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搞笑图片 > [长篇]长篇:色即是空(不断刷新中)

[长篇]长篇:色即是空(不断刷新中)

发布于:2022-05-30 作者:admin123 阅读:5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于是,我决定空一回.

                   __题记

  1

  公元1883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

  时间狠狠的划过了一个世纪。

  公元1983年,我诞生了。

  2

  我听我妈讲我出生那天,我所在的那个区域雪纷纷扬扬下的异常的大, 山石乱塌,众人皆惊,刹那间天生祥瑞,有星坠于四川盆地,婴啼震天,诸乱皆平,便为此子。从那以后那个区域再也没有下过雪,气候也反常的热,科学家还给这种现象找了一个听起来十分科学的解释——全球气候变暖。我妈妈说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妈一直不相信科学),这一定预示着什么大事将要发生,但事实就是事实,是不可更改的,那年既没有重燃文革,三战也没有爆发,唯一能算着大事的就只能数邓爷爷当年做出将深圳等几个城市列为经济特区的伟大决策,所以今天才有了乌烟瘴气的深圳。我老爸有着和邓爷爷一样的身高,然而却没能有他的能力,我认为他这一辈子最大的作为就是孕育了我。

  3

  我叫浩。我想老爸给我取这个名字的初衷是想让我像滔滔江水一样活的浩汤一点,但后来事实证明我TM除了下课放学和吃饭总能冲在最前面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称的上浩汤的地方了。当然名字仅是一代号而已,就像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改成×浩文学奖,只要资金到位,我想仍然有一大批追随者,同样名字的好坏也不会影响你以后的生活,生活的好坏关键是看你老爸有没有钱或者你后天的努力,我们家的够就叫盖茨,但它的生活绝不可以和那位世界首富相提并论。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厮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不知道上天将要赋予一件多么伟大而沉重的大任于我,让我一出生就置于一种艰苦的环境里锤炼,走过的二十年让我尝试了人世间的一切苦痛,或许我的经历让革命老同志们也要为之逊色,或许仅有伊拉克人民才能理解我。然而对于这一切非人的折磨我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其实我早知道我妈所说的那场大雪的寓意:莫非就是上帝流着泪乞求我干一凡大事业嘛!我不信佛教,却一直用佛教的思想来告戒自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让这世界上的一切苦难都降临到我身上来吧,让它们来的更猛烈些吧!

  无论我是多么的虔诚都没能换来老爸的同情,相反他变本加厉得寸进尺,每当忆往昔峥嵘岁月时都悲愤地说:“该我们长身体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吃草根野菜爬过来的;该读书的时候 又果断地来了个文化大革命,不来则已,一来就十年;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日子刚刚好过,又遇上了工人下岗,‘铁饭碗’都下岗,农民到哪儿去就业啊?!不过你们这一代就好过了,有吃有穿还有学上。你Y一天就不要给老子感叹啥艰苦,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大学,我们村的女人资源缺乏你是知道的,现在基本上是188:187,如果你考不上大学你就是那个‘1’。”老爸的话让我欲哭无泪,我真的是比窦娥还冤啊:我真不知道我们有啥好过的,难道有吃有穿有学上就叫好过吗?那生活岂不是太简单了,冥冥中何苦还有那么多人叫苦叫累?好过了,那在应试体制下挣扎,为竞争上岗劳神也叫好过吗?一切的一切只能是时代给了他们那一代雄辩的理由——小时侯四处游荡不必饱受上学之苦,长大后还可以义正言辞地把自己的一事无成推给那场浩劫,活的再窝囊都可以置之度外地认定是那个动荡的年代的过错,冠冕堂皇的认为不被那场运动所耽误他们每个人都将出类拔萃,而我们这一代却注定要忍受煎熬,命运要我死我怎敢不死。

  当然这一切道理我都不敢拿去当向老爸抗议示威的理由,因为逼着老爸接受这些思想就像想让我热爱高数一样,那都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无稽之谈。不过老爸的最后一句教诲到是给我提了醒,我想我可没有老爸运气那么好能娶到我妈,怪不得老爸一直否认他最大的作为不是孕育我而是娶到了我妈,在这种残酷的历史背景下我不好好读书也不行了。所以我从小就树立了坚定的价值观,积极响应党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号召,发誓一定要挣很多钱,建立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当时还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咏志:

  自白

  圆圆的美妙,

  鼓鼓的腰包,

  张张的钞票,

  是我的爱好。

  4

  我出生在四川盆地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山野里,我们这里只盛产农民和野草,祖辈们的辛勤劳作只是创造了一些遇山洪就垮的梯田和遇狂风就倒的草屋。

  或许是山区真的太偏僻了,无论是祖国的改革春风还是西部大开发的势头都没能吹进来,即使吹进来的也是乱七八糟的三交农税义务集资还有那河道里的层层白色垃圾。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我悄悄的诞生,默默的成长,一直过的很低调,但当我长到六岁的时候,事情却出现了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我老爸是SB出了国际水平的,还有望傻出亚洲,冲要世界,而我竟奇迹般的变异成一个风流倜傥英姿飒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当然后来我的同学们和我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他们大多只同意第一个词。),且呈现出一片良好的发展趋势,这让邻里和家人欣喜不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身体单薄弱不禁风,我奶奶考虑到我生肖是猪当机立断借题发挥迅速给我起了个乳名“猪猪”,她说这名字够贱,但愿人如其名定会好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老爸也不会因为我聪明长的帅就痛惜我,在集市上给我买回一头小猪与我为伴。那小猪有着洁白的皮肤光滑的毛,看起来可比我可爱多了,所以很快我就和它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每日我带着小猪跋山涉水,徜徉于小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其足迹撒遍了我记忆中的整个童年。清楚的记得一次夏雨过后,我带着小猪在山冈上看日落,我猪般的智商竟咏出了“云霄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脍炙人口的名篇,此生足矣!

  岁月不待猪,不到一年的时间,小猪的身材就长成了政府部门里的“人民公仆”一样,膘肥体壮,小猪抵挡不了岁月的流逝已经是一头大猪了。人、猪都不能改变生活只能被生活改变,这仿佛是《无间道》里的台词,后来在小猪身上印证了:家人不顾我撕心裂肺的哭喊,硬把小猪宰杀了,然后我病倒了。

  5

  我的病好起来重新开始生活的时候已经七岁了。

  七岁是一个国家规定应该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年龄,于是我像他们杀小猪时拽的那样没有任何商量余地便被拽进了学堂,这不得不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现实确实就是个吃人和猪的社会,我想他们把小猪吃掉了,下一个吃掉的应该是我,然而我的聪明在那时就表现出来了,我不会像那些SB革命战士一样,看着前面漫山遍野的敌人,不知道逃跑保存有生力量,而是高呼“冲啊!”,这就是为什么七年甚至六年五年的抗战要八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估计他们当时的想法都是“没事,反正中国人口多嘛!”在这方面我就比革命同志们优秀多了,我现在要做的仅仅是好好听他们的话,以此来麻痹他们,等我长的足够大了,哼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或许就是因为那时候我太听话的缘故以至于现在都不会说话了,一见到漂亮姑娘就脸红,这都是历史原因啊!

  一直认为奶奶很有先见之明,她给我取得“猪猪”这个乳名太合适我了,我一点都没有辜负它,每次在班上的数学成绩总是最底的,无数次打破钱钟书老先生在数学上创下的最底记录。分考的太底肯定挨K,于是每次拿到试卷我就拿着红色圆珠笔把分数改过来,以此来避免一场皮开肉绽的家庭暴力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改分越来越自如,想要多少改多少,从不因为分值与自己的真实水平相差太大而羞愧,而且改分技巧由于熟能生巧也变的炉火纯青,我精心改的分数绝对不会被发现,为此还有不少小伙伴拿着诸如棒棒糖类的小恩小惠来让我为其代劳,这时候我的经济才能又充分的体现出来——长期找我改分者我给他打八折,无庸质疑,我TM篡改分数比日本篡改侵华历史还要嚣张了。我改分屡试屡爽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我那比我还SB的父母没有上过学,只认得一些简单的数字“一元,贰元,十元,五十,一百”。

  6

  时间就跟人民币一般,总是花的太快,且不易察觉,转眼间我就到了高三。

  小学升初中那年国家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我以最低的成绩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初中。

  初中升高中那年开始流行市场经济,我老爸花了一千元钱,我又以最低的成绩名正言顺地进入了一所高中。

  我所庆幸的是我依旧没有被吃掉,反而岁月赋予了我的成熟,我那时变的懂事不已,比如我从来不做作业,这样就为家里省下了大批买作业本和笔的钱;每次砍架的时候,我宁愿让别人砍破我的手臂,也不让他碰我的衣服,这种几乎自虐的胆量一直让我稳坐那所高中打架排行榜首位;每次考试成绩我依旧发扬小时侯的优良传统——将篡改进行到底……

  我高中所在的那所学校是一座异常垃圾的学校,每日学生打架偷盗敲诈恋爱翘课的事情层出不穷前赴后继屡见不鲜,我们学校的最大目标就是每年源源不断地为附近一所较好的中学输送复习生,学校垃圾的事实早已在学生家长心目中根深蒂固,后但来我渐渐明白其实不是学校垃圾而是学校里的老师垃圾。

  高三的时候我不知道哪来得一股灵感和韧劲,我开始如痴如醉废寝忘食地思考一个复杂的问题——为什么地球是圆的。由于大量的精力投入,所以对其它课程无暇顾及,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已经掺不忍睹,特别是数学成绩已经很难突破一位数。教我们数学的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头,教学成绩不咋地不过人却长的很有特色:头发绝不比葛尤大叔的多,鼻子却酷似刘德华,如果说浓缩就是精华的话,那潘长江在他面前也会逊色。这斯看在教学上不可能有什么突破了,就变态到每日以诽谤学生来打发时间。我清楚的记得他曾这样荒谬的来中伤过我:(一)他说我蠢的像猪。说我像猪我无话可说,因为我一直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但说我蠢我却要誓死捍卫我智商的客观性;(二)他说我到学校来不是读书的是吃饭的。不是读书的,我想问他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哪本书我没读过,至于吃饭嘛,说真的食堂饭菜难以下咽,我常常吃泡面充饥甚至忍饥挨饿重新体验三年困难时期,可见他又犯了本质性错误,毛 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有一定道理的;(三)他说我这种没能力没理想的失足青年迟早要被社会淘汰。没能力,挑足球挑CS他敢来吗,只要他敢说声“YES”我立即让他深刻明白花儿为什么那样红!没理想,不瞒你说,我做梦都在想早日踢进中超和加入CS国家战队,此非一般志向所不能敌啊;他说的对我的最后一句评价虽然有些偏激,但我却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最经典的一句话——如果你也能考上大学那将是世界第九大奇迹。无论他怎么样评价我都不会对客观优秀的我有任何影响,金子总是在默默的散发着光辉,他这样说无非是嫉妒我比他优秀比他帅罢了,我完全没有必要和他一般见识。

  7

  我一直以为我的高三就一直在这种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中混完,但后来随着一个叫江小凡的女孩的介入而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江小凡是我进入文科班的同学,她长的不能算着漂亮,但她那高挺的疯狂胸部却异常的扣人心眩,见到她的当晚我就梦遗的犹如惊涛骇浪。除此之外,还有她稳坐文科班第一位的成绩,当校长的老爸(我当时很迷信姓江的是不是都特NB,国家前 姓江不说,连这小小学校校长也和江字挂钩),这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不怕你笑我卑鄙,我当时还真有想借助她那高高隆起的黑色T恤后富有的无限弹力把我弹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想法,这种愚昧的下流行径曾让我后来一度惭愧不已。

  江小凡很快就表现出对我的好感,常常以帮助差生的名义接近我,我传说中的第六感觉告诉我这个女孩对我有意思,这让我欣喜若狂。我这人基本没啥可以混饭吃的特长,人有长的衰,如果有一天真能泡到她,那老子就捡大了。于是我最大限度的发挥不要脸的优势,装着一副要改邪归正的丑恶嘴脸近乎虔诚地去接近她。

  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是高中里的恋爱是奢侈品,只有少数人拥有的起;大学里的恋爱是必须品,没有很可怜。或许是因为江小凡认为她这么好的条件完全有条件享受这分奢侈,所以饥不择食,恋爱防线变的犹如二战期间法国的马奇诺防线般很快就被我的那一点伟大的雕虫小技所攻破。由于当时我和她都是那个学校倍受关注的人(你是不是不理解我为什么会被关注,我说过我的CS战绩和球技在那个区域无人能敌),所以我们两的结合更是被吵的沸沸扬扬,遭到众多人反对。我的那些兄弟说这种学习好的女人很可怕,她和你在一起,可能只是看你踢球踢的好CS玩的好。她的朋友也叫她不要那么想不开。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两力排众议排除万难权衡利弊理性地分析得出一个近乎真理的结论:我们两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别人只是嫉妒我们罢了。于是我们的关系犹如社会主义中国一样在资本主义的敌视下坚强地成长下来了。

  8

  但丁说占有和丧失同一,在我和江小凡走到一起后的不久我就发至肺腑地深深懂得了这句话的精辟涵义,对但丁同志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印象中的男女恩爱生活无非是“你织布来我耕田,你学习来我去玩”。但江小凡毕竟是新时期的女性,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恋爱定式,积极提倡男女平等,她不仅自己每天泡在学习上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有意拖我下水,她扬言要把我培养成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但直到现在,我都还是坚持自己“学习有害健康” 的观点。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断定了我这类人的德行:朽木不可雕也!

  我和江小凡的数学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名,不过她是顺数,我是倒数,我记得她的朋友老是安慰她“你家浩虽然成绩差了点,但人还是挺帅的”,你猜她怎么说,她考虑都没考虑,直言不讳地说:“他呀,你说成绩不怎么样我倒承认,但说他帅我就不敢恭维了。”这是我受到的最大的一次打击,不仅如此她认为长相是先天的,而学习则是后天的,这样她就有了足够的理由对我的数学学习加以指点,她总是不厌其烦的拿些诸如海典名题黄岗考卷对我进行疯狂迫害。不是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差才讨厌数学,我一直就认为学那些东西除了应付高考获得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外,就跟CS里面的沙漠之鹰一样,只是听起来很凶,其实百无一用。而且她给我的那些考题大多都是相同的知识点,却衍生出不同的花样来,中国数学界命题者的无聊和狠毒由此可见一斑。

  一个混乱敏感天真自由的时代结束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我发现在她面前,我渐渐迷失着自己,这让我很痛苦,我放不下以前一起玩的兄弟,放不下以前那种无拘无束放荡不羁的生活,但是我又是那么甘心和她在一起,甚至有些虔诚,我和她度过了一段完全可以说的上幸福的时光。我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中,一日一日沉沦下去,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发觉在追寻中已将自己给完全迷失掉,我是个凡人了。

  9江小凡在数学上对我的残酷迫害我基本上可以忍受,因为在认识有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允诺只要我做出一道她给我找出的题,我就可以吻她一下,每次想到她那要命的嘴唇,小巧而丰满,很有光泽,像两片红玫瑰花瓣,我就来了精神,我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她的题,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以前的潜能现在才得以发挥,也可以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引诱才有贪污腐败。

  当然为了让生活充满浪漫情调,有时候我也耍点小聪明,比如一道题我假装冥思苦想后还是做不出来,然后她就加大筹码,比如吻她两下,或者隔着衣服碰一下她那高挺的胸部。等到她允诺我我立即就做出了题,让后她就娇羞的撒娇“哼,你们男人都一样坏”,仿佛世界上所以的男人她都尝试过一样。

  那年的春天,处处开满了野花,空气中洋溢着暧昧的气息。教室里同学们在为高考废寝忘食,在校园的某一个角落我和我心爱的陈璐正在肆无忌惮的打着KISS,我发觉那年是一个异常激动人心的时刻。

  10

  我想再提一下那个教我们数学的那个老头。他对学生诽谤了一段时间后,发觉毫无意义,因为大家对他的话充耳不闻,全当是祥林嫂在唠叨。于是他又决定在学术搞点什么成绩,以博得学生对他的同情或者说另眼相看。经过他长期的东抄西筹终于写了一部关于数学解题方面的书,后经他朋友所在的出版社出版后却不能销出,所以为我们班一人印了本,以供内部流通,继续毒害学生。

  一日,我吃完饭到教室,MY GOD!我居然看见这斯趴在江小凡桌上给她讲解他的那本书,他的身体靠的异常的近,已经完全压在江小凡身上了。你说你要好色我可以不管,那是你老妈对你的教育问题和你后天形成的人格问题,但你居然好到我马子身上来了,这不明白着当我不存在吗?!江小凡以前是很讨厌我打架的,为了维系和她的关系我几乎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和手段,每次打架后都信誓旦旦地说“下次不敢了”,在一百多次“下次不敢了”后的今天我终于还是不能忍受,我举起我的板凳,大叫一声“FUCK”冲了上去,那老家伙还在那里色笑就莫名其妙地挨了一凳子,今天他好色就没捞到便宜哦。我还准备在砸他一凳子以解心头之恨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围过来拉住了我,当时同学们拉我只是形式而已,谁不希望在那么紧张的学习环境下发生点什么以缓和一下气氛,但江小凡却抓过了我的凳子歇斯底里冲我喊“你疯了啊你,你以为这是在打CS啊!”,然后扔掉凳子头也不回地和就和一个学生扶着那老东西上医院去了,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脑海里还在不断回荡着江小凡的话“你以为你在打CS啊!”,咋这么熟悉呢?瞬间似乎明白了一切,还是兄弟看问题才真切啊!

  我原以为我打了老头,我就会被开除,然后我再也不用理那要命的学习了,谁知道那斯卑鄙程度超过了我的想象,他说高考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不想剥夺我高考的权利,所以这件事情他没有上报,这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误解他是多么的爱学生,多么的关心祖国的下一代,从而和我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别人更加尊敬他,更加鄙视我,KAO,比《午夜凶铃》还恐怖;我原以为我帮江小凡出了气,她会更加的爱我,夸我勇敢,不畏强大,连高考都可以置之度外,我错了,彻头彻尾的错了,江小凡从此在也没有理我,直到高三毕业。那段时光忧郁的让人绝望,打马而过的爱情,就这样,遗落成一帧线装的古书。

  那一架我打的真TMD冤啊!

  11随后是高考,我毕业了。

  说真的我那时对高考还真没有信心,我记得我们体育老师对我说:“成绩差没事,将来报个体院,那儿收分底。”我说:“体育这玩意儿,随便玩玩还可以,哪能拿来当专业啊!”体育老师差点毙命。

  我不知道高考那天我是怎么厮杀下来的,反正就抱着大不了不考北大清华的想法,稀里糊涂交了卷,随着人群往外走,仄仄的楼梯,陌生的人群,热,气闷,一望无底的深渊……幸好后面有个长长的暑假让我休息,我知道一个时期结束了,我可以暂时不考虑一切,自顾自地和兄弟们在球场上撕杀,在CS里搏斗。

  12

  俗话说世事难料。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上帝赋予这个世界太多的不公平,往往你雄心勃勃欲升入天堂,它却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你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时候又给予你极大的惊喜。我高中百无聊赖了三年,颓废了三年,玩了三年,居然鬼使神差阴差阳错地以一点小聪明考上了一所本科农业大学(N大)的金融专业,另我始料不及,另所有的人始料不及。当时同学中还流行一种说法,说我是一个突然升起的卫星,我不知道这是夸我还是损我,我只在心里默默地想:“MD,我这还没有好好学习啊,如果好好学习的话说不定考个更好的学校,那时候你们难道还要说我是‘神州五号’不成。”

  老爸对我的这所学校并不是很满意,他认为送我读了这么久却考了一所农大,以后还得回农村种地,质问我为什么不考一所师范院校,在他眼中除了“人民公仆”能赚大钱以外,就只剩人民教师最容易养家糊口了,我是说这是遵从调配,他就直感叹这是命啊!但是我收到的那张用了12年心血和金钱换来的硬纸片还是在小山区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他们说这穷山沟里考上大学就像98年特大洪灾一样百年不遇,甚是罕见。

  对于这一切突如其来的荣誉我完全没有当年范进中举后的那种激动地近乎疯掉,相反异常的平静,我只想跑去告诉数学老师这个好消息,让他为我这世界第九大奇迹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13

  接下来的文字我将全面讲述我在N大的大一生活,这也是我这本书的根本目的所在,或许你搞不明白为什么我要在此之前浪费一大段文字来回忆,我认为一个人即将踏上新的征途时,往往无意识地回首过去,把尚未实现的对未来的美好遐想当成既成事实和过去形成鲜明对比,以其获得希望和力量,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嘛!

  我的大学生生活后来证明过的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美好,准确的说是我调戏了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也欺骗了我,彻头彻尾的欺骗,但是当我进入大学之前我却是抱着一颗真挚的心去面对它,因为我的大学来自不易,我的出生背景不容许我去玩弄它。后面的文字或许更有思想些,但也不要对我期望太高,我就一痞子,双眼充满色彩,举止透着邪气……只是有时还存在一点对这个社会不该有的善良和宽容。

  我离家去学校的那天,我最后一次给江小凡打了电话(在此之前我已经知道江小凡成功地考上她梦想中的C大,C大是全国有名的高校,对于我来说永远都是无法抵达的高度),我发觉我能有这个上大学的机会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功劳,因为我高考数学居然考了97分。

  “喂,是我!”我听到她熟悉的声音后,小声地说。

  “浩,是你呀!”她的声音有瞬间的激动。

  “恩,是我,我就要去N大了。”

  “N大?那个学校听说……你复习一年好吗?复习一年考C大,专科也行,我等你!”她中间有片刻的停顿,我知道她想说什么,但她终究没说,其实说了我会更好受点,我知道自己是什么德行。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我知道她在那边等待,我深切地感到青春在流逝,但我真的无能为力。

  “喂?”

  “不了,让我复读还不如去死,高三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今天,我不想再纠缠那些曾有的故事和细节,我真的不想再回味那时的生活。”我的语气激动,语意坚决。

  “那好吧,你有你的决定,我无权干涉,不过还是要祝福你。”她表现出了一些失望,开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你还有事吗?”

  我似乎还想说点什么,但今天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语言的苍白无力。“没。”于是吐出了一个字。

  “那我挂了,我还有事。”

  电话里传来了阵阵盲音,这盲音彻底结束了我那段不成熟的恋爱生活。我想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是全新的,女人也如此,好比口香糖,迟早有吐出来的时候,但我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心悸和持久的眩晕,仿佛灵魂被抽离了肉体一样飘忽而又无可凭依。

  14

  当我挎着大包小包迎着九月的骄阳像一个阿富汗难民到达学校的时候,报到的体育场里已经是人山人海,中国是人口大国的现状表现的淋漓尽致。

  眼前展现出的这座由我经历了12年劳作和寻觅,经历了无数的欢喜和悲伤,痛苦与幸福,希翼和绝望之后从命运之神那里换来的一副关于未来的人生和事业的卷轴果然气势不凡、五彩缤纷,特别是学校新修的综合楼与四处建筑一映衬更显得气势恢弘、相得益彰,当日就是因为在招生简章上看到这一建筑,从而眼睛一亮,在不了解情况下义不容辞地将N大填在了第一志愿,我想以后如果我对N大不满意也是可以原谅的,这就好比一个男人迷恋上了一个在视觉上吸引自己的女人,而结果是这个女人CHEAP的惨不忍睹,因为大家都是凡夫俗子,我们有权感性行事。

  15

  接待我的是大二的两个师兄还有一个师姐。

  师姐名叫叶芝,因为她和我喜欢的一个欧美诗人同名,所以我很快就记下了她的名字,我不管是她盗版叶芝的名字,还是叶芝抄袭她的名字,这都不重要,我说过名字仅仅是一代号而已。

  叶师姐带着我去交费,那两个师兄就帮我提着所有的行李在我们后面疲于奔命,他们都套了一件黄色的马甲,像极了一个清洁工,让人顿生亲切感,人家N大就是会做后勤接待工作。

  到了交费处,我把脖子鹅似的伸进去看,很多人毫不吝奢的把一拓拓钱扔进去,搞的跟中国似乎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似的。轮到我时,我极不情愿的把六千块钱递过去,然而飞出来的仅是一张收据连个谢谢都没有。我想起这六千块钱就买了我在这个学校呆一年的权利,而老爸挣这些钱是何其的艰辛,然后就涌起了一阵酸处,我发誓我一定要好好混,花了这么多钱可不能白费啊!

  16

  我被分到了一个标准四人间,当师兄们帮我把行李和领来的被盖搬到宿舍时,叶师姐在我的千般谢绝下(当然仅仅是口头形式而已)硬是帮我铺起了床,看到她那熟练的动作仔细的态度让我产生了几分感激,看着她的背影我有些纳闷她咋那么像我妈呢?我心想如果身边要留一个既不唠叨又像我妈般体贴入微的人,那非的找叶师姐这类人不可。

  叶师姐其实怎么看都不会觉得丑,相反她那挑染的几屡头发更是为她增添了不少风韵和气质,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长了一个典型的康佳彩电胸部——绝对纯平,还有那一口互补干涉的牙齿。众所周知,女人胸部是最能勾起男人性欲的地方,而爱情必定有性,如果胸部出了问题,其结果定会反馈出爱情幸福与否;至于牙齿嘛,它关系着打KISS时的情绪问题,“牙好,情绪就好!”所以叶师姐看似两个并不明显的缺点在我眼中却起了制约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它的存在直接让我和叶师姐的故事刚一开始就必须结束,像20世纪初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一样,我和叶师姐的感情也显出一片灰暗,切这灰暗是我一人支配的。“做不成情人做朋友。”我在心底暗暗为还不知情的叶师姐安慰。

  叶师姐整理好床后,又给我留了电话号码,叮嘱一番才恋恋离去。哎,真想以身相许——如果她没那两个缺点。上帝你真的好不公平。

  17

  我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床铺好了,当时仅留了一人,这个人就是日后我们宿舍的室长老大。

  老大的原名叫建国,一听就是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名字,而且有可能是个革命世家。他来自祖国北部的黄土高原,不高的个儿近乎侏儒,如果不是满脸的络腮胡,完全可以不把他划为男人之列。只是他长着一身古铜色的肌肉显出一股强悍的力量和一脸北方农民特有的淳朴。以前我一直认为影视巨星古天乐的肌肉最有型,今天看见老大我算是长见识了。老大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特SB,因为我看见桌上放的一袋“红富士”苹果以为是学校的见面礼,于是就毫不客气的一直吃,都快吃到找“护士”了,老大才说那是他从家乡带来的,怎么不早说呢,早知道我给全班同学一人一个嘛!如果谁吃了我的苹果我绝对让他陪双倍的香蕉,但老大却咧着嘴对我说:“么事(mo shi)!”他绝对是我见过的最SB的一个人。他的这一性格导致了后来他接受全权负责我们宿舍清洁卫生的重任。

  我一直有个问题困惑着我,就是老大老土到把我的QQ当电话号码,但他入住宿舍时却背了一千疮百孔的吉他,成天在宿舍弹啊唱啊,俨然一朋克,这让我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18

  艾伟是第二个入住我们宿舍的人,他叫我们把他叫艾哥,但我们都一直决定尊称他伟哥。伟哥并不能算作帅,脸上的烂疙瘩跟肚子里的坏主意一样多,只是他的身高逾过一米八四,当时我就直感叹这世界上出了姚明外居然还有比我高的人;他常常穿TRIBAL原版加大码的黑T恤,一条牛仔千疮百孔,甚有暴殄天物之嫌;戴藏银耳环,手臂上缠了N圈儿的窄皮条绳,银色的WALKMAN在胸前摇摇晃晃,远远看去,天,俨然一街头混混儿,却披着大学生的外衣,怪不的伟哥老说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长的像流氓但又不是流氓,酷的一塌糊涂,让我很是自卑。

  伟哥家境应该很好,从他的衣服上便可以看出当今社会的贫富差异,同时也看出了阶级的分化,我记得伟哥常说的一句话是 :一月三千才算富,一月两千刚满足,一月没一千那能活啊!一典型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纨绔子弟,这让生活费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我和老大涌起了强烈的自卑感,对国家贫穷现实的憎恨都转移到伟哥身上了。

  伟哥这人品质恶劣,应该和希特勒是一个级别的,在泡妞上却比那位法西斯头目更胜一筹。他在对我们宿舍的进行了全方的恋爱史调查后骄傲的说:“KAO,老子泡的女人的一半的二分之一比你们的总数的二倍还多。”他的这句话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性,但他传说中的祖传泡妞法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初县端倪。

  19

  龅牙是一个长相丑陋行为下流的家伙,最后一位进入我们宿舍的人,我记得他来报到时,我们已经开学一星期之久。我们那时候都以为龅牙的那个床位不会有人来住,故宿舍三人像当年八国联军一样在他的床位上划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堆放行李,结果龅牙像新中国一样突然诞生,然后要恢复对自己床位的行使主权,我们的不乐意远远多余他来时带给我们的快乐。

  龅牙原名鲁伏耽,家住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他老爸给他取名是取“复旦”谐音,希望他长大后考入复旦大学学习,结果造化弄人,鲁伏耽第一年以一分之差与复旦大学擦肩而过,于是鲁伏耽改名为鲁北大,发奋复读一年继续考北大,但今年命运之神又与其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鲁伏耽竟差了十分,他心想再复习一年考清华,我不信还能差出一百分来,但他以前的同学对他不领情对他嘲笑不已,他在一中读书,同学都叫他改名鲁一中算了,让他颜面尽失。据说龅牙一直不来报到就是在考虑来不来这所录取分数线底他成绩120分调配的院校,结果忍无可忍还是来到了他字典里的“地狱”,他说四年以后一定考入北大读研究生,以挽回一点残存的面子。

  在我的生活圈子里,谁说他要考北大的研我都不会相信,但龅牙这样一说我就信了,因为从他的外表已经看出来了:十几年的艰苦学习把他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一脸的沧海桑田一肚子的解题方法;眼睛片比啤酒瓶底还厚,十米开外人畜不分,仿佛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种叫隐型眼睛的东西存在。他应该很聪明,至少看起来很聪明,据说她初中就在研究“歌德巴赫猜想”,如果他这样还考不上,那肯定是北大考研帖出烂了或者是阅卷出问题了,那时候我真他妈要裸着上身跑到北大静坐三分钟,让北大校长给我一个答复。

  19

  在N大生活的伊始时间里,我们四个都表现出了亢奋情绪,每天晚上我们都会卧谈至深夜,而卧谈的主角谁都不会想到会是龅牙。

  龅牙姓鲁,我一直都以为他应该是鲁班的后代,祖传下来的应该是木工技术,结果龅牙老爸发觉在医学方面更有“钱”途,乃弃木从医,龅牙从小和父母呆在一起,耳濡目染,也懂的了不少的医术,这基本上可以说以后本宿舍基本不用看医生了。我们学校的校医由几个领导干部的亲友团组成,医道虽不高明,但也能牲口和人一块儿医,我经常看到学校有很多人带些宠物去校医院看医生,当然里面也有一两个护士略有几分姿色,不排除别人纯粹的去看“医生”,而不是看宠物,但有时候想起来还是禁不住毛骨悚然,我自认比宠物珍贵,故很多时候还是愿意让龅牙这种民间医生看,直到一次我踢球受了伤,我给龅牙拿了十块钱让他帮忙买些药,结果那斯竟给我买了20袋感冒冲剂,害的我那两天一直靠吃感冒冲剂度日,后来还真TM感冒了。当然后来龅牙一致认为那是一时失误把药书看错了,但是龅牙在讲解人体知识方面却从来没有失过误。

  我所在的那个地区贫困封闭,生理教育在我们那里基本上可算着大逆不道,记得小时侯我和我的伙伴们就像盼望过年一样期待着那一章的到来,好不容易到来了,结果老师跳过去过去不讲,让我们自己领悟,让期待的学生大失所望,所以从小就没怎么学过,现在有了龅牙的免费补课我们都很乐意听,龅牙干其他事情不怎么热情,不过一讲起性知识就来了精神,而且还经常采用什么具体分析法、演绎法等等讲的头头是道,让我和老大目瞪口呆,龅牙以后不当老师简直是浪费啊。龅牙每次讲完新课,伟哥就回忆一下自己的实践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来个事例分析,让人身临其境,把握知识的效果特别好。我可以说那一段时间是我一生中学习知识最快最认真的时候了。

  那段时间虽然离开了以前的同学,周围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环境,新同学,新宿舍,新被子,新世界;尽管伟哥也说N大是三流学校,二流老师,下流学生;龅牙说到了N大跟到了农村一样.但我还是要毫不讳饰地说我喜欢这里,我想如果不是N大差我根本就上不了大学,这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温暖与幸福,既来之,则安之,我认定N大了,我生是N大的人,死也是N大的——死人。

  20

  我发觉N大的师兄很是热情,开学不久就有无数位师兄走进宿舍送“温暖”。

  “同学们,我们是你们的师兄……”一天一个长的跟猴子似的人敲门。

  “哦,是师兄啊,快请进来坐。” 我的脸上已经挂上了满满的笑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的虚伪,我只知道师兄就是这里的地头蛇,拉点关系日后可以当废物再利用。

  “是这样的,为了考虑到大家初来学校,对环境很是不熟悉,所以我就帮大家代买了些东西。”那B人拿着些诸如复读机、饭盒、运动鞋等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有些非日常生活用品,诸如避孕套壮阳药,而且杰士邦、彩虹、香妃、伟哥品牌样样俱全。

  “哇,师兄,你这毛巾真好,纯羊毛的吧?”摸着手中劣质的面巾,脸上的笑容是那么的纯真,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说谎那么有天赋。

  我花十快钱买了条擦脚的劣质毛巾确实有点贵,为了减少点损失,我乘机问了许多还不清楚的地方,妈的就当给咨询费吧!

  我进N大没看见校门,于是问何其故。

  B人说:“N大正欲修一座气势比较宏大的校门,所以旧校门裁了。”

  我又马上问:“那N大有食堂吗?”

  “N大最引以为荣的事情就是食堂了,除了外边非法的‘黑店’外,学校大大小小的食堂还有十几个,基本上每隔二三十米就有一个,吃饭是没问题的。”那B一脸的神采飞扬,像在夸自己一样。

  对于这像公厕一样分布的食堂我是非常满意的,心想民以食为天,我不管他N大有没有校门有没有教室,只要有食堂就成至于外边的店“黑”,我知道不去。

  “老弟,有事情找我,我姓李,这是我电话”。B人走的时候,手在我的肩上拍了拍,我马上来个小鸡凿米的动作,那样子比政界里的“马屁精”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被人看见一定误认汉奸恭送鬼子返艚。我望了望空荡荡的走道,舒了一口气。

  21

  小时侯我爷爷常对我说“国民党的罪多,共产党的会多”,进入N大以后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贴切涵义。

  刚入学不久,学校为了严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广大无辜的新生例行了一系列的大会。学校里只要能称的上领导的都要出来露露脸,生怕以后新生见了认不出来,或者不知道还有其存在。他们大多用“我只将两三分钟”的经典谎言骗取同学们占时的耐心,以防发生“抵抗噪音”的暴动,然后就干出比政客还黑的事情:在上面唧唧歪歪大放厥词胡说八道口若悬河疑是银河落九天,历数学校的发展历程,回顾自己及相互吹捧同事的光辉事迹和感人经历……他们在上面说的口干色燥,丝毫不管别人还要不要睡觉,明天还要不要上班,下面的人起初都作无奈状,接着作喧闹状,最后睡眠状,其实这些无非是满足他们的领导欲望罢了。

  我们的钱校长可真是爽快,名字就直奔“钱”。他在会议的最后才说了一个对我来说唯一不无聊的话题:“本校为最大限度满足同学们的专业爱好,为国家培养更强硬的专业人才,所以只要现在还有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的同学,在本周内仅缴两千元的手续费就转入同等录取分数线的专业学习。”

  我从他冗长的话语里仔细收索关键词,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只要缴钱,你就可以在学校各专业间乱窜。

  钱校长在两千元前加了个“仅”字,似乎中国的人民币已经贬值到如同二战后的德国马克一般,这手续费也昂贵到让人怀疑是办的出国签证,街道电线杆上打的办证广告上说两千元都能办一研究生文凭了。哎,N大的物价水平竟高成这样了,看来N大已经跑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

  转专业的费用确实多了点,我却又不能因噎废食,尽管近几年金融专业是个热门专业,我却不愿意和别人爬同样的阶梯,我讨厌纯物质的生活,强制自己去学那看似和钱直接挂钩的金融专业,我会恨自己的,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有什么意思,就像娶了个自己没感觉的女人,最终会同床异梦痛苦不堪的。

  当然学金融还有个更可怕的后果,那就是要学习难懂的如同女人心思的高数课。我高中特讨厌数学老师,后来恶性循环到“厌屋及乌”,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数学也深恶痛绝。高中的数学一无事处,只是数学老师混饭吃的工具而已,那些狗P老师说数学能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想侦探小说的逻辑思维应该更强,我们还不如去看侦探小说;还说数学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以至用,这更是P话,众所周知,三角形最稳定,但在日常生活中,三角恋最不稳定。数学出了数钱基本上没什么用处,我还没数不清的钱,数学完全可以下岗了。而我深知高数绝不仅仅是“高中数学”的缩写,它是一门狠毒系数更强的迫害学生的学科,能让女生学到月经失调,男生性欲全无,不寒而栗啊!所以有机会转专业就不能错过,过了在和一村就没了这一店。

  22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上了镜头露了脸,还能拿到很多钱的演员了,如果我能混入演艺界,哪天也在张导的门下排部什么《狗熊》,我就不奢求拿奥斯卡金项奖了,至少吃穿应该不愁了吧。而N大唯一能进入演艺圈的就只能数新开的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了。

  谁都知道理工院校的雌性就跟师范院校里的雄性一样少,这里之所以要用雄雌来分,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让人觉得他们是退化还不彻底的人或进化尚未完成的动物。

  N大也不例外,如果用云表示女生,用星表示男生的话,那么校园里就呈现万里无云群星灿烂的壮观景象。在N大流行这样一则笑话:“夏娃问亚当‘你爱好我吗?’,亚当说‘我有的选择吗?’”N大男生就跟亚当一般,能找到就不错了,根本没的选择。这里的师兄告诉我在N大能最大限度忍受孤独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长期没有女人的滋润,让N大的男生已经不知道还有“女人”这种形态的存在,就像桃花源里的人不知道有魏晋一般。

  这里男生恋爱的口号是“身高不是距离,年龄不是问题,性别没有关系”。或许你注意到了“性别没有关系”,也就是说甚至被社会认为的一方面不是病态但也绝不认为是常态的GAY在N大都有滋生的空间,大受莘莘学子们的欢迎,我来校不久就被两超级变态狂猛追不已,甚是恶心,让人发觉晚上出门要小心的不是女同胞,而是我们大男人。

  校领导考虑到事态的恶化,预言长此以往,校将不校了,所以像中国钢铁工业基地旁边又开设轻工业基地一样,校领导果断的又在学校新开设了一些像中文系英语系这些文科专业,以招揽大批女学生入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就是中文系的一个附属专业,据说这个小小的专业就囊括了N大大部分女生,极其不符合概率分布。

  23

  我在宿舍把想移民至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想法说了后,我原以为他们会伤感一阵子,结果他们都说要在精神支持我“移民”,当然他们的支持并不像我那样高瞻远瞩,而是有更加阴险、毒辣、卑鄙、下流的动机:他们都认为只要我进了广电专业这个女人圈就能帮他们解决个人问题。后来证明他们得到的好处远远比这多,因为广电专业的每个宿舍都能配一台电视以让学生用来收看新闻联播,而我一直没搬出他们宿舍,所以他们也能和我一起享受那台电视,大家看新闻联播是假,把电视用来观摩毛片仿佛是它唯一的用处。

  后来,我给老爸打电话说了转专业的事情,奇怪的是以前视钱如命的老爸居然同意了,他说卖报纸总比回农村好,我感动的痛苦流涕,再一次坚定了要好好读书的念头。

  后来我果真就转了。

  新班级里女生就跟印度的电影一样确实很多,但大家都一味的强调状态却忽视了她的质量。我们班女生都是绝对的实力派,他们说大学里的处女还没处长多,这就怪了,我看我们班女生就全是处女,我还真不信谁能不计容颜能够忍受到如此程度去骗她们的处女贞操,哎,看来我们宿舍那群色狼还有我的美女梦又流产了。

  还要强调说的是我以前想混入演义圈的计划,现在看来也是不行了,因为所谓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是个绝对的偏正短语,那里学的不是广播也不是电视,而是主攻新闻专业,看来以后如老爸所期望的只能卖报纸了,也罢,也罢。

  24

  军训应该算大学的第一节课,然而在这里我却一点也不想提它。那时候我们傻呼呼的,认真严肃站队,后来事实证明那些都无所用处,迟到早退,衣冠不整出入教室乃是家常便饭。

  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失败的,这个我不得不这样说。

  值得提一下的是,我们那一连的教官是一个异常痞气的家伙,浑身的邪气,满脸的暴戾,他竟让人感觉到是如此的亲切,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简直就是翻版。

  他告诉我他读高中的时候,也是年轻气盛,还曾从二楼跳下来砍过人,每天抱着一个“义”字,以结实的双拳掩饰内心的伤痛,于彻骨的疼痛里,享受同归于尽的绝望、快感和自由,后来接了婚,有了孩子,还不是在岁月中抹平了自己所有的菱角,少了点不羁,人,终究会被社会改变的,只有握在手里的东西才是可以把握的。

  他的神情,是那种悲壮的无奈,他的声音有些落寞和追悔,有些沉重。他的话意味深长,我并没能怎么听懂,只是当军训结束,教官要走的时候,我突然有了潸然泪下的感觉。

  很久以后我再次看到那个教官的时候,他在专职跑摩托,由于生意不甚很好,他正躲在树阴下,躺在摩托车上打盹,我心里再次涌起了一阵凄凉。

  25

  军训结束以后,基本就要正式开课学习文化知识了,而开课前,各班又要选出一些班干,以起骨干带头作用。

  我从小就对这种只会屁颠屁颠跟在老师后面狐假虎威的班干持鄙视态度,所以从来就对班干这种事情没有过丝毫兴趣。而这一次,由于是新学期,老师对全班同学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内定了几个前几天在班上相对比较活跃的人做班干。可以说我前几天一点都不能算做活跃,因为我一直相信话多的人比较没内敛,所以我就一直做怯懦状。但是班主任还是断然决定要我做我们班的生活委员,因为我们班女生太多,如果班干中全是女生,会让人怀疑它的民主性,所以象征性的让做了个小官。怯懦啊,怯懦,不在怯懦中灭亡就在怯懦中爆发。

  我一直以为我这人没啥能耐,但在吃饭生活方面我还是比较自信的,所以我非常有信心干好我的本质工作,为全班同学贡献一点光和热,我当时就还暗暗发誓要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同学们服务中去。但我很快就发觉我错了。

  我们班班长是李旻,这斯的名字看似简单,但不瞒你说我到现在都还是不能准确的叫出她的名字来,我想这就是她从来都不被老师抽答问的原因吧,因为那些教授都明白叫错一个学生的名字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人人如其名,让人不能把握,虽然长的极其丑陋,但她所具备的能力却不得不让人折服,她在很快的时间里就另班干成员分为了几个派别,大家勾心斗角尔谀我诈,把本来简单的同学关系搞的复杂的犹如多元N次联立方程组,这让全班同学都对她讨厌不已,能够让全班同学都讨厌她就跟让全班同学都喜欢她一样,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境界,所以我还是对她敬佩不已,更何况在同学们的讨厌中,她还能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热情开朗的茁壮成长势头。

  在当生活委员的最初日子里,我还有和这种想法:大学以前的班费都是由班主任保管,不知不觉中班费就像当年俄罗斯蚕食中国一样很快就被侵吞完了。现在大学里班费的保管权却可以下放到生活委员手里,我想只要我当上生活委员,那我TM岂不是控制了本班的经济命脉?当然后来再度证明这是异常荒诞的想法。

  李旻这家伙每周都要对我手上的班费进行清理,仿佛这班费是她一人卖身得来的一般,让人甚是恶心,到后来她变本加厉,她让我拿出坐公交车的票据凭证,MY GOD,为了五毛钱,我特意留下那张票据,我TM还是人吗?我终于受不了了,心中所以的怒火都在一时间倾放出来,让人避之不及,我歇斯底里的对她吼、:“你TM不要以为你长的丑我就怕你。”或许那次我说到了她心灵的伤痛处,一直只会奸笑淫笑浪笑的她那次竟然哭了,她说她要到辅导员那里去告我,要炒我鱿鱼。结果她没能炒成我鱿鱼,老子辞职不干了。

  “无官一身轻。”这是我辞职庆祝时,老大在酒桌上说的一句话,干练却又意味深长。

  26

  我有一个嗜好,一个近乎病态的嗜好——我经常把自己搞的跟爱因斯坦似的如痴如醉地思考一些问题,诸如台湾为什么不能顺利回归;美国为什么要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恐怖分子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思考的结果无外呼一个答案:所谓国际事务即是世界各大国之间协调彼此间经济、政治、军事利益的事务,总之一句话只要你够NB你说话就算数。然而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找不到答案,甚至为其身心憔悴,夜不能寐,那就是为什么我当选生活委员的时候,宿舍人让我请了一次客,而我辞掉这份差事的时候,他们又要我啜了一顿酒,难道他们早有所图,抑或是我太SB。带着这个复杂的问题我进入了我的大学学习,我希望能在大学课堂里找到答案。

  27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讲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对于N大来说确实太适合了,我在这里就没怎么见过大楼,不过招生简章上的介绍到确实反映了N大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真可谓“讲师多如狗,教授遍地走。”不过物以稀为贵,东西多了反而贱了,很快我就发觉其实N大;老师也不怎么样。

  我们那一届大一新生跟以往任何一届新生一样,刚进大学纯洁的一塌糊涂,对什么事情都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我们宿舍除伟哥刚进校就显出一副飞扬跋扈、神情漠然、不可一世的态度,其他仨人都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我们美丽的饿大学生活,包括听课,如社团,和陌生人说话。特别是龅牙听讲座就跟看电影一样积极,这些现象被称为入学期综合症。

  我虽是广电专业,但学校开的语言课比专业课还多,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功底。我不知道现在的新闻还有没想《时务报》《国闻报》那种用文言文写作的,反正我们就开设了一门古代文学课,事已至此,学什么课我已经无所谓了,但这个SB学校又为我们安排了一个特SB的教授来教这门课,不得不让人萌发让人写遗嘱的念头。

  众所周知,大凡内教授都有两特点,要么头发全白,要么头发全脱,美其名曰“聪明绝顶”,当然如果搞 数理化方面的还可以加进另一个特征,那就是他们大多都追星一般地留一头蓬头垢面的爱因斯坦似发型,以其证明他们把有限的时间很精力都投入到了无限的科学研究中去了,从而博得世人的尊敬,以次作为他们加薪拿奖金的理由。

  人活到如此卑鄙程度也实乃不易,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我们的古文学教授在方面更是登峰造极,但是发型就综合了以上所有的特点,既有“地中海”式的绝妙,又有“爱因斯坦”式的疯狂。我对他发型远比对他的课感性趣。我一直在思考他那举世无双的造型究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发型师的巧夺天工。因为有这个疑问,所以我一直坚持上他的课,我希望有朝一日学有所成的时候能和他共同探讨这个对他无所谓却对我有异常大吸引力的问题。

  古文学老师并没有摆脱其他老教授的职业通病,第一节课就跟我们大肆演绎他的辉煌成绩,曲折经历,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修辞手法,且弧度之大

  (未完待续)

一、张佩纶:清流之踵

按:这个文章前后修改过十来次,在《花城》2009年第二期上发了个删节版,约2万字。这里刊出定稿。注释略。

  张佩纶:清流之踵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李固《遗黄琼书》

  作清流须清到底,犹公之谈洋务,各有门面也。

  ——张佩纶致李鸿章

  偶逢锦瑟佳人问

  高拜石先生的巨著《古春风楼琐记》,写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号篑斋,河北丰润人)在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失败之后,被褫去三品顶戴花翎,充军戍边。1888年获释,入李鸿章北洋幕府。某次李生病,张便进卧室拜谒,在案头看到两首咏马江战事的诗作:

  鸡笼南望泪潸潸,闻道元戎匹马还;

  一战岂宜轻大计,四边从此失天关。

  焚军我自宽房琯,乘障谁教使狄山;

  宵旰甘泉犹望捷,群公何以慰龙颜。

  痛哭陈词动圣明,长孺长揖傲公卿;

  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

  宣室不妨虚贾席,玉阶何事请终缨;

  豸冠寂寞丹衢静,功罪千秋付史评。

  高阳先生论晚清政事,曾引“杀贼书生纸上兵”一句,评定张佩纶,令我记忆如昨(见氏著《同光大老》)。曾朴《孽海花》赞誉这两首诗:“一起便得势,忧国之心,盎然言表。”“责备严谨,的是史笔!”——这些夸奖都是浮华的空头支票,就诗论诗,并未落到实处。倒是“情词悱恻,议论和平”八字,道尽了它的妙处,即在于对时事与局中人之种种难言之隐的体贴入微。否则张佩纶便不至于在看完以后,回念往事,情难自禁,“不觉两股热泪,骨碌碌地落了下来”。在主人李鸿章面前感动得失态。

  按高拜石的记载,张佩纶在百感交集、怆然泪下之余,向李鸿章询问此二诗的作者,被告知是李的幼女李经璹(按:其实为次女。早年,李鸿章与周夫人生子而早夭,便将幼弟昭庆的儿子李经方过继以承香火;后来与赵小莲夫人结婚,1864年生经述,次年,即同治四年,生此女,后又添经远、经迈及小女儿经溥),小名鞠耦,“敏丽能诗”,既是美女,又是才女,尚未出阁。李嘱托张佩纶帮忙物色一个女婿。张问:才学地位应当如何?李说:“像你这样,便好。”张便跪下求婚,李冷不防这一着,只好成其好事。

  我推测,高拜石记述这一段逸事,其底本很可能就是曾朴的小说《孽海花》。不过两者略有差异:高著说李鸿章入了张佩纶的话语圈套,处于被动地位;而曾著则认为,对女儿的婚事,李鸿章早就属意张佩纶,卧室的那一番对谈,却是准丈人与准姑爷的半推半就,富有作戏的成分。余世存先生编《非常道》,采纳的是前者之说。其实衡诸具体的历史情势,恐怕后者更具可信度,尽管那是为正经的学者们所不屑的小说家言。

  我们先说张佩纶。彼时,张已经四十岁,而且结过两次婚。巧合的是,他的前两任夫人亦皆出自名家。第一个妻子是大理寺卿、军机章京朱学勤(字修伯)的女儿朱芷芗——这位清朝的朱学勤先生,可比现在的同名上海学者要风光许多。他是浙江余杭人,三十岁(1853年)考中进士,进翰林院,入户部,是1861辛酉政变当中恭亲王奕訢一派的“四章京”之一,为慈禧太后和恭王诛杀肃顺一党、夺取执政权立过大功。此后十余年,深得恭王信赖,协助其处理大量政务。李慈铭称其:“声气灼甚,外吏争走其门。”曾国藩谓之:“学足论古,才足干时,枢辅之重器也。”可惜他死得早(1875年),不然极有可能像曹毓瑛、许庚身(“四章京”的另两位)那样,飞黄腾达升入军机处。而张佩纶与朱小姐结婚,应该在他中进士(1871年)之后数年,算起来,至多四载的落差,张佩纶估计没沾第一位老泰山什么光。

  张佩纶的继室边粹玉,是边宝泉的女儿。边先生字廉溪,号润民,属镶红旗汉军籍。说起他的祖先,亦不是无名小卒,即那位在崇祯十五年担任陕西米脂县令、以掘李自成祖坟出名的边大绥。他是同治二年(1863年)进士,属于我们后面重点要讨论的“清流党”人物——女婿张佩纶是此派的中坚,而岳父边宝泉却有些靠边站,似乎不太合情理。不过他曾经弹劾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献瑞表,媚上取宠,倒也常常被史家提起。边先生的官,从陕西按察使一直做到闽浙总督,堂堂正正的封疆大吏,独当一面,比朱学勤还要显赫。他病逝于1898年,据说与“戊戌变法”有关,慈禧太后未予追究,反而追赠其为太子少保,从优抚恤。而他的女儿1886年就先他而去。亦是一桩悲事。

  边夫人故世之后,张佩纶正处于苦寒的流放状态,没来得及续弦。我们都晓得,在中国古代,如果一个女子先后两次结婚,都以丈夫死亡而告终,那么她必定背负“克夫”、“白虎星下凡”的恶名,再想找第三任老公,估计就有点困难。这个道理不知是否适用于男子?说起来,张佩纶的命亦够硬朗,克死两位如花美眷之后,还能遇上李小姐,《孽海花》称其“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贤如鲍、孟,巧夺灵、芸”,尽管岁数大了点(二十三,按旧时习俗,已经是老姑娘),可论品质,论家世,再对比张佩纶的中年落魄,这姻缘,怎么算计,都是男方占了大便宜。

  如此,我们正可分析高拜石琐记的真实度。试想,依张佩纶彼时的景况,他的头脑即便被爱情的力量刺激得高烧一百度,是否敢于在卧榻之侧,钻李鸿章言辞上的空子,霸王硬上弓?他与李的关系,属于幕僚与谋主,但他终归不是左宗棠,李鸿章亦不是骆秉章(后一对幕僚之于谋主的行径可谓强悍之至)。他进入北洋幕府,是他落难时期,有寄人篱下的低落苦涩。李鸿章欣赏他的才华,可李绝对不是那种受幕僚任意支使摆布的官员,所谓“晚清第一人”,李的强势进取,正与其师曾国藩晚年的退守无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张佩纶尽管好空谈,习惯了清流派的高姿态,其本性并不冒昧。所以那一段卧室婚变,可信度实不高。

  我们还可以举证。李鸿章非常疼爱自己的小女儿,他可否会拿爱女的终身大事作儿戏,就那样轻易托以姻娅?就算他措手不及,被张佩纶占了先手,将了一军,难道就没有婉言或直言拒绝的可能?李大人一旦沉下脸,庶民(还是前罪犯)张佩纶又能说什么呢?毕竟,其间只存在人情的拉扯。世味年来薄似纱,贵胄家的人情如暖春后的冰,一触即破。

  比较起来,还是曾朴《孽海花》的说法更为可信。李鸿章很早就看上了张佩纶,不但帮助他开脱罪责,还纳入幕府,将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他作第三任妻子,这中间,怕不是一个“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能够解释的。我基本同意高阳先生的观点,李张两家结亲,李鸿章正有传授衣钵,培养张佩纶作北洋系之二代传人的深远意图。说到底,1888年11月15日在天津举行的这一场火树银花的婚礼,不折不扣是一桩政治婚姻。这在中国历代之官场并不算罕见(如与张佩纶同时代的袁世凯,他所结的亲家:袁克定之岳丈吴大澂、克文之岳丈刘铁云、克良之岳丈张百熙、克端之岳丈何秋涛、克权之岳丈端方、克桓之岳丈陈启泰、克齐之岳丈孙宝琦、克轸之岳丈周馥等,不是重臣,既为名流,足以支撑大变局的半壁江山)。我们正可由此为入口,走进玲珑棋局般的晚清政治史,做眼、打劫、护断、疑问手、生死决,看看能有怎样的收官。

  盛名长恐见无因

  据《清史稿》的记载,张佩纶的官,曾做到左副都御史、侍讲学士,马江战役之时,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三品职分,对“学而优则仕”的古典知识人来讲,已经不算小,可却匹配不上彼时张佩纶正高昂如中天之日的声望。同治、光绪年间,有“二张”齐名,他们都是河北人,亦为好朋友,一个即张佩纶,另一个是张之洞。后一张的年纪要大上十多岁,科名更要早一些,可两人风光的时候,却是难分高下。1881年,张之洞跳出京城的政治漩涡,出任山西巡抚,从此如鲲鹏扶摇直上九千里,兴惠政,办洋务,最终拜大学士,入军机,成为晚清名臣。对照之下,张佩纶的晚景则要黯淡许多,仕途仅止步于“卿贰”,尚没有转正。

  二张均是进士出身,点翰林,作学士,以弹章撼动时世。当时有“翰林四谏”的美誉,除了这两位,还有满族宗室宝廷,最后一人,我见过两种说法,一说是黄体芳,一说是陈宝琛(《清史稿》取前者,某些野史笔记取后者)。此外,好事的时人将绰号“铁汉”的邓承修加进去,合称“五虎”。有学者统计《清史稿》,这一时期以弹劾官员出名的人,以上所言的六人之外,尚有吴大澂、刘恩溥等。待这帮人抱成一个团,便有了另一种说法,叫 “清流党”。其中以张佩纶的风头至为劲爆。沃丘仲子《近代名人小传》论赞:

[长篇]长篇:色即是空(不断刷新中)

  仪容俊伟,善辩论,好搏击。官翰林日,频上书弹京省官吏,封章多于台谏。其奏疏深文周内,恒以诸臣恣纵、蔑视两宫为言。适如孝钦(慈禧)意,故所言无不行,往往劾人不待覆按,即罪之,旧所鲜有也,言路益发扩,朝士多持清议,辄推佩纶为主盟。

  其实晚清“清流党”的领导核心,不是张佩纶,而是大学士、军机大臣、有“高阳相国”之称的河北高阳人李鸿藻(听名字像李鸿章的兄弟,实则不然,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时称“李合肥”,且他的行辈为“章”字,非“鸿”字,他的哥哥和兄弟分别叫李瀚章、李鹤章等)。此一事迹,无论是时人的笔记,还是李鸿藻的年谱,都不做避讳。兹举数例:

  近日北人两张一李,内外唱和,张则挟李以为重,李则饵张以为用,窥探朝旨,广结党援,八关后裔,捷径骤进,不学无术,丧心病狂,恨不得居言路以白简痛治鼠辈。(见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两张即张佩纶与张之洞,一李即李鸿藻。李慈铭尽管眼高于顶,满腹怨气,好骂人,但一般不打诳语,至多只存在加重语气或夸大事实的弊病。)

  李鸿藻好收时誉,诸名士皆因之而起。光绪初年,台谏词垣弹章迭上,号为清流,实皆鸿藻主之。惟邓承修、边宝泉无所依倚。鸿藻每入见,凡承旨询问,事不即对,辄叩头曰:“容臣细思。”退朝即集诸名士密商。计既定,不日而言事者封事纷纷上矣。南皮张之洞,丰润张佩纶尤为鸿藻所器重。(见胡思敬:《国闻备乘》)

  张之洞、陈宝琛、张佩纶多以公(李鸿藻)马首是瞻,彼等所上奏摺,亦先得公之同意。(见《李鸿藻年谱》)

  当时流传着更生动的说法。清流谐音为“青牛”,有牛头、牛角、牛肚、牛鞭、牛尾之说,分别对应品阶不一的清流党人。牛头当仁不让指李鸿藻,是为指引方向的精神领袖;张佩纶、张之洞为青牛的双角,犀利好斗,专门用来触人;陈宝琛为牛尾,宝廷为牛鞭,王懿荣为牛肚,其余牛皮、牛毛纷乱杂多而无以计数。淮军将领张树声之子张华奎,为牛腿,或称“清流靴子”(李慈铭言其为牛毛上之跳蚤),一意讨好清流,为牛头牛角供奉饮食、效犬马奔走之劳。更有人进而言之,遇要事,李鸿藻一般不大出面,张佩纶才是真正的牛头,他头上的一双角再也厉害不过,凡被触及,必受巨创。

  张佩纶曾有诗句抒写其谏诤业绩:“往还五千里,咒骂十三家。”气魄十分雄大。有人统计他于光绪十年(1884年)之前所奏劾的三品以上官员,钩沉而得二十一人之多。《清史稿》上说:“如侍郎贺寿慈,尚书万青藜、董恂,皆被劾去。”随后还有赴俄使臣崇厚、军机重臣王文韶。不知这一数目,在古今非御史类的官僚当中,又有几人能够比拟?

  说一则逸史。陈寅恪先生的祖父陈宝箴,是当时出了名的干才。作文、练兵、治河、办教育、调理人事关系,样样精通。他在河北道任上,曾参与会审王树汶一案,本来已经定案,可临刑之时,王树汶大呼冤枉,这一声叫喊凄厉得惊动了中央,刑部复查,终予以平反。那些会审的审判员们,自然要遭到行政处分,或免职,或降级。其时陈宝箴已经升迁至浙江按察史,按照晚清官场的潜规则,追究责任,适可而止,既然人家早就不在其位,何苦要赶杀到底?除非两造有解不开的宿怨。但在光绪九年,时任左副都御使的张佩纶,与陈家既无冤,亦无仇,却还是参上了一本,认为陈宝箴既然参与会讯,就应该承担一定的罪责。 结果,清廷下谕,拟追加处分。这下陈宝箴不干了,他说:“一官进退,轻如毫毛比,岂足道哉?然朝廷方以言语奖进天下,士不思竭忠补阙,反声气朋比,颠倒恣横,恐且败国事。吾当不恤自明,籍发其覆,备兼听。”于是上书抗辩,而且反咬一口,“推及言路挟持弄威福之由”。两造都坚执己见,朝廷只好下令阎敬铭来查问。阎是晚清名臣,以强项自命,一身奇崛的硬骨头。他死后,谥号是“文介”,据说“介”是个恶谥,得此谥者,大清朝惟阎敬铭一人。可高阳先生认为,“介”作“耿介”理解,最能见阎敬铭的凛凛风骨。就是这位阎文介公,处理此纠纷,却“首鼠两解之”,一味捣糨糊。最终,陈宝箴落得“降三级调用”(参考其子陈三立的记述,见《散原精舍文集》卷五)。咽不下这口气,他愤而辞官,自放白云山水间。我举此例,一是想表明清流的宗派意识之严重,可谓人所共知,乃至陈宝箴在奏折当中直接向最高执政者控诉他们的恶行。但即便如此,朝廷还是站在了张佩纶这一方,连阎敬铭这等不畏权势的人,都选择妥协退让,息事宁人,这就是我想阐述的第二点:张佩纶的气焰之盛,实不愧“牛角”(恐怕得是犀牛角)之誉。

  张佩纶弹劾朝官的风格,可以归纳为“对人不对事”——所谓“好搏击”,自然是攻击人身。这与张之洞正好相反。后者“但谈时事,不事搏击”,可谓“对事不对人”。我们今日评价此二种监察纠弹的方式,多半会赞赏后一种。因为惟有就事论事,不细分谁是主事之人,才是真正做事情的态度,才可能推动政治走向良性的轨道。如果就人论事,正如架上一副有色眼镜打量世界,只看到暗色的一面,却忽略了明色的一面,只盯住人的优劣长短,却不顾事态的进展,与谁有仇怨,就死命咬谁,且不管他所行的事之好坏,这则很容易陷入宗派社团斗争的偏狭。古人喜欢说“因人成事”,确是硬道理,可它不应该教条化、僵硬化而运用于风谏,其恶果往往是“因人坏事”。

  但论者评定二张,赞扬的天平却向张佩纶倾斜。清流时期的张之洞所上奏折、附片共计三十九件,无一是弹劾他人,无一非因事陈言。这亦是一个可以配对张佩纶的奇迹。而张之洞因此背上“宦术甚工”、“极会作官”的恶名。 “对事不对人”就是工于“宦术”?确实,张之洞的弹劾风格,一般不会得罪人;而张佩纶的弹劾风格,则会一再得罪人。是否在乎得罪人,得罪了多少人,是考察言官的一个重要标准(所谓“亢直”),却不是全部的标准;评定言官的成绩,不仅在于他们的德行,更在于他们对政事的洞见和补遗。古人将“立德”置于品藻人物的最上端,张之洞因此被斥责为“下愚不移”(李文田语),在“翰林四谏”之中,人品最下(高阳语),实在是冤枉。

  而张之洞会作官,亦有曾国藩评价李鸿章的那般心志,叫“拼命作官”,却不是厌恶他的人所栽赃的虚言。《孽海花》里有一段对比评论二张的话,颇入木三分:

  这些人里头,我只佩服两庄,是用世之才。庄寿香(喻张之洞)大刀阔斧,气象万千,将来可以独当一面,只嫌功名心重些;庄仓樵(喻张佩纶)才大心细,有胆有勇,可以担当大事,可惜躁进些。

  其实,“躁进”不独为张佩纶一人的缺点,甚至可以扩大化至几乎整个“清流党”。我们不妨从此进入对晚清清流现象的审查。

  纵横钩党清流祸

  台湾学者林文仁先生曾对晚清之“清流党”做过正规的定义:

  其所指涉,乃光绪初年,一群在翰詹科道——尤以前二者为盛——供职的京官,以儒家传统观念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诉求,以奏疏为主要工具,议论国事,搏击权要,全面发挥中国传统制度中的监察功能。也由于这批官僚常以集体行动以成声援之势力,遂有“清流党”之称。

  此与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产生和运行过程大致相同。谢国桢先生考证明清之季的党社史,总结出一个论点:大凡党争的出现,多半是在每个朝代的低沉时期或终末之年;而党争冠以“清流”之名,愈可折射彼时朝政的腐坏不堪,制度的枢纽已然崩解脱落,需要以道德的名义加以整治和拯救。

  而道德仅仅是一个光辉的名号。在一个立德至上的国度,非如此不可。当东林党人及复社拉帮结派、勾心斗角而运作朝政的时候,道德之名、孔夫子“君子群而不党”的教诲早已抛诸脑后。同样,道德亦可化为毒药,闭塞了君子们的心胸。南明小朝廷苟安期间,如果东林后裔、复社诸子不计前嫌,对魏忠贤的阉党余孽阮大钺等人宽和一些,或者降低道德身位,愿与其暂时性合作,枪口一致对抗满族军队的入侵,那么南京的朝局将不至于腐坏到不可救药,南明政权更不至于瞬间土崩瓦解,像一阵哀伤的风卷过杏花春雨的江南。一言以蔽之,明朝之快速覆亡,清流亦要承担一大部分责任,尽管这近乎春秋责备大义。

  从道德水准上看,晚清的“清流党”还不如晚明。我们先描述其兴盛活跃的历史情境。1860年代以后的清政府,尚且算励精图治,博得了“同治中兴”(1862-1874)的美名。汉学家芮玛丽女士撰有同名著作,副题却是“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这一“最后”之修辞,难免沾染了悲怆的滋味。我们看到,一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外重新修约而归于和平共处,太平天国长达十数年的叛乱终于被剿灭,文官政府回复正轨,执政者——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领袖军机处的恭王、文祥等——或年富力强,或精明强干,一时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确实具备中兴的磅礴气象;另一方面,引发清朝走向衰落的那些因子并没有彻底消除,在内是满汉矛盾,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矛盾,在外则是西方国家欲壑难平的侵略野心,它们只是暂时潜伏下来,默默酝酿,只要一有引燃的火花,冲突即刻会爆发,由此而论,“中兴”之说仅仅是一层斑斓而脆弱的保护膜,用来抚慰时人经不起折腾的心灵。中兴的顶点,亦是衰亡的起点。如芮玛丽所论:“‘同治中兴’是一幕悲剧,在胜利的时候已经预示了崇高希望和巨大努力的最终失败。该时代的伟大人物在长长的阴影之中目睹了胜利,而这便是他们所谓的中兴事业。”

  至于失败的原因:

  “同治中兴”的失败是因为近代国家的要求被证明是与儒家秩序的要求直接对立的。在某些问题上,这种冲突是明显的;在某些问题上,这种冲突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基本抉择变得日益清晰:要么选择儒家遗产,要么选择以扩张国力为原则的那个险恶的新世界。中兴政治家和后来紧步其后尘的最后一批真正的守旧派选择了前者。他们要捍卫的主要目标恰恰是这个遗产,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国家。他们怀着深情论述的“中国”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个国家。人们指责他们漠视百姓的沦落,但这种指控是不公正的。他们力图使中国避免印度、缅甸、安南及埃及的命运,而且在后来,当日本的成功日益显著之时,他们又试图掌握日本成功的秘密。但是他们发现代价太高昂了。对于“同治中兴”的缔造者而言,对儒教社会本质作出的调整必定会产生效果的,但调整却不是避免灭亡的可行选择,而是灭亡本身。

  芮玛丽的结论到底有多少合理性,我们且不去争辩。我引述她的论断,在于规范一个审视清流现象的政治与文化语境。首先要问,它是“儒家遗产”吗?假若对象换作晚明的东林党和复社,我们的肯定回答或许能够理直气壮一些,它们纵然偶尔越界,可主要的活动方向,仍受儒家精神的导引和呼召。而在晚清,士大夫议政的风气虽未断绝,可结社的权利却被执政者明令禁止 ,这就消解了一种基于儒家道义的、公开的“集体意志”诞生的可能。在我看来,“清流党”之勃兴,一是因为“同治中兴”的大局面,朝廷要作出为打造盛世而虚心纳谏的民主姿态,士风高涨,言路大开;二是因为另一种隐秘的派系斗争——即斩不断、理还乱的“南北之争”——的鼓动,将单个的、分散的清流人士拧成一股绳,隐然有党社团体的形状;三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推波助澜,借清流的力量打击恭王一系。就这几点最关键的原因而言,清流的产生,与儒家道德的自发鼓舞并无什么直截的关联。在时人口中,亦少有“铮臣”、“君子之风”的赞誉(参考李慈铭对二张的印象),多认为他们借搏击权贵以谋求直言的美名;倒是对执政者能够容忍这些人的论政方式和意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而论到他们自身,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道德自负究竟强烈到何种程度呢?我觉得,张佩纶、张之洞的精神修养与明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面。但道德水准的普遍低下,有弊亦有利——那就是他们极少患上道德病,以道德的名义杀人。

  我的私见是:清朝并不缺直言抗命的谏官,可他们多半是孤军奋战;而到晚清,能够成其为“流”,成其为“党”,有必然的因素,亦有偶然的因素,但在实质上,它只是一个次一级的衍生物,依附于更高级的历史矛盾而产生、勃兴、消亡。总结起来,当时的历史矛盾,或曰权力之争,可分其五:

  满族与汉族之争。这是最恒久、最根深蒂固的矛盾,前后延宕了三百年,直到清政府灭亡才逐渐消散。然而消散得并不彻底,还余下一丝迷雾,直到今日,仍有狭隘民族主义者视满族人为假想敌。

  中央与地方之争。早期的“三藩之乱”平定之后,此一矛盾逐渐淡化,没有花费清政府太多的心思。可是太平天国运动反向刺激了地方军政势力的坐大。等到叛乱偃旗息鼓,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等,俨然占据了大清朝的半壁江山。尽管曾氏主动进行裁军计划,使执政者松了一口气,但尾大不掉的态势已经形成,并且伏下了引燃清政府灭亡的火线。

  洋务派与守旧派之争。这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时常念叨的。实际上,它虽然存在,却不是主导。观念之争永远服务于利益之争。

  南北之争。地域之争、正如地域歧视,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特异现象。晚清的南北之争,据说是明朝末年政治斗争的遗毒。林文仁《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以军机处汉大臣为核心的探讨》对此有详尽的论述。大致而言,北派的代表人物,即“清流党”的牛头李鸿藻;南派的代表人物,早期为沈桂芬,后期为翁同龢,翁氏门下聚集的一帮名士,如盛昱、王仁堪、文廷式、张季直等,又有一个名号叫“后清流”。

  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之争。这一对矛盾固然众所周知,却极少被重视,政治史的庄严台面更无它的位置。近年来,国朝曾经生产过一部叫《一生为奴》的电视剧,乱点鸳鸯谱,将慈禧太后与恭王奕訢虚构为一对情深深、雨濛濛的恋人,编剧至少该打八十大板。此二人之所以能够在辛酉政变联手,是因为存在共同的敌人肃顺等八大臣;等敌人消失,他们则互为敌手,争取清廷的高级执政权。当同治、光绪两任皇帝先后变成了傀儡,垂帘听政的慈禧则代表着传统的皇权;当丞相在明朝被废置,代之于大学士,大学士在清朝被废置,代之以军机处,作为军机领班的恭王则代表着传统的相权——所以慈禧与恭王之争,正可以理解为传统的皇权与相权之争的一个变形记。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包含着分权的成色,如相权对皇权的制衡等,那么我们由慈禧与恭王水深火热的斗争故事,正可以反驳:这不是分权,顶多算是分职;或者说,这只是权力平衡,而非权力制约。

  满汉之争、中央与地方之争所积压的重重隐患,导致了清朝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但它们与清流现象的关系并不大。我们看到,“清流党”内部,既有汉人,亦有满人(如宝廷);他们的弹劾标准,与中央-地方权力和利益的分界更无必然的牵连。而对于洋务派与守旧派之争,清流却略略介入,姿势相当暧昧。按理说,他们的精神资源来自传统的儒学;同时,如上所论,清流是儒家的特产,尽管我认为晚清的清流本质上已然超脱了儒家的血缘,可它实实在在源自儒家,所以勉强可以归属这个队列;他们的价值趋向于保守主义,只是他们的保守姿态由他们的论争对手所赋予,却非出自他们的本愿——总之,在洋务与守旧两派的争斗当中,他们的思想立场应该更亲近后者。可这里的“亲近”近乎权宜之计。有论者总结:

  陈宝琛上《条陈讲求洋务六事折》,已明确提出富国强兵只有“讲求洋务”,并建议选员出洋考察,掌握各国的“山川政教土俗民情”,以避免“临事仓茫无定见”。宝廷在《慎重洋务片》中呼吁,“时事艰难,固以洋务为重”,他曾借主持乡试之便,“以火器、轮船、海防发问,榜后复广采访”。张佩纶既承认“时艰之亟,实以洋务为大端”,又完全赞同洋务派的变法主张,强调要“采西法以敌西人”,认为“变法之效,至久而至速者,则莫如武科改试洋枪”。张之洞一再指出,“塞外番僧,泰西智巧,驾驶有方,皆可供我策遗”,因而他在现实活动中“颇以师西法致富强为事”。清流派不仅是出谋划策的言者,更是直接经办洋务的实践者。如吴大澂在吉林创办机器局,张之洞在山西筹办铁矿,这些都推动了洋务的发展进程。(陈勇勤:《略论李鸿章与清流派》)

  还可以补充一些史实:等到张佩纶被任命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即外务部领导官员),他是欣然接受,而不像当年的守旧派首领倭仁,被恭王等洋务派作弄,亦接到类似的任命,他当时的表现,却是痛哭流涕,大有晚节不保之感,于是以养病为由,被迫辞去了所有职务。张之洞更滑头,在京城的时候,以清流自居,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极其审慎;到山西担任巡抚之后,便开口大谈洋务,大干洋务,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中坚人物,被今日国朝的史官赞之为“开明”、“进步”。当然,如邓承修,对洋务运动的恶感就相当浓重,却只是少数而已。

  这正可以说明以观念评判历史的不可靠。对照史事,我得出的相关结论是:“清流党”反对洋务充其量只是表象,他们更多的是反对洋务派官员——就是说,他们的矛头指向人,而非事。他们如此抉择,与南北之争、慈禧与恭王之争息息相关。在这两对矛盾之中,清流都涉入过深。简而言之,南北之争,清流亲近北派,北派与“清流党”的共同核心李鸿藻思想保守,敌视洋务;相应的是,作为洋务派之领头羊的恭王则一向关照南派,他看重沈桂芬,却不喜李鸿藻,如此,“清流党”理所当然要反南派,反恭王,顺带造成反洋务的假象。同理可知,清流在慈禧与恭王相争持的战场会怎样站队。当然,比较与北派,“清流党”与慈禧太后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

  除陈宝琛是福建福州人以外,其他的牛头、牛角、牛鞭皆来自北方,他们亲近北派,势所必然。但这里就浮现了一个耐人思量的问题:“清流党”与北派的关系,到底紧密到什么程度,它们在内部是怎样的盘根错节?是重合,还是互为表里?一些学者认为,“清流党”之形成,纯然是清议传统的产物;而北派却是现实政治权力角逐之下的成品,其成员实不限定于地域或籍贯——此一论断,惟有后一半适用于我所分析的晚清史:北派确实不全是北方人。而晚清的清流之成“流”,进而成“党”,窃以为,与中国数千年经久流传的清议传统并没有密切——更不必说因与果的铁律——的关系。据林文仁总结:“清流不介入南北之争,则未必有斯后之畅旺;北派不有清流之角色为工具,亦难于优势尽失的情形之下,开放局面,两者实为一体两面。”——这是无可更易的正解。还需要补充:没有北派,张佩纶等清议人士恐怕难以汇聚为“流”和“党”,北派更近于体,而清流更近于用,等到巅峰时刻,体用终而合一。

  由此可以做两点必要的延伸:第一,清流的衰亡与北派走向弱势,属于共时性的事件,皆发生于1880年代中法战争期间,正如林著《南北之争与晚清政局》的小节标题:“清流党解体与南北之争的中辍”,中辍之后,李鸿藻领导的北派就此丧失了复兴的机遇,尽管有甲午再起的旨意,可清流班底全失,以李氏老迈之年,一人之力,徒呼奈何?第二,清流依托于北派,赖以为本的“道德批判”服务于党争,德行便不再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论政武器,在他们身上,本来就不够浓厚的道德光环陨落得愈加快速。如此,他们留给时代和历史之镜面的投影,则不如东林党人那般山峦突兀,那般苍松高洁,而与一般的文化官僚无甚差别。后人以史为鉴,论清流,目光更愿意投向遥远的东林党人,晚清的这个群落则逐渐被遗忘,被埋没,至多在维护虚弱的民族自尊心之时被记起,因为他们在对待列强入侵方面,多半是主战派,而非主和派。

  最后,我们来说说“清流党”与慈禧太后的繁复纠葛。黄濬(秋岳)评论清流丧亡,曾有这么一段话:

  ……而始终深恶诸名士者,则那拉后一人也。故自直声奋发之四谏,戊戌变政之六君子,从容就义之袁许,以暨于号召革命之张季直、汤蛰仙,其中主张有绝相背驰者,殊途同归,皆为西后所切齿,终身不复尚用有气节有智识之士人,卒以断送满清三百年之天下。(见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华书局2008年7月第一版,第100页)

  如果此论成立,那么“始终深恶诸名士”的慈禧,为什么还要扩张言路,鼓励清议,默许“清流党”从尖尖幼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难道像今天的某些官员一样,搞面子工程?自然没那么简单。树立开明的政治形象是一个原因,却不是关键原因,至多算是慈禧的出发点。而她的长远意图,要等她尝到了清流议政的甜头才渐渐得以巩固和显现:凭借清流及其背后的北派势力,分化恭王的权力,尽可能将皇权之下的权力格局多元化,以方便她的统治和操纵。不妨说,慈禧之于“清流党”,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富有意味的是,慈禧向恭王发起的总攻,导火线并非“清流党”所制造点燃,而是“后清流”的干将盛昱。1884年,盛昱一疏,倒掉了以恭王为首的全班军机,李鸿藻亦在其中。这可不是张佩纶等人期盼的结局。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此即为北派和“清流党”由盛极一时转入江河日下的关节点。晚清政局的两大争斗(南北之争、慈禧与恭王之争)之态势从此走向分明。“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慈禧,是这场权力战争的唯一胜利者。清流之于她,就如同夜壶,有用的时候便拎起来,无用的时候则踢到床下,任由他们在历史的暗角独自呻吟,终归默然无声。

  当然,我们不能将“清流党”之沦陷的责任全盘推到慈禧太后头上,根本的问题在于:谁让清流人士去做夜壶的?假如他们最初只想做镜子,后来为什么会变成阴暗的夜壶呢?我想其中的原由,不仅在于他们自身的品质——我坚持认为,以道德安身立命的事物无疑拥有一种脆弱而忧伤的质地,正如华美却轻薄的琉璃;更在于他们赖以生存的政治机制的品质。一个辽阔的权力空间,几乎所有的设施都围绕着一个固定的核心而转动奔腾,清流欠缺独立的力量,无法形成对权力核心的反作用力,因此时刻都有可能遭遇被废置、被遗弃的孤苦命运。假如说历史是一幕画卷,那么清流至多是作为补缀的点点梅花,绽放着鲜血,随风飘零,以一种高傲的姿态映照着整个时代的黑暗。

  很可能,德行上有所亏欠的张佩纶等清流党人还配不上此一中正的评价。

  战和飞桧两无成

  “清流党”瓦解于1884年。诸人的命运分歧离异。“宦术甚工”的张之洞早早跳出了杀机四伏的是非圈,巡按山西。宝廷像一个先知,在执政者归罪于他们之前两年,呈上了一生的最后一道奏章,弹劾的对象却是自己。他在去福建监考的返程途中,纳船妓为妾,后来走漏了风声,自知平时得罪人太多,与其让仇家整肃,不如自劾,兴许还能博得直名,流芳后世。果不其然,1883年元月,革职旨意下达,一切皆遂他所愿。他的自劾辞:“奴才以直言事朝廷,屡蒙恩眷,他人有罪则言之,己有罪,则不言,何以为直”,以及艳遇诗:“江浙衡文眼界宽,两番携妓入长安。微臣好色原天性,只爱娥眉不爱官。”乃至李慈铭嘲讽他的诗作:“宗室八旗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都得以流传后世。

  比较起来,陈宝琛与张佩纶的遭遇则要凄惨许多。当执政者觉得“清流党”连鸡肋都不如,正寻思弃子,可又不愿承担拒斥台谏、封闭言路的罪名,便琢磨出借刀杀人的主意:将这些爱空谈、唱高调的清流人物统统提升至需要实干能力的政治领域,看他们怎样跌形而下的跟头。时值中法战争爆发前夕,清流纷纷叫嚣主战,正好有充足的理由打发他们到前线会办军务。打赢了,自然是好事;打输了,至少在丧割地赔款之余可以清除心头大患。我们且来看这一道上谕:

  通政使司通政使吴大澂,著会办北洋事宜;内阁学士陈宝琛,著会办南洋事宜。翰林院侍讲学士张佩纶,著会办福建海疆事宜。

  很显白,三个人,三种待遇,分别映照当局对他们的印象:吴大澂在外练兵多年,已经从清流队列淡出,转化成技术性的官僚,他与李鸿章素来交好,置于李氏麾下的北洋,并无风险;作为主战派的陈宝琛到南洋,与曾国荃共事,以权臣曾老九的蛮横作风,而且已倾向主和,冰与火的二人撞到一处,陈氏断然落不到什么好果子;张佩纶则被直接打发到一号火线,与法国人的刀兵和军舰冷然相对,处境最险峻,结局亦可能最恶劣。

  事后,传出一副嘲讽“清流党”的对联,道明了他们的结局:

  八表经营,也不过山西禁烟,广东开赌;

  三洋会办,只落得侯官革职,丰润充军。

  上联笑话张之洞志大才疏,言行相违。“八表经营”之大言不惭,出自张氏受命巡抚山西之时所作的谢恩表,其中有言:“身为疆吏,犹是依恋九重之心;职限方隅,敢忘经营八表之略。”下联的“侯官”指陈宝琛(实则陈氏并非侯官人,而为闽县,即今福州人),因为保荐非人被革职,不过他的政治生涯并未就此完结。清朝覆亡之后,作为溥仪小皇帝的师傅,他一直辅佐爱新觉罗家族到战火连天的三十年代,直至溥仪在日本人扶持之下建立满洲国,陈氏劝止不成,才算分道扬镳。我以为清流人物当中,陈宝琛是最接近传统形象的谏臣,直言不讳,忠心耿耿,品节至为高雅,可惜干才逊色于二张。高阳著清史,曾经引用过恭王的话,说陈宝琛庸——对比张之洞杂,吴大澂轻,论才气还数张佩纶。

  可才气最高的张佩纶,结局委实最惨。中法马江之战的隆隆炮声,宣告了他的政治生命之死亡。如《清史稿》所述:

  十年(光绪纪年,即1884年),法人声内犯,佩纶谓越难未已,黑旗犹存,万无分兵东来理,请毋罢戍启戎心,上韪之。诏就李鸿章议,遂决战,令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佩纶至船厂,环十一艘自卫,各管带白非计,斥之。法舰集,战书至,众闻警,谒佩纶亟请备,仍叱出。比见法舰升火,始大怖,遣学生魏瀚往乞缓,夫至而炮声作,所部五营溃,其三营歼焉。佩纶遁鼓山麓,乡人拒之,曰:“我会办大臣也!”拒如初。翼日,逃至彭田乡,犹饰词入告,朝旨发帑犒之,命兼船政。嗣闻马尾败,止夺卿衔,下吏议。闽人愤甚,于是编修潘炳年、给事中万培因等先后上其罪状。时已坐荐唐炯、徐延旭褫职,至是再论戍。

  正史的记载太过死板。野史则活色生香,说张佩纶兵败出逃,一夜狂奔三十里,顶了个铜脸盆以躲避炮弹,饿了则大嚼猪蹄,狼狈之状,斯文丧尽(他曾对人说,危急之时,当吞鸦片殉难——于是有尖刻的联语出炉:“三钱鸦片,死有余辜;半个豚蹄,别来无恙。”)。不管真确与否,我们都得承认,马尾正是张佩纶跌宕起伏的一生之滑铁卢。而细论他的惨败,则必须回头来说李鸿章。

  张佩纶的父亲叫张印塘,官至安徽按察使,曾经与李鸿章并肩抗击太平军和捻军。李氏回忆:“方江淮鼎沸,独君(张印塘)与鸿章率千百羸卒,崎岖于扰攘之际,君每自东关往来庐州,辙过予里舍,或分道转战,卒相遇矢石间,往往并马论兵,意气投合,相互激励劳苦。余谓古所传坚忍负重者,君殆其人。”后来张印塘死于浙江,墓志文就是请李鸿章所作(由吴汝纶代笔)。套用现在的段子,张李二人“一起扛过枪”,属于四大铁哥们之一,算是生死之交。而到了张佩纶这一代,便可以顺理成章称李鸿章为“世叔”;《孽海花》中,李小姐初见张佩纶,则要称“世兄”——两家实为世交。1879年,张佩纶离京赴苏州迁庶母灵柩,李鸿章即来答拜。按张佩纶日记:“申刻,合肥(李鸿章)来答拜。承假白金千两,为营葬之需。并委四兄充津捐局绅士,月领三十六金。先世交情之耐久如是,孤儿真感德衔悲也。”

  这种在先的亲缘,为张佩纶与李鸿章走到一处提供了名正言顺的契机。“清流党”鼎盛时期,张佩纶意气风发,白简搏击,连续攻下数名朝廷大员,可无一奏疏指向群议汹汹的李鸿章,一直为时人所诟病。不过我想提醒一点,同治及光绪初年的李氏,并不是甲午战争前后的李氏,那时他尚未背上“卖国贼”、“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骂名,他为人不满或招忌之处,一是专权而媚上,二是办理洋务,三是主和论的外交观——第二点清流人士并不反感。从辜鸿铭的评论,也许可以窥见彼时的舆论形态:

  当同光间,清流党之所以不满意李文忠(李鸿章)者,非不满意李文忠,实不满意曾文正(曾国藩)所定天下之大计也。盖文忠所行方略,悉由文正手所规定。文忠特不过一汉之曹参,事事遵萧何约束耳。至文正所定天下大计之所以不满意于清流党者何?为其仅计及于政,而不计及于教。文忠步趋文正,更不知有所谓教者,故一切行政用人,但论功利而不论气节,但论材能而不论人品。此清流党所以愤懑不平,大声疾呼,亟欲改弦更张,以挽回天下之风化也。(《张文襄幕府纪闻》,见辜鸿铭《清流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第122页)

  依辜氏之言,那么清流与李鸿章之争,则是“道统”与“政统”、教与政、义与利之争。这种议论有些浮泛而危言耸听。(不过写《清流传》的辜氏对当时之清流如张佩纶等评价甚高:“盖当时济济清流,犹似汉之贾长沙(贾谊)、董江都(董仲舒)一流人物,尚知六经大旨,以维持名教为己任。”)在我看来,“清流党”与李鸿章并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李氏固然不喜欢清流,却深知他们的厉害,因此从不与之硬碰死磕,而是蓄意结纳和笼络。除了张佩纶,吴大澂亦为他羁縻,还有勉强归属“后清流”的李慈铭。在这些人当中,李鸿章与世交子弟张佩纶至为亲近。按照张氏“对人不对事”的议政风格,哪有弹劾李二先生的道理?

  如高阳先生所论,李鸿章一直以曾国藩的衣钵传人自居,曾国藩行事有一句至理名言:“办大事以找替手为第一。”他说到亦做到,结果敲定李鸿章作替手,湘军衰,淮军兴,为安定晚清的飘摇江山塑造了得力的军事支柱。可李鸿章到晚年发现,等他准备为毕生经营的北洋军系找一个替手的时候,一起打天下的淮军将领,却无一人可用:或者野心勃勃,生长着“弑父”情结,用之则容易祸及自身;或者庸碌无为,不堪大用。所以,他只好放眼于交际圈的外围,最后选中了张佩纶。除了两人交好、相互忠诚之外,第一是因为张乃科甲出身,具备入阁拜相的资本;第二是张与李鸿藻领袖的北派之亲密关系,第三,张是清流魁首,名声在外,一般的言官都不敢捋他的虎须,而李鸿章本人就缺乏这个优势,经常沦为舆情的众矢之的;第四,则是张的才干和心志。

  按汪辟疆《光宣以来诗坛旁记》,张佩纶一生颇以王霸之学自诩,汪氏曾题诗:

  几年关塞忆累臣,热泪如潮忆苦辛。

  堪笑平生王霸学,却从诗笔见轮囷。

  相府怜才式好逑,王家作弼定伊周。

  谁知今日张张口,换取当年柳柳州。

  李鸿章十分赏识张佩纶的霸才 ,认定张将来的勋业必在他之上,因此才不遗余力地加以培植,而张佩纶亦乐于倾从。只可惜后来的世事巨变,打破了他们“和平演变”的政权交接梦想。

  举一个张佩纶忠于李鸿章的例证。前面我们说到张华奎被戏讽为“清流靴子”,一意讨好清流党人,他曾经拍过张佩纶的马屁,却被反噬了一口。依祈景颐、黄秋岳等人的记载,1882年,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丁忧,母亲病故,夺情未起,得回籍守制一百天,那么他的职位便交给老部下张树声暂时署理,算是替他看家护院。可此时的张树声已非昔日俯首听命的淮军悍将,而生出叛离北洋阵营,自家坐大的意象。如此,“小有才略”的儿子张华奎以为时机成熟,遂奏请张佩纶“帮办北洋军务”,能得此一士,不亚于千军。张佩纶怎么想呢?传闻说他已经首肯,却为南派(一说是言官——其实背后还是南派)所扼,于是借给李鸿藻写信之机表明心迹:“某忝值赤墀,岂疆吏所能乞请?若临以朝命,亦必坚辞。”——拒绝的理由光明正大。不久,李鸿章回任,张树声交卸差使,亦回复两广总督的原职,其事乃寝。可张佩纶“怨树声之调为多事”,“树声甚恐,颇虑其挟恨为难,非排去不安”。后来有张华奎撺掇盛昱,一疏弹劾掉恭王所领袖的军机全班,而张华奎的本意,却仅仅针对张佩纶而发,不曾想盛昱“更易其词,严劾全枢”,造成了晚清政局的一大转折。

  张佩纶为什么不去北洋帮办军务?能在外独挡一面,总比在京纵横搏击的言官生涯更能施展他的霸才。高阳先生分析道:当其时,张佩纶与李鸿章已然达成衣钵授受之约(我觉得此论殊为过甚其辞,约定则未必,只能说张佩纶有向李鸿章示好的意图),他为了照顾李氏在北洋的利益,亦为自己将来的出路,不得不拒绝、乃至打击张树声,迫不及待而有“卖友求荣”之举,致书李鸿藻的那些话,实则是说给李鸿章听的。只可惜奔走其间的张华奎不明白个中情由,欲引张佩纶辅佐老子的功业,扳起石头却砸伤自家的脚。其后种种夤缘,更多是历史的外力使然,导致他脚上的伤口,迅速恶化为“甲申三月朝局之大翻覆”。最终,为1884年张佩纶的遽然落马伏下了引子。

  关于1884年中法马江战役,不单是军事战争,更是政治战争。开打之前,法国派了一位海军中校到天津,与清廷代表李鸿章和谈。并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5月11日),主要内容为中国军队退出越南,法国保证不侵犯中国南疆,且不索偿兵费。这事就发生在张佩纶领会办福建海疆之职(5月8日)后几天。此时,揣摩李鸿章的心理,则是让张佩纶到福建转一圈就回来,相当于公费旅游,不损毫发,而且创出了领兵抚远的功绩,何乐而不为呢?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6月23日,张佩纶与李鸿章一同抵达旅顺口。可就在同一天,越南观音桥事件爆发,中法军队交火,法军大败,死伤50余人。这下法国人不干了,先签约,再开战,这不是糊弄人吗?不久便派军舰驶入闽江口,在马尾附近搁浅。此前十日,张佩纶业已到达闽江。

  战火一触即发。

  军事史家喜欢从作战双方的兵力、火力对比分析战争的胜负手,但是,第一,回溯历史,偶然性太大,军事逻辑的齿轮未必能够正常运转;第二,亦为更关键点,军事的背后是政治,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更在于政治决策,有些阵仗,即便兵力对等,可是政治上的犹疑不决,执政者的矛盾重生,导致在开战前夕,就注定了沉重的败局。

  马江战役正属于这一种。

  不能罔视朝廷的作战决心,张佩纶更是主战无疑。但政坛大佬李鸿章不是这么想。和战大计,他是那个时代眼光最毒辣、最高远的中国人。正因此,后人才常常诘难他:“以合肥之地位,于国力军力知之綦审,明烛其不堪一战,而上迫于毒后仇外之淫威,下劫于书生贪功之高调,忍以国家为孤注,用塞群昏之口,不能以死生争……”(黄濬语,见《花随人圣庵摭忆》,第331页)

  可怎么以生死相争呢?作为出色的外交家,李鸿章深知,依清廷所沉湎的危局,无论怎么打,战争的终点仍是议和。而开战以前就已经签订的《中法简明条约》正是他最期盼的结果。比起《南京条约》等,《中法简明条约》的内容亦相当体面,并无什么丧权辱国的口实,这足以给朝廷一个台阶下了。如此,他的战意从来就未兴起过。他是多么希望战争——就像我们形容一个人初恋的短促——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但战争还是开始了。在马江统领大局的张佩纶,正是书生典兵的悲剧代表。论其将略,即便在儒将当中,至多只算中流。提前放法国舰队进入闽江口,不啻是开门揖盗。难道他受李鸿章熏染而抱有和谈的痴想?恐怕不尽然。张佩纶曾致信李鸿藻,表达了他与法军的决战之意十分浓烈:

  ……闽事欲整顿,须易帅,但亦非寻常人所能胜此任。以天险之闽,使人可排闼直入,真可惜也。

  敌船麋集马尾,佩纶现调黄超群两营出护船厂,有死无退,以报圣恩。彼欲取地为质,地可作汶阳归鲁人,不必作文姬返汉身。

  孤拔(法国海军司令)昨使人说佩纶,欲一见。告以战则下书,和则别觅人,慕隙未弭亦不答拜,一切以倔强行之而已。

  可一开火,他就懵了。一面是因为他实无作战经验。另一面,他隐约望见,千里之外的北方政局更是在战和之间——朝廷欲战,而他的政治和军事靠山李鸿章不欲战——狼烟滚滚,他竟看不到一条宽敞的出路。一向敏锐的他顿时丧失了政治嗅觉。

  于是我们聆听到了张佩纶的抱怨,“请先发,不可。请互援,不可。机会屡失,朝令暮改”,“吾不忧敌而忧政”。与李鸿章对他的批评:“公会办实系贬谪,只合浮湛,乃如此勇于任事,又任必不可任之事,为中外众射之的,能毋痛惜耶?”还有急电严令:“阻河动手,害及各国,切勿孟浪,须防彼先发、不发或渐移向他处。仆不以决战为是。”这背面的历史细节,是张佩纶请求李鸿章派军舰援闽,而被“不以决战为是”的李断然拒绝。

  这一段历史叙事再也清晰不过。张佩纶想战而不能战,想胜而不可胜。从李鸿章的大局出发,张佩纶必须吃一个败仗,泼给妄自尊大的主战派一头冷水,以促成已经打好了草稿的和议。至于张的损失,只好余情后补。这倒符合后人的史论:“马江战败,丰润因之戍边,是丰润无负于合肥,而合肥有负于丰润,宜乎合肥内心惭疚,而以爱女配之。”(陈寅恪:《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

  ——其实,张丰润亦有负李合肥的地方。如果他的将略高明一点,气焰温和一点(赴闽后,张仍过于滥权),马江之战至少不会败得那么惨,张佩纶更不必承负那么严重的后果。更准确的说法是,李既负于张,张亦负于李,两者皆相负,正是一对历史的伤心人。

  战败以后,张佩纶效仿他的清流同志宝廷,上奏自劾:

  ……臣甫到闵,孤拔踵至,明不足以料敌,材不足以治军,妄意以少胜多,露厂小船,图当大敌,卒以寇增援断,久顿兵疲,军情瞬息万变,臣既制于洋例,不能先发以践言;复加于陆居,不能登舟以共命;实属咎无可辞,惟有仰恳将臣革职交刑部治罪,以明微臣惶悚之忱,以谢士卒死绥之惨。

  无论文采,还是措意,这奏章委实写得好,朝士皆谓其“措词之妙,不可言喻”。该推卸的推卸,该认罪的认罪,将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归之于客观(兵少、船小、洋例、陆居……),却不乏自我批评(“明不足以料敌,材不足以治军”),给人以恳切诚挚的读后感。怎会罪无可赦呢?老佛爷圣明,死罪可恕,活罪不免:先革职(罪名与陈宝琛相同),后充军。

  至此,“清流党”的激情年代开始苍凉的落幕。“后清流”的志士虽然奋勇崛起,搏击的壮举亦断断续续,可始终成不了大气候。李慈铭正是在这一时期担任御史。据刘成禺《世载堂杂忆》记述:李未入柏台之前,自以为可以左右朝政,于是与邓承修诸御史主持弹章,声应气求,藉泄其愤;一旦身为御史,反而无丝毫建树,讥之者谓其得此官,愿望已足。刘成禺归罪于李慈铭“气量狭小”,实则不尽然。因为李慈铭交接言官、主持台谏的时代,已是清流之风的低潮期,执政者所开辟的言论空间早不如当年那样宽阔大度,慈禧太后大权独揽,能够对它构成挑战的势力尚未成形,如此,暂时还用不着清流这把夜壶。李慈铭无所建白,却也算通达圣意,顺应了时代的浩荡潮流。而到1900年代,江春霖、赵启霖、赵炳麟的“三菱公司”(似在讽喻清流进入公司化经营的商业阶段)主持言路之时,虽号称“敢言”,实则已经沦为纯粹的政治派系斗争之夺命棋子。“清流党”连回光返照的机遇都未曾落得,而被落日残照紫禁城的乌烟瘴气污染为“浊流”。

  仗策书生哭何处

  1884年以后的张佩纶,在《清史稿》仅仅留下短短两三排文字:

  居边,释还,鸿章再延入幕,以女妻之。甲午战事起,御史端良劾其干预公事,命逐回籍。庚子议和,鸿章荐其谙交涉,诏以编修佐办和约。既成,擢四品京堂,称疾不出。三十四年,卒。

  对张佩纶与李鞠耦的成婚,促狭的时人大加嘲讽,刘体仁《异辞录》载有联语:

  养老女,嫁幼樵,李鸿章未分老幼;

  辞西席,就东床,张佩纶不是东西。

  后先判若两人,南海何骄,北洋何谄;

  督抚平分半子,朱家无婿,张氏无儿。

  中堂爱婿张丰润,

  外国忠臣李合肥。

  梁鼎芬有诗云:

  篑斋学书未学战,战败逍遥走洞房。(见梁鼎芬:《苌楚斋续笔》)

  更有以讹传讹的记载之丑化:

  张(佩纶)以马尾之败褫职,李合肥雅重其才,延之入幕。有爱女年近不惑,犹闺中待字,因使执贽焉。女公子诗文俱佳,师生时有唱和。一日合肥诣书斋,张对之曰:“女公子不栉进士也。”合肥笑容满面曰:“师誉弟子逾量,吾女曷敢当此。”时张年将花甲,续弦之念甚炽,同时于晦若侍郎,以蹇修自任,致词合肥,合肥欣然诺。张乃剃须纳采,由西席为东床。(见陈灨一:《睇向斋秘录》——陈氏的晚清民国笔记大多可信,惟此条错谬出奇:一、张佩纶是李家的西席不假,所教授的学生却非李小姐;二、李小姐被谣传为“老姑娘”不假,却非年近不惑;三、那时张佩纶更不是“年将花甲”,算上他尘世一生,也才五十有半。)

  婚姻尽管披上了政治的袍子,可两个人的感情生活倒是美满笃实,并未受杂质与恶声的污染。婚姻与政治的关系在此显现得极其微妙。张佩纶心里明了,一旦成为李鸿章的女婿,并非增进仕途复起的资本,反而设置了一块巍然的拦路石。他曾告诉时为张之洞幕僚的樊增祥:“不婚犹可望合肥援手,今在避亲之列,则合肥之路断矣。”——当时樊增祥是代表张之洞与李鸿章攀交情,因为李一向看不起张氏,鄙其为“香涛(张之洞字)做官数十年,犹是书生之见耳”。张之洞由两广调任两湖,深恐孤立无援,刻意接纳李鸿章,求助于老友张佩纶从中拉拢。所以樊增祥得以过访张佩纶,并记其在李家的景况:

  幼樵识见之明决,议论之透快,其可爱如故。吾师(指张之洞)何妨招其游鄂,纵不能久留,暂住亦复甚佳。渠在津窘迫已极,郎舅又不对(小合肥欲手刃之 ),绝可怜也。

  张之洞邀请张佩纶去湖北主持“三厂”(指铁厂、枪炮厂、织布局),重振功业,委实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后者却“自云无出山理”。我推测其中的原由,多半是不甘寄居于张之洞的篱下,往昔平起平坐,如今却低声下气,高傲成性的张佩纶如何受得了?后来,他更以此为理由回绝了清政府的征召。那是义和团战乱期间,慈禧太后与光绪逃亡西安,议行新政,设政务处,奏派五人担任会办,张佩纶亦在列,可是他看到其他几位同僚之后,便意绪漠然,推辞道:

  佩纶不敏,亦曾近侍木天,忝居九列,岂能俯首王、瞿,比肩于、孙。

  这一番说辞,陈夔龙誉为“笔锋犀利,咄咄逼人,犹是当日讲筵气概”。其中,王即王文韶,外号叫“琉璃蛋”,属南派大将,早年还有些干才,晚年彻底沦为随风倒的滑头,张佩纶一向看他不起,曾弹劾过他,将其驱逐下野。瞿即瞿鸿禨,少张两岁,会试上是同年,但早时出任学差,不常在京,声望尤不及,不过此人日后别具发达的机缘(据说他被慈禧看中,是因为长得像老太后的亲生子同治皇帝),在清末新政风潮(“丁未政潮”)当中与袁世凯对干,或有其可圈可点的地方。于即于式枚,字晦若,系李鸿章的幕僚出身,修律与立宪改革之时属保守派,担任过礼部侍郎、吏部侍郎,是声名赫赫的大名士,张佩纶曾经对陈夔龙说:为李鸿章效力的这些幕僚,晦若可谈掌故,而盲于时势,其他人就更等而下之,委琐恶劣,连鄙视他们都没有必要,看来他对于氏的印象还不错,却也仅仅是不错罢了,视其为文人而非政治干才。孙即孙宝琦,是李鸿章的属吏,袁世凯的亲家,此人在民国之后颇为发达,曹锟执政时期干过国务总理——1900年前后,他却入不得张佩纶的青眼。

  可张佩纶不愿出山,除了赧于性情,心灰意懒,洞察到世事败坏之无能为力,恐怕还和家庭的温情有关。他读杜牧《樊川集》之诗句:“能容两党非无术,不作三公为有情”——便是以妻子之情重于功名之念。他是书癖,李小姐亦是雅人,再加上有钱,因此缥缃插架,尽是善本。据柴小梵《梵天庐丛录》:

  (张佩纶)先娶某京宦女,女有兄,曾在曾忠襄公(曾国荃)幕,保至江苏候补道,太平军平后,饱搜典籍,至百余箱,大半皆宋元旧本,未膺大任而殁,孤子七人,长者未成童,幼者尚在襁褓。其弟以抚孤计,亦由顺天府治中改官道员,指省江苏。张好读,即移眷金陵,得饱观其书。出李夫人奁金,数甚巨,畀其弟,尽得之。在京本有书癖,至此收藏弥丰富。

  张佩纶在南京买的房子,系清朝名将张勇的府邸,几经沿革。此前名“安园”,张氏夫妇改为“驯鸥园”,一名“鸥园”。他们在此写食谱,品善本,著武侠,比翼双飞。“以家酿与鞠耦小酌,月影清圆,花香摇曳,酒亦微醺矣。”张佩纶的日记所述,是温馨的晚景最写实的一幕。他更有诗:“袖中合有屯田策,懒向辕门更纪勋。”对比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闲适与悲怆,更可见一斑。

  另有一记,说张之洞由两湖而总督两江,张佩纶寄寓的南京,正属他的辖地。尽管此时张佩纶已经远离政局,可慈禧太后对他的嫉恨仍未消弭。张之洞想,“与之往还,惧失欢西朝,不与往还,又失古人之谊”。于是阴讽张佩纶移居苏州。张佩纶大怒,谓:“我一失职闲居之人,何以并南京亦不许我住耶?”宁是不迁。后来张之洞微服访驯鸥园,老友相见,抱头痛哭。这一面可以证实张之洞的仕宦气,会做官,亦会做人。另一面,而张固然齐名,而张佩纶一生最好的朋友,却不是张之洞,而是许他“一身之升沉荣悴,实为人才消长、国运隆替所系”的陈宝琛。(见黄濬《花随人圣庵摭忆》,第99页)

  张佩纶以诗人终老。汪辟疆做《光宣诗坛点将录》,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比拟光绪、宣统年间成名的诗人,张佩纶对应“地杰星丑郡马宣赞”。虽然是地煞星,可能够上榜,亦见得不同凡响。汪辟疆说,张的诗,学自李商隐、苏东坡,剽健精悍之气溢于字句,亦深至,亦蕴藉,确为光绪朝的大手笔,与张之洞并称为北派二巨子:

  其与广雅(张之洞)略不同者,广雅扬历中外,勋业烂然,感喟雍容,语无激荡。而篑斋则抑塞无俚,语多愁苦,忧时之言,回肠荡气。或谓其诗有过于广雅者,则境地所处之不同,非工力有高下也。

  ——正所谓:国家不幸诗人幸,学剑不成却学书。

  何处神州何处家

  张佩纶逝于1903年,活了55岁。与李夫人生有一子,名张志沂;张志沂有一女,名张爱玲。

  综其一生,张佩纶堪为中国清流史作出了一个最形象的注脚。他志大,才高,有胆略,有抱负,敢于任事,并坚忍一心,除了品行难称孤松般的高洁,他几乎集聚了古代清流人士的所有优点。当然,缺点亦极具代表性:倨傲甚至目空一切,囿于宗派意识而襟怀稍嫌狭隘,惯于纸上谈兵而缺乏实干之才,正是这些缺憾的放大致使他过早遭遇政治滑铁卢。区别于他的前辈,他从未被儒家的道德激情冲昏了头脑,更未以道德教条杀人。这倒不是因为他的道德修养有所匮乏,而是因为他处于中国清流传统的灰暗终点,清流身上一度被浓墨重彩的道德色调穿越千年历史的风吹雨打而逐渐退散淡化,最终,清流沦为了行政学上的权力话语工具,它不再是道统的维护者,而是具体而微的政统斗争的践行者。同时,清流史的终点适逢这个国家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日薄西山的清流传统还必须接受外来文化的侵略和异化。在萧瑟秋风之中,伴随大清帝国的分崩离析,它踉跄退出了历史的前台。作为最后的清流党人,张佩纶既是这一曲悲歌的演唱者,亦是曲终人散的殉葬品。他以无坚不摧的“牛角”的清流生涯,注解了清流之踵的内在悲剧。

  有感于张佩纶以诗人终老,此文亦当以诗作结。在点将录上对应“天机星智多星吴用”的陈宝琛,有悼念老朋友的诗《入江哭篑斋》,“一酹至言从此绝,九幽孤愤孰能降?少须地下龙终合,孑立人间鸟不双”数句极为悱恻深沉。不过镌刻于我记忆深处的是那首《蒉斋以小像见贻题寄》:

  十载街西形影随,五年南北尺书迟。

  梦中相见犹疑瘦,别后何时已有髭。

  机尽狎鸥元自适,声销卖药渐无知。

  江心忆拜张都像,热泪如潮雨万丝。

二、[人文地理]《埋藏汉字密码的新大陆》趙中軍著[已扎口]

《埋藏汉字密码的新大陆》趙中軍著

——解读汉字、解读人生、解读神话、解读宇宙

序言

  早在远古,中华民族就蕴藏着古老的文化,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创建自身文明的同时,创建了很多数术理论。这些数术理论,不仅充实了古人的头脑,使其思维开阔,而且给古人自身找出了生存的座右铭。

  最经典的数术要数“八卦”。又称太极图。因早期没有文字注解,被视为天书。文字的出现应该在数术之后。远古的字,只是单独记事的符号。后与语言连接,演变成文字。但中华民族的文明应起源于“八卦”。“八卦”的“卦象”被后人归纳整理,加上文字注解叫做《易经》。《易经》包罗万象。且神奇莫测。

  《易经》既然包罗万象,这就萌发了我把《易经》与各个领域对应的想法。因一二三的“三”字与“八卦”的“乾卦”形状相同。这便促使我把“八卦”与汉字硬往一起捏合,而且还真的从中找出一些规律。在此我就把“八卦”解读汉字的一些见解介绍给大家。如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将进一步归纳整理,解读更多的汉字与现象,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做点贡献。

  我解读汉字的宗旨是:了解远古历史,传承民族文化。《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穿过时空隧道,向我们传递了古老的信息,使我们能更多地了解远古历史。

  我解读汉字的理念是:以《易》解字,以字证史。至于《易经》的功绩,在于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它是探索宇宙,揭秘历史变迁的旷世奇书。

  《易经》里讲的是万物离不了阴阳。它繁衍了哲学、军事、儒教、道教、中医、堪舆、气象等文化。太极图上画的就是一对阴阳鱼,而且鱼的眼睛与鱼身阴阳相反。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大到无外,小到无内。既然万物是由阴阳组合的,我在解读汉字时就避免不了谈到阴阳交合。要是解读性别,就更无法含蓄。敬请大家谅解。

  解读汉字——“八卦”解字的新公式

  “卦形字”、“爻象字”——“八卦”里挖掘出来的解字密码。记得我们小时候学汉字时,老师告诉我们:汉字有“象形字”、“会意字”两种。老师并没有说汉字与《易经》有关。汉字有“象形字”和“会意字”我不否认。但“象形字”和“会意字”并不能完全解读每个汉字。因此我猜测“象形字”的“象”字应该与“八卦”里的“卦象”有关。“卦象”的象就是今天的画像。把具体的东西,用画像的方法记录下来,就产生了“象形字”。既然汉字与“八卦”的“卦象”有关,但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卦”与“象”是两码事。我认为既然有“象形字”就应该有“卦形字”。通过观察我发现,每个汉字里都有“卦”与“象”的成分。也就是先前的“象形字”与我假设的“卦形字”的结合字。在此我就把这种结合字重新命名为“爻象字”。“卦形字”和“爻象字”在网上我没有找到相关的概念。如没有雷同,“卦形字”和“爻象字”应该是我的新发现。

  学过《易经》的人都知道。伏羲的八卦是单卦,也叫三爻卦。文王的六十四卦是双卦,也叫六爻卦。单卦的三个爻有三种象征,(六爻卦也有同样的象征)即天、人、地。又称三才。就是《三字经》里所说的;“三才者,天地人。”也就是上爻象征天,二爻象征人,初爻象征地。为了使没接触过“八卦”的人更明白,我通俗点讲。其实一二三的“三”字就是“八卦”里的“乾卦”。每一横叫一个爻位。上一横代表天,叫“天位”。中间一横代表人,叫“人位”。下一横代表地,叫“地位”。

  以前也有人用天地的概念解读汉字。如:“雨”字,上一横象征天。四点代表从天上下来地雨水。还有“旦”字,下一横象征地平线。是太阳升起的意思等等。但汉字专家们把这些字都归于象形字和会意字的范畴。只是想象上一横是天,下一横是地。并没有把“八卦”里的三个爻位与汉字真正的联系起来。也没有设立解读汉字的规范理论。通过我的“三位”理念。我才看出:我们的先贤,为了叫后人能理解他们的意思,真是绞尽脑汁,连比划代画。可后人还是不理解他们的意图。只能靠记字形来传承中华文化。好累呀!其实我解读汉字的方法很简单。大家只要记住上述的天、人、地这“三位”就能读懂我的“爻象字”了。

  三、王——最完美的“卦形字”。上文说“三”就是“八卦”里的“乾卦”。但因先有数字后有汉字。可惜“三”这个完美的“卦形字”并没有形成天、人、地的理念。因先被数字占用。它并不与“卦形字”有关。当时“三”字只代表多的意思,凡事讲事不过三。

  除“三”字以外,能代表“乾卦”的字只有“王”字了。“乾卦”是上上签。又叫龙卦。“乾卦”可不是一般人能占到的卦。特别是九五爻,它象征着九五至尊。占到此卦此爻的人定有帝王之象。“王”字上一横代表天,叫“天位”。中间一横代表人,叫“人位”。下一横代表地,叫“地位”。中间一竖则表示顶天立地的人。而能顶天立地的人就是帝王也。与“王”字相像的有玉、主等字,随笔解读一下。

  玉——矿物质。是大地里的好东西。“玉”字里的“一点”就是那个好东西。因为是地里的好东西。那“一点”就点在“地位”上。

  主——在“天位”上加一点。比喻位置比天还高一点的人。如:天主、 等。但“主”字绝不能解释为比王还大一点的人。如果这样解释就脱离了我的“三位”理念了。

  土、士——最能证明“卦形字”理论的两个字。我们解读“卦形字”脑海里始终要保留天、人、地这三个爻位。如解读土、士二字。脑海里就要有个“王”字。只是上边的“一横”没写而已。土和地古人把它看成是同类。地乃土也。土既然是地上的东西。所以“地位”的“一横”就长一些(大家可不要忘记脑海里的“王”字哟!)。“士”字跟人有关。如:士兵、勇士等。所以“人位”的“一横”就长一些。好了!我们只要掌握这个规律。就能解读更多的汉字了。

  解读人生——汉字里的“四象”

  《易经》里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既然说《易经》包罗万象。我们就可以用“太极——八卦”解读人生。《易经》解读人生,主要是找准对应点。如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套用解释人生的话,那就是:太极(人)——两仪(男、女)——四象(男、女、老、少)——八卦(父、母、长子、次子、三子、长女、次女、三女)。

  人分男女与太极分阴阳一样。太极生两仪,而两仪就是阴阳,不必多加解释。在此我只解读一下人群里的“四象”(男女老少)。《易经》里的“四象”是:少阴、老阴、少阳、老阳。

  那么,在人群里谁是“少阴”呢?“少阴”就是少女。“女”字画的是一个少女交叉腿站立的下半身。“撇折”凸起的部分代表臀部。下面是两条交叉的腿(大家可在人群里观察有些女孩的站姿)。中间加一个“人位”表示与人有关,“女”字在“四象”里只代表女孩和少女,不代表成年已婚的女人。

  “老阴”用“母”字代表。但这里的“母”字可不是父母的母,而是公母的母。因为“四象”并不代表一个家庭。“八卦”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母”字画的就是一个成年女人的生殖器。中间加一个“人位”代表有生育能力的女人。

  与“母’字相配的字就是“公”字。“公”字上边的“八”字在《易经》里代表“阴爻”即六、八是阴爻。六代表“老阴”。八代表“少阴”。九、七代表“阳爻”即九代表“老阳”。七代表“少阳”。大家可能看出,代表阴阳老少的数字的大小正好相反(可见中华民族早在远古就有负数的概念)。也就是说,“母”字代表“老阴”,“公”字并不代表“老阳”。因“公”字是由阴阳符号组合的字,上阴下阳阴阳交合阳气以泄,已不是纯阳。所以“公”字只能代表“少阳”。

  既然“公”字是由阴阳符号组成的字。上边的“八”字是“阴爻”。那下面的“厶”(si)字一定与“阳爻”有关。据查词典得知:“厶是私的古字。自营。为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去营求。与公相对。古者仓颉(上古的造字者)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韩非子》。古同‘某’”。厶同某的解释我不赞同。但“厶”字咋看咋像人的鼻子。又像人的拳头。可“厶”字应代表雄性,可男女都有鼻子。看来鼻子不能只代表雄性。《韩非子》的“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却给我以启示。“自环者”不就是自慰者、手淫者吗?“厶”字不就是画一个别人右手的拳头吗。但“厶”字里的拳头并不是揭露他人的隐私,而只是借用男孩手淫这个阶段的现象,展示阳气旺盛,代表纯阳、纯小伙子,也就是“老阳”。

  好了!我在这里整理一下。老阳——厶,少阳——公,老阴——母,少阴——女。老少分组:老阳(厶)和老阴(母)分一组,是“同象”。少阳(公)和少阴(女)分一组,是“同象”。若老阴(母)和少阴(女)分在一组就是“反象”。也就是俗话说的;“我和他反(犯)象。”

  同象与反象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也就是同象的亲近,反象的叛逆。其在家庭里表现为:儿子更爱母亲一些,母亲更关心儿子一些。在此也就找到了丈母娘对女婿好,老婆婆与儿媳妇不合的理由。可岳父和女婿也是反象,可他们的关系就不那么紧张。此现象孔圣人早已找到了答案叫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也就是说:老婆婆与儿媳妇不合是相互心胸狭窄所致。在此说明一点,四象里同象的爱,是无性的爱,也叫大爱。无就是有,有就是无,无性乃天性也。

  老阳(男孩)和少阴(女孩)是反象。其表现为男孩和男孩在一起玩,女孩和女孩在一起玩,随着性成熟相互吸引,可谈恋爱时还是经常闹矛盾,结婚后经常打架。有人常说:“小两口哪有不打架的”。岂不知小两口打架是“反象”在作怪。

  随着“老阳”(男孩)成人婚配,“老阳”也就变成了“少阳”。儿子对母亲的爱也就逐步减弱,也就是俗话说的;“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现象。此时儿子爱母亲只是一种回报,他的新任务是对自己的孩子付出爱。但母亲爱儿子是永远不会变的。因“老阴”不能再变,这也应了一句俗语:“有狠心儿女,没有狠心爹娘”。

  提到“老阴”不变,只是在“象位”里不变。其实人生老病死时时在变。待人消耗阳气、机能减退,人也就衰老了。病也就随之上身了。

  病——太极生两仪的几何图形。“病”字的上一横是“天位”。天上的一点,象征太极。“天位”下来的“一撇”和“两点”表示从太极生的两仪。而两仪就是阴阳。“一撇”上的“两点”就代表阴阳。人得病就是阴阳失调。“病”字里的“丙”字不仅是“病”字的发音字。而且“丙”字又告诉我们人阴阳失调的部位。“丙”在“病”字里它的上一横就不是“天位”而是“人位”。“人位”底下一个“内”字,就是说病在人内,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内部阴阳失调了。调节阴阳就是中华中医理论的精髓。中医调节阴阳的方法是;利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调节人的“五脏”。

  人得病如果得不到医治,待耗尽最后一丝阳气叫“归阴”也就是说人死了。但“老阴”不能说耗尽阳气。因阴中有阳,“老阴”本存有一丝阳气。死时只能叫断阳气,也就是俗语说的;“断气了”。

  从生讲到死,“四象”就算解完。大家可能发现:“四象”里有公母、厶女。那性别里咋没有“男”字啊?而解读人生的“人”字。咋没有“人位”呀?而“人”字加上“人位”的“大”字咋和人没有关系呀?请看下文解字。

  再解汉字——人、公、男、好、至、云、去、鬼

  人——草民一词的来历。按理说;“大”字应该念人,“大”字看上去有胳膊有腿的,像个人样。我认为“人、大”二字还是应该先有“人”字,后有“大”字。“人”字的产生应有个特定的环境。下面我就自编一个故事解释一下“人”字;远古时期的一天,造字者仓颉在外边散步,迎面走来一人问仓颉;“仓老师,您是造字的。请问一下,你、我、他这些生灵应该叫什么?”仓颉说:“诸多众生就像一片绿茵一样,而每个生灵就是一棵草。”这时俩人面对面蹲在地上,仓颉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颗草。也就是“人”字倒过来看,像个“丫”字,就是一棵草。可在问字者这边看就是个“人”字。问字者好像明白了,起身要走。仓颉拦住说;“我还没讲完呢,我只是画了一棵草。”那人说道;“你不是说众生象绿茵(人)吗?我不管红人、绿人。你让众生当草(丫),不拿我们当人,我们自己得拿自己当人。我们就是人,不是草(丫)。”问字者边说边走。仓颉无奈;嗨!人就人吧。我把人分个等级不就完了嘛。把得到“人位”的叫“大人”(君子),没得到“人位”的就叫普通人。而不如普通人的叫“小人”。所以人就分三六九等了。

  公——文王扭转乾坤的公式。伏羲的先天八卦图“乾卦”在上,“坤卦”在下。也就是说,天在天位,地在地位。阳在上,阳气上升不能与阴气相荡。阴在下,浊气下降不能与阳气相迎。阴阳互不来往怎能产生万物呢?文王后天八卦的理念是:天可不在天位,地可不在地位。天就是地,地就是天。天地互荡,天地合一。所以汉字里有阴阳符号的字,一般表示阴的符号在上,表示阳的符号在下。这样阴气下降可碰到阳,阳气上升可接触的阴。使其阴阳交合具有活力。

  男——古人含蓄的产物。“男”字也是一个阴阳符号组合的字,表示人在田里干活。田乃地也属阴,力乃人也属阳。“力”字里的“一横”是“人位”。“折钩”代表人的臂膀,表示能担起人间的重任。“力”字里的“一撇”在“天位”下来,乃是上天赐予人的能量。

  “男”字以前有人解为一个人弯着腰,拿着工具在田里干活。被视为象形字。此解并没有阴阳组合与“三位”理念。大家要知道力量乃阳气也。阳气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俗语说;“胎带来的”。胎带的又叫“天生”的。所以说人的力量是上天赐予的能量。再说人干活,出力气并不完全是弯腰状。工具的把手也不必那么长。

  按理说;人在田里干活,田应该在人的下面。但大家不要忘了,万物离不了阴阳。田上力下就是阴阳交合。人在田里干活就是在释放阳气。俗称出力气。使田里长出交合的成果——庄稼。而阳气最旺盛的人是谁呢?就是“四象”里的“老阳”(厶)。古人为了避揭露他人隐私之嫌,就用“男”字代替了“厶”字。所以人的性别里有男女,而不叫厶女。与“女”字有关的字有很多,在此只解“好”字。“好”字里的“女”字已经解完。插解“子”字。

  子——丢失的发明。“子”字里的“了”字是象形字。“了”字其实就是画一个蝌蚪,而这个蝌蚪就是男人的精子。此蝌蚪因与人有关,在“了”字中间加一横“人位”念做子(zi)。子表示弱小的生灵。“子”字应该归属我命名的“爻象字”范畴。由此联想:如果当时没有显微镜,谁又能知道精子的形状呢?有人会说:可能是解剖子宫或在流产现象中发现了蝌蚪状。试问!如果如此,我们的先贤还用造“胚胎”二字吗?

  据查最早的显微镜是由荷兰的詹森于1590年前后发明的,可中华的汉字早在远古就有了。孔子要是活着的话也有2400多岁了,而且他的称呼里就有个“子”字。詹森发明显微镜距今才420年。我这样推理连詹森都该赞同。可以肯定地说,显微镜是我们的祖先先发明的,只是失传了而已。

  好——真正的会意字。以前有人解“好”字是说;男人在想自家的女人(老婆)和孩子。这种思路是可以叫人接受的。但是看了我分析的“四象”,他的思维就站不住脚了。因为“女”字在“四象”里只代表女孩,它并不代表成年女性。所以“好”字只能说;自家的孩子(男孩、女孩)好。这也迎合了一句俗语:“孩子自家的好,老婆别人的好。”与“厶”字有关的字有至、云、去、鬼。顺便解读一下。

  至——爻、象、意的结合字。“至”字充分体现了“三位”理念。“至”字的上一横是“天位”。“厶”字是“人位”。“土”字是“地位”。“厶”字属象形字。“至”字的内涵在于会意。“会意字”顾名思义,是造字者让后人领会他的意图。“至”字常用在从甲地到乙地。如:营口至北京。而“至”字则充分表达了从甲地到乙地的意图。“至”字里的甲地是大地(土)。“厶”字在这里代表阳气,表示阳气从大地上升。它上升到哪里呢?它上升到乙地,也就是天上。地到天,地至天也。

  雲——“马踏飞燕”的图纸。“云”字的造字者的意图是怕后人把“厶”字上边的“一横”理解成“人位”或“地位”。就在这“一横”的下面加了个“厶”字表示阳气上升,升到天上。用“厶”字来证明上“一横”是“天位”。“天位”上边的“一短横”就是那片能托起雨水的雲。而马踏飞燕(1969年在甘肃出土的铜奔马。它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展示了骏马凌空飞腾的雄姿。)的设计者也恰是这个意图。他是借用飞燕来证明这匹奔马是在天上奔驰。

  去——远古的太监。“去”字就是把男人的阳具埋在地下。试问,不去掉阳具,咋能把阳具埋在地里。男人去掉阳具不就成了太监了吗。在此我认为太监的名字应该叫“去去”。但太监一般都有显赫的职位。人们为了讨好他,证明他是男人,尊称他为公公。

  鬼——会走路的灵魂。“鬼”字里的“儿”字可不是儿子的儿。儿子的儿应是“兒”字。“兒”字中间“一横”是“人位”。“一横”的上边是两个小手。“一横”的下面的“一撇”和“竖弯钩”是两条腿。表示两手乱动,两脚乱跑的小孩子。

  “鬼”字里的“田”字代表“地位”,属阴。“儿”字与“厶’字表示到处乱跑的东西属阳性。“田”字上的“一撇”告诉人们:这个乱跑的阳性物质是从“人位”下来的。也就是说;人死了埋在地里,尸体与大地交合,尸体释放能量直至腐烂肥沃土壤。而到处乱跑的阳性物质,就是尸体与大地交合的产物。也就是坟地里出现的“鬼火”现象。

  解读远古——汉字是记录事件的符号

  关于中国的文字改革,我认为改得好!《易经》里讲自然。也就是说,一个物体与一种现象只要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简体字简洁、方便、省时,适应国家快速发展的步伐。新中国的文人们,确实用发展的眼光继承了古汉字的本意。我们生存到今天,并不是为了专门研究远古历史。如果要研究远古历史,再找回当时的汉字也很方便。

  干——汉字里的故事。干是士的倒字。也是“人位”长。那它就应该和人有关。如:干部(人的职称)、干仗(人的行为)。在此我就“干”字编一个故事来解读一些汉字。“干”字有它的独立性。如:我和他干仗。“干”字后面不加“仗”字也行。如:小营不用怕他,和他干!单看“干”字的字形和谁干呢?没有别人,一个“人位”一个“天位”。就是人和天干。“人位”由于长期受“天位”的压制,就想不服天朝管,也就与天干起架来。结果互有损伤,打了个平手。那就在“干”字的“天位”与“人位”之间点上两点表示平局。“平”字就诞生了。可“人位”还是不服又去和“天位”干。这时老天大怒打了个炸雷,把“人位”劈开。“干”字从“天位”下来“一撇”就念开(KAI)而那“一撇”就是从“天位”打下的炸雷。“人位”继续挑衅,“天位”继续打雷。由于受过雷的伤害,“人位”见雷就跑。老天找不到人。没有人,“无”字就诞生了。“无”字里的“一撇”是炸雷。“竖弯钩”在“人位”下来,就是“人位”逃跑的路线。

  这个故事是是非非,很朦胧地告诉我们,在远古可能有一次人与天斗的事件。但这只是简化字给予的灵感。可是没有简化字“相像字”形归类的思路。我怎么也不能把幹、平、開、無归为相像字。没有简化字,我就套不上繁体字,也就没有下文的结果。所以说;一个物体与一种现象只要它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解读神话—盘古开天地

  盤古——古人记录事件的符号。‘盤’字是由舟、服役的“役”字的一半和器皿的“皿”字组成。“盤”字是上下结构的字。也就是说上下各表示一个意思。服役的“役”字表示两人以上去做事。而‘盤’字的上面则表示一船人去做事。而且还带着器皿,表示做这件事的时间很长,要在那儿住下来。“古”字的上一横是“人位”。而“地位”是“口”字也是代表人。上阳下阴,代表男女。盘古就是一群男人、女人,带着器皿坐着船,长时间出远门去做事。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件事,就把做这件事的领头人称作盘古。那他们是干什么去呢?请看下文解读繁体字。

  幹——现场施工的规划图。“幹”字的右边由人、干组成。表示干这件事是人的行为。人上干下表示人要爬到高处去干这件事。那人要干什么呢?看“幹”字左边的“朝字边”。“朝字边”里的“日”字代表天。下面的“十”字的“一横”是“人位”。因此事件没有大地的事则“地位”不表。“日”字上边的“十”字还是“人位”。上边的“天位”不表。“朝字边”告诉我们:天上天下都有人。而天上还有一个天。也就是两重天的现象。“幹”就是“人”和“日”干。也就是和大自然的天下面的“日天”干。而“日天”就是昊天“昊”字。平、离開、昇、無是古人记录“人”和“日”干的次数和结果。平——第一次干的结果。人们用斧凿开天,“天”上掉下来一些石头。但“天”还平稳。開——第二次干的结果。凡事讲因果。“天”与擎天柱之间向开门一样开个缝。那可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得到的结果。而“离开”二字才是真正因果关系。“离”是因,“开”是果。

  離——爻、象、意的结合字。其实我们解读“離”字,就是在找開的原因,也就是要找到开启的动力。“離”字的右边的“隹”(ZHUI)字是象形字,画的是一个短尾鸟。“隹”字在这里只是形容“离开”时向鸟一样飞走,它显然不是開的动力。而真正叫“天”开启的动力是“离”字里的“厶”字。“厶”字在这里代表阳气。“离”字的“上一横”是“天位”。上边的“一点”表示太极或太阳。“天位”下面的“凶”字的“边框”就是要开启的“天”的范围。里面的X代表“阳爻”,表示“天”上还有人在那里生活。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出“凶多吉少”是啥意思了吧。试想“天”要开了,上边的人能好吗?“天”下面的“内字框”表示大地与“天”之间的空间。而“厶”字则表示在这个空间里存有大量的阳气。阳气上升才是“天”开启的动力。

  昇——“天”离开后的结果。“昇”字下面的“升”字就是“开”字演变的字。在“昇”字里表示下面不开,上面的“日天”就不能升起来。

  無——三爻会意字。“無”字里的“三横”就是天、人、地三个“爻位”。而四个“竖”则代表四个擎天柱。“天位”的“一撇”和下面的“四点”,表示擎天柱擎天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只能看见“天”放出的光芒。而“黎明”二字就是借“离明”二字的谐音,“离明”二字已完整的阐述了“無”字的内涵。也就是说,大鸡蛋没离开大地时是不亮的,离开大地才放出光芒。

  盘古开天地——穿越时空现场回顾

  远古时期,在中华大地的上空,有一个很大的球体叫“大鸡蛋”。它被三山五岳支撑着(三山五岳就是神话里的擎天柱)。因大鸡蛋阻挡了大自然的天,使大地上的人常年不见天日。但当时人们还能勉强地生存。为了摆脱这种不良的生活环境,有一些强人,就沿着三山五岳与大鸡蛋的连接处,爬到大鸡蛋上面去生活。而去大鸡蛋上面生活的人,就是神话里的玉皇大帝带领的那一大批“神仙”。其实“神”并不神,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在这里我插解一下神、重、出三个字。“神”字里的“示字旁”当表示讲。右边的“申”字先不看那“一竖”,就是个“日”字,而“日”字正是当时的大鸡蛋,“日”字加上“一竖”则表示能到大鸡蛋上面还能下来的人,就是上下自如的人。当时人们把大鸡蛋视为“天”就把这些能上天入地的人称作神。至于地面的人把大鸡蛋上的人看的如此神通,那只是大鸡蛋上面的人自吹自擂的结果。也就像今天,走南闯北的人,忽悠家里蹲的人一样,神乎其神吗。当然敢上大鸡蛋上面的人,起码要思维开阔见多识广。加之大鸡蛋上阳光充足,使人身强体壮,地面上的人还是敬其三分。

  重、出——解字证史,为仓颉洗冤。下文选自百科:老人对仓颉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两个字我真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我认为上述的故事,纯属那些不会解字还想卖弄知识的人瞎编的,仓颉能造字而不能解字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重——充分证明了大鸡蛋的存在。“重”字是多音字。它的先音应是“两重天”的“重”(chong)字。解读“重”字先不用看中间的“一竖”。也就是说脑海里先没有那“一竖”。下面两横不能看成是土。下“一横”应看成是“地位”从下往上排列,二“一横”是“人位”。“日”字是“天位”。而“日”字上面还是“人位”,上面“一撇”还是“天位”。也就是人上有人,天外有天的现象。而“日”字就是地面上的人把它看做天的大鸡蛋。我们把这五个“爻位”用“一竖”连在一起就念重(ZHONG种)。试问,两重天地重,还是两座山重呢?

  出——“山”字的误导。解“出”字。首先脑海里应有个“土”字。而四个小竖就是从“地位”上长出的植物。从“人位”出生的动物。

  插解太多,书接上文。随着时空的流逝。大鸡蛋受风雪雷雨的洗礼,边缘长出很多象冰溜子一样的钟乳石。而钟乳石阻挡了地面散发的阳气,使阳气不能顺着大鸡蛋的弧线上升,导致大地与大鸡蛋之间的空气非常混浊。人们难以忍受。钟乳石越长越长,阻隔的阳气也越积越多,就这样阳气淤积了18000年。阳气上升使大鸡蛋有一种浮动的感觉。这时人们发现大鸡蛋浮而不动,就是有一些山与大鸡蛋的连接处非常坚固。为了叫百姓见到天日。“盘古”带领一批能工巧匠,穿梭在长江与黄河流域的大山之间(盘古坐船的原因)。用斧凿去分离山与大鸡蛋的连接处。分离一个山,大鸡蛋平稳不动。人们就跋山涉水去分离其它的连接处。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盘古”的努力,大鸡蛋与山之间终于开了一条缝隙。淤积在大鸡蛋下面的阳气,趁势把大鸡蛋慢慢“鼎”起。

  大鸡蛋越升越高直至无影无踪。这时人们感到天空是如此的宽阔。空气是如此的新鲜。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直至天黑。可人们还是以得到莫大的空间而兴奋,仰望着满天星斗与明月。这时一些与大鸡蛋有过“业务”接触的人发现:他们也经常到大鸡蛋上过夜,可咋没见过月亮那么大的发光体呀!难道这圆圆的大家伙就是大鸡蛋?要是大鸡蛋的话。那亮光是不是在着火?着火能不能把上面的人烧死?上面的人能不能掉下来呢?此时人们好为月亮上面的人担忧……看来大鸡蛋上的人是凶多吉少啊!而凶就是来源于“离”字。

   “离”字本应解释为走开,如;离别,离家出走等。“离”字要是加个“走字旁”或加个“立人”是合理的。但“離”字的原意与人或人的行为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加的是“隹”字边,而且“離”字里的“厶”字给人以阳气上升的提示,表示“離”是飞起向上运动的。这就恰恰说明“離”字就是为大鸡蛋升起所造的字。開、平、離、昇、無、重、里、鼎等字,正是记录大鸡蛋事件所形成的大鸡蛋文化。而“朝、潮”二字是记录大鸡蛋升天后的一些功能和现象,如;朝代、朝廷,潮起潮落等。这就充分地证明了,汉字是记录历史事件的符号,而解读汉字,就是解读历史。

  女娲补天——神话时空的错位

  盘古开天地,应该是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天地。而不是开辟整个世界的天地。因为盘古开天只是中华民族的传说,而其它国家并没有这种传说。但传说中的盘古在大鸡蛋内只是后人的误解。其误解来源于一个“中”字。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生在其中,应该是在大鸡蛋与大地之间。因开天地事件只是单字记载与口头传说。加之秦始皇焚书坑儒,就是有一些文字记载也早已荡然无存。而且此事件时代久远,传久难免有误。也就有人误解盘古在大鸡蛋内了。“中”和“内”一字之差导致时空错位,错把盘古开天列为中华远古文化之首,使现实变成了神话。

  “自从盘古开天地”就这一句话,否认了开天之前的历史。它不仅否认了玉皇大帝的存在,还把女娲补天的功绩抹杀。试想:如果女娲补的是大自然的天,那在今天看来是绝对做不到的。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在此可以肯定地说,女娲补天应该在盘古开天之前,而且补的天就是大鸡蛋。

  女娲补天现场分析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双引号里的话来源于百科:“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这段话告诉我们:水神是大地上的人,火神是大鸡蛋上的人。后天八卦的理论,离(火)上,坎(水)下。按理说;水是灭火地,水神应该是战胜方。可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人。水与火只是当时有把人对应天象的习惯而已。大鸡蛋上阳光充足,人的体质就好一些,反之大地上的人体质就差一些。水神战败合乎情理。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就有神话色彩。用头去撞不周山,还不如说水神气得自杀了。用头撞山不是找死吗?我看撞山不如说扒山更确切。也就是说;明打我不行,我来暗的。我把山扒掉,叫你大鸡蛋上的人全掉下来摔死!看来如果水神一个人去扒山也不符合情理。扒山的工程与开天的工程一样大,一个人是做不到的。但水神的名字“共工”已经告诉我们:扒山是一大批人共同的行为,“共工”就是大家“共同出工”去扒山。水神扒山确实让大鸡蛋向西倾斜,使大鸡蛋上凹地存的水倾泻在大地上,给人间造成灾难。“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也就是说,女娲为了不叫大鸡蛋上的水往下流,就在山与大鸡蛋之间的连接处爬上去,用石料筑了一条大坝,挡住了下泻的流水。由此看来,莫大的工程也不是一人所为,女娲肯定也不是一个人的名字。

  下文来源于百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慈善的女娲神取了一些黄土,掺些清水,和了一堆泥巴,然后用水照着自己的形象捏了一个小人,往地下一放,嘿,这小东西竟然活了,从此以后,地球上才有了人类。)

  上文百科里的那么长一段话,都是模糊的概念,实在叫人费解。我既然说解读神话,那就用我解汉字的方法解读一下。

  女娲——“女”字不必再解。单解“娲”字。娲——女、口、内。就是女人的生殖器内。(积芦灰以止淫水)就是把芦苇烧成灰,用布包好做成现在的卫生巾止住经血。当时人们采用这种模式,在大鸡蛋上筑成一条大坝来止住“天水”,也就是补天,至于女娲造人,我看就不用再解了,不就是女人能生小孩吗。

  涉及性方面的事,我实在不愿解。可古人不忌讳这方面的事,我也只好装作不忌讳了。

  大禹治水——禹和娲只是治水的两种方案

  大禹治水——治水应与补天连接。也就是说;水神撞山—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盘古开天是一个时代紧连接的事件。撞山导致补天与治水,撞山导致大鸡蛋浮而不动,启发开天的思维,也可以说开天就是从根本上治水。

  下文来源于《史记》。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於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栞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

   “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鸿水滔天,已经说明鸿水是天上的产物。“鸿水滔天”在《史记》里不能看做形容词。《史记》乃历史的真实记载。单看“鸿”字就以说明水向鸟一样从天上飞落下来,“鸿”字里的“三点水”代表水。而中间的“工”字告诉人们水是从“天位”下来到“地位”的。“浩浩怀山襄陵”这句话,正与共工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吻合。中国版图西高东低,而共工撞的是西方不周山,鸿水顺不周山浩荡而下。“下民其忧”的“下民”二字告诉人们,当时是分“上仙”和“下民”的,而“上仙”就是大鸡蛋上的人。

  而“下民皆服於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栞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馀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正是“盤古”二字的真实写照。

  下面先解几个概念字,再解大禹治水。裏—爻象、会意字。解繁体裏和简体里是一样的,“裏”字就是多了个宇宙的天和以大地为依托。解“里”字先不看中间的一竖。下一横是“地位”。“地位”上边的一横是“人位”。上边的“日”就是大鸡蛋。也就昊天。中间加上一竖则表示:大鸡蛋到大地这个范围是“里”面。内——象形、会意字。“内”字里的“竖横折钩”属“形”的范畴,表示一个范围。“竖横折钩”加个“人”字,表示这个范围是人生存的范围。人生存的范围就叫“内”。如;内部人,是人的小范围。

  再解两个音同、意同、字不同的字。照、趙——“照”字和手术有关,也就是处理古人打仗时留下的刀口。因手术时看不清伤口,就借用日光照射,四点就是从上往下照的光线。而“趙”字是借用月光照路行走的意思,后常用于姓氏。

  禹——治水的方案图。禹与雨就是照与趙的理念。“雨”字就是从“天位”下来的水,到人的范围内。(内字的理念)而“雨”字里的“一竖、四点”就是“水”字的雏形,也是“坎卦”(代表水)的形状。而“禹”字是从天上(一撇)开的“口子”里下来的水到人的范围内。“禹”字里的“一竖”就是从天上下来的水。“一提”则表示水在地面上的走向。“一点”表示阻挡水的走向。那水的走向为啥不用“一横”表示而用“一提”表示呢?“一提”则说明大禹治水不是用堵挡的方法,而是用疏导的方法。过去人讲面南背北。而面南背北正是仓颉造“禹”字时所处的方位。“一提”的起笔处为东方,“一点”处为西方。而中国的版图西高东低。“一提”上的“一点”就是堵住西边高的地方,让水向东边低的地方流的意思。

  其实大禹的“大”字是后人加上去的,因当时都是单字记事,后把事件与人对应,才产生了名字的概念。禹前加大,只是后人叫起来上口而已。真正的叫法应是:禹治水或鲧禹治水。鲧(GUN)在神话里是禹的父亲,其实“鲧”字就是一个失败的治水方案。“鲧”字就是拿丝网在流水的下游拦截大鱼。古人用这种思路用土拦截水。也就是延续了女娲补天的方案,结果治水失败。而禹是治水成功的好方法。后人为了歌颂禹,就把鲧禹治水改成了大禹治水了。

  按《史记》记载分析,盘古开天应该是在尧舜的年代。因在尧舜时期司马迁提到了共工、大禹等人物。而大鸡蛋存在已有18000年。这么长的时间,如果大鸡蛋与大地之间一直存有大量的阳气,下民怎能生存?我认为,开天的年代,就是共工撞山导致水患这一时期,确切地说,就是大禹治水这十三年的后期。十三年的水患,使大鸡蛋与大地之间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而水蒸气导致大鸡蛋向上浮动,从而导致开天。

  但司马迁在《史记》里并没有提到盘古、女娲二人。司马迁提到了大禹的父亲鲧。看来女娲补天是鲧用堵挡的方法在大鸡蛋上筑的大坝。而我认为,在大鸡蛋上筑坝与地面上的对应点,就是青海省内的青海湖。也就是说;青海湖是大鸡蛋上流下的水冲刷出来的。而鸿水滔天的当时,黄河的走向应该是从青海湖至天水市再到潼关。确切地说;鸿水大时,其落点在青海湖。小流滴水时,因水顺大鸡蛋弧线下滑,落地的对应点应在天水市,这也应该是天水市地名的由来。盘古开天后,断其水源,导致黄河改道,黄河陆地的水源来于巴颜喀拉山脉汇流于潼关。青海湖、天水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真实写照。

  至于盘古开天,我认为就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栞木。”这批人所为。也就是说盘古开天就是大禹开天。可见当时的交通工具,就已证明中华远古的文明程度。

  精卫填海——现象掩盖了本质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神话传说,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被水淹死,她的灵魂化作一只精卫鸟,总是飞到西山去叼石头和树枝扔进东海,发誓要填平东海为自己报仇。”

  精卫填海——其实女娃与精卫鸟根本就没有关系,且“精卫”二字是鸟的叫声,属发音字,而发音字可用任意字代替。所以用解字的方法是找不到答案的。我认为,精卫填海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加上古人的联想,偷换了概念,使其变成神话。下面我就来个摆脱神话的逻辑推理。“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被水淹死,”这句话合情合理。试想,一个小孩如果会游泳,到大海里被淹死也是正常的。其家人到海边找孩子,同时看到精卫鸟叼石头和树枝扔进海里的现象也很正常。但找孩子的人因找不到孩子就浮想联翩了。女娃是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炎帝会发疯似的要找到女儿。可找了好久,该找的地方都找了,还是找不到。炎帝的随从和一些帮忙找孩子的人,只好劝炎帝回去吧!不要再找了!在此有人加以联想,也是为摆脱继续找下去的麻烦。称之孩子已变成小鸟了,看她叼石头和树枝扔进东海,就是要把海填平。

  精卫鸟叼石头和树枝扔进东海的现象是真的。但说她发誓要填平东海为自己报仇,就是偷换概念。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所谓的填海只是鸟的一种捕食技能。鸟把物体投进海里,引来鱼儿捕食,而鸟趁机捕食鱼儿,这才是精卫鸟“填海”的真正目的。

  夸父逐日—古人告诫后人的警句

  夸父逐日——后人低估古人的智商。如果今天在大街上有人狂奔,你问他跑什么?他说:“在追太阳”。你一定会说这个人有病,精神不好,疯了。难道夸父是个疯子吗? 他疯了行,可传扬此事的人都疯了吗?如果说夸父就是在追太阳,那了解此事的人必须跟他同时跑,才能知道他的死因。否则知道他是在追太阳不能看到他累死、渴死。如果了解此事的人就是和他同时跑的,那他不是也得累死吗?再说,累就休息呀,谁又没逼你去追。何必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呢,还宁可累死也得追。看来夸父是真疯了……

  在此我劝那些“神话”翻译,别把古人看得那么弱智。其实古人的智商与现代人的智商是一样的,只是积累的成功经验比现代人少一些而已。

  夸父逐日:夸乃炫耀。父(阴阳符号)乃已婚。逐乃挨着。日乃骂人用语“狗日的”日。夸父逐日,就是一个已婚男人炫耀自己性能力强,房事过度,因房事期间饮生水导致死亡。其实夸父逐日就是古人告诫后人的警句,提醒后人房事后禁饮生水。

  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是个“美好”的传说

  至于后羿射日传的就更加离奇。用箭能把太阳射下来,那不是笑话吗?就是现在的导弹也打不下来太阳啊!后羿射日也是跟性有关,我不想细解。在此只告诉大家;后羿射日就是一个新婚男子不懂性生活而出现的笑话儿。如果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那嫦娥奔月就更加合理了。要是把后羿射日与嫦娥奔月连起来解释的话就是:嫦娥与一个性无知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嫦娥(常我)只好经常自己照顾自己。(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服用此等药丸可以成仙。)后来嫦娥实在无法忍耐寂寞(寂寞嫦娥)趁月夜与人私奔。而领她私奔的男人,很有可能就是被称做后羿徒弟的蓬蒙。至于神话中的嫦娥变成了蟾蜍,就是后人用癞蛤蟆来比喻嫦娥为丑恶的化身。这也充分地证明了,描述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没有牛郎织女那么浪漫的原因。在此看来,牛郎织女应是盘古开天之前的故事。而嫦娥奔月就是在开天之后了。

  神话词汇解释

  虽然说远古历史不是神话,可人们还是抹不去那神话的影子。下面我就把上古神话的词汇和一些现象用现实的方法解读一下。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几千年以来,龙一直被视为中华神话里虚构的动物。其实龙也和其它神话一样是现实存在的。要想知道龙的绝迹之谜还得靠解字。“龍”字一边的“立、月”告诉我们;龍是大鸡蛋上的产物。而另一边就是画的一条盘立有角的长蛇( )。不用说大家也应该知道,使龍绝迹的责任者就是盘古。盘古开天不仅使龍绝迹,而且还把玉皇大帝等一大批“神仙”真正送上了西天。

  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中华远古时代,大鸡蛋上下的最高统治者。随着盘古开天结束其统治地位,中华远古文明也随之消失。

  仓颉——大鸡蛋时代的记事员。因他特殊记事的方法而形成文字,其功绩卓著,后晋升为文化部部长。仓颉记录了大鸡蛋从有到无的全过程,他应该是大地上的人,否则他早已随大鸡蛋而升天。

  灶王爷——大地与大鸡蛋之间的联络员。因做饭时产生的烟、火、气的走向都是向上的,意味着能上天,就把这个联络员对应此现象起名叫灶王爷。

  二郎神——黑社会的老大。依仗舅舅的势力,整天牵着狗到处横眉立目,没人敢惹。人们只能背后说;他与狗加一起就是两条恶狼,而当面尊称他二郎神。置于他能七十二变,就是说他喜怒无常,说翻脸就翻脸。

  太上老君——一直以来,人们常把太上老君当作老子,被视为道家的创人。我认为太上老君既然是天神,他就应该是大鸡蛋上的人。而从他的着装来看,他应该是“八卦”的创始人。而老子只是继承和弘扬了老君的 “八卦”,创建了道家理论。说老君是老子只是他们职业相同的误导。再说;中华民族有很多像老子一样的思想家,根本没有必要单把老子捧到天上。

  置于伏羲画“八卦”,我从他的名字里并没有看到“八卦”的影子。我认为伏羲就是个猎人。“伏”字人犬也,是形容人中的猛兽。“羲”字上面是“羊”字头。而“羲”字里的“禾”字下面的“一横”代表伪装,“一横”下面是一个人头。旁边加个“戈”字。意思是说;一个人带着伪装,拿着武器,藏在庄稼地里等待羊(猎物)的到来。而且从伏羲穿着兽皮来看,他应该就是个猎人。而太上老君的“太上”二字,可以解释为天上或太极。我认为“八卦”应该是大鸡蛋上的文化。在《史记》里,司马迁提到了“羲”。这就证明伏羲是大地上的人。而在当时,大地上的人,根本就看不见大自然的天,又怎能分析天象呢?我在网上查“包羲氏”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在此我认为“太昊”就是“太上”老君。而伏羲应该是老君的后人。

  牛郎星与织女星——根据民间真实爱情故事命名的两组星座。古人有把人与事对应自然现象的习惯。

  天上一天等于地下一年——俗话说;高处不胜寒。大鸡蛋上,在一天内气温变化很大。就像我们登泰山一样,白天热,到晚上要穿棉衣。大鸡蛋上面在一天内,仿佛就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而大地上一年才有四个季节。所以说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年。

  土地神—大地上小区域的领导,现在的街道主任。区以上的领导到哪个街道,哪的街道主任都得陪同,当向导做应答。

  阎王爷—下文来源百科:(中国古代原本没有关于阎王的观念,佛教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

  看完百科里的这段话,我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原来阎王不是国产的,我再也不用费脑筋去解释他了。

  解读宇宙——月球的起源之谜

  关于月球的起源早在1898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儿子乔治.达尔文就在《太阳系中的潮汐和类似效应》一文中指出,月球本来是地球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球转速太快,把地球上一部分物质抛了出去,这些物质脱离地球后形成了月球,而遗留在地球上的大坑,就是现在的太平洋。这一观点很快就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以地球的自转速度是无法将那样大的一块东西抛出去的。

  而俄国科学家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太空船月球」理论,来解释月球起源。他们认为月球事实上不是地球的自然卫星,而是一颗经过某种智慧生物改造的星体,加以挖掘改造成太空船,其内部载有许多该文明的资料,月球是被有意的置放在地球上空,因此所有的月球神秘发现,全是至今仍生活在月球内部的高等生物的杰作。

  通过解读神话,大家可能已经看出,大鸡蛋就是月亮。但没有依据我们还不能定论。那大鸡蛋是月亮的依据在哪里呢?我还得靠解字来找出答案。一个“無”字使大鸡蛋从地球上消失。“無”字的反义词就是“有”字。

  有——就是存在时。那么大鸡蛋是怎么有的呢?“有”字的一横是“天位”。“天位”下面有个“月”字。“有”字里的“一撇”告诉我们;月亮是从天的上面下来到地球上的。但“有”字里的“一撇”与“雨”字里的“一竖”不同,“雨”字里的“一竖”表达的是正在“天位”下来的水。而“有”字里的“一撇”的起笔已超出了“天位”,这就告诉我们月亮是从高过天的宇宙下来地。在此我认为:仓颉应先造的“無”字后造的“有”字。也就是说;在盘古没有开天之前,人们的脑海里根本没有月的概念,人们对大鸡蛋的名称还不确定,只是模糊地称大鸡蛋为天。盘古开天后,人们发现大鸡蛋是个发光物体,古人根据发光物的圆缺现象,画了个弯月,就是“月”字。后来古人为了说明太阳和月亮都是发光的物体又造出了“明”字。

  在此有人可能要问:你说大鸡蛋是月亮,这么大个事,就凭解了个“有”字,就说大鸡蛋是月亮,实在是没有说服力。凡事讲人证、物证。由于时代久远人证是肯定找不到了,但我有字证、物证。我解读汉字的理念就是以《易》解字,以字证史。而且我确实有强有力的物证, 那就是月亮与地球接触的痕迹。其实月球与地球接触的痕迹,就是月球正面的那些大坑。确切地说,那些大坑就是大鸡蛋落在中国版图上与三山五岳接触的痕迹。大鸡蛋落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是:以河南省的平顶山市为中心,以月球的半径为半径画圆的区域内。也就是说平顶山市内的平顶山就是月球压 平的。大家看我演示,怎么找出月球与地球的对应点:拿一张包香烟用的透明纸,附在我粘贴的月球正面图片上,用细碳素笔描出月球上圆坑的痕迹,然后把透明纸反过来,附在中国版图东南方的半圆上,圆坑与山脉的接触点就一目了然了。再横竖折叠月球图片找出圆心点,附在中国地图上,找到月球图片圆心点的对应点。结果其对应点正是平顶山。

  按理说中国版图的东南方的半圆形,就是月球的边缘。这么说还不十分确切。应该说东南方的半圆的直径小于月球的直径,月球的直径是3472千米,呼和浩特至海口的距离是3072千米。其原因在于大鸡蛋的边缘没有形成钟乳石之前,雨水不是在大鸡蛋的边缘直接下来,而是从边缘下弧滑到近200千米才下落,一面200千米,两面就差400千米。这就使雨水落在地面上的痕迹线路小于大鸡蛋的直径近400千米。因中国东南方是沿海地区,加之中国版图西高东低,东南方的半圆区域受整个大鸡蛋上的雨水侵蚀与海水冲刷,经过 18000年的雨水侵蚀东南方的陆地就成了半圆形。但是通过我演示月球圆心点的对应点却是河南的平顶山。这样的话,陆地的半圆与月球就不是一个圆心。可我证明大鸡蛋是月亮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陆地上的半圆。难道大鸡蛋在陆地上N年后又滚动过?

  单看“滚动”二字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滚动”二字里都有个“厶”字,也就是说滚动的动力和“离”字一样,都是以阳气为动力。要是解繁体“滾動”二字,那就更能说明“滾動”二字就是大鸡蛋时期的产物。“滾”字是由‘三点水’(水)、六(阴爻)、口(代表人,阳爻)、“地位”是“依”字底。是说“滾”是以大地为依托翻转(六、口阴阳变换)。而且是向流水一样由上向下翻转。“動”字里的“重”字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翻转的东西就是大鸡蛋。因中国版图东南半圆的东北方向是平原,大鸡蛋向东北方向滚动还是合理的。很有可能是盘古开天时,大鸡蛋先向东北方向滚动一下,大鸡蛋向下滚动时砸到河南的平顶山并借其反作用力弹起,这时阳气借此爆发力把大鸡蛋送上天。

  按解字分析,黄帝时代,大鸡蛋就应该滚动过。在网上查证黄帝就是轩辕,而“軒轅”二字里都有一个“車”字,我认为“轩辕”里的“車”字在这里还没有形成车辆的概念。“軒轅”二字里的“車”字就是“重”字没写上面的“一撇”和下面的“一横”与“朝字边”同理。“轩辕”二字就是告诉人们,大鸡蛋曾经滚动过。而“軒”字与“幹”字同理,“轅”字与“滾”字同理。而大鸡蛋的滚动,给人以灵感才发明了車。在这里我认为应该先有“轩辕”二字,后有“车”字。

  由此看来,如果大鸡蛋在升天之前滚动过,那么玉皇大帝这个国度的“残骸”就应该滚落在地球上。

  要想找到大鸡蛋的“残骸”靠解字的办法是找不到的。最科学的办法,就是托儿所小朋友的学习方法,那就是看图说话。下面我们大家可以看地貌图共同分析;大家请看琉球群岛、鹿儿岛、朝鲜与韩国半岛所形成的圆弧,正与中国版图东南方的半圆的直径的大小相仿。看此图我们可以分析。大鸡蛋在滚动时砸到平顶山,是不是碰到了平顶山西北方的嵩山?而嵩山使大鸡蛋向东滚动?通过地球的自转,使大鸡蛋上的松动的物质倾泻到大海里。而琉球群岛、鹿儿岛、朝鲜与韩国半岛所形成的圆弧,应该就是大鸡蛋上边的土壤坠落的痕迹。因 琉球群岛在太平洋深处,所以形成的岛屿就小,而朝韩半岛在浅海,所形成的半岛就大一些。

  大家再看日本岛也有个弧形,我认为大鸡蛋升起,并不是向我们今天发射卫星那样,有一定的爆发力和轨道。我想它应该是呼呼郁郁是状态,其轨迹并不是十分精确。地球自转使其经过我国长白山附近,因大鸡蛋是向东滚动。由此看来日本岛也可能是大鸡蛋上掉下的物质所形成的。回过头来,大家再看韩、朝、日三个字都蕴藏着大鸡蛋文化的影子。这就证明了日、朝、韩岛正是大鸡蛋的产物。

  而大鸡蛋在没滚动之前,也就是月球与中国版图东南半圆同圆心时,其圆心点正好是神农架。这应该就是神农架没人居住和如此原始、神秘的原因吧。

  紫气东来——追回远古文明

  如果说大鸡蛋是从宇宙掉在中国版图上的,那它还不把山砸平了,还不把地球砸个大坑。还能存在擎天柱吗?一个成语使我茅塞顿开。那就是“紫气东来”。一句紫气东来叫我在中国版图东面的太平洋里确实看到了一个 大圆圈。看来大鸡蛋是从那个大圆圈里来的。如果说紫气东来是告诉后人大鸡蛋的来历,那么中华的远古文明还要在盘古开天之前追溯到18000年。如果说紫气东来不可能说的是大鸡蛋的来历。那盘古在大鸡蛋中睡了18000年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况且紫气东来的“東”字与“車”字一样,都蕴藏着大鸡蛋的内容。只是下面“人位”一阴一阳而已。而“東”字的下“人位”是“阴爻”,上“人位”是“阳爻”,上下阴阳转换,赋有动感。且“東”字的发音和“動”字一样,这就更能证明大鸡蛋是从东面滚动翻转而来。如此分析;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都蕴藏着大鸡蛋文化。试想;如没有大鸡蛋的存在,莫大的地域,又没有个中心点,人们应该是很难确定出方位来。从东南西北四个字来分析,也确实存有大鸡蛋的影子。

  南——中国最早的收费站。“南”字的起源应该来源于南天门,而“門”字的上部也确实留有上天的通道,但此通道非常狭窄,加之通道是上下结构,所以“南”字的发音与“难”字相同,比喻登天难。如果说“南”字的“上一横”代表天,下面的“内字框”代表人的范围的话,上面的“一竖”就是表示可上可下的通道。如果“羊”字是一张羊皮的平面图,上面“两点”是羊角,“上一横”是羊的两只耳朵,“下两横”就是羊的四条腿,而中间“一竖”就是羊的身体和尾巴。“南”字里的“¥”字就应该是一只没有长角的小羊,“上两点”在此只能代表耳朵。看来当时上天走南天门是要献上一只小羊的,从“献”字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羊,狗也行啊。这种现象可能是上下通道狭窄险峻。需要专职人员协助。而协助是要收费的。“献”字也有可能是二郎神弄个狗看守南天门,要通过的人不给献礼就不让通过。可见南天门应是中国最早的收费站。

  西——最古老指示标志。“西”字的“上一横”代表天,下面的“口”字代表地(天圆地方的理念),而“西”字里的“一撇”和“竖折”就是告诉人们天与地之间有两条通道。而这两条通道应该是在大鸡蛋西面昆仑山脉。因昆仑山脉是东西走向,这两条通道应该是昆仑山脉的南坡和北坡。看来此通道非常险峻,没有南天门安全,而且走此通道经常有人伤亡。所以人们把走此通道伤亡者称作“上西天”。这应该就是没有“东天”与“北天”的原因吧。“西”字的取音应和太阳落山有关,取的音是夕阳的夕。

  北——最古老的警告标志。大鸡蛋的北面有阴山山脉,因海拔不高没有与大鸡蛋直接连接。但大鸡蛋北部的人要上下沟通,又不能千里迢迢的去走大鸡蛋的西面和南天门。只好冒险从大鸡蛋的北面攀上跳下。而此“通道”更加险峻,经常有人毙命。于是大鸡蛋上面的人们,就在大鸡蛋的北面边缘立了一块界碑,警告人们不许在此处通行。“北”字里的“一竖”就是立的那块界碑,而“一横”和“一提”表示此碑不可逾越,只能在一侧活动。“匕”字则表示逾越此碑必死。“北”字的取音应来源于“碑”字。而“败北”一词就是告诉人们北面是无生路的。

  解读中华——回过头来再说,那哪里是东南西北四方的中心点呢?也就是《三字经》讲的;“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哪里是“应乎中”的中呢?那就是大鸡蛋垂直地面的对称轴中心线最上端的一点。而“中”字里的“口”字就是代表大鸡蛋,“一竖”就是大鸡蛋的轴中心线。“中”字的发音来源于祖宗的宗。表示四方位最原始的一点。而“原”字的发音来源于圆圈的“圆”字。也就是说;大鸡蛋就是“中原”。

  “華”字在百科里的解释是;“天空有薄云存在时,透过云层在太阳或月亮周围由云中水滴或冰晶衍射而形成的彩色(内紫外红)光环。”我认为此解说是对的,但还不十分准确。确切地说;应该是地面上的人看见被大鸡蛋遮挡的太阳的余光。而“夏”字与“原”字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大自然的天下面有个大鸡蛋,大鸡蛋下面有人的意思。“夏”字取上下的“下”字音。也就是说;大鸡蛋下面的地面,不能被太阳直接照射到的阴影部分叫“华夏”。而中原、华夏的简称叫中华,就是中国国名的来源。

  再说,中华五千年沧海桑田。五千年,只有五十个百年,也就是说只有五十个百岁老人连接。我认为,五千年与人的一生相比,看似很长,可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只是瞬间。依我看“开天”时期已有文字,开天前肯定有好长一段文明史。

  如果说上下五千年的“上”字,是指大鸡蛋的上边,是玉皇大帝之前的文明时期,那么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应该是上五千加下五千,是万年以上。如果“上下”不是指大鸡蛋上下,而是指公元前后。那么为什么不叫“前后五千年”,而叫上下五千年呢?从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的称号,我们可以看出,昊天的“昊”字就是“日天”,而“日天”就是大鸡蛋。大鸡蛋上的人能领导下面的人,可见其发达与文明的程度,一定远远超过常年不见阳光的地面。

  从《牛郎织女》的故事里,我们已经知道,大鸡蛋时期人们追寻的是男耕女织的生活。这就说明,当时已经发明了手动织布机。而《天仙配》的故事告诉我们,大鸡蛋时期人们的婚丧嫁娶已有一定的礼数。这比人类树叶遮体时期不知要文明几百倍。而我认为,人类树叶遮体就是文明的开始。看来由“紫气东来”算起。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应该是;盘古睡觉的时间18000年+上下5000年=23000年。

  发明車的思路——文章里的《田横五百士》。在解读“轩辕”二字时我提到;应该先有“轩辕”二字,后有“车”字。从黄帝征服炎帝到涿鹿之战来看,当时轩辕时代正处于混战时期。是说在战场上,“轩辕”二字启发了人们,用大圆形的石头在高处向下滚动来消灭敌手。也就是滚木礌石的作用。而一个“中”字又启发了人们发明車的思路。在解读中华提到,“中”字里的“口”字就是代表大鸡蛋,“一竖”就是大鸡蛋的轴中心线。而就是这个轴中心线,启发了人们的思路,使其演变成车轴,才发明了車。

  徐悲鸿在画《田横五百士》时巧妙地把自己的肖像画在了作品当中。在此我也效仿一下徐悲鸿,把自己的名字编在文章里,这只是展示一种艺术手法而已。如果说“军”字是一辆装有防御设施(秃宝盖)的战车。而军队就是拥有和跟随这辆战车的士兵。我的名字赵中军,就应该解释为;造(趙)車的灵感来源“中”字。而車的最初用途,就是装载一些不能自行滚动的碎石,代替了滚木礌石。车就是为作战而造的“軍”。

  关于月球来源的不同理论

  通过上述理论,大家可以看出,证明月球来源的理论基础,就是中国的神话传说。而外国人因不了解中国文化,其思路就偏离了。看来达尔文的儿子,也看到了太平洋里的大圆圈。但他说月球是从大圆圈里抛出去到天上的。而我与他的观点恰恰相反。我的观点是:月球是从天上掉进大圆圈里的,通过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弹起滚落到中国版图上,后被盘古开天,使其升到天上。而俄国科学家提出的“太空船月球”理论,简直就是在导演一部高科技的科幻片。

  为了证明紫气东来,我特意买了个地球仪。在地球向右倾斜的一面,我怎么转球,太平洋里的大圆圈与中国版图的东南半圆就是不在一条直线上。也就是说,地球怎么自转,太平洋大圆圈里弹起的大鸡蛋也落不到中国版图上。我甚至怀疑地球仪是不是设计错了。后来我想到宇宙是不应当有上下左右的。地球的倾斜角只是对太阳而言。而大鸡蛋可来源于宇宙的各个方向。想到这,我把地球仪反过来,使倾斜角向左。这时我转动地球仪发现:两个圆圈重合的轨迹只有一小段。多么可贵的瞬间啊!要是大鸡蛋晚掉下来一会儿,就正好落在中国的版图上,那将给我们的祖先带来多大的灾难啊……

  太平洋洋底平顶山形成之谜

  由紫气东来推理。如果说,大鸡蛋是宇宙大爆炸坠落下来的巨大陨石,我看不确切,因为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球体。依我判断它有可能以前就是月亮,通过其它外力而坠落在地球上的。大鸡蛋坠落地球先掉进太平洋。它的落点是以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北马利亚纳群岛、塞班岛等形成的圆圈的中心。也就是说,这些岛屿是大鸡蛋砸向太平洋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冲起海底大量的沙土而形成的。因大鸡蛋的落点的西面有大陆的阻碍沙土形成了岛屿。东面水的阻碍小一些沙土扩散就形成小岛屿。 月球掉进太平洋后被洋底山脉弹起,随着地球的公转与自转,使其滚落在中国的版图上。月球掉进太平洋,应该是洋底平顶山形成的真正原因。

  而上述理论,如没有开天、滚动、升起留下“残骸”的理论,大鸡蛋掉进太平洋里,所形成的大圆圈内,因有琉球群岛的存在就不好解释了。也就是说,太平洋里的大圆圈是先产生的,而琉球群岛是后产生的。

  月球从中国升起——解月球的反面之谜

  月球的正面是与地球接触的一面。而月球的反面,就是玉皇大帝时代的人居住的地方。因月球的直径大于中国版图东南半圆的直径,那么,南天门就应该是海南省的五指山与大鸡蛋连接处所形成的通道。因南天门是大鸡蛋与大地的主要通道。上下人们的接触也比其它地方频繁。由此看来,海南岛应该有大量地关于大鸡蛋与南天门的传说。

  通过解字,我们知道月球曾经在中国的版图上,而且居住过中华民族的祖先。这样就扣住了此文的主标题,月球就是埋藏汉字密码的新大陆。也可以说;月球曾经是中国的领土。

  月球的磁场之谜

  下文来源于百科:“月球磁场为什么消失。在对美国阿波罗号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岩石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月球周围的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强度的1/1000, 月球几乎不存在磁场。但是,研究表明,月球曾经有过磁场,后来消失了。”

  通过证明大鸡蛋就是月亮,我们就不难找出月球磁场消失的原因。月球本身是没有磁场地,因月球上的物质基本与地球上的物质一样。它也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地球有磁场,月球在地球上时就有磁场。月球升天磁场就消失了。但它存有的铁物质还是受到地球磁场的吸引。这也是太阳的吸引力没有把月球吸走的原因。

  尾声

  月球可能有N个之谜,在此我不能乱加猜想。再猜下去以离开了我解字的范畴。研究天文地理我是外行。盘古开的天是月亮的发现,只是我解字的一点灵感而已。如能得到高科部门认同,将是我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宇宙做出的一点贡献。

  我的解字理论来源于《易经》。但我认为,并不是因《易经》神奇才能解字。而是古人在造字时,早已在文字中注入了《易经》的“血液”。《易经》有解字的功能,就是《易经》与汉字有相同的“基因”。而解字只是寻找和破译这个“基因”的过程。我相信,只要人们勇于探索,努力实践。一定能用科学的方法,解开人类的很多不解之谜。只要科技之花含苞绽放,人类就会更美好!

  这正是:紫氣東來化軒轅,震旦界分凡與仙。

  晨影華夏坤為陸,玉皇一統乾中原。

  東南西北由中定,昊天一日地一年。

  天賜五穀神農氏,女織男耕天地間。

  禍起離坎蠻殺戮,鴻水殃民浪滔天。

  堯舜選閑驅邪惡,地混天沌起昇言。

  女媧補天鯀頂過,盤古開天禹之嫌。

  中華大地昇明月,皓月乃是八卦乾。

  营口高路宝润滑油有限公司

  赵中军210802196002292012

  20101010

标签: #汉字 #人文地理 #新大陆 #埋藏 #密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