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心网文 > 【红地毯佳作】11号男孩与洞(上)

【红地毯佳作】11号男孩与洞(上)

发布于:2022-05-27 作者:admin123 阅读:36

【故事梗概】

  要说起这个故事也简单,一句话的事儿,就是一个男孩坐在教室里对着右手边的墙挖洞。这个洞就从一颗痣的大小变成了一个拳头的大小。好像所有人都知道洞的存在,又没有人揭发他。总之就是一个男孩在墙上挖洞的故事。这样一个故事有什么意义,我也 不知道,但要我说,当你问一件事有什么意义的时候,这件事对你来说就已经没意义了。

  【洞的起源】

  初一,从小学毕业而来的男孩像是一颗绿豆混入了一缸红豆绿豆之中一样,虽然明明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人啊,但也显得毫无意义。

  男孩被分配到正东南角。怎么说呢,就是如果现在你就站在讲台上,眯着眼看下去,从左往右数,从前往后数,他就是第一排,第一个。恰巧学号也是11。男孩的右手边是墙,墙外是走廊,左手边是同桌,一个梳羊角辫的女孩。长相嘛,不是男孩喜欢的类型,有点像动画片里的蚂蚁,有点奇怪,有点可爱。但大多时候是沉默的,像蚂蚁一样沉默。名字叫朱鱼,11号男孩不喜欢这又猪又鱼的名字。

  这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学。中学的老校区正在扩建,重新粉刷旧大楼,日夜赶工建新大楼。这里是业余工大,全称:业余工人大学。工人大学通常都是晚上开课,白天工人要干活,也没时间上课。所以同一个课堂,同一个学校。里面的人,白天是中学生,夜里变成工人大学生。顺理成章,互不影响。

  因为是在别人的地盘,所以什么每两周一次的换座位,桌子上用纸片和透明胶贴上自己的学号和名字,每次换座位桌椅跟着自己走,期末看谁的桌子更新,更干净,评选谁最爱护公物的各种无聊琐事也就都免了。

  这里的墙面是老式的,被半人高的蓝漆一分为二,下半部分是深蓝色,上半部分是随时会剥落的惨白。夏天上课,电风扇在头顶晃起时,千万别抬头,一抬头,剥落的墙灰就会掉进眼睛里。

  开学第一周,班主任就在讲台上发布了一个令所有红豆绿豆都痛苦万分的消息——家长会。11号男孩举手问,能不能不参加。班主任皱眉,瞪眼,沉默了一会儿说,是家长会,是家长参加。不是你参加,你通知你家长就行。

  11号男孩坐下又站起,我是想问,能不能不参加?班主任扶了扶鼻梁骨上的金丝边眼镜说,家长会,你没家长就可以不参加。男孩没理会出班主任的幽默,心里一阵酸疼,习惯性地忍住了。班主任继续说,班级纪律我就不重申了,基本内容都差不多,慢慢的你们就适应了,有一条我说一下,以同桌为例……两人之间谁犯了错误,就要连坐,也就是同罚。相互督促,相互进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老师汇报,但并不鼓励打小报告。

  下课后,班主任拿着三角尺走到男孩桌前说,家长会,不是跟家长打你们的小报告。刚开学,你们也没开始学,也没考试,谁也没犯错误,不用紧张。就是老师和家长做一次简单的沟通,都是为了你们好。

  11号男孩点点头,这个家长会,很重要吗?

  班主任说,这次的,也不算特别重要。

  11号男孩的头微微斜到墙边,那能不能不参加?

  班主任手中的三角尺挥上了墙,尺子上角度最大的一个角在11号男孩右手边的墙上连续敲了两下。像敲黑板一样严厉。男孩闭着眼,仿佛能听到老师在接下来要说的那两句话“注意看”和“集中注意力” 但是没有。这一回,班主任只留下了一个疑问句,那干脆,你来当老师好不好?

  不好。11号男孩是这么回答的。但是班主任已经从前门走出了教室。

  不好。同桌也这么回答。11号男孩看着她那张如同蚂蚁的脸疑惑着……

  同桌的手往墙上一指“墙上有个洞。”

  【黄心情的理想】

  他叫黄新平,英文老师,同时也是初一四班的班主任。他不知道同学们私底下都叫他黄心情。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他每天上课的状态全看他的心情,而他的心情时好时坏。

  小孩子在察言观色方面并不比大人差。只是他们把这些当做游戏,而不是心计。黄新平的每次出场都带着内心戏。同学们能通过他的脚步声或开场白来判断一二。 简单点来说,墙外走廊上的黄心情,从后门到前门的这一段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他的开场白。有时踏步无声,踏雪无痕,他是在伏击。

  有时掷地有声,快步进门,他这是要批评昨天作业上的错题,有时慢慢悠悠,哼两句小曲,他这是心情大好,同学们也会摆出求知若渴的表情等待他走上讲台。同学们哪里是爱学习,这是爱听八卦,听闲篇儿。同学们都习惯了,黄心情但凡心情一好,上课时就跑题不断。

  从money讲到黄金,从黄金讲到黄金分割点。每每讲到这里,坐在第一排第一个的11号男孩就会下意识地摸一摸墙上的那个点。要细看要手摸才能确定那是个痣一般大小的洞。

  黄金分割点后面就是无穷无尽的摄影小知识。那是他的理想之一。黄心情是有资格骄傲的,他的作品曾多次入围过市里举办的摄影展,只是从未展出。于是他只好在课堂上用嘴巴给同学们分享他的艺术心得。同学们也在他一次次的讲述中欣赏了好多回他的业余摄影作品集。他不知道毕业以后同学们把大多数艰深的英文语法都还给了他,可唯独这些跑题的摄影知识,仍旧被他们津津乐道,融进了青春记忆里。

  他说,要不是当年家里穷,没钱买相机,同学们可就不是在课堂上见到他了,而是在杂志上,报纸上。他从不掩饰自己对上报纸,当名人的渴望。他不知道同学们比他更渴望他的梦想实现,毕竟在报纸上的人不会危及到今晚的家庭作业。

  虽然摄影理想没有成为他人生的重点,但对于画面的记录却嵌入了生活里,上课发现有人在打瞌睡,开小差,他就会动用自己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各抻出一个直角,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框,那是他随身携带的肉体镜头,这镜头随画面的需要,时而竖立,时而横卧。他会推着镜头缓慢挪动到打瞌睡的同学身边,然后镜头猛地一推,怼到同学的脸上。

  这一过程里,同学们仿佛都与他站到了同一阵线,屏气凝神,等待最后那一下的发生,在打瞌睡的同学被惊醒之前绝不会有人发出丁点声响,就为了最后那一秒的哄堂大笑。这一招总是乐此不疲地上演,全班人马都积极配合演出,唯有11号男孩从不参与,因为那是他为数不多的私人时间,没有人会注意他正在注意的内容——墙上的那个小洞。不过也有几个瞬间他会觉得那位打瞌睡的同学很可怜,只是因为一时的松懈就被众人合力逼成了笑料。

  不过更多的瞬间他觉得黄心情更可怜,一个未完成的理想活活把一个人逼成了生活里的小丑。也许11号男孩把问题想得太严重了,也许是想得太浅薄了,但对于那时的他来说,那是他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他能力范围内最深邃的思索。

  当然,黄心情的伟大理想并没有因为家里穷而止步,即便是身在老师的岗位,他仍旧有一颗想要上报纸的心。于是他的理想因地制宜。虽然现实叫他从摄影师变成了业余摄影爱好者,但他仍想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现实里从英文老师变成教育家。

  摄影师和老师都是师,但是教育家是家,就如同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一样,不同的是教育家显得更加德高望重,不像艺术家,哲学家那么离经叛道,容易在现世里穷困潦倒,孤独终老。如果欲望是一个洞,那么他无疑是从一个洞里刚爬出来,又钻进了另一个洞里。

  他要默默地挖,躲起来挖,在大功告成之前守住这个看似关于野心,实则怀揣着虚荣的惊天大秘密。他要正对着人们,用单薄的身板挡住他身后的洞,直到夜深了,他才钻进去继续开凿,要凿出一片天地,要内有乾坤,要富丽堂皇,天一亮,他就再次站在洞口,笑脸迎人,道一声“今儿天不错”,直到大功告成,像一个魔术师一般地在道具箱前一个滑步,变出身后的别有洞天,众人惊叹,嫉妒,捶胸顿足地为他祝贺,他才能心满意足地重新站在人前。从那之后他就不会再回到洞里,他要游历人间,他要诉说在开凿期间历经的苦难,直到苦难成为传说。

  【洞的进展】

  对于第一排第一个的11号男孩来说,根本无心听讲,哪怕是在班主任黄心情一时兴起的跑题内容也是一样。他只醉心于他右手边的那个洞。课前把文具盒里的圆规藏进袖管里,忍耐滑过手臂内侧的肌肤的一阵凉意。那像是一个受洗仪式。

  每当课程进入了一个正常流程,老师进入自说自话的阶段时,他就把手垂到桌下,让圆规自然地滑出来,一到袖口,手就像是握住匕首一般地截住它,当然失手也是常有的,但圆规从未落地,发出刺耳的声响,最多也只是针尖扎到了手指或掌心。一开始是右手,但很快他就发现,虽然右手肘距离那个洞确实很近,但使用起来相当不顺手。于是右手下岗,左手接班成了他的正式员工。

  左手捏着圆规针尖的那一头,对着墙上的洞开始了秘密的工作。他的动作十分隐秘,双手整齐地叠在桌面上,像是军人叠的被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身子与右手肘一同尽可能地贴近墙面,左手在右手肘的下方摸索那个洞的具体位置。

  一旦摸到,工作就会一刻不停地进行下去。偶尔他也会稍稍闭上眼睛,也就一两秒的时间,他在闭眼的瞬间黑暗里,用想象力还原他正在进行的恶作剧。

  圆规的针尖,在痣一般大小的洞的边缘,画圈,然后探进圆心,针头先是往最深处刺两下,然后慢慢退回内壁的边缘,开始小心地挖掘。偶尔会有芝麻粒大小的细碎石子掉落,虽然绝对不会传到任何人的耳朵里,哪怕是一拳距离的同桌也绝对置若罔闻。但他还是会判断石子落地的时间,然后发出轻微的咳嗽声。

  即便老师偶尔因为咳嗽声而看过来也不要紧。男孩很早就有一种隐隐的感觉,想要不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最好的方式不是悄无声息,而是胆大心细地引人注意。露出无辜或坦荡,木讷或调皮的神情,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有鬼,反而是畏畏缩缩,一声不吭才叫人起疑。那是心虚的表现,心里没事不会心虚,让人心虚的事肯定不是好事。

  11号男孩听大人说过,守不住秘密的人不是因为秘密太多,反而是秘密太少。所以他不可能只有这一个洞。

  【另一种可能】

  自从教室的墙上有了那个洞开始……11号男孩就每天尽可能地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课间很少去上厕所,即便去也是快去快回,极少与同学闲谈嬉戏。课堂上也尽量贴着墙坐, 每次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更是如此。像是形成了某种肌肉记忆一般。他成了全班坐姿,站姿最规范的同学,只是有一些僵硬。

  最可怕的是每周的大扫除。他要把桌子往后拉一点,把文具盒放在桌面的右下角,贴着墙,这样就刚好能挡住那个洞。有时他还不放心,会在走廊处,盯着洞的另一面细细观察,有一天会凿穿吗?还是说,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凿穿的墙?

  他是一个相信“另一种可能”的人。所谓“另一种可能”是他在内心世界里自行形成的理论。任何事物都有另一种可能。具体来说,就是虽然一面墙的厚度是绝对的,只要凿,就会穿。一个洞是有极限的,只要填,就会满。但在他的概念里,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总有一种情况下,墙是凿不穿的,洞是填不满的。

  好比,人虽然是个肉体,但和墙一样是由无数颗粒组成的,总有最小单位,分子,原子,电子,总之他概念里的最小就是一个几乎小到无内的颗粒,而这些颗粒之间又有缝隙。所以,一个人完全有一种可能,穿墙而过,毫发无损。注意,他的理论并不是为了穿墙,而是为了促使自己相信,世界上的任何事总有“另一种可能” 为了这个理论还发生了不少荒诞事。

  有天舅妈带着表弟去他家里玩,母亲和舅妈在厨房闲聊,表弟却对他贴在卧室床头的世界地图产生了兴趣,想撕下来带走。他坚决不同意,但表弟闹得越来越凶,这样下去母亲迟早会撕下海报送给表弟。这时他一本正经地对表弟说,不能撕,这不是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表弟问,那是什么?他说,地图后面是一个世界。

  准确来说,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窗口。表弟问,另一个世界是什么世界?他说,与我们的世界一模一样,不过又完全相反,不是镜子里的那种相反,而是......比如,这个世界里感情不好的人,在那个世界感情就很好,再比如,这个世界,你很想要这地图,在那个世界,你就一点儿都不想要。

  表弟沉思了很久,有那么几秒他甚至怀疑表弟就要在沉思的过程里长大成人了。但几秒之后,表弟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嚷嚷着要把这个世界窗口带回家玩。11号男孩彻底慌了大声地说,不能撕!不能撕!母亲赶来二话不说就要上手,11号男孩跳上床用身子挡住了那张海报说,那后面有一个世界,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果撕了海报,那个世界就藏不住了。就全完了!

  母亲说,滚下来!此时舅妈也赶了过来收场,不撕,不撕,这是地图,学习用的,我们家还小,用不上。非要,我们就去楼下报亭买一张就是。母亲说,何必花那冤枉钱,这张送你了。说完瞪着儿子说,编什么瞎话,快撕了。

  11号男孩说,不能撕。后面是另一个世界。舅妈也听懵了,外甥你说什么呢?母亲说,不可能有另一个世界。11号男孩说,就有,只要它还没被撕开,你们还没亲眼见到,这可能就一直都有。就在所有人都僵持不下时表弟钻进了床肚子里,摸出了一盒五子棋,打开,拿出一颗黑子就往嘴里塞。

  舅妈大惊,立马上手把棋子从表弟嘴里抠了出来。母亲说,喜欢吗?男孩子学棋好,送你了。舅妈再次推辞。这一回11号男孩坐在床上笑了起来。母亲瞪了他一眼,他笑得更厉害了。没吃晚饭舅妈就带着表弟回去了。

  【理论的传播】

  除了那天参与地图闹剧的人之外,11号男孩曾把这个理论认认真真地告诉过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他唯一的朋友,隔壁班的男生,与11号来自同一个小学。绰号:嚼舌头。

  相较于那个年纪的男孩子来说,个子算高,但腿短。嚼舌头也曾不止一次地这样调侃自己的短腿。他说,对着墙角,树根,河边,解开裤子,掏出家伙,随便一尿,尿花就能溅到肚脐眼。回回如此,真是倒霉透了。

  每当嚼舌头觉得倒霉的时候他就会嚼舌头,不是文化意义上的嚼舌头,就是认认真真地嚼舌头。那是他从小学就养成的习惯。因此很多人都不愿意跟他玩。11号男孩不介意,他是仔细思量过的,结论是,只要不是嚼他的舌头就好。

  嚼舌头的家里穷,听说老爸原来是木匠,做了三年学徒,帮师父家白干了三年的活,什么也没学到。终于有天木头脑袋开窍了,去学厨,做菜是有天赋的,上手快,动作稳,心里似乎天生有个秒表,油的温度,菜的火候,锅的锅气,他了然于胸,不像是学会了某一道菜,而像是一道道菜的一道道工序,一刀刀深浅,在他的身体里苏醒。他在学厨的过程里也没闲着,认识了前厅的女服务生。也就是后来嚼舌头的妈。

  一把好手艺,能瞬间撑起普通人的胆子,没几年就结了婚,又没几年就四处借钱开了餐馆。当时的菜价不敢定高,讲究个回头客,薄利多销。97年生意刚有起色,菜的口味刚有点名气就赶上了公款吃喝。

  一家小店,只有两个摆着小圆桌的包厢,全被当官的占满。每个月这个局那个局的小头头们来上一回,就是小一千的消费,他们结账也痛快,不见钞票,全是白条。一月来一回,半个月就是白干。99年,餐馆关门,欠了一屁股债。彻底走投无路,手上全是白条,身上还背着一家老小嗷嗷待哺的嘴巴。

  街上关门的餐馆可不止一两家了,厨师的路子是不好走了,最后只能双双进工厂做工人。这段历史全是嚼舌头口述给11号男孩的,由此可见,嚼舌头在家应该经过了父母无数回的苦难教育。那些痛诉革命家史的夜晚,嚼舌头一定永世难忘。所以,这跟他嚼舌头的习惯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小学五年级开始,不知道哪个偶像剧里吹来了一阵吃口香糖的风潮。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风头最劲的男生女生,嚼着口香糖,招摇过市。嚼舌头虽然穷,但确实一直都是学校里风头最劲的男生。

  高个头,还有那一头乱而有序的长发,都叫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校内外最酷的小混蛋。而事实上他的头发不是故意留的,只是没钱去理发店。他常说,五块钱,剪个头,剪完了就没了,可五块钱可以吃好多窝窝头,吃完了就饱了,吃不完明天还有的吃。

  不买口香糖,也不全是因为没钱,只是穷,穷到了一定程度人就变得无比实际,不能吞进肚子里的东西都是花架子,吃不饱的都是没用的,奶糖可以吃,但口香糖就相当于嚼皮筋,到底是要吐出来的。嚼舌头的爸妈从不会给嚼舌头多余的钱,而嚼舌头也懂事,不买就不买,绝不会偷偷买。

  不过作为学校里最酷的风向标,他是不可能不吃口香糖的。但他也是不可能花钱吃口香糖的。于是他发明了嚼舌头。一种不花钱的酷,一款不花钱的口香糖。

  起初根本没人看出来,直到有个女生对他说,你吹个泡泡给我看。他还不肯放弃,他相信11号男孩的理论,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种可能,就是虽然明明没有口香糖,但只要努力吹,泡泡就一定会吹出来。

  结果泡泡吹出来了,是一串细细的密集的口水泡,喷了女生一脸。女生当场吓哭,所有人都发现了,他嘴里没有口香糖,他是在嚼舌头。但他并没有因此羞赧,反而是更加努力地嚼,他觉得只要努力,就有可能,只要努力嚼,嚼得特别像,口香糖就有了,泡泡也会有的。那是另一种可能。这可能从来都在。

  很多年以后,他一定知道那叫做无实物表演。嚼舌头最后因成绩不理想,考了艺校。后来国家抓了好多贪官污吏,杜绝了公款吃喝,家里的餐馆又开起来了,薄利多销,赚个辛苦钱,很快家里就不穷了。

  因为嚼舌头的习惯,他的舌头上,总会在换季时接二连三地出现许多小洞。那是口腔溃疡,一旦得了就很难好,想痊愈起码半个月以上,常常还会感染到牙龈,上颚,下唇内部,此消彼长,此起彼伏。

  从没见过那么容易得口腔溃疡的人。他说,明明很痛,但还是忍不住去舔。其实11号在小学时与他并不要好,但正是进入中学之后,他的这句话叫他深有同感。墙上的那个洞,明明越挖越大,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可还是忍不住去挖。人类的快乐,总在危险的边缘试探,人类的快乐,真是挺危险的。

  关于“另一种可能”的理论,他还跟班主任黄心情提过。黄心情总喜欢在男厕的小便池上跟同学谈心。似乎站在同一个小便池上,一起见证了彼此羞耻的方便过程,从此以后就算不是过命的交情,起码也算是交心。

  这就如同男人们喜欢把对方灌醉以后,掏心窝,见证彼此的客套话,假话,大话,空话,伤心话,然后酒劲上头,吐得满身都是,下回见面,就如同是一块儿玩儿过尿泥的朋友了。

  那小便池的台阶不到二十厘米高,池子不深,贴着白色瓷砖,同样款式尺寸的瓷砖一路贴到墙壁上,足有半人高。墙壁上横着一根细长的白色塑料水管,水管每隔十厘米就有一个小洞,那洞是用来漏水的。漏出来的水会顺着墙壁的瓷砖往下流。冲掉同学和老师的尿液。

  小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着墙壁尿,让尿液顺着墙壁流下来,另一种是直接砸底,尿液不经过墙壁,直接砸在便池底。不过这种类似于大通铺的小便池,不同于一人一个的尿斗。

  它有两个特点,一,因为容易被观察所以下意识地克制自己的行为。二,因为容易观察,每个人的特点暴露无遗。这二者时而矛盾,时而相互成全。对于11号男孩来说就是如此,他一边观察别人尿尿的姿势,准头,一边努力克制自己撒尿的力度与方向。不允许尿液直射到墙壁上,那样不雅观,也不能直直地砸进池底,那样声浪太大。要有一个斜度,对准墙壁的中下位置,缓缓尿出,在彻底尿完之前保持匀速。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课堂休息时,老师没去办公室,留在教室里批改作业,那么为了墙上的小洞不被发现,11号男孩会硬憋着不去上厕所,直到下堂课都结束,老师潇洒地离开。

  常常憋尿憋到极限,只能提气不敢吐气,脚软了,腰塌了,表情却紧了。下课铃一响,老师前脚一走,他就提着气,吊着裆,一路冲到厕所,站上便池,扯开裤带,掏出家伙,胡乱瞄准,一通释放,那痛快劲儿简直胜过一生里所有男欢女爱。尽管当时的他也只是在梦里,同学们的传说里观摩过男女之事。从脚趾到牙根都一阵发酸一阵发痒,反复交替,直至尿液全部排出体外,提上裤子走出门去,回到人群中的几分钟后还松不开那份酸痒的余韵。只是腰站得比原来直了些,表情也松弛了,似乎没了某种天大的后顾之忧。

  就此时,黄心情突然出现在厕所门口,11号男孩还未察觉,他刚刚一通释放,快活过半个神仙,阳光从西边斜插到在厕所门口的走廊,他在进出厕所的男女同学中迷了方向,是故意的。

  他正在享受快活过后的劲头,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俗不可耐,唯有他浑身轻飘飘的,可以随时羽化登仙。黄心情一把勾住了11号男孩,带他故地重游,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又一次站上了小便池的台阶。

  “尿啊。”黄心情招呼道。

  11号点点头。

  “别不好意思。”

  11号点点头。

  “老师又不会吃人。”

  11号不敢侧过头看老师,生怕看见不该看的。

  “你不尿?”

  11号点点头。

  “那咱们聊聊吧。”

  11号瞬间,疑惑了。

  “随便聊聊,想聊什么都可以。”

  11号快速思考了一下,不能耽搁,得在黄心情尿之前开口,一尿完立马闭嘴才行,不然话题很容易延续到走廊,延续到教室或办公室,那可就遭了。因为实在没话题可聊,又不能沾了学习和同学的边,聊到学习就会聊到成绩。聊到同学,就会被逼着打小报告。最终,11号男孩决定跟黄心情说“另一种可能”的理论。此时黄心情才刚刚松开皮带。

  “分子间有间隙,其实所有东西,只要一直细分,分到最小颗粒,那么颗粒之间必有间隙。所以……”

  “你听谁说的?”被打断的那一刻11号男孩有点伤心。因为这句话是父亲的口头禅。每当他想要跟父亲分享自己听到看到的奇闻异事时,父亲就总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回应。在父亲的嘴里“你听谁说的”这句话的准确意思是“别瞎说八道,别听别人瞎说八道。”

  黄心情的尿液砸在便池里的声浪渐弱,应该是快结束了,11号决心赶在他尿完之前再解释一遍,要解释清楚。

  “一种可能是我冲向墙面会撞到墙,另一种可能是……我穿过了墙,比如:我可以穿去女厕所。”

  黄心情立马抽回把握准头的那只手,狠狠地拍在了11号男孩的后脑勺上。随即尿液溅到了11号男孩的衣服上,准确来说是肚脐眼的位置。黄心情扬长而去,肚脐位置的衣服布料颜色比周遭都深了一点,他想起了嚼舌头,他觉得倒霉透了。

  在此之前,黄心情还在尿尿时提醒过11号,劝他不要和其他班的同学接触,容易分心,也不利于班级内部的团结。黄心情认为,同班级的就要跟同班级的要好才对。11号知道黄心情指的就是嚼舌头。但他不能辩解,辩解就会被定罪为反驳,引来更多更大的道理的镇压。

  那天起,11号厌恶了“团结”这个词,他不太能分清楚团结与合群的意思。再想深一步,合群也许是表面的,是虚伪的,这样想下来,连合群都成了令人作恶的词汇。对于11号男孩来说,似乎只有在其它班上的人才能算是朋友,同班的只能叫同学,如果有一天,同学毕业了,分开了,各自工作了,那么自己工作中的人是同事,而老同学就成了朋友,朋友必须要有共同记忆,要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与每天手头上的学习与工作紧密相关,那么无疑是痛苦的。就算校服,工作服再舒服,好看,也没有人会愿意在家里穿吧。

  不过当年的嚼舌头是不介意在家里穿校服的,因为他穷,穷人是很难选择衣服和朋友的。11号男孩也不介意嚼舌头的那种不介意,因为他寂寞,寂寞和穷有时是同一个意思。

  那天的11号男孩在厕所门口的走廊告别黄心情之后突然发现,傍晚的天很低,低到快要把树枝都压垮了。晚霞是猪肝色的,挺美,但一想到猪肝又觉得丑了。太阳偶尔被云层遮住,偶尔又能把云层烫出一个洞来。那洞会越来越低,最终会消失在黑暗里。

  他突然冲回教室,同桌挪了挪凳子,给他腾出进去的空间。还没坐稳他就挪开了挡在墙边的文具盒。洞已经比之前大了好几圈。从一颗痣,变成了小拇指甲盖,深度方面也有了肉眼可见的进度。

  “放心吧,没人看见。”同桌眼睛正盯着前方,目不斜视,说起话来,嘴巴不动,像个特务。

  “我调整过,现在咱俩的桌子一样靠后。”11号在某些时刻怀疑过同座真是蚂蚁,可以用触角去感受一切。他望着同桌的两个羊角辫出神。

  “紧是紧了点,不过能坐人就行。”同桌说完起了身,“你既然在,那我就去个洗手间。”

  11号男孩觉得哪里有点不一样,似乎同桌的蚂蚁形象也变得好看了,是什么缘故呢?是她帮忙守护自己的那个洞吗?是,也不是。那是什么呢?直到他回到家,吃完冰箱里的剩菜剩饭,睡前尿尿时他才想明白,是洗手间。厕所,被她说成了洗手间。真好听呀。那晚他睡得很香,比母亲留在冰箱剩饭还香。今晚他才想起来,同桌是有名字的——叫朱鱼。朱鱼,原本在他概念里又猪又鱼的名字,在今夜居然也冒出了点意思。

  【打包盒上的洞】

  剩菜剩饭很香。那都是母亲特地从饭店打包回来的。父亲工作不着家,母亲不工作也不太着家。在外面打牌,喝酒,唱歌,跳舞。吃饭都是下馆子,手头松,下的馆子就好,手头紧,下的馆子就差。

  但无论如何,总会打包些剩菜带回家,这么看,母亲从没忘记过11号男孩,总是准点或提前把吃剩的打包回来放进冰箱。有啤酒鸭,烤乳鸽,海鲜粥,一品香芋,大闸蟹,土豆泥。

  偶尔也有亲戚来串门,比如,舅舅舅妈。每次开门的都是11号,大多数时候家里都是没大人在。舅舅回回都不肯走非得等自己的姐姐回来大吵一番才算是过了瘾。

  舅舅说,就把他一人丢家里,你们怎么做父母的。

  母亲说,怎么了?孩子不能惯,就得锻炼锻炼。

  舅舅说,不会养,我帮你养。

  母亲说,走,带走。通通都走,我就清净了。

  舅舅看了看舅妈的眼色,摸了摸11号的头,以后有事就打舅舅家电话。

  11号不敢点头,不敢当着母亲的面跟别人里应外合。

  舅舅走后,母亲问,亏待你了?11号摇头。

  母亲接着说,少跟外人诉苦,你的苦都是别人眼里的笑话。苦要自己吃,吃多了就锻炼出来了。

  中国的父母很少反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总能自圆其说,比如,如果吓到了孩子就说是锻炼胆量。比如,打了孩子就说是提前进行社会教育。

  这时候11号男孩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吃饭的速度,以此显示对目前生活的热爱,对母亲的忠诚。那些打包回来的剩菜,并不难吃,只是菜的表面附着一层凉透的油脂。在嘴里滚两圈,不用嚼就能顺着嗓子眼滑下去。好几次青菜的一头已经滑进了食道里,另一头,卡在了后槽牙上。此时他就干呕不止。母亲会说,不许做样子,做给谁看。11号只好盯着那雪白的,泛着油光的塑料泡沫盒拼命地嚼,用力地咽。

  打包盒上有时会有烟头烫出的洞。母亲不抽烟,那洞应该是一起打牌,一起喝酒的男人烫的。每每看见,11号就会把那盒子里的内容都吃光,包在嘴巴里一直嚼,一直嚼,嚼到化成米粥一样的黏糊状,然后吐在厨房的水池里,厕所的马桶里,他不冲,他要等,等母亲看见,等母亲关心,等母亲询问,只要母亲问了,他就会告诉母亲,那盒子有毒,他恶心,他反胃,他想吐。应该是盒子上的烟头洞。

  洞的边缘沾着烟灰,说不定还有那男人的口水,那是没素质的男人,不要再和他打牌了。但是母亲从没问过,所以那个洞一直在。11号依旧吃着母亲带回家的打包食物,依旧对着不同打包盒上不同位置,相同形状的烟头洞恶狠狠地发呆。最后也就习惯了,习惯了就不恶心了,老实讲,对孩子来说,饭店的菜,无论是什么,哪怕是剩菜也确实比家里的香,油大,味重,没有哪个孩子逃得出这样诱惑。

  久而久之,孩子会吃出一种大人的神情,那种饱餐之后,痴痴呆呆又陷入忧愁与思索的神情。那种不该出现在14岁孩子脸上的神情。

  母亲看不出来,每当11号男孩脸上露出那样的神情,母亲就会对着他还未凸显的喉结说,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啊,每天管你吃管你喝,我真是要累死了,就累死我算了。

  这不是提问,这是哀叹。11号不能回答,不能辩解,不能追问,母亲说的长大究竟是什么?他曾尝试过回答过两种答案,一,我早就长大了。二,我很快就会长大。这两种答案的反响都很好。第一种,母亲会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异怪的轻蔑然后说“吹吧”。第二种,母亲会更直接说:“长大了还不是和你爸一样,男人都一样。”

  11号男孩渐渐不再回答母亲的哀叹了。心想,就吹吧,男人怎么可能都一样呢。后来他才想明白,这里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得翻译成“坏,臭,烂”。

  语文老师从不教这些,这是语文课的漏洞,而“家庭教育”帮他早早地补上了这一课。

  所有负面的都一个样。或者说只要后半句是“都一个样”前面肯定不是好话。例如“富人,都一个样”“领导,都一个样”甚至换成“女人,都一个样”也一样不像好话。

  他觉得他不能一个样,他要不一样,一样就不是好人了。当每个人都在马不停蹄地长大的时候,他在心底举双手反对。他怀疑……

  人是不会长大的,大是什么?长大似乎是有终点的事情,可是人生真的有终点吗?如果有,那就是死。所以,人只会成长,只会长高,不会长大,不会成熟。大,熟,只是合群的外衣,精致的盔甲,而不是智慧。

  那衰老呢?是过程吗?不确定,过程始终难以确认。瞬间才是确定的,不更改的。人是在忘了自己是小孩的那一刻老去的。那是一个连自己都无从察觉的刹那。

  他望着眼前的塑料泡沫盒上的那个烟头洞。往嘴里填了口饭,吞了,没吐。

  【禁止破坏公物】

  “你为什么要在墙上挖洞?”同桌朱鱼在课间一边收拾文具盒,一边头也不抬地问。这问题嚼舌头也问过。当时11号跟嚼舌头刚上完厕所正往各自的班级走,嚼舌头的班级在更东边,必须经过11号的班级,突然他停下来,叫住嚼舌头:“看!”

  “看什么?”

  “那牌子上的六个字,大红的。”

  “禁止破坏公物?”

  “对。”

  “你就为了这个?”

  11号男孩点点头。继续看着墙上的字。

  这面墙的另一面就是11号的座位,也就是那个洞的所在之处。

  11号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每看到禁止两个字就觉得是一种挑衅。禁止后面的内容会因为排列在了“禁止”二字之后而愈发有趣,叫人着迷。

  禁止垂钓!禁止入内!禁止拍照!禁止吸烟!

  但凡禁止就想尝试。所以那个洞也就越来越大了。当然这些话是没法对同桌朱鱼说的。 他只能装木讷,继续摆弄手上的圆规。

  “不能老拿它抠墙,你这样用它,它会坏的。”同座朱鱼说。

  “不用它, 它早晚也会坏的。”11号说。

  “不,圆规本来是不会坏的,永远不会坏,最多是换一个铅笔头。”同桌朱鱼说。

  “是吗?”11号男孩觉得可笑。

  一样东西,它可被使用的次数超过了人类使用它的次数,人类就会说,它永远不会坏。比如一样工具,一天用三次,使用它的人只活到六十岁,那么它被使用了65700次,这65700次,对使用者来说,就是永远。再比如,一次性的牙签,筷子,一根火柴,用一次就丢掉,那一次就是永远。没人会觉得烟花是会被用坏的。

  “所以你从来都不用那支笔写字?怕坏?”11号男孩指了指她的文具盒。他留意很久了,每次英语课她都会把它拿出来,但从没写过字。

  “这不是笔。”

  “那是什么?”

  “是录音笔。”

  “那不还是笔吗?”

  “是录音用的。我妈说我英语不好,叫我录下来,晚上回去再听一遍,相当于用同样的钱上了两堂英语课。”

  “你英语挺好的了。”

【红地毯佳作】11号男孩与洞(上)

  “我说了,是我妈说我英语不好,在她眼里英语没满分就是不好。”

  “满分就是好吗?英国人也不一定满分吧?”

  “为什么不能?”

  “你是中国人吧,那你语文满分了吗?”

  朱鱼笑了,这是11号男孩第一次看见她笑,笑容是关系的催化剂,有时只要一点点,气氛就会变得柔软暧昧,而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一个笑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可以无话不谈了”。

  “我妈说,我们遇到了个好老师,起码是有思想的,有心的。”

  “是嘛?”

  “你妈没跟你说吗?就开学那次的家长会,黄心情在台上讲得可厉害了。我听班长说,课后好多家长都特放心。”

  11号男孩回想起那个为了给家长会腾出时间早早放学的下午。但母亲似乎对黄心情有完全不同的见解。

  “你们这个班主任就是个娘娘腔,比女人还臭美。开个会,拖那么长时间,一句有用的都没讲。”母亲这样的点评大概是因为她难得见到这样形象的老师。

  其他男老师好像永远都只有一两件衬衫,永远比自己的真实身躯要大一点。灰色或者白色。松松垮垮,似乎从入职的第一天开始就给将要发福的肚子预留了空间。但黄心情不同,衬衫总是在身上服服帖帖的,头发梳得也一丝不苟。腰间的皮带干净利落,从没挂上一串钥匙。

  11号男孩心虚地问,那他讲了什么?

  母亲说,讲自己。不停地夸自己多努力,睡得多晚,起得多早,这工作没提成,没必要这么拼。

  11号男孩说,大概他今天心情好。

  母亲说,老师是老师,不管老师好与不好都不要影响你的学习态度。

  11号男孩说,不会。

  当然不会,老师好也罢,坏也罢,11号男孩对学习的态度从来都是——“呸”。很多年以后男孩变成了男人,他才明白,那一声呸不是对学习的,也不是给学校的,而是给那个暂时只能被困在学校的自己。

  “过去就不说了,未来可得努力了,现在是中学了,现在这个时期是很关键的。”这是母亲对11号男孩最常说的话。只不过接在“现在”后面的词每几年就换一个。随着时间从“小学”变成了“中学” 从“中学”变成了“大学”最后变成了“二十多了”“快三十了” ——“过去就不说了,未来可得努力了,现在快三十了,现在这个年龄很关键啊!”一想到这里11号男孩笑了……人生真是够绝望的,他这样想着,过去,从来就不可能不说,它总在雄辩滔滔。未来,从来都大言不惭。可现在,现在就是一个洞,填不满,钻不进。他一想起墙边的那个洞,就克制住了不耐烦的表情。无论如何,洞还没有被发现。

  其实那时的洞还没有发展到指甲盖那么大,也不需要精心地遮挡。但即便是碗口大的疤,母亲也是看不见的。母亲对于生活细节的忽略,像是与生俱来的。每一天都带着某种提不起精神来的失望。11号男孩对这种没来由的失望不太理解。

  【理解失望】

  很多年后,11号男孩理解了。那些陈年旧事,是在外公得了老年痴呆后断断续续地被抱怨出来的。外婆一面打断外公的讲述,一面把外公嘴里过于演绎的部分再一次进行客观的解释。于是11号男孩的心里渐渐有了一个故事的雏形。

  故事是这样的。

  父亲在母亲怀孕期间出轨,被11号的外婆抓住了,说是抓住也不过就是在工厂办公室里与一个寡妇喝茶吃点心被外婆撞见了。在那时点心在工厂里算是稀奇玩意。那寡妇是同厂的车间女工。父亲对外婆承诺,为了未出生的孩子,一定断绝来往。外婆对父亲承诺,为了怀孕的女儿,守口如瓶。后来母亲在医院待产,父亲把寡妇邀进了家里,被舅舅撞见,一顿暴打。

  而母亲在医院待产一无所知。她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事的人,这让她像是一场闹剧里的小丑。从此她恨丈夫,但也恨自己的母亲。因为是母亲这种瞒着她捉奸的行为,刺破了她的婚姻,她有时在想如果瞒,瞒到底,瞒到死好了。这样大家都开心,可那样不就是当了一辈子的小丑吗?她不知道她的老母亲也是那样想的,如果当时没有瞒就好了,如果当时瞒住就好了。

  婚姻有了洞,人们期待,生个孩子来填满。带着心虚与怨气生下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是那个圆满呢?只会是个锥子,只会随着时间,凿出更大的洞。

  【玩具,只有一个】

  母亲从不给11号男孩买多余的玩具,什么叫多余,就是一个之外的就叫多余。每一个玩具,必须丢掉以后才能买新的。但11号男孩舍不得,一只白色的小猴子,夜夜被他搂在怀里入眠,最后白毛都发黄,发黑了,也不要第二个玩具,因为他舍不得小猴子。在小猴子之前已经有一只小狗玩偶被母亲丢进了垃圾桶。

  在小狗之前是一辆红色的遥控小汽车。母亲说,做人就要专一,要专注,喜欢哪个玩具就好好玩,不要弄了一堆,最后还是喜欢街上的新玩具。11号男孩是喜欢新的,但没有一个旧玩具是他舍得丢弃的,除了那些母亲为了某种奇怪的教育理念而买的脑筋急转弯和背背佳。

  最终小猴子没能留住,母亲说,毛黄了,黑了,脏了,脏东西,有细菌,会传染。小猴子被丢的那晚,11号男孩没哭,木着一张脸,母亲也没哭,也木着一张脸。11号男孩是因为小猴子,母亲因为父亲又不回来吃饭了,而今天,是中秋节。

  孩子的痛苦是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成人的痛苦是因为必须去习惯欲望得不到满足。

  【作文课】

  开学没两个月,语文老师就休产假了。以她的肥胖程度完全看不出怀孕的痕迹,“数学上来说,就是圆柱体变成直径稍大一点的圆柱体而已嘛。”一同学说。“这个圆柱体可不是实心的,不然里面装不下小宝宝。”

  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两个这样的活宝,无论什么事儿都要调侃一番,虽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却也不招人烦。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群体,什么地方,都不会太多,就那么一两个。

  新语文老师来之前,语文课就变成了作文课,由班主任黄心情代劳了。黄心情对于上作文课抱着前所未有的热情。两堂课,一堂课用来让他来讲,一堂课用来让同学们写。

  “我想,你们多少也一定听说过的,海明威会站着写作,为了语言更精炼。村上春树每天都会跑步,在跑步时收集灵感,还有些作家,写作前要喝点酒啊,咖啡啊,抽雪茄啊等等等等……但是这些都不要模仿。”

  同学们全然不在听,11号男孩一边继续用圆规挖洞,一边想,没人想要模仿吧,如果有时间不如就好好睡觉,好好看电视,好好出去玩,干嘛非待在房间里写作文呢?该是多自恋又苦闷的人才会选择一个人对着一张稿纸自说自话呢?

  “关于那些名垂千古的大作家们,写作时的怪习惯,别信。那可不是他们写出传世巨著的关键,最多是给他们带来一点儿安全感的怪癖罢了,要小心他们自述出来的那种怪异,没什么玄机,我告诉你们那只是他们在炫技。”黄心情顿了顿,同学们心领神会,该是要自夸的时候了。“老师也是有过文学梦的。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文学是老师唯一的精神慰藉……”他说这话时的陶醉神情似乎把曾经的摄影梦忘得一干二净了。

  “老师,你的梦想不是摄影师吗?”一个同学象征性地举手,没等老师喊就代表了全班发言。

  学校就是这样,但凡老师不太凶狠,那么一讲话就会有捧哏的。捧哏有两种,一种是顺着说,一种是唱反调。顺着说的,是好学生,相当于背词儿,说出来的内容也多是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唱反调的,是坏学生,逼着老师来现挂。不负责回答老师的提问,反而是提出问题。很明显这次是“坏学生”。

  黄心情一愣“问得好!”顺势走下了讲台“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同学们听到这里就已经失去了耐心,因为很明显,黄心情已经有了对策,否则走下讲台的脚步会放得很慢很慢。

  “所有艺术,都是同根同源的。这么说吧,所有艺术都是人生与体会的浓缩,通过浓缩人生来让人直面人生,凝视人生以达到揭露和戳穿本质的目的。由此来看,诗,酒,茶,雪,花,画,爱,性,死亡,音乐,咖啡,烟草,甚至毒品都是如此。

  当然这些对你们来说还太早,还不必接触,等你们长大一些,到了老师这个岁数就会喜欢老歌,老电影,老家的饭菜,水果。你们现在一定都喜欢新歌,新电影,一切都喜欢新,其实喜欢老东西也很好理解,毕竟你的漫长人生曾被浓缩进了那里。你的童年,青春,平淡日子里的苦闷,快乐,悲伤,和痛点都只有在那些老旧的音符里,画面里,气味里才能舒展,还原。

  这些对你们来说,还太早还太早,不强求明白。”黄心情不但给自己找到了台阶,还给同学们也找了台阶下,他嘴角向下,是一种他特有的笑的方式,是得意,也是自我欣赏。“但是书还是要多读的,文章还是要多写的。其实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嘛。”他一个利落地转身,再次回到讲台,像是罗汉归位,看似一脸庄严,实则神采奕奕。

  “看了很多书,自然就想写一写,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好坏也是见仁见智,老师也曾经无数次投稿。”大概是从没发表过所以话锋一转“多少也有点心得,要我说,你想读的,你正在读的,读过的所有东西都不是你的,只有你手头上正在写的,脑子里正在构思的,是你的。只有你的梦想是属于你的。”黄心情很喜欢谈论他的梦想。但是他的梦想似乎不是很实际,很市侩的那种,说穿了,他毕生的梦想也不过就是上一回报纸而已。

  那时还没有人觉得黄心情是新潮的,只觉得他像是一个满嘴大话的男人。没有人会料到,十多年后,梦想就会大行其道。会成为人们嘴巴里的定海神针,可大可小,横扫千军。更不会有人料到,连定海神针也会因为人手一根,太过普遍,而羞于见人,最终被迫变小,藏进耳朵里。其实,普通人的梦想也不是什么肮脏的欲望。就是一个虚荣,好像梦想能把人生修复,帮生活整容,很多人避谈梦想,也就是想整容但不想承认罢了。

  “忘记那些所谓的大师吧,在你下笔之前忘记鲁迅,忘记海明威,忘记吧,现在他们都是狗屎。一切过去的,未来的,关于目标,关于人们口耳相传的经典都是垃圾,只有你手头上正在创作的部分才是真理。

  相信你们自己的记忆,去脑海里搜索,翻阅,挑选你们觉得最好的部分,去书写,去捏造,写作只需要你是真实的,剩下的都可以捏造,没有规则,就是最大的规则,写作就是自由,是灵魂的自由,你们写什么,老师都不会怪你们。老师会认真地聆听你们的心声。”黄心情的手还是在半空中挥舞,又往毫无反响的台下压一压,每每说到动情处都是如此,同学们见怪不怪。

  很多年以后他们常常无可避免地想起黄心情,因为这个世界的演讲者越来越多了,小到保险传销培训,大到各种大牌商品的发布会。演讲似乎无处不在,而对于这个班级的孩子们来说,黄心情是真正的启蒙老师。

  11号男孩在想,如果他把墙上正在扩建的洞写进去,黄心情也会丝毫不生气地聆听吗?他鼻孔短促地出气,冷笑。他瞥了一眼同桌,她似乎也无聊到摆弄起了那支录音笔。

  “今天的题目是,我的梦想”,这是黄心情第三次出这个题目。理由是前两次梦得不够大。于是在每个人的作文本上,私自更改了前两次的标题。一次改为我的愿望,一次改为我的爱好。

  11号男孩写的是“当个水泥工”。

  他觉得这样就可以随时把洞糊上,不让人发现也可以继续每天挖洞。黄心情瞥了一眼看见他的题目说,你爸是水泥工?11号男孩摇头,你妈是水泥工?11号男孩摇头。黄心情如释重负地说,重写一个题目,这不是你真正的梦想。要挖掘自己的内心,要深挖下去,只有深挖下去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内心,不要浮于表面。

  于是11号男孩写了油漆工,擦掉。砌墙工,擦掉。建筑工,擦掉,直到改成了建筑师,黄心情才稍稍露出满意的表情。但还是不够的,又经过一阵深挖之后,11号男孩索性破罐破摔写了老师。他觉得他的思想终于浮于表面了。

  黄心情很满意,但似乎这个梦想还不够伟大。他说,梦想要大,你定一个五百米的目标,最终可能只走了一百米。你定一个一千米的目标。你才能走到五百米。黄心情继续说,老师原本的梦想是当一个教育家,一个思想家。最终当了一个老师。11号男孩觉得这句话似乎和他开学时说的有所出入,但无所谓了,反正黄心情总是能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停地更改童年的梦想。

  不过11号男孩觉得黄心情说的还是有道理的。每次问母亲要零花钱,要十块,母亲就给五块,要五十块母亲才给十块,所以目标一定要大。于是11号男孩默默地决定,要挖穿,不,要挖空这面墙。有了这样的目标才有可能挖出一个完美的洞。在11号男孩当时的概念里能无所顾忌的搞破坏,还不用修复,不用赔钱,不被人打,就只有一个职业了。

  于是在作文题目上写下了:艺术家。黄心情立马不高兴了,你懂什么是艺术吗!你知道什么是艺术家吗?尽瞎想!将来饿死你。最终11号男孩只能老老实实地写了老师,又在老师的指导下,改成了教育家。可是……他知道什么是教育吗?他不懂,教育就教育,为什么要多个家?

  11号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了。他思前想后也不知道在这篇作文里该教育谁,最终只能按照惯例写下了开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教育家”然后拿出各种名人名言塞入其中,直到作文本的方格子被填成黑压压的一片再加上一句“我相信,这就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草草了事。

  同桌朱鱼写得很简单,做一个英语老师。11号问她为什么?她说,当了英语老师肯定就会英语了,那就不用再一遍遍地听这支录音笔了。那一刻11号男孩觉得朱鱼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大人。因为她的目标明确,而11号男孩似乎永远找不到目标,那个洞究竟是什么,究竟为什么要挖,他确实也说不出一二。

  【新语文老师】

  在挨了黄心情的五个作文题目以后,终于迎来了新的语文老师。姓葛,叫葛贝贝。她很年轻,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但就身材来看,并不单薄,反而有种快要步入中年的架势。肩膀是厚实的,胸脯是鼓鼓的。除了脸上的雀斑和薄薄的眼镜片,实在看不出是个年轻人。

  据说,她是来这里实习的,如果通过实习就可以留校任职。班主任以及其他资历较老的老师时常要轮流在班级最后排的角落听课,打分。这可叫11号男孩更紧张了,毕竟前后各有一个老师,多了一双眼睛,挖洞的动作必须要更小心才行。

  作为一个新晋教师。大概还没有多少教育心得,所以她唯一的杀手锏就是抽背,每天一上课就叫同学们背书。所以同学们私下都叫她背背,葛背背。

  背不出的,就罚站,因为她是新来的,同学们也欺生。背不出罚站而已,又不是罚抄,站着听课与坐着听课对于那些从来就不爱学习的同学来说,毫无威慑力。同学们之间还流传了一段顺口溜:“你坐着,我站着,你学着,我看着。站着锻炼身体,坐着魂不附体。”

一、圆桌|应对种族主义,亚裔要更加拥抱“美国性”?

  美国时间4月2日,前民主党2020年大选参选人、华裔商人杨安泽在《华盛顿邮报》专栏发文,他建议,为了对抗最近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激增的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和种族主义,亚裔美国人应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包括拥抱爱国主义,积极参与社区行为)拥抱并展示我们的American-ness。”杨安泽的言论随即引发了巨大争议,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学生许灿文4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称杨安泽提倡的“讨好白人”(white-people pleaser)的做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行为。本次疫情下,各个族裔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华裔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更是遭到了来自种族、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歧视和指责。基于杨安泽的言论,我们或许可以反思华裔,乃至于亚裔在当今美国社会所面对的困境。从亚裔在本次疫情下的艰难处境、联系到亚裔的定义以及其和本族裔的割裂、亚裔和其他族裔的对比与联系以及亚裔的未来发展和步入“主流”美国社会的困难,华裔和亚裔在美国社会所面对的是复杂而又独特的挑战。带着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澎湃新闻·思想市场》请到了来自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的从事比较种族理论研究的博士生黄琨、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系的从事社会运动研究的博士生赵蒙旸以及从事亚裔研究的游天龙博士,从杨安泽的言论谈起,从疫情下美国族群的众生相、“亚裔”与“反亚裔”的形成与演变、资本、政治与种族融入以及亚裔在美国主流社会的未来等多个方面,讨论了华裔及亚裔从过去到当下所经历的不同问题,同时展望了美国亚裔未来的发展道路。疫情下美国族群的众生相

  澎湃新闻:根据美国NBC新闻的统计,纽约市新冠逝者的族裔构成:拉美裔34%,非裔28%,白人27%,亚裔4%。相较于其他族裔,似乎纽约的亚裔收到疫情的冲击较小?

  赵蒙旸:之前看到可视化感觉也是除亚裔外的有色人种和低收入社区受影响大。在密尔沃基、底特律、芝加哥等族裔居住隔离严重的城市,分种族的疫情数据还要惊人。我所在的非洲裔人口较多的费城也面临相同的情况,截至4月11日死亡病例中非裔高达51%,白人只占24%。基于邮编的病例分布,和居住隔离的情况基本完全重合。

  游天龙:我觉得这可能和亚裔预防得更早有关系。

  赵蒙旸:是的,但是仅仅在在家办公这一点上,亚裔就与所有其他所有族裔拉开了巨大差距。近四成的亚裔人口有居家办公条件,也就是即使待在家里办公,收入也基本不受影响。其他族裔都不行,大量黑人拉丁裔还是要在传统服务业工作。现在餐馆关门,优步网约车不运营,很多人就去亚马逊仓储和沃尔玛找工作,或者做instacart(生鲜代送)送餐员,这种工作环境感染机率都挺大的。美国亚裔由于居住隔离和职业隔离,很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中和其他少数族裔鲜有接触。这个之前看过National Asian American Survey的数据,真的很低,这也间接导致了亚裔对其他族裔的困境难以共情。

  我自己最近在费城的观察是,因为存款少经济抗压能力太弱,自从疫情爆发后,各个机构(比如邮局)、餐厅和快递还在工作的人基本只剩下黑人了。除收入外,已有的存款和财富也是理解这种不平等的关键。现在很多白人亚裔收入水平不高也失业在家,但很多人的存款可以支撑他们一会儿,暂时不去工作。

  游天龙:相较其他少数族裔而言,亚裔经济抗风险能力强,比如华人超市关门不是因为老板想关门,是员工不想做了,这意味着员工的经济能力足够扛一阵子。美国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存款不到1000美元,基本上都是过着月光族的生活,哪怕是中产,基本上一旦收入断流,个人/家庭的经济就崩溃了。其实很多中产的经济抗风险能力也很弱,一旦没有收入,房贷学贷又不能停的话,基本人人都会破产。

  赵蒙旸:是的,比如这篇《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提到,波士顿黑人的净资产中值实际上是8美元。很多非洲裔的存款是负数。所以他们没法不工作,没有存款作为安全阀(safety valve)。黄琨:所以这主要是一个种族贫富差距问题。

  游天龙:我觉得首先是美式资本主义运作就让工薪阶层更脆弱,然后某些族裔比其他族裔更脆弱。还有一个是社区内部发育健全(completeness)程度的问题,亚裔社区因为一直被排挤,导致社区内部的组织比其他社区更健全。我个人观察是,亚裔社区内部有很多非政府组织在维持,提供一些帮助;拉丁裔社区主要靠家庭;非洲裔社区两者都比较少。

  虽然亚裔社区的政治参与程度可能低,但社区自治能力在我看来还挺高,是一种混合了族裔关系、类亲属关系的一种结构。

  赵蒙旸:我感觉还有一个点,就是大规模监禁和不同族裔、不同的性别和家庭政治。黑人家庭的脆弱也在于黑人男性大规模入狱,黑人太多是女性为主的单亲家庭,孩子也比较多。相比之下,亚裔的人口结构最接近核心家庭,生育一般是两个子女,而且亚裔女性对家庭经济贡献比率还挺高的。更讽刺的是,疫情爆发后,不少美国监狱开始使用时薪仅为一美元的囚犯做消毒液,而绝大多数囚犯是黑人,很多还是因为诉讼交易制度导致的无罪和轻罪重判。

  在华盛顿,两名黑人从国会大厦前走过。

  黄琨:Trevor Noah刚评论了这个问题,总结到黑人群体缺少医保、反而有更多的基础疾病(哮喘、糖尿病、高血压),而且因为被认为是高犯罪率的群体,戴口罩会受到更多的歧视——节目播放了一个黑人男性网友自己摄制的视频,他戴口罩进商店一路上被一个白人警察紧紧跟着,而对方尽管被他录在视频中、也听到他愤怒的评论,也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这也说明即使是“带口罩”这件事在美国也是被种族化的,而且不同族裔种族化的内容不同:亚裔面孔的人戴口罩被认为是疾病传播者,而黑人男性则总是跟犯罪活动联系在一起。

  美国亚裔要展现American-ness澎湃新闻:杨安泽表示他在疫情中因为亚裔的身份被歧视,同时他的言论也指出亚裔要强调自己的美国人的一面(American-ness)是因为亚裔一直处于压迫机制之中,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黄琨:其实杨安泽有开一些亚裔的内部玩笑,比如自己认识很多医生,然后拿自己擅长数学的刻板印象来抗衡特朗普。所以他也在同时调动自己美国的一面和亚裔的一面。我觉得不少少数族裔精英也会像这样有限度地标榜自己的少数族裔身份、突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的成功,但不会明确质疑美国主流价值的趋向。他们一方面通过自己受到的歧视来挑战美国现有的种族主义,但又会通过自己取得的成就来证明种族主义是过时的、边缘化的问题,而非正视一些没有得到承认的、更深层的、结构性的、历史性的种族问题,比如赵蒙旸刚才提及的prison industrial complex(产狱复合体)以及监狱扩张如何加剧针对非裔和拉丁裔的种族不平等的问题。

  赵蒙旸:但另一方面,他这些话语也并不是突出亚裔的文化和认同特色,只是在重复亚裔作为模范公民的经济地位刻板印象,对移民的态度也是很典型那种美国梦式的成功学,所以很难说他是在突出Asianness。他这种策略比较像之前Ronny Chieng脱口秀那个笑话,我们需要亚裔的领导人,因为亚裔作为局外人只看事实证据只解决问题,对种族冲突等政治纠纷并不关心 ……

  包括种族问题,也是杨安泽全民基本收入(UBI)立场下的一个分支。他认为有了全民基本收入作为基础,已有的社会问题就会慢慢迎刃而解。他反复说的trump不是原因,选trump上台的那些东西才值得关注,这点没错,但同时其实是把种族主义给消解了。

  黄琨:我看到他偶尔提到,有了全民基本收入,黑人消费者可以帮助黑人企业家,但是明显没有去设法解决结构上的种族主义。游天龙:我觉得要评估杨的展现美国人的一面(American-ness)方案,不仅仅要从杨的方案本身出发,而应该同时考虑:美国在国家安全遇到威胁的时候对待移民群体的一贯做法、短时间有没有可能让美国社会普遍接受和遵循我们所期待的规范、以及如果杨安泽的方案不好,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替代方案。

  在历史上,美国就是一个用“国家安全”不断迫害移民的国家,这可以追溯到亚当斯政府在1798年发布的针对法国裔移民的煽动法令(sedition act,加大了移民成为美国公民的难度,允许总统对被视为危险分子或来自敌对国家的非美国公民进行监禁和驱逐,并将发表批评联邦政府的虚假言论定为犯罪)。美国政府和民众在这方面的进步可谓乏善可陈。其实看华裔史亚裔史,华裔亚裔的很多遭遇,主要不是来自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因为祖国做了什么或者遭遇了什么。中国、中国人、华裔移民、华裔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在外人眼里,是无法切割的。比如排华法案废除,不是华裔移民和美国人做的多好,而是因为中美结盟抗日了。

  黄琨:我想到Claire Jean Kim比较经典的理论 “种族三角关系”(Racial Triangulation), 她把亚裔美国人所面对的种族问题放在相对白人和黑人的关系图中,亚裔虽然在经济社会地位上比非裔更高,但低于白人,并承受着公民参与维度的排斥(civic ostracism), 也就是不被当作土生土长的本国人、打上难以同化的标签,从而降低他们政治参与的合法性。而“比黑人优越、成就高”这样的迷思让他们愿意迎合主流社会的价值,不去挑战针对其他族群的种族问题;亚裔的“成就”也被用来训诫其他的“问题少数族裔”,把他们面对的社会问题转嫁给他们自身。而白人在这种关系中既属于内部群体,也比其他的族裔有更高的地位,得益于少数族裔的相互比较和对抗性关系。这个当然是一个简单的模型,但可以看出这种永远的局外人(perpetual outsider)的形象是亚裔的一个负担,也变相导致不少亚裔觉得自己需要去向主流证明自己的美国本土身份。

  澎湃新闻:有记者在twitter上表示:这次事件就好像9/11之后,美国人要求穆斯林证明他们的爱国心,才能承认穆斯林是“真正的美国人”。不知道各位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赵蒙旸:其实,在特朗普抛出“中国病毒论”之前就有不少人判断,亚裔特别是东亚裔今后的遭遇会和911后的穆斯林类似。但不管亚裔是否在社会中遭遇这样的普遍对待,至少他们作为“永远的外国人”,感受到了更多从文化和政治上加速融合的压力。这种论调最大的问题是预设了亚裔作为一个整体相比其他族裔,在政治和公民参与上一直做的不够,但这点未必成立。首先,因为很多亚裔第一代移民尚未成为公民不能投票,很多公民则居住在选举竞争性更低的地区,选举参与当然比别人低。其次,目前对亚裔的非选举政治公民参与根本就没有足够数据,以仅有的数据看,亚裔参与度一点都不低。比如根据美国当前人口调查的数据,亚裔青年人虽然参与选举政治热情低于白人和非裔,但他们经常谈论政治,给组织捐款也比其他族裔多。最后,亚裔不关心参与政治的刻板印象,很多时候变成了政客和社会组织不积极接触亚裔群体的借口,这本身就是变相种族歧视。

  游天龙:我觉得未必是公民参与做的不够,更多的是双重效忠是否可能,而对于亚裔来说,现在是逐渐不再有这个选项了。我觉得杨安泽看到的一点就是,现在大势所迫,必须要迅速选边站了。中美交恶,在没法摆脱族裔影响的情况下,其他亚裔不得不思考“割席”的必要性。

  赵蒙旸:嗯,亚裔被迫的融合,很多时候是通过抛弃自己的族群特色的方式展现出来,从给孩子起白人名字到居住融入在传统白人社区。和西裔、非裔不同的是,很多亚裔二代三代的种族自我认同都已经不再是亚裔。

  黄琨:我觉得这点有些棘手,我之前上一门讲种族表征(racial representation)的课,班上有很多少数族裔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是会肯定自己的少数族裔的身份,并为之自豪,另一方面又会觉得不应该被种族定义,应该自己塑造自己,要用成就而不是刻板印象来定义自己,为自己的社群增光。也就是说,不少人觉得做美国人和做少数族裔可以共存,也只能共存(白人没有这个负担)。他们更少质疑为什么自己会被放在这个身份框架内,而直接是从框架内开始思考。

  赵蒙旸:是的,这种双重身份是他们很纠结的一点。但如果从趋势来看,所有少数族裔包括亚裔的母语流利程度到了第三代基本都消失了,名字上的融合也非常快。我觉得目前亚裔面对的“永远的外国人”的问题,还是因为大部分人口都是一代二代移民,这个问题长远来看很难预测。

  游天龙:我其实想了想,除了杨安泽建议的,我们还有别的短时间有效的办法么?好像也没有。而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让白人来设定华裔的议程,比如白人通过立法执法等方式告诉华裔该如何在社会上表现,就更失控。

  我觉得另一个困扰亚裔的是,很多亚裔移民来自缺少民主传统和训练的国家,公民参与在我看来的确是有待提高的。我做美甲店研究的时候就发现,华裔从业者和韩裔从业者的组织能力真的是差异巨大。因为这个群体,中韩从业者都受教育程度有限,都比较保守传统,我直观感觉是差别在政治参与的经验上。

  澎湃新闻:这似乎也与亚裔的范式相关:在职业/经济生活上处于比较良好的地位,但是却不去强调亚裔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不知道各位怎么看?赵蒙旸:这个问题是双向的,本来亚裔独特的公共参与模式和所谓的亚裔的成就悖论(achievement paradox)就是被美国“种族资本主义”形塑的产物。高移民限制导致到美国的亚裔本就不能代表输入国的基本人口情况,长期在公民权上不被承认导致投票率低,总人口少又集中在特定几个州,导致亚裔觉得投票也改变不了什么。还有70年代后郊区化加剧,政治气氛保守化,跨族裔社会动员和罢工减少,受毛主义影响的第三世界主义褪色和被污名化,可能都是解释因素。

  包括杨安泽,他就是典型的华人精英家庭背景,这与很多其他亚裔的移民经历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看过他的《正常人之战》,应该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他的精英主义色彩:他交往的那个圈子基本都是城市白领和创投的,谈论底层劳工的时候常常有种居高临下的俯视感。

  游天龙:我觉得怎么说,杨安泽那一类的移民经验我们也不能否定。其实我是鼓励多讲一些移民正能量故事的,移民研究在美国变成“比惨”研究,不好。杨的故事本身也是在消解保守派试图污名化(stigmatize)移民的一种努力,指出移民不是都是来占美国便宜的,移民有很突出贡献的。

  现在的主流叙事关注的是西语裔移民和难民,而这些人不管在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的报道中都是一个比一个惨。杨并不是主流叙事中对于移民的塑造,至少让移民这个形象多元化了。

  黄琨:但还是会变成“有成就”能变得“美国”的移民才行这样的叙事吧?那不会又变成移民就要当杨安泽这样的比较吗?又是固化了一种主流,来排斥其他的移民形象。

  游天龙:我觉得华裔群体需要各种各样的杨安泽,这并不意味着哪一个叙事要压倒另一个叙事。之前亚裔因为生存考量,本身也把下一代的择业窄化了。杨为亚裔下一代从事政治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榜样。或许华裔在考虑成为医生律师会计师科学家之外,也应该认真考虑从事政治的可能性。

  赵蒙旸:嗯,但我觉得杨安泽的出现,也可能让后续希望从政的亚裔形象和话语更单一而不是更多元了,因为他让大家看到似乎只有模仿和强化亚裔刻板印象才可以成功。

  “亚裔”与“反亚裔”的形成与演变

  亚裔这个概念出现得很晚,进入人口普查是2000年的事情,之前都是华裔日裔单独登记。泛民族身份(Pan ethnicity identity)最初只是一个斗争策略,亚裔不同族群内部对于亚裔这个概念的认同其实不高。

  最初是菲律宾裔提出这个概念,因为在1965年移民法改革之前,美国唯一能够合法入境的亚裔,也是规模最大、经济地位最高的亚裔,是菲律宾裔——因为是殖民地关系。因为如果不提出泛民族身份的话,单个亚裔群体在任何地方都是被碾压的,团结起来的话,在个别地区,比如湾区,是可以占到一点点主动权的。加上前1965时代“排亚”的共同经历,这个是可以组织的起来的,所以逐渐的在民权斗争中有了亚裔这个超越性的族群认同。

  但亚裔是1965以后人口增长最快的群体,然后移民法改革以来的亚裔迅速就产生了分化。东亚各国开始腾飞,经济上港、台、韩、日移民就开始超越其他亚洲地区益民,而且移民改革也让大家不再有共同的屈辱史斗争史,所以这个分化从1980年代末就开始了。而那时候也是类似今天,是围绕大学入学来的,只是那时候华裔、韩裔、日裔争夺的不是藤校的录取,而是加州大学(UC)系统的录取,因为加州大学在那时是亚裔录取的天花板。这时候亚裔内部就不再团结了,因为东南亚裔的孩子学习不咋地,但别人看他们却用东亚裔孩子的标准去衡量,意味着,东南亚裔的孩子并读不到UC学校,却承受着其他族裔一样的期待,东南亚裔自然要开始割席了。而这个向心力的瓦解本来也和亚裔内部权力关系变化有关,比如华裔在人口和经济地位上的发展远高于东南亚裔,大家共同利益都不在,共同斗争也就没了。

  赵蒙旸:我从社会运动角度补充下,1960-1970年代本身跨族群的激进社会组织也更多。亚裔的社会组织最早要追溯到伯克利成立的亚裔美国人政治联盟(The Asian American Political Alliance) ,更激进的有湾区的旧金山湾区的红卫兵党(Red Guard Party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他们当年学黑豹党推行免费午餐,纽约的马克思主义激进派团体义和拳(I Wor Kuen;IWK) 也和黑豹党联系密切。后来这些组织几乎都衰落或者解散了。1960年代那时候,亚裔学生激进派创造了“亚裔”这个概念,但是现在感觉激进派反而会反对这个概念。

  游天龙:我甚至觉得,杨安泽的这一套,还是建立在亚裔本身不割席的前提下。如果亚裔内部割席(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几十年了),就算你想展示Americaness也没用了。比较麻烦的是,亚裔这个概念本身太宽泛,其他亚洲族群本来也不想戴着这个大帽子了,但因为肤色以及美国人懒于辨认等原因,一个族群被打入另册,其他族群都会被波及。

  赵蒙旸: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确实要区分华裔,其他东亚裔和其他亚裔。日裔本来融合程度就很高了。其他亚裔接下来的命运和华裔估计也很不一样。

  但正如之前游天龙老师说的,不同族群对亚裔的认同感差异很大,而且随着亚裔内部不同族裔经济实力的两极分化、中印移民的精英化,跨族群动员越发难以进行。另外,亚洲语言的高度异质性,也使得亚裔相比拉丁裔,在跨族裔动员上吃力很多。绝大部分拉丁裔会说西语和葡语,阅读同样的移民媒体。比如2006年全美西班牙裔移民抗议的动员,就高度依赖移民电台来传递信息。但因为母语不同,第一代亚裔是没有自己统一的移民媒体的,都是各个族裔看自己移民在海外创办的媒体 ,依赖自己的社交软件。

  黄琨:我觉得正是因为反亚裔(anti-Asian)种族主义的存在,才使得亚裔(更多是)作为政治身份范畴有价值。这应该也有代际的问题,第一代移民更少觉得自己是亚裔而会认同自己的国家,或更细的族裔/宗教划分,但是第二、第三代会更多地认同亚裔这个框架。

  游天龙:其实我觉得anti-Asian这个说法本身也是学术界为了偷懒而搞的一个anti概念,美国人的种族歧视大多数时候是非常精确的,比如19世纪歧视华人,但主动引进日本移民,因为认为日本人文明开化、卫生习惯良好、受教育程度高。但问题是,在具体个案上因为肤色等因素,你没法肉眼判断一个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所谓的“反亚裔”,应该是一个个具体的anti组成的,某个时候反对华裔,某个时候反日裔,某个时候同时反华裔和日裔。

  黄琨:对于种族主义者来说他们应该有明确anti的对象,而种族歧视的后果是没有那么细分的,不同国别背景的亚裔要承受针对其他人的种族主义。虽然在二战的时候也有搞如何区分华人和日本人这种伪科学,但后来特别是六十年代的运动让很多人意识到要团结(solidarity)联合反抗种族主义,所以亚裔和亚非裔(Afro-Asian)变成了政治上有用的范畴。

  赵蒙旸:大家真正歧视的是一个国家来的人或者和一个特定国家有文化关联的人。反对亚裔(anti-Asianness)也是很常见的话术,但内里的偏见是针对特定的族裔。而种族歧视往往会波及长得像的人,比如针对中国人的袭击会误伤新加坡人。

  游天龙:实际上,在亚裔内部也有很难共情的问题。学生出身的亚裔对于偷渡来的亚裔基本上是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彼此不理解的。另一个是,根据《亚裔美国人成就悖论》(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提供的数据,亚洲移民的受教育水平不仅高于本国人,也高于美国人,是经过层层挑选的。而其他族裔的移民的受教育水平不仅低于美国人,甚至低于自己本国人,是哪怕在母国都只能从事底层行业工作的,来了美国也只能混迹底层。

  赵蒙旸:是的,这本身因为亚裔移民的成本高很多,移民过来的人本身就是母国的精英。相反拉丁裔大量聚集在低端服务业,男性劳力在餐馆等,女性劳力很多是家政工和工厂女工。即使是低端劳力也需要很多的准备,而且大部分是来了就不打算回去了。反观拉丁裔,很多墨西哥人是老了会回墨西哥的移民,因为全家并没有过来生活。

  游天龙:是亚裔出国人群本身的变化。反过来说,能通过高素质移民渠道过来,这本身应该看做是亚裔的优势特权。过去亚裔移民更多是家庭团聚类的亲属移民,那时候亚洲国家还是家庭人口多的传统前现代国家。但随着亚洲国家本身经济起飞,家庭结构原子化,受教育水平提高,自然意味着家庭团聚这个途径的利用率的降低,因为家里就没这么多人了。所以就转到另一个赛道,走留学-工作的道路。资本、政治与种族融入

  黄琨:我觉得要更好地了解亚裔的“融入”,我们也应该引入亚裔与其他种族的对比。值得留意的是哪些族裔的哪些特征总是被“外国化”,因为像意大利人、爱尔兰人、犹太人在不同时期也被种族歧视得很厉害,但后来慢慢“融入”了“白人”的范畴,但他们的融入又是跟其他的少数(黑人、穆斯林、美国原住民、各种亚裔)的对比产生的。

  二战之后反法西斯和反殖民运动成为国际共识,战前明显的种族主义已经行不通了。在一战与二战的间隔期间有激进的黑人知识分子、社会活动家是亲日反美的,后来也有很多人亲苏,所以战时和战后的政策是要用更大的种族宽容来稳住这些少数族裔,给他们融入、支持美国的机会。

  游天龙:意大利人、爱尔兰人“被融入”其实部分上是因为195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让他们融入白人变得相对容易了。一百年前美国的“白人细分”也是很厉害的,少则六类,多则三十多类。

  赵蒙旸:我记得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工会运动的问题。20世纪早期工会为了壮大力量优先吸纳了不少欧洲的白人移民,而白人男性移民也通过歧视美国本地黑人来强化自己的男性气质。这里引述下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曾经分析过爱尔兰劳工对黑人的仇视:“爱尔兰人在国内随时准备同情各地受压迫者,一旦踏上我们的土地,他们就会立即受到教育,憎恨和蔑视黑人。他们被教导并相信黑人吃了属于他们的面包。残酷的谎言告诉他们,我们黑人通过剥削他们的劳动,得到本该进入他们的口袋的钱。爱尔兰裔美国人总有一天会发现他们的错误。”

  黄琨:是的,底层白人更有“动力”去歧视非白人来强调自己白人的身份。

  赵蒙旸:20世纪早期甚至很多欧洲移民都是受过共产主义薰陶的劳工,对资本有很强的批判意识,但是他们依然排斥有色人种的种族主义者。美国工会的种族问题影响族裔团结,也是杜波伊斯(W.E.B.Du Bois)在《美国黑人重建》中提到的核心问题。

  黄琨:边缘化的族裔(如早期的意裔)总有一种要联合黑人的趋势,等到他们融入了美国社会又把黑人利益抛诸脑后,只有黑人一直激进

  赵蒙旸:同意,因为黑人永远是特殊的,不能融合的。

  黄琨:我认识一些非裔的激进知识分子或活动家,无奈地表示新一代的亚洲移民不跟他们搞团结,要我们向1960年代的前辈学习。赵蒙旸:亚裔与其他族裔的生长环境的区别也让他们相互之间很难建立联系。黑人和拉丁裔人口和亚裔在美国的处境确实是有很大不同的,大部分亚裔,特别是从小居住在白人区的也确实无法体会前者的苦难。美国亚裔的住房拥有率和与白人混居程度是很高的,虽然数据上依然不及白人,但远远高过拥有率一半都不到的西班牙裔和非裔。族裔团结不应该抹杀不同族裔政经之间的差距,而是恰恰要突出这个社会是怎样用种族这个社会建构观念来对被压迫者分而治之的。

  包括杨安泽,他作为亚裔在成长过程中当然受到排挤,但这种排挤仅仅是种族歧视的一种表现类型,和黑人男青年在街上走就会随时被警察拦住的那种压迫,是不一样的。

  黄琨:关于亚裔的住房趋势,也有很多新移民会先选择黑人区(房价便宜),赚到钱之后再搬出去。斯派克·李导演的《为所应为》(Do the Right Thing)就讲布鲁克林一个黑人社区里意大利移民开的披萨店和韩国人开的杂货店怎么没有融入黑人文化,只是赚黑人的钱,然后被部分黑人青年排挤,引起砸店事件,当然警察会维护店主的利益而惩罚肇事的黑人。这是一种“相辅相成”、逾演逾烈的种族间对抗模式。这个主题也是韩裔作家的关注点,李昌来(Chang-Rae Lee)的小说《母语人士》(Native Speaker)的主角也是这样从黑人区杂货店搬到白人区郊区的家庭。

  赵蒙旸:华人等移民有一个很强的盼头,从移民社区搬入混合族裔社区再到中产(白人为主)社区,这种上升几乎是存在一种鄙视链而线性的。

  游天龙:倒也不是鄙视链,而是不同社区的资源配置差异太明显了,谁也想过好日子。

  黄琨:这也可以看作就是对移民同化(assimilation)的“奖励”。

  赵蒙旸:不过总体来说,亚裔移民不论经济立场,基本盘对少数族裔还是同情为主 ,支持AA的。考虑到亚裔经济地位高,和其他族裔互动并不多,这点其实没那么显然。之前看过一个研究发现其实这和亚裔移民在大学的政治社会化很有关系,大学课程和与其他族裔的互动让亚裔学生感受到和白人间的边界感,政治倾向更自由化。所以说,理解亚裔的意识形态确实需要去看他们和其他族裔在社会机构中的互动。

二、秩序构建及其意义 —浅谈“生命美学”的确立与人类知识谱系的重构

  序 言

  写不写这篇思想随笔一直犹豫了好久,起笔之重也是前所未有。对于我来讲这是一次心理上的大纠结,论吹牛侃大山我还是有点道行的,为此还能总结出以下心得“闲言碎语都要讲,天南海北一箩筐;武松打虎景阳冈,八戒逍遥高老庄;能扯一桩是一桩,莫问荒唐不荒唐。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吹牛上天活神仙。沫沫搅得好,酒肉自来到;狗血洒满天,惊雷伴闪电。”但老老实实的安静下来“坐而论道”,真是又要在苦痛里挣扎一回。2003年写作《历史与规律—把哲学还给哲学》的尝试,对于我想走上学术之路的期待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致使我追求更高学位的渴望戛然而止,只好无奈的承认自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

  为了避免“不是读书的料”,这句话摧毁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不喜欢当下以教授知识为名实则类似工厂绩效考核一般的学校教育体制,因为这种模式本质上只是一种人才筛选工具,其主要功能是为了向社会输送符合需要的产品,而不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具备协作意识和审美能力的自然人。古人那种行走四方、开阔视野的游学才是令我神往的,万有引力和狭义相对论好像也不是在学校里发现的。我对知识的渴望更多是因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如果不是当下所学到的知识满足不了我那颗对神奇宇宙,美好人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的疑惑,让我那颗不安分的小心脏时时刻刻都在躁动着,那不只是想到面对死亡的恐惧,更是一份缺失信仰的无奈和焦虑。

  信仰的缺乏让我的小心脏在迷茫之中变得软弱,总是缺少几分支撑生命的坚定和韧性,而眼观身边那些虔诚的信徒,心虽柔软却有力量。我相信科学,但科学的理性却不能抚慰我那孤寂的心灵;我追求“真理”,但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屡屡迷失方向。诚然,科学精神所孕育的是一种大理想和大情怀,它可以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之一,却不能彻底支撑起一个生命存在的完整意义,时下宗教、艺术、哲学等知识体系虽已在理论研究中采用了很多实证的研究方法,但终究还是在科学精神竖起的高墙之下被排除在科学殿堂之外。一个无处存真、难以尽善、不能识美,缺乏美感和感恩的心灵,必定要承受撕裂的苦楚与无奈。

  “科学的傲慢”让人类知识谱系的撕裂犹如盲人摸象一般造成了学术研究的混乱和意识形态的纷争,而目前的教育体制主流还是以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为主的工厂化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健康意识,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的人格在面对时下思想混乱、纷争不断的局面更是存在巨大隐患,故我认为如果能够构建一套统一、完整的认知理论体系,让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充满良知和活力的自然人,或许会成为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的路径之一。

  本文即致力于以“生命美学”的确立,在整合人类知识谱系的理论探索上进行一次粗浅的尝试,通过以完整概率的数理逻辑重新对“时间”和“空间”予以定义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对宇宙大爆炸之前时空状态(我个人称之为“无间界”哲学含义为“绝对自由”)的假设为开始,到“奇点”(我个人称之为“唯一自在”[完整时空])形成“自由纠结、时空破碎假说”为时空运动逻辑的猜想,并以此猜想为基点结合基于“绝对自由”(“绝对无”的集合)概念推导出的数学中极限运算基本公式应该为“02=1”的结论,并在02=1数理逻辑基础上推导出00=(-0)形成了±0的数理逻辑依据,并就此推导出10=-1、20=-2……等全部负数的数理逻辑依据,进而得出了“1+1=2”、“1-1=0”、“1×1=1”、“1÷1=1”四个数学基础公式的哲学含义和数理逻辑依据和物理解释,确立了“生命美学”及其美学原理在哲学含义、数理逻辑和物理运动三方面的解释是能够形成完整逻辑自洽的极限闭环,得出“生命美学”的形成对于人类知识谱系“下有底限、上不封顶”的整合,是符合秩序构建及其意义的结论。

  当然,以下文字只是我个人在大胆怀疑之后的思想实验报告,其中的论证也做不到学术上的严密和谨慎,只是根据目前了解和掌握的有限知识加上一种真诚的生命直觉,对所涉及内容进行了反复的思辨之后,感觉其中的逻辑可以自洽,故分享出来供读者朋友自由讨论。这很可能只是一次自不量力、痴人说梦般的笑话,但是我愿意为此努力一回,不去异想何来天开,现如今的天空早已向身无羽翼的人类敞开了胸怀,而那悠远深邃的太空也正开始成为放飞梦想的征途。悟空!悟空!不悟空之边尽,实在何以出头。

  历史的天空里,如果没有独立思考这双深邃凝视的眼睛,我们又怎会发现宇宙的奥妙和美轮美奂呢!“世人笑我太疯癫,我恋悟空取经路,遥望真经美得殿,只求路上一石垫。”

  第一章 我们是在探索“真理”还是在追求“完美”

  从人类智慧诞生的那一天起,这个“我们”就开始了对“真理”的探索。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每向前迈出一小步都是那样的艰难,但当我们找到探索的方向并因此而实现前进和跨越时,人类都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视野开阔与思想解放。这使人类逐步摆脱了蒙昧和野蛮,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文明之路,并在这条路上以更大勇气和力量去迎接继续探索“真理”的更多挑战。

  然而,这条探索之路是如此的漫长,即使当今科技已进步到高度发达的阶段,面对无穷无尽、浩瀚无垠的宇宙,通过科学研究想找到宇宙和生命的真相也只能是依稀看到希望的曙光而不至于沉沦罢了。科学研究是通过实证的方法去发现真相掌握其中的原理而使我们逐渐接近“真理”。但科学家只相信通过实证获得真相后带来的结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验。《独立宣言》写到“有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这个观念我高度赞同。“真理”只能被发现而不是被证明,实践也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只是发现“真理”的主要途径。

  那么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在一定条件下是真理,但只要条件情况一发生变化,就有可能成为谬误,但真理和谬误不能混淆。”百度百科的这个所谓科学的解释是不能让我信服的,如果“真理”能够变成“谬误”那还是我们苦苦追寻的“真理”吗?“正确反映”更是一个政治词汇根本就不具备审美意义,又哪里能经得起考验呢!

  而从科学对“真理”的解释来看,我们就发现了科学精神的大理想和大情怀正是它给自己的要求就是可以被“证伪”,无法被证伪的知识理论是不能被称之为“科学”的。但现在不能证伪的知识理论将来就不能被证伪了吗?据此,我认为关于“真理”的讨论应该是个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如果要实现接近“真理”的跨越式的发展,还是要在期待哲学思辨上的突破。

  目前,哲学家对“真理”的共识大致是这样的:“真理”即永恒不变唯真正理。我的理解就是“真理”是唯一能够解释宇宙真相且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唯一正确而无需质疑和辩驳的道理。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切都会过去,惟有真理长存。”仔细一想这不就是一个“完美”的化身嘛。这时我恍然大悟真正让人类孜孜不倦、魂牵梦绕、食不知味的实际是我们对于“完美”的追求。“真理”用审美的眼光就能发现,目前对人类对“真理”的理解,已经让它逐渐演变为一个政治词汇(具体解释详见下文),既然对“政治”都可以进行审美,是不是关于人类的知识都可以用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呢?那么一个更加完整的“美学”概念是不是人来在不断追求“完美”当中形成的“学问”及关于这个学问学术思想和由其形成的知识谱系呢?“完美”的概念:完备美好;没有缺陷(百度百科)。从这个角度去思考,“生命美学”是可以涵盖容纳人类全部知识体系的,这也是我期待能够将人类知识谱系的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生命美学”的立论基础。

  个人认为的“生命美学”是高等智慧生命在研究宇宙运动和完善自身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关于认知概念及相关逻辑和情感表达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总结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完善的信息体系。由于目前的发现只支持人类文明为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文明,故当下美的体验和表达只是存在于人类生活实践当中也可给它一个接地气的称谓“生活美学”(可以简称为“美学”或“活学”,为便于表述的统一,以下简称为“美学”)。

  我个人认为将人类的知识谱系整合为统一的“美学”体系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美学”的确立有助于人类这个“大我”以寻找“真理”为开始而逐渐到感悟“真爱”的自我确认,实现生命存在的实践与超越的道路上的回归。这样作为“科学的科学”而被排除在科学殿堂之外的哲学就可以纳入到“美学”思辨与逻辑的研究范围,而艺术和宗教也可纳入“美学”的形式与情感表达的研究范围,目前的“科学”其实就是“美学”的分科治学,其中学科则可以纳入“美学”原理的实践应用与研究范围,现在的狭义“美学”则纳入“美学”的美感培养和审美教育的研究范围。具体的学科划分则是根据研究对象和领域按层级划分即可,实际上调整和变动并不会太大,改变的关键核心是教育内容的优先排序及其精神内核的变化。

  一个完整“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了一个完整知识理论体系的闭环,但这闭环的形成是为了产生更好的合力,旨在打破现有学术体系的樊篱,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确立一个“包容合作共赢、真知完善美德,美育维护和平”的学术共识,形成一个“求真、务实、识美、得道”的探索路径。其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和促成美学理念和实践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道”而不是心灵鸡汤般的“术”的全社会共识,而教育是达成这个共识关键。因此,必须要从教育观念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将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具备独立思考、协作精神和审美情趣的自然人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启动小康社会的美学建设等目标,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从思想源头的文化自信到具体实践的家长会上的美学课程零零总总过于繁琐,关于具体的行动方案等还是留待以后时间充裕了再讨论,下面还是先从理论的探索逐步展开。

  第二章 “自由纠结、时空破碎假说”及美的开始

  基于上文的论述,“美学”体系包容性的建立,还是基于“完美”的概念,但现实中有这样的事物吗?所以百度的解释里说明“完美”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一个概念如果只是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而不能用人们的生活实践去检验,那么它就是不可靠的,更别说靠它去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了。所以,我们必须给完美一个全新的含义,以符合其所表达的精神内涵,这句广告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真敢称之为“各位老铁,没毛病。”它不仅经得起理论的推敲,还耐得住实证的检验。

  我之所以一定要喋喋不休的呼唤“生命美学”就是对于这句话的自信。它也是我认为的“审美的第一性原理”,“美学”的包容性的真正内涵和它的统一理论基础就在这里。即“完美”是具备时间属性的,而美学原理(哲学思辨)的“第一性原理”我认为就是“时间性原理”,用一句简单的广告语表达即“时间可以说明一切,时间也可以改变一切”。“完美”具备时间属性,那么是不是探索“真理”的关键就在这里呢?目前我在网上搜索到关于时间的概念和定义,都不能满足我对时间与“真理”关系和关于时间自身真相的理解。时间或许跟“真理”一样,也只能通过哲学的方法予以定义方能符合生命的直觉。如果能够给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物质和运动的载体,分别给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定义,是不是能够有效解决哲学贫困的现状从而完成一次人类知识谱系的重构呢?

  于是,经过各种尝试当我给出两个似乎符合思辨的时间和空间的哲学概念时,突然有一种云开雾散,春暖花开的感觉。当然,我相信很多读者看过这两个概念后可能还是云里雾里的迷糊。这很正常,为了寻找时间和空间的答案我翻看了很多资料,包括之前的先贤大哲们给出的定义。我的感觉一是整不明白,二是这些大哲好像在时空问题上也不是很自信。所以,希望你们能够耐心的看下去,等到我描述完“宇宙大爆炸”和“弦理论”的“十一维度空间时”,可能你就能整明白那么一点了。

  我对于“时间”的哲学定义是:“时间”指从“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完整充盈”的全部过程(简单的讲就是从概率的发生到所有概率都全部实现的过程,打个比方就是从一点开始到全部结束的整个过程,片面的简单理解就是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空间”是指从“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完整充盈”全部过程中的几何变形。据此推出“宇宙运动”的概念就是从“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完整充盈”的全部过程及该过程中的几何变形所呈现出来的各种情境与形式。

  如果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提出本文立论的基石,那么本章所要阐述的“自由纠结、时空破碎假说”才是本文逻辑自洽的源头活水。下面就让我们回到宇宙的本源来探索这一片源头活水,众所周知目前科学界对于宇宙起源达成的共识是“大爆炸宇宙论”,即我们目前所处的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另一解释为约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

  而大爆炸之前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认为空间和时间诞生于某种超时空,一部分宇宙学家称之为“量子真空”(假真空),其充满着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相符的量子能量扰动。而神学家则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因为“奇点”的存在也给神的创世轮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但都是给人一种神秘奇幻的色彩,无法满足我在逻辑上对此的思辨。

  既然这个所谓的“超时空”是在时间之前,没有时间参与那这个概念就应该是“可能性的完整充盈与“无限可能性”的完全重合”,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我个人认为它在哲学上的含义应该称之为“绝对自由”,有句名言叫做“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那么绝对的自由就会导致绝对的混乱,我个人想象其物理镜像是“质能混同、数量熔融、无始无终”即“原始正能量”和“原始反能量”,“同时发生,同时湮灭。”(这种状态无法形成我们现在宇宙产生所构成的物质,只能形成“原始量子质能扰动”)。

  “绝对自由”的具像是“同时发生,同时湮灭。”用公式表达就是:开始=结束,数学表达为“0”,我个人称其为“无间界”,以我个人的理解“无间界”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因为它不符合我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义,时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和而空间则是这个过程中的几何变形。故“无间界”是一种“非时空现象”,但鉴于以往认知的传承让人类的生命直觉已经对于宇宙时空有了一种执拗的想象,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只是能说无间界的具像表达按我们目前对于时空想象理解可以描述为,以“点状闪爆”形态出现,假如有人为便于理解,说那也可以叫“闪爆宇宙”或“原始宇宙”我也没意见(实际上“闪爆宇宙”或“原始宇宙”是与我们的目前所处的宇宙是有很大不同的,严谨的说它是一种“非时空状态”或“萌芽时空状态”)。无间界的数学表达基本公式应该为:“1+(-1)=0”,简化的表达就是“1-1=0”。这个无间界的物理现象我称之为“原始量子质能扰动”,而“无间界”在“原始量子质能扰动”形成共振的情形下发生了一种我个人称之为“自由纠结反转”并异化为“唯一自在”的现象。

  即在“原始量子质能扰动”下,“可能性的完整充盈”与“无限可能性”的“完全重合”出现未能即刻实现的情形,即“闪爆”出现了一个短暂停歇的过程,伴随着一个确定的时间箭头的出现,“原始正反能量比例失调”造成“原始能量的大熔融”接近百分之百的反转为一个“唯一自在”。即由“闪爆”状态到了“闪融”状态,这个“唯一自在”就是“奇点”实际上就是“原始物质”并且是唯一的“原始物质”也可称之为“绝对物质”。奇点的出现标志着“无间界”在纠结反转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何变形“空间”诞生,于是我们现在模样的宇宙从量子涨落背景出现。

  估计到这里很多读者已经晕了,为了让大家能够理解还是讲个故事吧,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混沌一片,除了两个神仙什么都没有,这两个神仙一个叫“不悔”另一个叫“死磕”,原本他俩还能和睦相处,但有一天突然为了争论谁是“Number One”时翻脸PK了,二仙神通的战斗力等同,结果就是同时被KO。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快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满血复活后二话不说接着死磕、接着同时又被KO,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死磕不悔着,直到相互殴打的满血复活后谁都不认识谁了,二仙又都没有“还我漂漂拳”的那种神通,数不清的KO也让二仙对PK失去了兴趣“审丑厌恶了”,于是终于安静下来同时相互问候,“你是谁”(以下对话都是同时发生)“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是你?”“好像是”“你是我!”“应该是”“那我们在一起吧!”“好!在一起”,接着二仙都奉献了自己从而幻化成唯一的一个神仙“真情爱理”,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可以假想这个“真爱”就是“奇点”。

  奇点的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时空曲率无限大(我个人将奇点理解为“完整时空”,即从奇点开始,时空的所有的属性方才完全具备),在而奇点在一个普朗克时间(10^-43秒)里,形成了正能量、负能量和偏能量三种能量(注:负能量并不是反能量因此与正能量并不相互发生湮灭),接着温度开始降低,导致奇点自身形成了“量子质能扰动”破碎成无数的“原始能量弦”,质量也从能量中开始分离,“原始能量弦”也分离成了三种形态的“能量弦”(具体描述在下文展开),随即宇宙进入了暴涨期,此刻宇宙已经冷却到强相互作用可以分离出来,而弱相互作用及电磁相互作用仍然统一于所谓电弱相互作用。暴涨仅持续了10^-33秒,在此瞬间,宇宙经历了100次加倍,而无数破碎的“能量弦”也被抛射到了宇宙的各个角落,随后三种“能量弦”开始相互作用形成各种粒子(关于“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弦理论”的描述,有兴趣读者可自行上网查阅,我就在此不赘述了)。

  之后,随着宇宙的冷却由“能量弦”演化而成的各种粒子组成的物质相继出现,星云、恒星、行星、和星系也陆续生成,宇宙由混乱无序走向了按照自然规律有序运行,生命的产生是依赖于这份秩序的构建,而高等智慧生命的出现更是成为美的发现和创造的开始。

  我是认同“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弦理论”的,所以我的“自由纠结、时空破碎”假说,也只是在我自定义的“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基础上,将我的猜想融入到这两个理论中并试图加以完善。实际上“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弦理论”也只是一种假说,“弦理论”目前只是在数学模型上能够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有效结合起来,但现在它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尚未作出能够能被实验证明的预测。

  在我自定义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我对“弦理论”所描述的“十一维度空间”是可以用我的时空概念理解的,基于我对时间的理解,时间应该是一个过程,那么我理解的时间就是四维的,一个维度是过去(历史),一个维度是现在(当下),一个维度是将来(未来),从我个人的喜好上我更喜欢历史、当下、未来这三个词汇(不是因为词汇曾有过的宗教意境,仅是我认为这更符合我对时间这个过程的理解和生命直觉,希望读者朋友多多包涵)。

  这三个维度再加上一个恒定“时间箭头”的一维(即从宇宙大爆炸开始“时间”的方向总是从历史指向当下再指向未来)就组成了一个完整时间的四维。因此三维空间里的每一个长、宽、高各有都带有三个维度,三三得九变成九个维度,因为由物质组成的物体实际上总是处在“当下存在”的连续运动过程中,所以每一个长、宽、高的“历史”和“未来”这两个状态的六个维度卷曲隐藏在了“当下存在”里,只剩下“当下”的长、宽、高当下的三个维度存在,而“当下”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融合形成了“连续当下存在”的一个立体空间的维度(即长宽高三个维度完全熔融到了一个“当下存在”里而无法区分),这就是“十维维度空间”,而这个“十维维度空间”再加上一个确定的时间箭头的一维就是“弦理论”所讲的“十一维空间”。

  当然,这只是“弦理论”为了在数学的计算中把时间因素考虑进去后形成的一个四维立体几何空间的数学想象,以平面几何空间的概念进行表达是所能呈现的几何图形,举个例子就比如一个正方体在平面几何中就变成了由正方形组成的六个面,三个正方体在平面几何中的精确表达就是十八个面。实际上这三个立方体是以俄罗斯套娃的形式嵌套在一起的状态,表现出来的就只有一个正方体,正如人的生长是一个三维空间内得体积连续膨胀的过程,昨天的我、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其实生长在一个身体里,但如果这三天每天都照一张照片,三天的我在平面几何上显示出来就是三张照片,但这三张照片只是定格和存储了我在那三天拍照时的状态和信息,并不是我的全部信息。

  这也是我为什么赞同和支持“弦理论”的原因,即它的逻辑出发点和数学模型与我对时空定义的逻辑出发点应该是一致的。我的逻辑思辨理论基础是在尝试以“绝对自由”和“时空自在”这两个哲学概念解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矛盾时,又在对“弦理论”的思考时发现“时间第一性原理”后,以“时空纠结反转”的思想实验模型,得出了一个可以逻辑自洽的结论后,采用“赋予时间概念以空间想象”的方法解决时间概念,进而一并解决空间和时空概念的研究路径取得了突破。

  基于此我也意识到“广义相对论”和“弦理论”的缺陷都是在几何模型缺陷上,即这两个理论完整的几何表达模型应该是建立在对一个完整“球体几何”和“超立方体”的数学验算上,目前关于这两个几何模型出现的信息我在网上搜索了很久也未找到,估计还是处于理论的摸索尚无法进行数学验算的阶段(验算过于复杂和工作量特别巨大),量子计算机的出现或许会能够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帮助,关于“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这两个问题我会在以后的章节进行展开讨论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几个关键预测已经天文观测和实验所证实,因此它成为被科学家广泛认同的关于宇宙起源解释的共识。但如果哪一天科学实验证明这两个理论被“推翻”了,我也不会觉得惊奇,甚至会更有兴致学习和研究这个新理论。当然,我非常不喜欢“推翻”这个用词因为这里面的态度,不符合美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严肃的学术态度,我觉得用“超越”应该更加的合适,因为这是基于同一逻辑系统的研究,必然会存在相关性,即使新的理论证实了旧理论存在缺陷和错误,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旧理论,其合理部分也会被新理论吸收,学术的传承和自由一样,都是学术之美,学术的标新立异也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学术传承的厚重与坚韧正是建立在这种存在继承关系的“扬弃”上。

  我个人认为“宇宙大爆炸”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信息确认的开始,并由此形成了信息的复制与传播以及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新信息的连续产生和传播。对于物理学的意义是可以很好的解释能量出现及运动开始。其哲学意义就是完整逻辑链条的形成,“第一大前提”(我把它解释为“非时空的无限可能性到可能性的完整充盈”它的哲学概念叫做“绝对自由”)的确定及逻辑依据,数学意义就是极限终于被确定下来,0和1就都有了意义。我这篇文章如果有所谓的成功的话,正是在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上实现了数理逻辑当中“概率的完整”即找到了一个极限。但那只是具有理论解释的意义,并不一定符合自然宇宙的真实面目。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美,只有更美”,自由只是追求“完美”的翅膀,包容才是“完美”真正的胸膛,没有曾经千千万万的包容,何有展望未来的浩浩荡荡。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每当我看到那满天的繁星,就会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人类文明这个大我,在实现生命存在的实践与超越的征途上,以无惧之勇气(自由)、敬畏之态度(平等)、谦虔之胸怀(博爱)、革新之必须(繁衍)、坚守之正义(美德)、呼唤之共识(信仰)、建设之大同(和平),而直面茫茫天地、空空宇宙,不辞劳苦、排除万难、永不停歇的搬砖铺路,涌出太多关于生命奇迹的眼泪。我相信那些眼泪终将成为融释开化一颗冷酷而残缺的自我本位野心,重建一颗温暖又静美的生命本位善心。现在就请这个“大我”竖起生命美学的旗帜,吹响“知识改变命运,美育缔造和平”的集结号声。

  第三章 让“美”在“爱”中生鸡下蛋

  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有边界的它不可能完全展现思想,即不可言说的状态,这种不可言说的无奈曾经把我折磨的几乎对生命一度近乎绝望,也就拿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来安慰自己,百无聊赖的苟延残喘着。但正是对生命之美的信仰让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爱智、求真,就是为了美美的活,活出一条自觉、自主之路。”如果连这个理都要较真,就是跟自己的小心脏较劲,当我找到了这个边界之后,“真理”虽离我远去但“真爱”来到了我的身边,并陪伴着我实现了思想的突破与自我的超越。

  这就是说追求“完美”的过程是一个从寻找“真理”到回归“真爱”的思想升华的过程。而“生命美学”的确立实质上是人类意识形态逐步从以安全忧虑为主的政治意识形态优先,开始转向自我生命价值确认的审美意识形态优先的文明自信时代。即以“珍爱生命,珍视人格,珍惜和平”为基本信仰的普世价值在意识形态秩序构建中形成风险预警和行为底限为共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逐步形成。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真理”逐渐演变为政治词汇的内涵了,谁掌握了“真理”就会依靠由此而形成的话语霸权和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为其争夺经济资源和政治利益而服务。这是从我自己放弃成为一个充满野心的哲学家幻想,而志愿成为一个“搞美学的研究生”的过程中领悟到的。当然,为了写作的需要我确实在上文对“完美”的概念予以了保留,对称性本就是美的特质之一。所以“完美”的完整概念应该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美、只有更美;没有最糟、只有更糟,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我没有选择用“坏”这个词,就是要表明一种态度。“没问题我的行为准则是就事论事”,但如果你本就怀着一种恶意伤害的态度,那么反击是必须的,直到你明白你的恶意其实对你自己的伤害最大并放弃了这种恶意为止。”伦理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构建对恶意的识别和预警,对道德败坏的态度不是对等报复而是加倍的反击,暴力美学的主旨就是对道德败坏和恶意伤害的零容忍,没有底线的包容就是恶的源头。父母的溺爱毁了多少个原本善良、可爱的孩子!所以美学教育必须从幼儿开蒙抓起。

  想做成一件事情不容易,搞破坏却很轻松,为非作歹成本的低廉就是美德沦丧、滋生罪恶的土壤。故法制建设首先就要考虑惩恶扬善的社会成本因素尽可能的要增加违法犯罪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成本,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信守承诺、与人为善的良知消耗。欣喜的看到我国近年来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中在此问题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质是因为整个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社会观念和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提高的双重累积而生发出来的伦理美感进步。

  有点跑偏了,现在还是回到对于美学精神的理解上来吧,实际上美学精神就是以审美的角度赋予科学精神以美感,其精神内核还是科学精神,打个比方科学精神就像一个古板严肃的老爷爷,总是教训我们没有经过科学实验验证的事情不许胡说八道。而美学精神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听到我们有奇思妙想之后,先是给与鼓励说这样的想法是很神奇哦!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当我们说出理由后,接着表示那让我们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一下好不好呢?当实验结果出来了,又和我们一起讨论里面的原理。也就是说这个老爷爷的人格经过美育培训后升华了。

  人格的健全来自于对生命的自信,看到这里相信读者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自信,确实写到这里我已经对本文的逻辑基础即我对时间和空间定义充满了自信,因为我终于可以确定02=1,它的哲学含义和物理意义被我基本整明白了,也是我提出“时空纠结反转”的逻辑基础。当然,这样“1+1=2”的数理逻辑和物理意义就完整了,从0到1和从1到0的熔融关系的数学基础也找到了,之前迟迟不愿动笔的原因就是“1+1=2”数理逻辑依据找不到,但写着写着思路慢慢清晰了,“无间界”模型确立,让这个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本文真正的干货马上就要呈现给大家了。

  目前数学界把00=1,只是说为了计算极限,强行这么规定的,并据此规定所有数字的0次方都等于1。但这从美学原理上就完全否定了美的对称性原理,同时哲学含义和数理逻辑都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所以“1+1=2”一直在数理逻辑的证明上未取得数学家们的共识,它更是把物理学引向自然起源于真空的误区,以至于负数的物理意义和数理依据都存在缺陷。现在先从我认为02=1的哲学含义是什么开始吧,这也是一个在本文写作中思路逐渐清晰的过程,上文已经介绍无间界的数学表达公式为“1+(-1)=0”即“原始正能量”与“原始反能量”相遇出现湮灭状态,这个湮灭数学的表达为“0”,这个“湮灭”哲学上的含义就是“绝对无”。

  诚然,从具体的个体来讲一个“绝对无”加一个“绝对无”的数学表达应该是0+0=0,即“绝对无”在量的区分上没有意义,因为它们无法在量上进行区分。但从状态上讲这种“绝对无”是一种质的存在,这个“绝对无”从集合属性的概念上讲可就是“绝对无”的一种状态,即所有的“绝对无”集合就可以解释为一个“绝对自由”的概念,那么数理逻辑意义上的1就出现了,即0×0=1,这里面的乘号的意义就是指“量的无法识别和区分状态”依旧具有集合属性意义,也符合哲学课上讲的“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的原理,当然单个“绝对无”物理意义为信息的无法确认和发出,即我们永远都观测不到(发现)它,这就是物理上讲的“暗能量”的物理意义。但这个无间界的“暗能量”与现在宇宙存在的“暗能量”是不相同的,故我称之为“原始暗能量”作为一种概念出现的话那他就是一个“1”的存在了,这就是中国道家哲学讲的“无中生有”当然从美学原理的对称性上讲应该还有一种状态“有中活无”,而“生活”就是“无中生有,有中活无”,数理逻辑就是从0到1和从1到0的熔融过程。

  根据上述论证,我们就理解了1×1=1的数理逻辑就是集合概念的确认,这里面有两个集合概念含义,一是作为具有同一个集合属性的个体,外部对于该个人的认知则为同一集合的个体,举个例子一个山东人和一个青海人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到国外去旅游,负责接待的老外只会把他俩当成中国人,而这两位游客对于旅游地所在的当地人都认知为外国人。第二个含义是相同属性的集合,会出现量的叠加效应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相同属性的集合。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1群羊碰到另1群羊合起来还是1群羊,据此,那么1÷1=1的推理逻辑想必大家都应该明白了。既然时下数学界承认1×1=1就是这个集合概念的逻辑数理逻辑规定的,那么0×0=1自然成立,02=1在几何模型中就是的矩阵结构的数理依据,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这就是“时间性第一原理”的数理逻辑,即时间概念的集合一定要大于空间概念的集合,所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想就明白了,肯定是“先有蛋”嘛!蛋的集合概念大于鸡的集合概念,鸡只是鸟类的一种,而下蛋的动物可不止鸟类,到生物进化的历程中验证也能肯定是“先有蛋”。当然由于“绝对自由”不能识别故0不能作分母,但02可以开方,那么0在物理学的意义就不再是真空了,“自然厌恶真空”被证明了。

  那么02=1,在数学上的意义是什么呢?那就是±0概念的出现即00=(-0)。当然为了论证的方面,我刚才将原始正能量和原始反能量解释为:“+1”和“-1”,实际上原始正能量和原始反能量的数学表达应该为“+0”“-0”,因为它们是一种非时空的存在,故它们相遇湮灭后的数学表达应该为“+0-0→±0”,这就是数学上所讲的无穷大和无穷小的数理逻辑依据和物理意义的原始暗能量。而0的出现是宇宙大爆炸产生后,形成的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后的湮灭状态即1-1=0。这个公式就可以变换为1+10=0的数理逻辑也得到了确认,更重要的推导结论就是所有数字的0次方都是它的负值,就此推导出10=-1、20=-2……的整个负数数理逻辑依据,于是整个数字的数理对称性就可以解释了,极限的数理逻辑的边界就找到了,那不是人为设置的而是符合自然运动和生命美学逻辑的,从物理意义上讲是说每一种正物质在理论上都存在一种与它基本属性相反的反物质,当二者相遇后就会产生物质湮灭并释放能量的现象。

  我们再来看看0这个形状的美学意义,应该就是在力学中的受力均匀的充分体现,即在波动的立体环境下受力均匀的体现,而动物下蛋实际上也是在波动中完成的,故蛋的形状在平面上看基本接近了0,实际上我们地球的固体形状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之所以在照片看像一个完美的球体是因为大气层的“光晕效应”,看看连地球本身都知道给自己美容,我们还能否认美的存在吗?

  “1+1=2”的数理逻辑就是02=1,哲学含义想必很多读者自己都清楚了那就是“肯定之肯定等于肯定(当然等号后面的肯定已经包含了等号之前两种肯定的各自的属性)”,它的根本物理意义是时间和空间作为物体的两种属性它们相融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物体的完整属性“时空属性”,这个时空属性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熔融的状态,这是质的意义。还有一个就是量的意义,看似最简单的公式里却隐藏着最深奥的道理。质的意义,即时空本身是一种熔融的状态,这种熔融是一种全新的属性,即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两种属性(哲学含义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即熔融出现的“2”已经与熔融之前的两个“1”不同了,简单的将就是“2”出现后原来两个“1”所处的时间或空间会发生改变,或者时空都发生改变。它同时包含有“量变引起质变”的以及关于“二律背反”思辨起源的两种哲学含义,(哲学课上老师讲解古希腊先贤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点也是最难的,不把从0到1和从1到0的熔融关系的物理意义搞清楚,很快就会绕回逻辑混乱的地步。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两个几何模型和哲学含义,是最复杂的,现在就让我试着把它讲清楚。

  这个量的含义,是不同时空意义上的量即两种几何模型里的概念,第一个是平面几何模型即在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状态只有两种要么相交、要么平行。实际上这里面隐去了时间箭头的维度,即这个平面是静止不动的前提条件下才能成立,如果这个平面是可以弯曲的情况下,一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线都是可以相交的,一种方法是180度扭转这个平面,形成一个莫比斯乌环面,另一种方法是把这个平面的两个对角沿斜线错开卷曲。当然直线只存在于理论当中,现实中这样的平面和直线都是不存在的,现实中只有线段和线段组成的平面,故我讲一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线(段)在现实实验中是可以相交的,这实际上就是理论极限与现实实践的差异,如果一个老师在讲课时不注意这些问题,那么就不仅仅是限制学生思考的问题,这种信息传导的失真很可能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产生严重的误导。

  小时候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时我就提出了疑问,结果数学老师连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就说我胡说八道再瞎说就赶出去,这让我印象深刻更进一步联想到1+1=2公式中加号和等号不就是相交和平行嘛!以至于我总有一种执念那就是1+1也可以等于3,数学的基础是有问题的,终究有一天我会证明给大家看,现在明白真是自己错了,终于可以证明1+1在算错的条件下可以等于3。

  第二个是立体几何模型即两个空间三维(位置)完全都不相同的立方体才会在量的计算上出现累加情况,如果出现维度重叠,则可能会出现叠加现象,即类似俄罗斯套娃。也就是说“1+1=2”是在“确定性”的时空背景下数理逻辑对量的计算的推定。因此在“不确定性”的时空背景下,必须要采取概率推演的线性数理逻辑,即“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两种性质在数理逻辑上的思路方向一个是归纳、一个是演绎所以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矛盾的,这里面的哲学含义就是“二律背反”。当然,现在我们了解事物的基本属性实际上是时间性、空间性和时空融合后的时间箭头,因此这三种属性代表着一个稳定秩序构建的因素,所以我们发现现实生活中“3”这个数字的奇特之处,就是从3开始稳定的平衡可以实现,因为3开始可以较为稳定的形成闭环了,三角形就是一个典型。(一条线段如果按360度弯曲闭合只有在去除时间箭头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圆形,如果加上时间箭头的话它的开始和结束就不会相遇在同一个点,而是形成一个类似弹簧一样的卷曲向上的环形,我个人称之为“弹簧螺旋”。)

  基于此,我个人认为02=1,正是数理采样的依据即在与连续运动环境下,同一概率会在二进制的数理环境中大量的反复的出现,这样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用0和1的二进制算法,进行采样和数字编码并予以表达,人类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信息实际上也都是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区分和确认。这是不是就是电脑信息编程的基础都采用1、0和0、1组合的方式作为基本数理逻辑的原因呢?实际上本质上还是一套密码编排系统,故我认为程序员们都是玩密码游戏的高手。

  第四章 “相对完蛋”与“绝对混蛋”的矛盾之美

  下面我们来讲一下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哲学原理和物理含义。从哲学思辨上讲这是两种属性不同的逻辑出发点在物理理论的终极对决,我个人则戏称为“相对完蛋和绝对混蛋的蛋疼逻辑”实在烧脑啊!而且,这里面我的所谓论证基本都是基于逻辑思辨的猜想,所以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越过,了解一下审美共识能够达成是因为美的特性是基于自然运动下综合均衡的结论就OK了。

  量子力学是以事物运动的“不确定性”原理为出发点的代表,广义相对论则是衔接量子力学和牛顿“经典力学”(哲学中以“确定性”为出发点的代表)的桥梁,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实际上是在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下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参考系中加入时间坐标后获得的成功。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是他老人家以一人之力,对“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光电效应”正是由于对量子力学的贡献而使他获得“诺奖”。“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基础上将其扩展至非惯性系的一次突破性发现,当然由于广义相对论依靠的几何模型是黎曼几何的缺陷,导致了得出了“二维几何时空平面可以全面弯曲形成三维几何时空的倾向”(我想这应该是平行宇宙猜想的初始原因),“弦理论”已经在这方面予以了纠正,我就不再赘述了。当然“弦理论”的问题一可能是“膜状”几何模型构建复杂的缘故,因为在数学模型的推理上它是成功的,那么理论的合理性就有了依据,但我个人认为“弦理论”的问题可能是在对时间和空间维度的理解上出了问题,其对“十一维度空间”的理解并没有发现时空熔融的特性,以至于其对时空维度的扩展出现了问题,核心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时空概念为指导。

  我个人认为解决球体几何和超立方体几何模型的几何学尝试目前已经出现,即分形几何学,我猜想是不是可以通过一种矩阵分形几何结构或分形几何的拓扑结构思路,来解决球体几何模型和超立方几何模型数学验算过于复杂的问题,就如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手段完成立体几何的构建一般,当然关于几何问题的探讨还是留给专业的数学家和几何学家研究更为合适,我就不再这里讨论了。

  现在介绍一下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正是普朗克等科学家基于对波粒二象性的疑惑而提出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量子不是基本粒子而是在“亚原子环境下”即原子半径范围内关于基本粒子运动力学规律的讨论,量子力学实际上是注意到了量子范围内时间存在三个维度,空间维度卷曲为一维的“点状形态”(位移距离太短)的特性,当然这是我对其物理意义的解释(我个人将其称之为“时空纠结反转”)。实际上量子力学的研究是采用了点状矩阵方式的几何模型对波的运动方式进行数学建模,自然会取得成功。因为在量子运动当中时间属性同原子运动相比被剧烈放大了,因此成波动的运动状态,“闪点”实际上是波动中波峰和波谷的重叠效应。

  那么波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应该就是打开“量子纠缠”这个所谓“幽灵现象”的核心,直到“闪爆”这个概念的出现我的大脑里才出现一条直线被在分布在直线两端的“闪爆”轰击出来的形象,原来“闪爆”可能是波动出现的物理解释,那么如果这种“闪爆现象”在时空出现后都是同时两两(成对)发生的话以“闪点”方式出现。是不是就会出现在不同空间里同时出现两个自旋属性完全一样的“闪点”的概率啊!具体的物理镜像不就是“量子纠缠”吗?基于写作的需要就不再这里继续讨论了,下面讲一下我对“量子纠缠”数理和物理意义的猜想。

  上文已经指出了负数的数理依据,那“量子纠缠”的是不是就是数字的对称性数理逻辑依据呢?当然我的推理依据是目前科学家们已对维度(又称维数)达成了共识。0维是一个无限小的点,没有长度。1维是一条无限长的线,只有长度。2维是一个平面,是由长度和宽度(或部分曲线)组成面积。3维是2维加上高度组成体积。4维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4维,人们说的4维经常是指关于物体在时间线上的转移(即我所讲的“时间箭头”)。4维运动产生了5维,请注意上文我们已经讲述过我们这个“宇宙时空”形成从0到1和从1到0熔融过程。那么运动实际上还是在这个4维里进行的,如果弦理论是按照这个理论对维度的进行解释,这是和我对时空宇宙的维度理解是有巨大区别的,那么还是先从目前我们这宇宙时空形成的基础,来讲讲我的维度认识吧。

  在第二章中我已经讲到,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个宇宙时空的是由“能量弦”组成的,鉴于逻辑推理的需要我个人认为“能量弦”是形状类似于“精子”模样的根本能量(源),准确的说它应该有三种基本形态,一种是弦头居中像蝌蚪一样的“正能量弦”,另一种是弦头偏左的蝌蚪状弦“负能量弦”和另一种是弦头偏右的蝌蚪状弦“偏能量弦”。“正能量弦”两两头尾相反成双螺旋结构相接旋转组成的“正物质弦”;一种是“负能量弦”和“偏能量弦”两两头尾相反成双螺旋结构相接旋转组成的“反物质弦”;一种是“正能量弦”和“偏能量弦”两两头尾相反成双螺旋结构相接旋转组成的“明物质弦”;一种是“正能量弦”和“负能量弦”两两头尾相反成双螺旋结构相接旋转组成的“暗物质弦”;所有的能量弦子都不能头头相接,因为头头相接时都会产生湮灭变为“暗能量A”,“负能量弦”和“偏能量弦”两两相遇时都会产生湮灭变为“暗能量B”。“暗能量A”和“暗能量B”相互作用就会形成“量子质能扰动”现象,“正物质弦”、“明物质弦”和“暗物质弦”在这种“量子质能扰动”又振动组合成了“原始物质粒子”。

  “正物质弦”、“明物质弦”两两组成“原始正物质粒子”,“正物质弦”和“暗物质弦”两两组成“原始明物质粒子”,“反物质弦”和“暗物质弦”两两组成“原始反物质粒子”,“明物质弦”和“暗物质弦”两两组成“原始暗物质粒子”。“原始正物质粒子”和“原始反物质粒子”两两相遇时都会产生湮灭变为“暗能量C”形成“量子质能扰动”现象。其他“原始物质粒子”在这种“量子质能扰动”下“原始明物质粒子”和“原始暗物质粒子”相互三三结合就形成了现在宇宙时空的“正物质粒子”(即费米子)和单独两两结合时就形成了现在的“明物质粒子”(即玻色子),相互两两结合或单独三三时成了“暗物质粒子”。这也就解释了我们现在在宇宙空间很难发现大量聚集“反物质”的原因。而暗能量A”和“暗能量B”“暗能量C”三种“暗能量”也在相互作用下达成了一种静态的平衡。

  “暗物质粒子”在相互作用之下形成了“暗物质”。这种状态在物理上的状态我个人理解为“接近绝对超导”和“接近绝对超流”状态或者是“接近绝对超流”与“接近绝对超导”的混同状态。这种状态的具体形态很可能就是“黑洞”和“白洞”,黑洞的介绍网上就可以查到我就不赘述了,而“白洞”我个人认为就是“奇点”,目前能够接近奇点暴涨的物理现象应该就是超新星的爆发,故我个人认为黑洞是不存在奇点的,所谓黑洞的奇点只是打开暗能量的一把理论钥匙,但真实的宇宙环境中黑洞是没有奇点的。而恒星核聚变的发生很可能是两颗互相绕转的类星体或星云在合一过程中绕转不断加速而引发的。我个人认为中子星的形成可能是因为“暗物质”的参与,而“黑洞”的形成则应该是“暗能量”也参与其中以至于“泡利不相容”完全被打破。

  当然,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会提出另一种宇宙模型即奇点只是一部分“无间界”的原始能量的纠结反转,大部分可能还是那样,我们这个宇宙只是漂浮在“原始宇宙”之上的。这个宇宙模型我也想过,但从“暴涨”的逻辑推导到我对生命演化的时间箭头和对死亡理解的生命直觉,加上我现在猜想的宇宙模型已经足以自洽更符合目前科学的实际观测,更重要的是假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连个初稿都完成不了那么很可能又会耽误很长时间了,假如出现了意外那才是一生的遗憾,故在这里就不讨论了。天知道我的猜想对不对,梦想天长,路却要从脚下一步一步开始,赶路要紧。有了初稿如果能够获得精通相关研究方向读者朋友的反馈,获得了足够的支持比我在这里闭门造车要好许多,再慢慢修改亦不迟也。

  现在让我们近距离的走进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转化公式:E=MC2,这里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能量的秘密呢?就我个人的理解,所谓的“时空属性”实际上是物理学上所讲的基本粒子的“自旋”属性(目前物理学届基本认同自旋状态有两种即整数倍和二分之一整数倍自旋),以及由于这两种自旋属性的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反馈,使得基本粒子的三种特性或状态“质”“数”“能”都具备了量的累加和叠加效应(这里我不认为存在没有质量的基本粒子,根本能量可以没有质量但到了基本粒子阶段,信息已经可以确认并出现了分类[玻色子和费米子],“质”的区别已经出现类的多个不同,必然有量的累加和叠加效应,只是有的基本粒子的“质量”小到目前无法测量故被忽略不计),以及在这种累加和叠加效应中的相互转化出现的熔融混同和分裂转变现象。能量的本质就是信息的生产(主要通过异化的方式)和传播(主要通过复制的方式),波动作为能量产生的形式表达实际上就是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方式。质量和数量就是对信息生产和传播的确认。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和光电效应实质上都是对这种效应的一种理论反馈。即物质的“质量”和“数量”通过“能量”改变的方式实现转化。也就是说伴随着能量的出现,信息确认以及信息传播必然产生。但对信息确认的识别和区分,应该是生命这个特殊的物质种类所独具的基本能力。因此,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生命本身基因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及在这种生产和传播过程中的基因变异与演进。

  而时空就是信息在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以及在过程当中发生的几何变形,而“原始暗能量”是无法发现和确认其中的信息,因此它在时空之外的非时空。因为我们既然把时间和空间的总体综合称之为宇宙,那么“原始暗能量”的所在就是和我们平行的“非宇宙”,而目前宇宙中的“暗能量”因为是时空产生之后的产物故而,其存在的信息是可以通过质量的计算能够发现,也就是说暗能量里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只是我们无法发现和确认,因为它的具像存在是目前我们无法探知的,但并不代表将来我们不能和它发生联系。所以,在概念上所讲的平行宇宙应该是这个意思,而我们和无间界的关系则是宇宙和“非宇宙”的区别(在哲学上我将其称之为“秩序建构的可能性与非可能性的区别”)。

  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上进行秩序建构的需要,因为时空的绝对观念是人类的一种生命直觉,它到底存不存在我们是无法通过理论探讨去验证,但理论体系的构建则必须要有一个边界,形成符合逻辑推导的理论闭环。故而生命美学这个人类的理论知识体系也是有边界的,并不是说人类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能被纳入到“生命美学”里来,即“生命美学”还是建立在科学知识体系之上,从表面现象上看只是给“科学知识体系”摘下“科学”的帽子换上“美学”的花冠,但其精神实质是人类在理论体系的探讨上一次审美角度的彻底反省,从而放弃所谓““形而上学””和基于此形成的关于“本体”这个所谓“根本的根本”的论争。

  恕我大胆直言,关于何谓“本体”这个所谓“根本的根本”的论争和由此形成的对于“形而上学”的过度包装,从本质上讲是人类在认知上对于“死亡”这种生命终止的自然运动现象,因陷入“绝对无知”的恐惧,以及由此恐惧而形成的集体焦虑之后,试图通过对“死亡”这种自然(生命)运动现象神秘化解读作为解决焦虑和恐惧的办法,而形成的对生命运动本质背离后的一种解释。不能否认的是,正是这种背离导致的对生命结束这种现象的神秘化解释,使我们在对生命运动及所处环境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空间和时间的观念以及两观念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具像表达,人类主观意识形态的秩序构建由此开始。一个基于自然物体运动之上的人类主观意识形态世界开始独立形成和逐渐发展为理论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正是“时空观念”的形成,人类才开始将自己真正从自然界分离开来,并逐步发展出了“人类文明”的这个意识形态的秩序建构,即由思维升级为思想再进一步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思辨及由此生发而成知识体系这个“主观世界”。实际上这只是由个体大脑对于信息的保存和提取,转向集体对于信息的保存和提取形成人类集体的记忆与认知,并据此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自然运动产生的的信息复制与传播系统。故而人类这个大我随着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会产生对我们自身的生产信息、复制与传播信息系统的载体“时空观念”绝对化的倾向,否则我们又将面临“主观世界”死亡或崩塌的局面。于是,“绝对时空”成为“灵魂不死”的最佳落脚处,这正是人类生命情感的终极审美需求。也是美学取代科学成为整合人类知识谱系的伦理依据,即人类知识生产和传播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生命延长直至永生这个梦想的情感审美需要。

标签: #谱系 #重构 #美学 #确立 #秩序

相关文章

  • 超短篇:九问蒋一谈

    超短篇:九问蒋一谈

      行超 第一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童年的记忆和经历对于现在的写作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蒋一谈:1987年进入大学校园后,校园里的文学气氛深深感染...

    2022-06-14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