶有文章著作面世但依旧归期渺渺,还有一个王岐山不知是否就是现在的北京市长抑或仅是重名?

  出自私心的再说一句骄傲的话,这套书是由我们市里的印刷厂出产的,倍感光荣。可见八十年代的四川出版业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大概与曾主政蜀地的赵紫阳有很大关系,所以当我在北大的图书馆里看到弗里德曼、邹至庄等人在著作中对赵推崇备至也就不奇怪了。

  7,郭沫若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我的这位老乡因为晚年的违心作为,人品上受到很多的垢病,但是我相信如果看过他的自传,会对他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在“我的童年”前言里,他写到:“我不想学奥古斯汀和卢梭要表述什么忏悔,也不是想学歌德和托尔斯泰要描写什么天才。我写的只是这样的社会生出了这样一个人,或者说有过这样的人生在这样的时代。”如此直白的语言让人看到了作者愿意坦白的心态,后面的正文更是修辞立其诚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至少在还是小孩的我的眼里):郭老十一岁时看到暮春天气里堂嫂粉红的娇嫩的手突然有了美的念头,而这正是他最初萌发的性觉醒的征兆,在学堂里爬竹竿因为夹的紧了感觉到不可言喻的快感,从此把竹竿当成自己的爱人……

  1929年郭氏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有这样的论断:只要是一个人,他的发展,无论是红黄黑白,大概相同。有人所组织的社会也正是一样。中国人有一句口头禅,说是“我们的国情不同”,这样的民族偏见差不多各个民族都有。然而中国人也不是神,也不是猴子,中国人组成的社会不应该有什么不同。我们要的就是用人的观点来观察中国的社会,但这必要的条件是我们必须跳出一切成见的圈子!

  上面这段话对学究们孤芳自赏传统的反动现在看来都是很有挑战性的,而我想表达的是如果单单挑出这段来恐怕没有人能跟郭氏联系起来,可见知人论世实属不易!

  8,中国优秀报告文学选,复旦版

  厚厚的两大本里面既有很“公式加歌德”的内容,其中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虽然影响巨大,但是把科学家描写成不食人间烟火走路都要往树上撞的书呆形象也是“遗毒”很深的,在大学里听葛剑雄先生报告举例子才知道这位大数学家可不是简单角色,若不是当时的胡耀邦书记亲自出面劝阻说明利害关系差点就干出重婚的荒唐事;还有一篇即使抛开时代语言烙印也感人至深还被选入中学课本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在解密新闻里被披露出其实被救助者并非工人而是劳改人员,而且也没有治愈都留下了程度不一的后遗症。现在想来这种书写方式也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为了目的可以牺牲真相的记录方式恰恰丢失了历史的本质,长远看只可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偏偏这样的思维还在被默许和延续着。

  这部文选里面还是有重量级的文章,比如代表了知识分子良心和正直的刘宾雁先生针砭时弊反腐倡廉的名作“人妖之间”,在后记里刘先生提到了某些人对描写阴暗面的不理解,还表达了对净化社会风气的良好愿望。后来发生的事情却是刘先生不幸卷入时代浪潮,最终客死异乡,再也没有机会亲眼见到故土清明的时候。

  这次重读竟然有了一个惊骇的发现,文章开头提到的克己勤勉兢兢业业把宾县这个烂摊子治理的井井有序的“青天”田凤山书记在文革中被打倒下台,取而代之的是乌烟瘴气的一套班子,鲜明对比之下充满对田的怀念与惋惜。谁又能想到呢,这位人民心中的好县委书记文革后复出并一路高升,官拜省部级,可终究还是在国土资源部部长的位置上没能抵挡住诱惑倒下了,若刘先生地下有知当作何感想。

  墙倒众人推,讲一个田部长尚在任上时闹的笑话。这位老田同志出身基层,又长期扎根乡土,少些文化修养本无可厚非,偏偏又好附庸风雅,某次外出视察在车上内急,不愿说出鄙俗词语于是就对随行人员讲:我要小解。下属先是一愣迅即心领神会:到了宾馆马上安排——这小子倒是反应机敏的紧,有前途啊!

  9,年度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从79年开始到八十年代末期,家里陆续买到若干册人文版的年度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选集,这套书对我的启蒙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让我变成了所谓的文青,直到今天还会拿起一本收获看上半天然后望着天空发呆。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总觉得如今的小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现在当红的名家们也没有那时的王蒙、陆文夫、高晓声、邓友梅写的好看了,不知是何原因。

  需要特别提到的就是张承志84年写的中篇“北方的河”,书中主人公矢志不渝投考人文地理专业研究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作者透过考察河流表露的情绪让我难以忘怀,甚至可以讲对我后来的专业选择都有很大影响。读研时选修唐晓峰老师的“地理学思想史”,就与这部小说为素材讨论地理与文学的关系写成课程论文,期末汇报时,唐师点评提到他和张曾是北大考古系同学,小说中的地学泰斗柳教授原型就是早年留英的林超先生,还指出张擅长写母亲却写不好年轻女子,擅长写乡村草原却写不好城市生活——姜是老的辣,唐师知识渊博视野开阔可见一斑。

  接下来该说读大学阶段的阅读了,这时的读书习惯已经十分杂乱了,尽量理个头绪,能写多少算多少,走到那里黑就在那里歇了。

  10,光荣与梦想,威廉.曼彻斯特著,董乐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1979

  如今这部书已经不稀罕了,01年尚未重印前被我淘到旧版时,心里的狂喜是文字难以形容的。那时在杨浦区的五角场有个大型书市,整体质量不高,但里面有家店面不大的商务专柜,店长兼唯一的店员老范待人极为热情,对商务版图书十分熟悉,混得熟了就介绍我去汶水东路的仓库,在偌大书库的角落里,找到了压在最下面的这套“光荣与梦想”,连看仓库的老杨都很惊讶,不过他还是很守信的照例给我八折,四本下来竟然不到五块钱,骑车返回的路上连风儿都觉得轻柔。过去了五年当我再次返沪时老范和老杨都退休了,我还能很清晰的记得他们总是溢于言表的对商务的骄傲和爱护。

  11,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钟叔河编,岳麓,2002

  光绪年间一个叫暴方子的读书人在林屋山(太湖洞庭山)做小官,廉洁奉公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却因为得罪上司被罢免,生活陷入窘迫,陆续有七八十家山民自发给他送去柴米,传为佳话。当时的名家俞曲园、吴昌硕等人作画题诗以表敬意。到了1948年,这桩往事的意义又被胡适重新阐发,各界名流如朱自清、俞平伯、沈从文、朱光潜等人继续题跋,遂成兼具文艺与社会价值的珍贵档案。

  钟叔河先生编辑这本小册子可谓别具眼光且包含深意,“谨以此书纪念胡适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此其一也,再有就是我自己的揣测了:暴方子祖籍河南滑县,差不多在一个世纪后又有一个滑县人被罢官后被人民大众口耳相传着,钟先生编书时莫非也想到了他?

  12,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上海社科版,2002

  13,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2003

  余英时是我心目中文章水平最高的当代学者,其若干年间在大陆出版的文章著作也大致收罗齐全,洋洋十几种。而且跟英时先生的“结识”还是有些周折值得一说的。早在读高中时,就在老家的新华书店里看到一册花城版署名“冯衣北”讨论陈寅恪晚年心境的书,当时就觉得这书很特别:正文反驳余英时对陈氏诗文的解读,用的是大号字体,排版稀疏,篇幅不长,作为附录的余氏原文用小号字体密密麻麻占了全书大半篇幅。那时还没有读到《陈寅恪的最后20年》,也就对这部书得背景不甚了解,脑子里仅仅留下一个先入之见:余氏穿凿附会偏见很深。上大学后有一次看到某大陆学者访美归来的文章提到跟英时先生一起走在治安不好地区时提心吊胆,“为保护中华文化”准备随时挺身而出给先生护驾。这让我很惊讶和好奇,又有了重读余英时的冲动,先是找来傅杰编的选段集“论士衡史”,虽是片段也让我明白了以前的误解是不小心“吃了药”,亡羊补牢,从此不再放过余氏的任何文章,而且余先生的文字也没有让我失望过。

  英时先生在七十年代结集出版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前言提到这将是其红学研究的结束而不是开始,因为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去做,“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当止”——这便是大师气象。这部书前有一副先生盛年时的照片,神采奕奕极有气势,再版的《士与中国文化》一书所附照片则是退休后的留影,显得温和慈祥很多,毕竟岁月不饶人啊!

  14,西窗法雨,一正(刘星),花城版,

  15,刑法的启蒙,陈兴良,法律版

  16,论犯罪与刑罚,贝卡利亚著,黄风译,大百科版

  17,犯罪学及刑罚学,齐林著,查良鉴译,商务万有版

  18,送法下乡,苏力,中政法版

  19,超越法律,波斯纳,中政法版

  读大一时正好赶上南方周末在连载刘星写的介绍中西法律文化的通俗文字“古律今寻”、“西窗法雨”读来饶有兴趣。真正意义上的启蒙还是大二在复旦辅修法律,一个叫陈浩然的刑法老师授课极为精彩,每堂课都博得台下热烈掌声。不过听课就像看电视一闪而过并不能深入思考反复琢磨。课后阅读陈兴良的书坚信自己发现了刑法原来是一条可以通往哲学的路。陈的题记“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曾是我的座右铭,这本书甚至让我萌发了改行学刑法的念头,虽然一时的冲动最终没有实现,但后来有机会进了北大还是跑去陈老师的课堂旁听以弥补遗憾。

  苏力对基层司法制度的探讨汇成一部“送法下乡”,题目平实无华恰如其人,可其文却是锦绣华章,无论叙事说理都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多读之后也难免有疑问,作者文笔太好却有强词夺理之嫌,在尚未建立现代法律体系时就过多强调地方、传统是否为时过早,我本外行,姑妄言之。虽有挑剔,也要看到苏力的独特贡献至少还有两处:每年开学毕业时的院长致词感情真挚文采飞扬,一扫领导讲话充满陈腔滥调的恶习;引入法学百科全书式的“波斯纳文丛”,让国内的读书人大开眼界。

  20,俄国思想家,伯林著,彭淮栋译,译林版

  伯林去世之后国内有过一阵热闹,读书上面也曾有过钱永祥很棒的评介文章,而我和伯林的相识在于这本书,更准确的说是因为译者彭淮栋典雅优美的中文表达。名著配上妙译,不亦快哉!

  书中“狐狸与刺猬”一文的比喻经过若干学人(比如李欧梵)的借用已经很有名了,读书期间和道友们也常常用来臧否人物,如某师专心于个别方向,心无旁骛,专注扎一个深洞,积若干年功力卓然成家;某师为好奇心策动,对很多课题有兴趣,满地探索,虽然没有创立个人品牌,却为后辈开拓了很多的新领域。凡此种种皆为学界常态,志向性情机缘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21,性心理学,蔼理士著,潘光旦译,三联86年版,商务汉译名著版

  22,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商务九十年店庆版

  潘先生的译笔亦是绝伦,而且正值刚上大学在文庙淘到这部书,也算弥补了很多缺失的教育,不光我收惠良多,周围同学也流传甚广,据说三联的编辑承受了很大压力,现在看来德莫大焉。再后来商务将作者的另外两部书“性的道德”、“性的教育”也汇在一起,蔚为大观。潘先生在书前还有自题诗交代主旨:“欲挽狂澜应有术,先从性理觅高深”,“我亦传来竺国经,不空不色唤人醒”。潘先生的译注也精彩,举很多中国古文献的例子来佐证英人的原著,可见“东海西海,心里攸同”。潘氏尚译注过恩格斯的《家族、私产与国家的起源》、还有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前者的诠释权因为官方垄断没有一直机会出版,前些年编辑潘先生全集才得以收录。

  “伶人血缘之研究”是某年春节期间在家看的,随手翻翻竟然放不下,连续看完。虽说后来读研也读了不少专业文献,听了不少治学经验,对学术规范的理解还要数这本书影响最大,而且最佩服著者把八股文写的那么生动活泼的功力。

标签: #书影 #年年岁岁 #年到 #藏书 #片断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