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搞笑图片 > 【参赛080】--言情-后会无期

【参赛080】--言情-后会无期

发布于:2022-05-27 作者:admin123 阅读:55

  时间很像门前小河里的水流,总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偷偷溜走,还没来及去尽情挥霍,却已经变得捉襟见肘。从前我们这代人一直把80后当做青春的代名词,恍然之间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也不禁感叹人生苦短。

  偶尔闷了也会点上直烟,倚着沙发回想三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每一次成功每一次失败,每一次沾沾自喜每一次黯然伤神。当然大多时候也会记起曾经同床共枕的那些故人,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滑稽,这么多年睡在我身侧时间最长的竟然是他——一个男人,而且足足住了五个年头。在此需要声明一下,本人不近男色,没有特殊癖好,性取向是异性,最大的爱好是追求美女!

  至于这位朋友他跟我一样是个男爷们,却奇迹般的在一张床上滚了五年。记得那时候我十八岁,一个充满清春和活力的年纪,同样是一个充满叛逆心理的年纪,我带着梦想离开学校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从此成为北漂一族。

  赶到北京以后我找了一家商城打工,那位老板在商城里有个店铺,雇佣了我们两名男工四处送货,说起来和现在的快递员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的客户是超市,送货量比快递员要大许多倍!商城里的送货员都要提供吃住,为了节约成本他便给我们俩租了一间“公寓”。

  所谓公寓不过名字好听而已,其实就是一间十几平米的斗室,屋子里也只能容纳一张双人床,我在北京漂了五年,便在这里住了五年。

  他的名字叫小奕,初到北京的时候接待我的就是他,经过攀谈得知我们两个是东北的老乡,说起话来便越发亲切,记得当初他说了一句让我始终记忆犹新的话:

  “兄弟,咱们老家穷,在这好好干,遇到什么难事跟哥言语一声!”

  见到小奕让我有了一份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从那以后我门两个慢慢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女友曾经说过:“我们俩即可以托孤又可以托妻”!

  我们之间的故事要从2000年开始说起,记得那时候地铁还是两块钱随便坐的年代,没有无线网,没有智能手机,最可怜的是我们屋子里连个电视机都没有,记得当初的手机只能放放音乐拍个照,而且大多数也只有10万到30万像素。

  现在想想也不知道当初是怎么过的,只是觉得那时候很充实!我和小奕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看书,对待书籍我们俩像是两头杂食动物,不分类型、不分国界,随随便便买一本盗版书也能看上半宿,尽管里面还夹杂着很多错别字、内容也时常缺东少西。

  记得那时候我们下班以后的业余爱好除了偶尔小聚就是窝在居所里看书,很像现在一些网虫玩手机的感觉,生活极其单调。而小奕的生活比我要单调的多,他很少出去参加聚会,当然只有我们俩的时候除外,所以在众多老乡眼里他都是个不合群的异类,很少有人愿意跟他来往。

  小奕是个喜欢咬文嚼字的人,最大的爱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给那些作家和他们书中的主人公找找瑕丝,当然还喜欢用他琢磨出的这些歪理邪说来考验我,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了某个话题争的面红耳赤,小奕是直爽的同样也是执拗的,不管讨论什么话题他总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记得有一次他捧着《水浒传》坐在我的对面问:

  “杉子,听说北宋的经济比咱们现在还发达?”

  “没错,据说宋国经济占当时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一个七八品小官比那些番邦土著的酋长还要富有。”我回答。

  “这么厉害?一千年前美国还是土著民族!”小奕取笑道。

  “连英国也是。”我随声附和。

  “难怪,连武大郎一个买炊饼的也能住别墅!”小奕说。

  我被小奕气的噗嗤一笑,从他手中抢过那本书,一边翻一边问:

  “哪里写着武大郎住别墅了?胡说八道。”

  “这上面明明写着潘金莲拿着叉竿失手落在西门庆头上,如果她们住平房肯定打不着西门庆的脑袋,看来当初的房价还是很亲民的。”小奕据理力争。

  我笑着摇了摇头,拍拍小奕的肩膀说:

  “兄弟,你想多了,武大郎住什么房子完全看施耐庵老先生的需求,跟北宋的经济没有一毛钱关系。”

  小奕又来了他的那股执拗劲,见这个话题没有占到便宜立即找一个新的话题反击,当时我正在拜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他接过那本书打量几眼笑着问:

  “你说月亮和六便士什么意思?毛姆为什么取了这个名字。”

  “很简单啦!月亮是闪闪发光的,六便士同样闪闪发光,你说月亮和六便士哪个更贵重?”我反问。

  “废话,当然是月亮。”

  “如果你走在街上遇到月亮和六便士,你会捡哪一个?”我又问。

  小奕没有回答,抬起头看着我安静的等候,我得意的一笑说:

  “换做谁都会去捡六便士,毛姆告诉我们: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别把自己想的太清高了,世人都得靠牛奶面包过日子!”

  小奕仍旧不肯善罢甘休,把他的书合上摆在我面前问:

  “水浒这两个字又该怎么解释?”

  我眨了会眼睛倒头躺在床上,带着戏虐的口吻说:

  “睡觉!待会没准会梦到施老头,我去请教一下他老人家。”

  记得还有一次小奕盯着我追问,为什么大仲马会抛弃他的糟糠之妻卡特琳娜,我笑着回答:

  “也许是卡特琳娜曾经有过外遇吧?美塞苔丝可能就是她的原形。”

  “证据呢?”小奕追问。

  “两百年前的事我去哪给你找证据?同志,专家都是不需要证据的,你看那些红学大师,他们解读曹雪芹的时候哪个有凭有据?不过都是推论而已。”我无奈的回答。

  当初的我们就是那样稚嫩,却始终充满希望,我们坚信可以从北漂的队伍里脱颖而出,由打工仔变成老板,我们更加坚信可以做一辈子的朋友。

  后来我一点点长大了,开始去结识异性朋友,看书的时间被压缩的越来越少。从渐通人事到初尝禁果,分分合合的接连谈了几个女友,但是每晚睡在我身边的一直是小奕,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北京的房价不如武大郎他们家的亲民。

  小奕依旧和从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对我的生活作风有了意见,记得那次我拿着一首写给女友的诗在他面前显摆,小奕打量几眼淡淡的说:

  “不错,像苏东坡。”

  正在我洋洋得意之时他继续说:

  “你们还真是差不多,找女人的时候一样生冷不忌,依我看你可以多去夜总会转转,说不定也能娶个像王朝云那样的花魁!”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我反唇相讥了一句。当然为了改变小奕的态度我开始谋划着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但是小奕这家伙执拗得很,我介绍的他跟本不去见!

  就这样过了两三个年头,直到05年的时候小奕终有交了女朋友,而我们两个之间的嫌隙也就此产生!

  小奕的女朋友名字叫琳琳,是我们隔壁超市里的导购,我们原本都是老乡,而且家里住的不是很远,只是从前不曾相识而已。琳琳是个名副其实的美女,高挑的身材、精致的模样.圆圆的鹅蛋脸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每次笑起来的时候还有两个调皮的酒窝,举手投足间颇有些明星范,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就有扑上去的冲动。

  明星范的琳琳同样有着开放的性格,由于大家都是老乡,所以常在一起聚会,偶尔哪个喝醉了带她出去开房也是常有的事,说她是共享单车一点也不过分,而且还是豪华型的,物美价廉!当然这些人里面不包括小奕,他是很少出去聚会的,即便我生日的时候也要单独请我。

  跟琳琳有过关系的男人很多,但是大家只是往他身上花些钱,谁也不愿意承认是她男朋友,毕竟把共享单车骑回家里即没有档次也浪费资源,所以她始终是个无主之花!

  由于小奕的抠门所以他们很少接触,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意外的碰上了头。最初小奕提起此事的时候我是极力反对的,拍着桌子对他说:

  “跟谁谈对象都可以,就是不能找琳琳,马上跟她分开,否则我不认你这个朋友。”

  小奕笑了,看着我的眼睛问:

  “为什么不行?”

  “就是不行。”我霸道的回应,当然自己也觉得有些过份,只好压低了几分声音问:

  “你整天挖苦我,今天我倒想问问你,你的爱情观是什么?琳琳跟你合适吗?”

  小奕拿出一个棕色的笔记本,打开首页放在我的面前,上面写着两行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我记得这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诗,当时气的肺都快炸了,狠狠的推了一把小奕喊道:

  “那个琳琳能跟卓文君比吗?”

  “怎么不能?卓文君认识司马相如的时候是个小寡妇,人家照样成就一段千古佳话,琳琳不是还没嫁过人吗?”小奕据理力争。

  我被彻底打败了,气呼呼的摔门而去,当然我也不肯就此善罢甘休,思量再三绝定去找琳琳。

  我们约在一处大排档见面,本来只是打算请她喝一杯果汁把话说清楚,让她主动离开小奕。不成想这丫头故意坑我,刚刚坐下便笑嘻嘻的说:

  “杉子哥,你也太抠门了吧?听说你请客我可是连午饭都没有吃,难道就打算用一杯果汁把我打发了?”

  我虽然对她已经没有非分之想,但是为了小奕陪她吃顿饭也是可以的,于是很慷慨的说:

  “你想吃什么?今天我请客。”

  五分钟之后我知道自己上了当,原因很简单,琳琳的死党张晓美童鞋带着她的男友东东出现了,不用问也知道他们是来打土豪的,而我理所应当做了冤大头,白白花了三四百的烧烤钱,一句正事也没来得及说。

  看见这个数字的朋友肯定都会认为我很抠门,竟然为了三四百块钱心疼,对此我需要解释一下,当初是05年,央行还没有大量增发货币,人名币的购买力也是很强的,我的月工资只有两千左右,三四百块钱吃顿饭多少有些奢侈。

  得知我约琳琳吃饭小奕终于有了反应,记得那一天从中午开始便下起了雨,商城里的客人很少,来进货的也不多!他早早的请了假带我出去喝酒。由于时间比较宽松所以那天就多喝了几杯,小奕喝的有点高,拉着我的手泪水滴滴滚落,我看着他的表情有些诧异,疑惑的笑着问:

  “高烧了吧?怎么跟生离死别似得?”

  小奕拍拍我的肩膀说:

  “杉子,这些年我一直像亲兄弟一样待你,今天跟我说句实话,如果你喜欢琳琳,我可以把她让给你!”

  听到这话我的泪水也不由自主的在眼眶里打转,拉起小奕衣领沙哑的嚷道:

  “你小子拿我当什么人了?难道我没拿你当兄弟吗?”

  “那你为什么要请琳琳吃饭?”

  “让她跟你分手。”说完这句话我发现小奕的表情有些不对,这才想起是自己语气太过直白,反倒更像是对琳琳有所图谋,于是狠狠的推开小奕解释道:

  “我是怕你吃亏,她不是个好女人,跟她在一起你以后肯定会后悔的!”

  听了我的话小奕突然笑了,带着泪痕说:

  “没想到你也会变得这么世俗!都说她多情你亲眼看见她跟谁睡过觉?你和她的关系不是一直也挺好吗?难道她跟你睡过?”

  “没-有-啊!开什么玩笑?”我淡淡的说着坐回到椅子上,清清嗓子问:

  “你怎么会这样想?我是那样随便的人吗?”

  小奕闻言笑了起来,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啤酒继续说:

  “瞧把你吓的,我只是随便说说,记得你曾经跟我说过,漂亮女人就像明星一样,难免有些或多或少的绯闻,琳琳常说:‘只有外表开放内心保守的女人才最讨男人喜欢’,我就很喜欢她这点!”

  小奕在诉说这段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些许得意的表情。我突然觉得异常恶心,比醉酒的时候还要严重。为了不让小奕认为我是在争风吃醋只好闭口不谈这个话题,站起身直奔厕所。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对于贞操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一些冲动的事,或对或错,但是凡事都有个尺度,共享单车不该放在家里。

  记得那天我们喝了很多的酒,从下午一直喝到晚上十点多钟,醉酒的小奕打了琳琳电话,随后趴在桌上昏睡过去。

  半小时左右琳琳来接的我们,这时候已经雨过天晴,琳琳扶着小奕走在前面,我摇摇晃晃的跟在身后,想想小奕幸福的模样我不禁感觉到一阵酸楚。

  记得那个时候我的酒量好像还是蛮大的,把小奕送回寝室的时候头脑还算清醒,假装绅士一笑对琳琳说:

  “太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什么时候学会怜香惜玉了?以前怎么没发现?”琳琳取笑道。

  我没有说话率先迈步走出房门,琳琳轻笑着跟在我的身后,默默的走了一段我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开口说话,这个时候琳琳淡淡一笑问:

  “很久没陪我压马路了,不想说点什么吗?”

  “想,说点你和小奕的事吧!”

  “我和小奕很好!有什么可说的?”

  “他是个好孩子,你配不上他。”我终于鼓起勇气把这句话硬生生的说了出来。

  “这得小奕说的算!”琳琳波澜不惊的反驳道,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

  “小奕不知道你的事,你是在骗他,这么做不道德。”

  “你不是知道吗!可以告诉他!”

  我气的吐了吐舌头,尽管我和小奕是最好的朋友,但是很多话也不能直说,毕竟我受过很多年正规教育,不能像碎嘴的农妇一样信口开河!也不能像有些政治家一样吐字如粪土,更何况这种事讲究证据,凭空说了小奕也肯定不会相信。迟疑半晌我很是无奈的说:

  “小奕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如果你真的喜欢他就好好珍惜,如果不是请放手,我不想小奕被人伤害,也不想咱们成为陌路,以后见了面连句话都没得说!”

  琳琳点点头,淡淡一笑岔开话题:

  “我到了,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找个好人就嫁了吧!我说的是真心话。”

  “不装你能死啊?”琳琳说着迈步离开,用很优雅的姿势跟我挥了挥手!

  我醉醺醺的返回寝室,从那以后没有再干预他们两个之间的事……

  仅仅两个月时间小奕就像变了个人似得,不再安分守己的工作,白天稀里糊涂的上班,每次走进库房就爬在桌子上睡觉,任凭我自己一件一件的装货卸货;到了晚上他便去一个包姓老乡的装卸队帮忙,变成了彻头彻尾的钱串子。

  后来他还认识了一帮混混,装卸队没有活的时候便出去卖光盘,每次看到他大衣里那些裸露的光盘封面我都觉得好笑,低声询问:

  “看过吗?就拿出去卖?这明摆着是在骗人?”

  小奕嘿嘿一笑,把大衣叠好塞进床头柜里。我苦口婆心的说:

  “找个兼职可以,不过你干的这行是不是有点太低俗了?”

  “都是为人民服务,行业不分贵贱!”小奕说着麻利的脱掉衣服上床睡觉……

  尽管小奕这么忙碌他的经济危机没有缓解反倒是越发严重了,我们两个一整天都在库房里忙活,中午没有时间回商城吃饭,因此老板每月多给150块钱的补贴,让我们就近买快餐吃。当初的外卖还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所以每天中午总得有人忙里偷闲出去买饭,认识琳琳以前都是小奕抢着去,买回来我们两个一起吃。

  当然在月底发工资的时候我会把补贴钱给他,作为我的饭费。自从认识琳琳的那段时间他从来没出去买过吃的,每天等着我买饭回来一起吃。或许是时间长了有些过意不去便时常出去四下库房里蹭饭吃!

  还有比这更可气的,小奕原本是我们公认的好孩子,他是个孤儿,六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就此改嫁,把他留给寡居的奶奶的相依为命。小奕在外面打工赚钱每个月都会把大部分工资寄回老家给年迈多病的奶奶,所以从前尽管他有些小气我们始终把他看成一个好孩子,但是当初为了省钱他竟然延迟到45天寄一次!想想不免叫人有些心寒!

  与小奕的窘境相比琳琳过的很是奢侈,手机是最新款,羽绒服是最新款的,隔三差五就要去买一次衣服。我看了心里很不舒服,觉得这丫头更适合去傍大款,跟小奕谈对象实在太折磨人了,不禁让我想起一位解签大师的偈语:一定是上天要整你,才会让你们在一起。

  小奕对此倒是不以为然,依旧沉浸在他的幸福生活之中,每次打电话总是津津有味的说个没完,叮嘱琳琳饭前先喝一杯温开水、晚上要把杯子盖严、坐公交的时候别忘了带垫子,小心着凉……

  这位暖男的表现我很是无语,也不知他养的是老婆还是闺女?对于一个安份的女人来说找个踏实肯干的老公是件很幸福的事,尽管在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能有一份踏实的生活也同样很难得!毕竟很多人都生活在泡沫里!很多大款还完外债都会变得一无所有。

  可琳琳偏偏不是个安份的女人,她即追求物质生活更追求精神生活,她需要的是即能挣钱又能哄他开心的男人。而小奕不是,小奕对于琳琳来说不过是一台能赚钱的机器而已,他越为赚钱忙碌和琳琳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

  两个月又这样过去了,我又开始听到了一些关于琳琳的风言风语,当然绯闻总是有真有假,而且又总是真假难辨,不过有句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可是已经到了这个时候我还能说什么呢?也只好劝小奕让他多去陪陪琳琳。开始的时候小奕好像没听懂,只是一边答应着一边傻笑,时间久了他好像又听懂了什么似的,抬起头看我两眼,似乎在显示他明白了我的心意。偶尔闲聊我也会问起;

  “小奕,你跟琳琳开过房吗?”

  “拿我当什么人了?”小奕白了我一眼说。

  “犯什么傻,兄弟?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么保守?”我取笑道。

  “我跟你的爱情观不一样,我最看中的是心理需求,不像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小奕不屑的挖苦道。

  “柏拉图的书看多了吧?没错,我是穿着制服的流氓,但是我生理正常,你正常吗?不会有毛病吧?”我反唇相讥,对于一个故意把荷尔蒙隐藏起来的男人我必须得鄙视他一下。

  对于花魁女和卖油郎的爱情我是不看好的,毕竟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眼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越陷越深心中很不是滋味,而且还拉不住,只能在心中默默的诉说:

  “也许是好事,很多时候只有摔倒了你才会看的更清楚!”

  一个礼拜以后关于琳琳的风言风语更多了,而且那位男主也渐渐的浮出水面,但是小奕仍然不知道,他照旧像从前一样风风火火的忙着赚钱。

  这天中午我和小奕坐在库房里吃炸酱面,隔壁的小武跑进来坐在小奕跟前笑嘻嘻的问:

  “八哥,你家嫂子呢?怎么没来一起吃饭?”

  以前大家指指点点的说小奕都是在背后,小武第一次把这话讲到了明面上,我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起身扯住小武的衣领把他摁在墙角,带着威胁的口吻说:

  “你给我记住了,小奕是我兄弟,谁再敢取笑小奕老子打残他。”

  “有本事去打于子,跟我耍什么威风?”小武郁闷的回应道。

  “我会的,只要敢欺负小奕老子都饶不了他,滚。”说到此处我一把推开了小武。

  眼看着小武迈步出门小奕莫名其妙的问:

  “怎么了?”

  “没事!吃饭。”我没好气的说……

  对于小奕被人欺负我是无法容忍的,决定要为他出头,但是于子这家伙滑的很,始终躲着不肯跟我单独接触,我接连去了两三次他的住所也没有找到人,打电话也不接!

  就在我绞尽脑汁要去教训于子的时候意外出现了,那个日子至今我依然还记得——11月30日,农历十月二十九!我们商城里一个叫文蕾的女孩过生日,十几个朋友聚在一起给她庆生,小奕反常的参加了这次聚会,而且还买了件很像样的礼物!

  大家伙坐在一起喝酒聊天,很是尽兴的样子,文蕾坐在我的身边,盯着我的眼睛问东问西,似乎是想看出我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而我则摆出一份坦诚的模样逐一回答!差不多九点左右,我另一侧的小奕有些醉了,伏在我耳边低声问:

  “听说了没有?琳琳和于子有一腿?”

  “胡说八道,这种事不能乱说的,得有证据。”我低声回应了一句。

  “我去问问。”小奕说着起身就要离开。

  我一把摁住他劝道:

  “等醒了酒再去,借着喝酒闹事让人笑话,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其他朋友似乎看出气氛有些不对,纷纷端起杯子轮番敬酒,这个话题也便就此打住。又喝了一轮之后文蕾的好友婷婷来到我的面前,笑嘻嘻的问:

  “杉子哥,今天我们蕾蕾过生日,你的礼物呢!”

  我一拍脑门说:

  “瞧我这记性,忘记买礼物了。”

  周围立即传出一阵唏嘘的声音,我笑着解释:

  “待会我买单,算是补偿。”

  “好吧!原谅你一次。”周围的朋友出言解围。

  “别听他的鬼话,这么重要的日子他怎么可能没买礼物?肯定是留着偷偷的送给蕾蕾。”婷婷不依不饶的说。

  这句话瞬间点燃了周围那些炮仗们的引信,纷纷异口同声的呼喊:

  “拿出来、拿出来……”

  我脸色涨的有些发红,不知道该找个什么借口推脱,这个时候婷婷继续煽风点火:

  “五个数时间,再不拿出来我们可要搜身了。”

  周围其他人立即做出表态,一个个蠢蠢欲动准备给我搜身。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面对这么赤裸裸的威胁我也只有投降的份,从怀里拿出一张贺卡递给婷婷:

  “就这,你看吧!提醒你一句,偷看私人信件是违法的。”

  “我明天去投案自首。”婷婷满不在乎的打开贺卡随即念叨:

  “我很吝啬,只能送你一个肩膀,在夜晚降临的时候,伴你步入梦乡;我很吝啬,只能送你一个肩膀,在慢慢人生路上,为你把风雨遮挡……”

  这个时候文蕾上前猛地抢过那张贺卡,白了婷婷一眼说:

  “讨厌,人家的东西随便乱看!”

  那些好事的朋友立即起身呼喊道:

  “抱一个、抱一个……”

  婷婷看向我笑着说:

  “杉子哥,你可真够抠门的,这么个东西就打算把我们蕾蕾骗进怀里。”

  我擦擦额头上的汗水站起身子,心里明白作为男人这个时候就应该主动一点,有些机会失去了就再也没有了!正当我准备迎接幸福的瞬间手机突然响了,我有些不耐烦的接通了电话,里面传来琳琳的声音:

  “杉子,小奕和于子打起来了。”

  我此刻才发现小奕已经不在,当即追问:

  “你们在哪?”

  “于子的寝室!”琳琳的语气从惊慌中缓和了几分,毫无底气的说。

  我已经顾不得追究琳琳,当即挂断电话起身就要离开。这个时候文蕾拉住我的手说:

  “不许走。”

  “我去看看,很快回来。”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我已经毫无顾忌的甩开了文蕾的手。

  “你不用回来了。”文蕾冷漠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

  我很清楚走出这扇门意味着什么,但是义无反顾的走了出去。我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如果换做别人我可以不管,但是小奕是我最好的朋友,他脾气执拗,万一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我肯定会抱憾终生,而且今天他本就是来给我捧场的,我不能不管。至于文蕾我没什么好解释的,只能希望她能够理解我的处境!

  于子是我们商城辉云百货的送货工,他门老板为图省钱干脆在库房后面留出一小间做宿舍,这间宿舍本来住着两名送货工,其中一个是房山的所以经常回家住,这间屋子多数时间只有于子一个人,为他省下不少泡妞开房的钱。

  辉云家的库房距离我们吃饭的小店并不是很远,情急之下我打了出租车,只用了几分钟便赶到库房门口,正好看见赤身裸体的于子和裹着毛巾被的琳琳!

  事后我问过小奕,他说不是听特意去捉奸的,只是想跟于子聊聊把事情问清楚,谁知那小子鬼迷心窍管顾着和琳琳鬼混竟然忘了锁门,小奕推门而入的时候正巧撞见了两个人翻云覆雨的一幕。

  小奕不是爱打架的孩子,以前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会动手,但是面对这一幕哪个男人又能压得住火气,所以进门之后干脆的冲了上去。

  于子没有穿衣服,所以开始的时候占了下风,但是他明显比小奕高出半头,所以局面很快扭转了过来,小奕脸上被重重的打了两拳。就在这个时候我赶到了,这下我们有了压倒性优势,于子再也没有还手之力,只能趴在地上一边挨打一边嚷嚷:

  “琳琳就是那么个人,都说不上跟过多少男人了,你们犯得上非得跟我较真儿吗?”

  听完这话我便停了手,虽然我痛恨于子,但是他并没有什么错!小奕自然不甘心,转过头看向琳琳问:

  “给我个交待!”

  “都看见了,还有什么好问的?咱们走!”没等琳琳说话我便拉着小奕迈步出门!

  第二天早上,辉云的老板赵叔找到我们老板,假装漫不经心的说:

  “昨天几个孩子喝点酒在我们那干起来了,把于子给打进了医院!”

  我在一旁没好气的回应:

  “小奕也挨打了,待会我们也要去医院检查,于子想要医疗费我们这没有,让他去派出所报案好了。”

  “倔小子!就你爱惹事。”赵叔笑骂了一句继续说:

  “我还犯得上跟你们要钱?咱们都是邻居,以后你们不许再找于子的麻烦!”

  我们老板象征性的批评了小奕和我几句,亲自去医院把于子接了出来,这件事就此画上了句号!

  事后于子见到我们再不敢抬着头走路,琳琳也变得消停了许多,脸上少了许多化妆品的痕迹,或许她知道自己做错了事。

  本以为这件事就此过去,但是没想到才刚刚开始,这世上本没有太多解不开的结,只是生了太多好事的人。以前大家只是背后议论小奕,现在终于转变成了当面嘲弄。很多人当着小奕的面总爱提及琳琳或者于子,使得这两个名字名字一直在小奕耳边围绕。

  记得有一天我从库房回到商城的时候店里的服务员丁丁正在和小莉说话:

  “昨天我看见琳琳又买了一件羊毛衫,八百多呢!真让人羡慕。”

  此刻小奕正在整理货架,他的脸色异常难堪。我的心又是一颤,凑到丁丁跟前说:

  “背后编排人都是老太太们的营生,你不会是到更年期了吧?”

  “你才更年期呢!”丁丁抢白道,不过她的声音显然没了那么多底气!

  当然即便我是一面墙也不可能挡住所有的风,虽然跟同事们急过很多次,但是这阵风依然没有停歇!有时候我会躺在床头上安静的思考,想知道她们到底为什么嘲笑小奕,后来我明白了,她们嘲笑的不过是小奕的痴情而已,看来吃不到葡萄的人真的会嫌葡萄酸!

  小奕的离开是很突然的,大概过了两个礼拜以后,记得那天晚上文蕾说要请我吃饭,她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把贺卡还给了我,我很是绅士的笑着接回贺卡塞进怀里,然后举起杯子把里面的高度葡萄酒喝光,站起身子在吧台结了账迈步离开!

  一个人走在街上感觉分外凄凉,这个时候婷婷给我发来了短信,她说我应该向文蕾道歉,我回复说不知道错在哪里!婷婷告诉我:别跟女人讲道理!

  婷婷是对的,但是爱情这东西凭的是感觉,爱情的基础是信任与理解,当然在这个时代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很不容易,但是理解总该有的,如果没有那么继续纠缠也没什么意思。我不喜欢太过斤斤计较的女孩,如果连一个小小的浪花都经受不住,两个人又怎么可能同舟共济去乘风破浪?

  就在我假装走出失落的刹那手机再一次响了,看看来电显示是小奕的名字我便接通了电话,里面响起他的声音:

  “你去哪儿啦?”

  “在街上转一会!”最近我们俩也有了一点裂痕,因为那件事小奕似乎对我也疏远了,应该是因为我隐瞒了琳琳以前的事,但是我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当初我已经极力反对过他们!即便作为最好的朋友我也已经仁至义尽,那些超越道德底线的话我不能跟小奕说。

  “你转吧!我走了!”小奕淡淡的回应。

  “去哪?”我惊讶的问。

  “没想好!”小e说话的声音更低了一些。

  “什么时候的车?”我问。

  “8:30”小e回答。

  “我去送你!”说完我看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6:40多了,便匆忙的走进一处地铁站入口,坐上赶奔北京北站的地铁!

  当我拿着站台票走进候车大厅的时候,一个安姓朋友正坐在小奕身边闲聊,由于那个安姓朋友说话比较轻浮,所以我们接触的很少,也不愿当着他的面多说。我便把小奕叫到人少一些的角落,直截了当的问:

  “你要去哪?”

  “我想先去哈尔滨,从小就有个梦想要去看看冰灯,总没机会去!”

  “转转也好,什么时候回来?”

  “不回来了!这地方也没什么好留恋的!”

  我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有说,也许他是对的,这个繁华的都市的确没什么值得留恋!我知道他最近的财政赤字很严重,而且上个月的工资已经发了,而这会又是月初,估计老板娘不可能给他拿太多钱,于是掏出兜里仅剩的一千多块钱全部塞进小奕手中。小奕不肯要,我笑着说:

  “等你以后有了钱再还我,拿着吧!”说完我把钱塞进小奕兜里。

  小奕从包里拿出那个棕色的笔记本递给我,我打开一看上面又多了两行字:愿你能真心实意的对待每一位恋人,愿有人能真心实意的爱你!

  随后我们回到候车席,小奕和安姓朋友闲聊了一会,我什么也没说,什么也说不出来,直到把小奕送上列车。当我从候车室出来的时候空中落下鹅毛般的雪花,我仰起头看去,觉得这就是我的泪水,因为送走了最好的朋友,当然也可能是小奕的!

  那一夜我始终没有睡,回想着五年来的一幕幕,回想着我们两个人的变化!凌晨的时候接到小奕的一条短信:

  “我很好,你放心!”

  “我知道!”我回复。

  从那以后再没了小奕的消息,因为他的手机关了机,可是我一直坚信他过的很好。眼看着到了年关,虽然越发忙碌但是老板始终没有找到新的员工,我便在忙碌中度过了这一年冬天,虽然很累但是日子过的充实了许多,正好借此摆脱糟糕的心情。

  眼看着到了春节,又是回家过年的日子。虽然已经过了同乡会的年代,但是我们这些老乡还是喜欢一起买票一起回家,也好打发路上无聊的时光。因此我们早早的通知了一位代售点的阿姨帮忙买票,而且这一次运气似乎很不错,那位阿姨竟然帮我们买到了十几张下铺,对于春运高峰期来说这绝对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当我拎着皮箱走进候车室的时候看见琳琳也在里面等车,她和几个朋友正聊的尽兴,见到我以后那灿烂的笑容渐渐敛去。我和其他几个人打了招呼,随后找了个空闲的位置坐下,拿出手机开始打单机游戏,不再理会她们。

  足足等了两个多小时总算开始检票了,登上车厢以后意外的发现琳琳坐在我的对面。我很想像对待文蕾那样给她一个绅士的笑容,但是我真的做不到。我们俩安静的坐了一夜车,谁也没有说话。其他朋友都知道我们之间的过节,所以也没人上前搭讪。

  天亮的时候琳琳拿起她的包放在我面前,然后起身出去洗漱,回来的时候端了两盒泡面放在餐桌上,把其中一盒推给我,低下头一边吃一边用很低的声音说:

  “我对每一个男人都是真心的!”

  我差点气乐了,冷哼了一声回答:

  “没看出来。”

  “你自己想想,是我在玩弄你们,还是你们这些人渣在玩弄我?谁稀罕你们那点钱?如果想赚钱我完全可以去傍个大款,哪还犯得上跟你们玩?我也想找个好男人过日子,是你们把我当成了玩物!”琳琳冷冰冰的说,我平生第一次从她的话里听出了恨意,和从前嬉笑天真的神情截然相反。

  “那小奕呢!”我理直气壮的问。

  “被人玩弄习惯了也就习惯去玩弄别人!小奕是个天真的孩子,他喜欢白雪公主,喜欢童话故事里的爱情,他最看重第一次,小奕要的我没有,也许你说的对,我配不上他。”琳琳说着缓缓落下两行泪水。

  我不在看她,低下头开始吃方便面,想想或许她恨我要甚过我恨她吧!迟疑了好半晌低声问:

  “有小奕的消息吗?”

  琳琳拿出手机,找出一条短信放在我的面前,上面写着一首小诗:

  《后会无期》

  我一个人走了,

  消失在你的人海,

  挥挥手告别,

  不必再说拜拜;

  我静静的走了,

  独自去徘徊,

  也许应该感谢你,

  给我这次意外,

  让那原本平凡的世界,

  多了一份精彩;

  迈步走下你的舞台,

  再不敢用心寻找,

  再不敢放手去爱,

  最后一次痛彻心扉,

  作为对你深情的告白!

  正如小奕这首诗上所说,他跟我们彻底断了联系,听琳琳说06年的时候他奶奶也去世了,从那时起这个孤儿再没有回来过,只是后来我的卡上凭空多了两千块钱。

  而琳琳却一直和我都有联系,偶尔发个信息相互问候。迄今为止她还是一个人!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却越发变得天真,也想去找个卖油郎过日子!

  迄今为止小奕的笔记本始终放在我的抽屉里,尽管曾经搬过几次家,尽管更换过几次电脑桌!或许我也是小奕的心结,他不想见我也不想再回忆过去,而我也没有刻意去找他,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结,小奕有、琳琳有、我也有,自己的结只有自己才能解开,谁也帮不了谁。

  我只能默默的祈祷:愿小奕过的幸福,愿后会有期!

一、我的家庭教育心得: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注:本文是女儿被北大录取后,根据招办的要求家长写的家庭教育心得。

  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2011年高考,女儿在没有任何加分的情况下,考入北京大学,读她心仪的中文系。在期待中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和女儿一样兴奋与激动。因为还是在不知道北大分数线的情况下放弃了港大的录取,那是多么的忐忑啊。

  女儿在北大幼儿园度过了三年幸福的童年,也正因为此,她对北大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从小就梦想去北大读书。为此,她高三阶段的每个周末都在北大自习室度过,提前感受北大学习的氛围,并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梦”。

  在陪伴女儿“追梦”的18年,我感觉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回想18年对女儿的教育,我觉得整个历程充满了一个字,那就是“爱”。

  一,爱人。爱自己,爱亲人,爱邻居,爱同学,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只有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自己的心态非常阳光,才能与人和谐相处。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都很自我,只考虑自己而忽视别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精神,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我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于是对女儿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只要有机会就走出家门,与小朋友打成一片玩在一起;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分享她的玩具图书,一起在家里吃饭,尽管是“独生”但我们尽量避免“独处”。慢慢就养成了乐于分享善于合作的好习惯,几乎没有“独”的毛病。同样,她也很受小伙伴们的喜欢,享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从小到大,她在班里都是人缘最好的同学之一。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同学,她都平等对待,都会成为她的好朋友,最可贵的是她骨子就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高中分科以后,学了文科的她还为一个初中的同学补化学课,就是因为那个同学的化学考试挂了科。对她的这些行为,我们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只要同学来家,妈妈都会做好吃的给她们,因为我们为孩子有这么好的助人为乐的品质而高兴。

  其实孩子从小都有“合群”的社会性,都喜欢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作为父母要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支持,多创造机会,使孩子充分享受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当然,家长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会耽误自己的工作,但既然你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来支撑孩子将来的发展。

  养育孩子就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生长阶段有特定的养分需要,家长必须适时提供孩子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的不同“养分”,才能保障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一些机会错失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了,孩子成长不会等你有了时间的。教育孩子不仅要“因地(人)制宜”更要强调“因时制宜”,一些机会错过了就永远错过了。比如我们孩子在音乐方面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一是我们夫妻二人本身就五音不全,年轻的我们也不懂给孩子营造环境,家里缺乏氛围;二是在孩子对音乐敏感的时候(小学之前吧)没有进行适度的开发,这个真的是我们永远的遗憾。还有孩子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但我们也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给孩子适度的开发与呵护,尽管她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担任宣传委员经常画点小画,但她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她曾经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画家。她也已经表态了,在大学期间要学素描与音乐,想补补,但我们知道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孩子不孝敬父母、反目成仇,这真是匪夷所思。其实只要追溯孩子的教育与生长环境都可以发现一些缺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示范,特别是在小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的行为来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善”念,潜移默化中孩子必然懂得感恩、珍惜亲情。

  小学的时候,她在看到妈妈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姥爷时,在日记中写到:“……我很感动。想如果有一天,妈妈或爸爸生病了,我一定会像妈妈照顾姥爷那样关怀备至地照顾他们”。有女若此,夫复何求!?然而这不正是妈妈的行为感染了孩子吗?等您开车的时候遇到老人孩子过马路是否会停下来,等待他们安全的过去?等你遇到乞讨者是否愿意拿出一点小钱递上去?等您在外地旅游遇到为了赚到学费而做点小生意的孩子是否愿意多买点东西而帮助他们?这些我从她写的日记里面看到了很多她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常常惊讶孩子的观察力与感悟力。生活中处处都是爱的课堂,只要父母做一个有心人,给孩子树立一个示范一个榜样,潜移默化中孩子会学会很多。

  爱亲人、爱朋友,关注弱势人群,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拥有阳光心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爱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爱护一草一木,环保意识就会成为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

  初一的时候,有一期《焦点访谈》是关于云南某地在大肆砍伐原始森林严重破坏生态的报道,她越看越气,节目播完,她立即拿起电话按后面的号码打到了中央电视台。讲了很多森林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破坏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还有很多数据,最后带着哭腔恳求不要再这样破坏环境了。在高三紧张复习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看人们残杀鲨鱼制作鱼翅的视频,突然放声大哭,也不继续查阅资料了,马上写了在人人网写了倡议,呼吁同学们一起抵制再吃鲨鱼,首先劝自己的父母以后不允许再吃鱼翅……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身体力行,经常给父母很多“戒律”。比如在车里,不到万不得已不允许开空调;在任何地方都要随时关灯,不穿或者少穿皮毛制品、不允许吃鱼翅……绝对不允许伤害任何小动物,作为家长经常被孩子这种自觉的环保意识所感染,我们也自觉的遵守。

  从小孩子就喜欢观察各种小昆虫与花花草草,只要她喜欢,我们就带回家,什么牵牛花、狗尾巴草、蒲公英、萝卜、土豆……,各种千奇百怪的小动物,小兔子、小蝌蚪、小乌龟、毛毛虫、蚁狮、蚕、甚至吊死鬼……等等。我们也故意“夸张”自己的童心,拿着放大镜与孩子一起好奇的观察各种奇妙的变化,孩子开心的不亦乐乎,培养了观察的习惯,懂得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孩子总是兴奋的在日记中记录下来,写了很多观察日记。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就订了《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等科普刊物,拓展她的知识面,经常会就报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互相发现有意思的文章推荐全家来看,家长适时进行一些启发与引导,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这个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只要有了亲身体验、观察、感悟,才会逐步经过思考形成自觉的意识,最后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动。在孩子的《缀叶集》里面就有很多是她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思考与建议。

  三,爱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阅读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既长见识、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宽阔的胸怀

  喜欢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与手段,就好比是一个成长发展的“引擎”。

  李若辰从小阅读面很宽泛,非常喜欢看书,即使到高三也是坚持有一定的时间看“闲书”。开卷有益,爱看书是一个人受益终生的好习惯,而读书的习惯最好从小养成。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自主阅读获取很多养料来满足成长的需要。

  其实几乎所有孩子小时候都是喜欢阅读的,特别是喜欢“读图”,一本图画书会翻来覆去的看很久,这个时候家长的因势利导很重要。很小的时候只是看报纸杂志里面的漫画、找不同、笑话等简单的内容,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以“没有用”为由制止孩子!因为随着认识字的增加,孩子自然会扩大阅读范围,到小学以后,每天放学回家,首先是拿来当天的报纸浏览一遍,有时候连书包都没有放下就拿着书聚精会神的看了。有不少家长经常抱怨,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孩子就是不喜欢看,就是喜欢看那些“没用”的闲书,主要是因为家长是根据是否“有用”来选购图书,只买与学习有关的教辅书,而孩子是根据是否“喜欢”来选读,喜欢的才是有用的!喜欢才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成为习惯。还有什么比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啊!

  作为家长要小心呵护孩子阅读的本能兴趣,让孩子自主的选择喜欢的书来读,假以时日,孩子自然会形成喜欢阅读的习惯。有了阅读的好习惯,就有了获取知识的“金斧头”,孩子会受益终生。

  不仅要读万卷书,还有行万里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我们家都是班里最爱“玩”的家庭之一。周末总有一天是我们的“家庭日”,这一天是我们“法定”的走出去的日子,一般不去人多的景点,喜欢去没有开发的郊野,近距离的观察花花草草、虫虫鸟鸟,在她写的二十多万字日记、周记里面绝大部分是我们出去玩的真实记录与思考,很多是很有深度的。

  遇到长假,那更是逢假必出,去过大连、青岛、长白山、庐山、恒山、丽江、西双版纳、苏州、上海等很多地方。小学的时候她妈妈花了半个多月,从山西最北边一直玩到山西最南部;去过英国、韩国;在孩子高二的时候,为了让孩子看一场真正的流星雨,全家一起连夜“飞”到呼和浩特,仅仅就停留了几个小时,这个被很多朋友认为“疯狂”的举动,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正常。即使在高三,我们一家还是丢下功课去三亚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由于环境改变,孩子大脑也得到了彻底的休整,为最后的高考冲刺做好了准备。记得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的时候,她妈妈作为优秀家长曾经写过一篇《玩出一只快乐鸟》的经验交流文章,就是强调一定要带孩子走出去,到大自然界中快快乐乐的玩,还有什么比孩子快乐更重要的吗?

  在出去走走的过程中,孩子实际会有很多收获。对很多知识有了感性的认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国家,体验了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丰富了阅历,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胸怀,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对提高写作也大有裨益的,同时也锻炼体魄和毅力,别看她个子不高,一直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呢。

  四,爱学习。作为学生要取得满意的成绩,不仅要有兴趣、方法,还要有目标、规划,更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孩子高三的时候,为了配合学校的成人仪式,我们把她从小到高中的日记、周记、作文进行了整理,编辑了一本《缀叶集》作为成人礼物送给她,这本23万字的文集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她的成长历程。为了给她一个惊喜,一直没有在家里做,我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尽管辛苦,但那种幸福与满足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但我就是要坚持,因为我太想给孩子留一个值得永远珍藏的成人礼了。孩子18岁之前,作为父母的我们是监护人是管理者是责任人,我们要给孩子一个交代——作为父母我们给自己一个总结,同时也暗示孩子以后要为自己负责任了。

  一位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问我:“从你们孩子的记录中发现一个问题,你们一直在带孩子疯玩,几乎没有关注孩子学习这回事!为什么学习成绩一直那么好?”说真的,这个常常被人问起,我经常说:学习成绩优秀与生活丰富多彩一点没有矛盾!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在她的生活里面只是一部分,边学边玩才会快乐成长。试想,如果学习变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不管什么功课要想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产生了兴趣,不仅学的轻松,而且也会取得好的成绩。就拿她成绩一直很好的英语来说,她在英语上付出的精力最少,她曾经写过一遍作文《奇妙的ABC》,就谈到了她英语成绩好的原因就是兴趣。比如她非常喜欢看英文电影,喜欢看英文原著,她通过看这些对里面的人物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英文水平就得到了提升。有一次期中考试前一晚,由于被一本英文原著的内容所吸引,她一口气看到凌晨四点!当然在学习英语的初期也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单词记不住,孩子着急的哭,这个时候她妈妈就认真的拿着课本与孩子一起分析,怎么巧妙的记住,教了常用的发音的规则,当时学校还没有教发音,很快这个“坎”就迈了过去,从此她的英语学习一路顺利。也有一些同学说过为了学习英语可以一部电影看几遍甚至十遍,李若辰从来不把一部电影看两遍,她说有这个时间看十部电影更有收获,这个收获是全方位的。功利性太强反而会影响兴趣的培养,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保持兴趣,就会爱学习。

  语文的学习,孩子一直是非常轻松的,这个主要得益了喜欢广泛阅读与喜欢动笔。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有记日记的习惯,她并不是天天要写,当做任务,而是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及时记下来,有话就多写,没有话就少写。我们也从来没有要求要写日记,但整个小学就保存下来差不多15万字的文字量。这个习惯的养成可能与我们当时采取的一个交流方式有关,那就是家庭成员尽量使用文字交流。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类似单位文件袋的挂件,有3个口袋,挂在家里,谁有什么话要对别人讲就写一个便条放到对方“信箱”里,对方就及时写“信”回复。记得有一次她受了委屈,没有当面发脾气,而是写了 ,还画了一个留两把长辫子的小姑娘哭的很伤心的样子,制作了一个小信封还画着邮票,上面写着:“爸爸收,速回信”。一言不发放到我面前,我赶紧写了一个便条,交给她,同样的写上“宝贝收,速回信”,反复几次“书信”来往,矛盾解决了写作也锻炼了,真是一举两得。同时我们家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是我们全家轮流写点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在上面经常写写,但叫她看,慢慢地还在也参与进来了,还会指出我们写的错别字,最初是在边上写上“谢谢妈妈,谢谢爸爸”之类的短话,慢慢就写的多了,成了我们家交流的“BBS”,不仅沟通了感情化解了矛盾,还有效提高了写作水平。

  兴趣的培养要从小就注意,当然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习惯与方法。作为学生,首先要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还有就是不要积累问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知识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遇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问题就好比人体的疾病,就不应该“积攒”的,否则会积重难返,后来的学习会越来越吃力。学习方法千千万,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己的方法,要有从善如流的开放心态,积极主动的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也要积极主动的问老师。这个方面,我感觉女儿在高三的时候做的最好。

  高三的时候,女儿经常会提到哪位同学的什么功课学习成绩好,她就主动观察人家是怎么学习的,上课做什么、课后做什么,还主动请教探讨,非常欣慰的是她们班同学关系非常融洽,总是会得到帮助,虚心的学习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她也说高三她最重要收获是学习方法上的优化。

  高三的时候,明显感到孩子的时间抓的紧了,高三的女儿比过去更加努力了刻苦了,原来孩子心中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我要上北大!说实在的,过去,我们只强调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很少关注成绩排名,孩子也没有任何压力。尽管我们认为孩子素质很全面,但高考是要实实在在的分数,要圆北大梦必须付出比过去更多的辛苦与努力!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可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作为家长,只要调动起孩子内心那种原生的内在动力,就会发现这个孩子浑身有使不完的力量!

  在学习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要针对相对差的科目制定突破计划,咬紧牙关,尽量早日补起来。越是到高考临近越是见不到效果。比如我们孩子的数学是她比较弱的,她在高一的时候就只报了外面一个补习班,针对数学进行强化,假期更是集中力量突破实施“弯道超车”,她心里知道如果数学提高不了,总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终于在高考的时候考了137分,是各科里面分数最高的。数学是典型的不是靠兴趣而是靠纪律实现突破的。我们经常强调想做的与该做的都要做好,突破数学就是该做的。在数学学习方面,我自己感觉是有教训的,如果在初中的时候多在数学方面下点功夫,不致产生畏惧心理,那么物理与化学会相对感到轻松。其实作为学理科的我一直有理科情节,希望孩子将来学理科,就因为数理化一直兴趣不大成绩不理想,最后选择她比较喜欢又感到轻松的文科,但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数学早点成为优势学科很重要。从最后高考成绩看,也是各科比较均衡,没有出现明显的短板。

  文综对文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越来越强调能力立意的今天,仅仅靠课本是根本不够的。要鼓励多看相关性强的课外书,因为课本限于篇幅只能突出主干知识,其实政治与历史是活生生的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发生的鲜活的事情,课本通过压缩已经是索然无味的知识点了,就靠记忆背诵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而课外书一般有血有肉可读性比较强,比课本内容“有意思”,有意思就会有兴趣!我比较推崇《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很多精彩的文章就是把政治、历史与地理融合在一起来写的,阅读这样的课外读物利于学生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串起来,知识迁移中加深了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面对越来越强调能力的高考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尽管李若辰高考文综只拿了240分,应该说没有发挥好,当然也与高三以后阅读的课外知识减少有关系。但我依然相信,她的文科综合能力还是很好的。

  帮助孩子清晰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刚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我与孩子在茶馆有一次谈话,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了她高中以来的考试成绩,逐科分析了存在问题与潜力,找到了可能的提升空间,短板在哪里?当前所在的位置与要达到的位置存在多大差距?基本有了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学习目标明确以后就是措施保证,两大措施,就是制定规划与改善学习方法,这个都由她自己完成。这次谈话我还重点提醒了心态问题,高三阶段考试会很频繁,成绩上下波动会比较大,要有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要把每一次考试当做“火力侦察”——只是发现知识漏洞的机会,要好好珍惜。在高三频繁的考试中,尽管情绪也有波动甚至非常沮丧痛苦的时候,但也会很快调整过来。

  特别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要注意要有一个宠辱不惊的心态,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要太受到影响。我们孩子2011年参加了港大的校长推荐计划,很顺利获得了加分;获得的人大的校荐,也获得了北大的自荐,但“北约”、“华约”的笔试都以2分之差没有获得面试机会,当时确实对孩子心态产生了不利影响。刚刚知道结果没几天,一天晚上孩子很认真的对我说:“没有加分我就裸分冲击北大!即使上不了北大,我不管去了什么学校,我都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我非常的欣慰!立即翘起了大拇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作为高三的家长,在孩子参与自主招生的时候,请密切注意结果对孩子心态的影响,努力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时间降到最短。几乎每年都有拿到加分学生过度兴奋与骄傲、没有拿到加分的学生消极低沉而影响孩子正常发挥。

【参赛080】--言情-后会无期

  五,爱国。爱国情操与社会责任感,不是空洞的口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一代孩子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充分的。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孩子补上这一课,不失时机地、见缝插针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小使孩子接受爱国教育的熏陶,一砖一砾地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女儿小时候起,我们就注重对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遇到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我们就会和她一起看;看到社会不公平的事情,我们一起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发现有意义的文章我们会放到她的书桌上,“诱导”她去阅读去感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树立一个宏伟远大的目标是支撑她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竭力量源泉。小学时候的日记就写到: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在条件那么差,有那么多困难的情况下,邓稼先也能造出原子弹,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应该向邓稼先那样,学习许多知识本领,将来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

  “读了《无声的竞赛》这篇课文,我想:我为祖国做出了哪些奉献?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学生比外国的学生学习好,让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国人都很有天分,能做的很好。”

  她小学的日记里面这样的感想很多,文笔虽然稚嫩,但毫无掩饰她朴素的爱国情怀,这个也是我在整理她的《缀叶集》的最大感受。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她依然很关注新闻报道,积极思考。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有了责任感,就有了全局意识,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源泉,就有了克服困难的不竭力量。看到社会上很多不好的现象,孩子都会很感慨,初中的时候孩子去韩国回来,兴奋的给爸爸说:非常高兴看到首尔满大街都跑的是“北京现代”!我真不忍心说出……矛盾犹豫片刻后我尴尬地告诉了她真实的情况,顿时孩子满脸的凝重与无奈,孩子,你长大了!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引擎”,我坚信这个良好的品质会支撑一个人走的越来越远!

  回想伴随孩子成长的18年,感慨良多,最重要的感悟就是:

  首先要重视“爱”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情操与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孩子家国天下、悲天悯人的情怀;

  其次是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作为家长不可太功利化,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要作为目标紧盯着;

  第三是从小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教育越早越好,但绝对不是拔苗助长,要科学。

  第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时处处是课堂。教育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用心,家长那个教育的“雷达”要永远旋转着,要扑捉任何机会,珍惜与孩子在一起时光。

  第五,注重科学,尊重一个人的发展规律,珍惜与把握教育的最佳“时间窗口”,孩子在一天天快速长大,她不会等你有了时间、赚够了钱,我们最好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让我们一起践行“爱”的教育吧,帮助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尽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个公民的义务。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素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李岩)

  2011年8月

  -------本文是根据北大招办要求写的家庭教育经验分享,受字数限制,更多经验分享在妈妈刘称莲最新出版的《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1月发行。

二、{连载}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特别想推荐给小学的家长朋友,应该有启发与收获,但愿我们的经验教训对你们有帮助。

  一是习惯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好人生;

  二是从小注意不要造成偏科,越来越难纠正;

  三是必须重视全面素质培养,越全面走的越远;

  四是家长要与时俱进与孩俱进,注意自己的提高;

  五是家庭教育重在言传身教,做个好示范。

  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2011年高考,女儿在没有任何加分的情况下,考入北京大学,读她心仪的中文系。在期待中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和女儿一样兴奋与激动。因为还是在不知道北大分数线的情况下放弃了港大的录取,那是多么的忐忑啊。

  女儿在北大幼儿园度过了三年幸福的童年,也正因为此,她对北大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从小就梦想去北大读书。为此,她高三阶段的每个周末都在北大自习室度过,提前感受北大学习的氛围,并逐渐清晰了自己的“梦”。

  在陪伴女儿“追梦”的18年,我感觉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回想18年对女儿的教育,我觉得整个历程充满了一个字,那就是“爱”。

  一,爱人。爱自己,爱亲人,爱邻居,爱同学,爱老师,爱身边的人。只有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自己的心态非常阳光,才能与人和谐相处。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都很自我,只考虑自己而忽视别人的感受,缺乏团队精神,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我们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于是对女儿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只要有机会就走出家门,与小朋友打成一片玩在一起;经常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分享她的玩具图书,一起在家里吃饭,尽管是“独生”但我们尽量避免“独处”。慢慢就养成了乐于分享善于合作的好习惯,几乎没有“独”的毛病。同样,她也很受小伙伴们的喜欢,享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从小到大,她在班里都是人缘最好的同学之一。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同学,她都平等对待,都会成为她的好朋友,最可贵的是她骨子就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高中分科以后,学了文科的她还为一个初中的同学补化学课,就是因为那个同学的化学考试挂了科。对她的这些行为,我们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只要同学来家,妈妈都会做好吃的给她们,因为我们为孩子有这么好的助人为乐的品质而高兴。

  其实孩子从小都有“合群”的社会性,都喜欢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作为父母要不失时机的积极鼓励支持,多创造机会,使孩子充分享受与别的小朋友相处带来的愉悦与满足。当然,家长可能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会耽误自己的工作,但既然你为人父母就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健全的人格,来支撑孩子将来的发展。养育孩子就好比种庄稼,在特定生长阶段有特定的养分需要,家长必须适时提供孩子成长需要的“养分”,才能保障孩子健康全面的发展。一些机会错失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了,孩子成长不会等你有了时间的。

  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孩子不孝敬父母、反目成仇,这真是匪夷所思。其实只要追溯孩子的教育与生长环境都可以发现一些缺失。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示范,特别是在小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的行为来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善”念,潜移默化中孩子必然懂得感恩、珍惜亲情。

  小学的时候,她在看到妈妈尽心尽力照顾生病的姥爷时,在日记中写到:“……我很感动。想如果有一天,妈妈或爸爸生病了,我一定会像妈妈照顾姥爷那样关怀备至地照顾他们”。有女若此,夫复何求!?然而这不正是妈妈的行为感染了孩子吗?等您开车的时候遇到老人孩子过马路是否会停下来,等待他们安全的过去?等你遇到乞讨者是否愿意拿出一点小钱递上去?等您在外地旅游遇到为了赚到学费而做点小生意的孩子是否愿意多买点东西而帮助他们?这些我从她写的日记里面看到了很多她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常常惊讶孩子的观察力与感悟力。生活中处处都是爱的课堂,只要父母做一个有心人,给孩子树立一个示范一个榜样,潜移默化中孩子会学会很多。

  爱亲人、爱朋友,关注弱势人群,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拥有阳光心态,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团队合作精神的基础,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

  二,爱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爱护一草一木,环保意识就会成为习惯成为自觉的行动

  初一的时候,有一期《焦点访谈》是关于云南某地在大肆砍伐原始森林严重破坏生态的报道,她越看越气,节目播完,她立即拿起电话按后面的号码打到了中央电视台。讲了很多森林对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破坏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影响,还有很多数据,最后带着哭腔恳求不要再这样破坏环境了。在高三紧张复习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看人们残杀鲨鱼制作鱼翅的视频,突然放声大哭,也不继续查阅资料了,马上写了在人人网写了倡议,呼吁同学们一起抵制再吃鲨鱼,首先劝自己的父母以后不允许再吃鱼翅……在日常生活中更是身体力行,经常给父母很多“戒律”。比如在车里,不到万不得已不允许开空调;在任何地方都要随时关灯,不穿或者少穿皮毛制品、不允许吃鱼翅……绝对不允许伤害任何小动物,作为家长经常被孩子这种自觉的环保意识所感染,我们也自觉的遵守。

  从小孩子就喜欢观察各种小昆虫与花花草草,只要她喜欢,我们就带回家,什么牵牛花、狗尾巴草、蒲公英、萝卜、土豆……,各种千奇百怪的小动物,小兔子、小蝌蚪、小乌龟、毛毛虫、蚁狮、蚕、甚至吊死鬼……等等。我们也故意“夸张”自己的童心,拿着放大镜与孩子一起好奇的观察各种奇妙的变化,孩子开心的不亦乐乎,培养了观察的习惯,懂得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孩子总是兴奋的在日记中记录下来,写了很多观察日记。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就订了《中国国家地理》、《博物》等科普刊物,拓展她的知识面,经常会就报道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互相发现有意思的文章推荐全家来看,家长适时进行一些启发与引导,这些都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热爱自然、爱护环境这个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只要有了亲身体验、观察、感悟,才会逐步经过思考形成自觉的意识,最后才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动。

  三,爱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阅读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既长见识、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宽阔的胸怀

  喜欢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李若辰从小阅读面很宽泛,非常喜欢看书,即使到高三也是坚持有一定的时间看“闲书”。开卷有益,爱看书是一个人受益终生的好习惯,而读书的习惯最好从小养成。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够的,还要通过自主阅读获取很多养料来满足成长的需要。

  其实几乎所有孩子小时候都是喜欢阅读的,特别是喜欢“读图”,一本图画书会翻来覆去的看很久,这个时候家长的因势利导很重要。很小的时候只是看报纸杂志里面的漫画、找不同、笑话等简单的内容,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以“没有用”为由制止孩子!因为随着认识字的增加,孩子自然会扩大阅读范围,到小学以后,每天放学回家,首先是拿来当天的报纸浏览一遍,有时候连书包都没有放下就拿着书聚精会神的看了。有不少家长经常抱怨,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孩子就是不喜欢看,就是喜欢看那些“没用”的闲书,主要是因为家长是根据是否“有用”来选购图书,只买与学习有关的教辅书,而孩子是根据是否“喜欢”来选读,喜欢的才是有用的!喜欢才有兴趣,有兴趣才会成为习惯。还有什么比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更重要的啊!

  作为家长要小心呵护孩子阅读的本能兴趣,让孩子自主的选择喜欢的书来读,假以时日,孩子自然会形成喜欢阅读的习惯。有了阅读的好习惯,就有了获取知识的“金斧头”,孩子会受益终生。

  不仅要读万卷书,还有行万里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我们家都是班里最爱“玩”的家庭之一。周末总有一天是我们的“家庭日”,这一天是我们“法定”的走出去的日子,一般不去人多的景点,喜欢去没有开发的郊野,近距离的观察花花草草、虫虫鸟鸟,在她写的二十多万字日记、周记里面绝大部分是我们出去玩的真实记录与思考,很多是很有深度的。遇到长假,那更是逢假必出,去过大连、青岛、长白山、庐山、恒山、丽江、西双版纳、苏州、上海等很多地方。小学的时候她妈妈花了半个多月,从山西最北边一直玩到山西最南部;去过英国、韩国;在孩子高二的时候,为了让孩子看一场真正的流星雨,全家一起连夜“飞”到呼和浩特,仅仅就停留了几个小时,这个被很多朋友认为“疯狂”的举动,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正常。即使在高三,我们一家还是丢下功课去三亚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春节,由于环境改变,孩子大脑也得到了彻底的休整,为最后的高考冲刺做好了准备。记得孩子在清华附小上学的时候,她妈妈作为优秀家长曾经写过一篇《玩出一只快乐鸟》的经验交流文章,就是强调一定要带孩子走出去,到大自然界中快快乐乐的玩,还有什么比孩子快乐更重要的吗?

  在出去走走的过程中,孩子实际会有很多收获。对很多知识有了感性的认知,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自己的国家,体验了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丰富了阅历,有了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胸怀,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对提高写作也大有裨益的,同时也锻炼体魄和毅力,别看她个子不高,一直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呢。

  四,爱学习。学习要取得满意的成绩,不仅要有兴趣、方法,还要有目标、规划,更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孩子高三的时候,为了配合学校的成人仪式,我们把她从小到高中的日记、周记、作文进行了整理,编辑了一本《缀叶集》作为成人礼物送给她,这本23万字的文集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她的成长历程。一位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问我:“从你们孩子的记录中发现一个问题,你们一直在带孩子玩!几乎没有关注孩子学习这回事!为什么学习成绩一直那么好?”说真的,这个常常被人问起,我经常说:学习成绩优秀与生活丰富多彩一点没有矛盾!由于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习在她的生活里面只是一部分,边学边玩才会快乐成长。试想,如果学习变成了孩子生活的全部,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不管什么功课要想学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产生了兴趣,不仅学的轻松,而且也会取得好的成绩。就拿她成绩一直很好的英语来说,她在英语上付出的精力最少,她曾经写过一遍作文《奇妙的ABC》,就谈到了她英语成绩好的原因就是兴趣。比如她非常喜欢看英文电影,喜欢看英文原著,她通过看这些对里面的人物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中英文水平就得到了提升。有一次期中考试前一晚,由于被一本英文原著的内容所吸引,她一口气看到凌晨四点!当然在学习英语的初期也遇到了一个困难,就是单词记不住,孩子着急的哭,这个时候她妈妈就认真的拿着课本与孩子一起分析,怎么巧妙的记住,教了常用的发音的规则,当时学校还没有教发音,很快这个“坎”就迈了过去,从此她的英语学习一路顺利。也有一些同学说过为了学习英语可以一部电影看几遍甚至十遍,李若辰从来不把一部电影看两遍,她说有这个时间看十部电影更有收获,这个收获是全方位的。功利性太强反而会影响兴趣的培养,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保持兴趣,就会爱学习。

  语文的学习,孩子一直是非常轻松的,这个主要得益了喜欢广泛阅读与喜欢动笔。小学二年级开始,她就有记日记的习惯,她并不是天天要写,当做任务,而是遇到有意思的事情就及时记下来,有话就多写,没有话就少写。我们也从来没有要求要写日记,但整个小学就保存下来差不多15万字的文字量。这个习惯的养成可能与我们当时采取的一个交流方式有关,那就是家庭成员尽量使用文字交流。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准备了一个类似单位文件袋的挂件,有3个口袋,挂在家里,谁有什么话要对别人讲就写一个便条放到对方“信箱”里,对方就及时写“信”回复。记得有一次她受了委屈,没有当面发脾气,而是写了 ,还画了一个留两把长辫子的小姑娘哭的很伤心的样子,制作了一个小信封还画着邮票,上面写着:“爸爸收,速回信”。一言不发放到我面前,我赶紧写了一个便条,交给她,同样的写上“宝贝收,速回信”,反复几次“书信”来往,矛盾解决了写作也锻炼了,真是一举两得。同时我们家有一个笔记本,上面是我们全家轮流写点东西,一开始的时候,是爸爸妈妈在上面经常写写,但叫她看,慢慢地还在也参与进来了,还会指出我们写的错别字,最初是在边上写上“谢谢妈妈,谢谢爸爸”之类的短话,慢慢就写的多了,成了我们家交流的“BBS”,不仅沟通了感情化解了矛盾,还有效提高了写作水平。

  兴趣的培养要从小就注意,当然仅仅有兴趣还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习惯与方法。作为学生,首先要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还有就是不要积累问题,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现在的知识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遇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问题就好比人体的疾病,就不应该“积攒”的,否则会积重难返,后来的学习会越来越吃力。学习方法千千万,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己的方法,要有从善如流的开放心态,积极主动的向学习好的同学学习,也要积极主动的问老师。这个方面,我感觉女儿在高三的时候做的最好。

  高三的时候,女儿经常会提到哪位同学的什么功课学习成绩好,她就主动观察人家是怎么学习的,上课做什么、课后做什么,还主动请教探讨,非常欣慰的是她们班同学关系非常融洽,总是会得到帮助,虚心的学习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她也说高三她最重要收获是学习方法上的优化。

  高三的时候,明显感到孩子的时间抓的紧了,高三的女儿比过去更加努力了刻苦了,原来孩子心中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我要上北大!说实在的,过去,我们只强调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很少关注成绩排名,孩子也没有任何压力。尽管我们认为孩子素质很全面,但高考是要实实在在的分数,要圆北大梦必须付出比过去更多的辛苦与努力!人一旦有了目标,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可谓“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在学习中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里,要针对相对差的科目制定突破计划,咬紧牙关,尽量早日补起来。越是到高考临近越是见不到效果。比如我们孩子的数学是她比较弱的,她在高一的时候就只报了外面一个补习班,针对数学进行强化,假期更是集中力量突破实施弯道超车,她心里知道如果数学提高不了,总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终于在高考的时候考了137分,是各科里面分数最高的。数学是典型的不是靠兴趣而是靠纪律突破的。我们经常强调想做的与该做的都要做好,突破数学就是该做的。在数学学习方面,我自己感觉是有教训的,如果在初中的时候多在数学方面下点功夫,不致产生畏惧心理,那么物理与化学会相对感到轻松,其实我一直有理科情节,希望孩子将来学理科,就因为数理化一直兴趣不大成绩不理想,最后选择她比较喜欢又感到轻松的文科,但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数学早点成为优势学科很重要。从最后高考成绩看,也是各科比较均衡,没有出现明显的短板。

  文综对文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考越来越强调能力立意的今天,仅仅靠课本是根本不够的。要鼓励多看相关性强的课外书,因为课本限于篇幅只能突出主干知识,其实政治与历史是活生生的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发生的鲜活的事情,课本通过压缩已经是索然无味的知识点了,就靠记忆背诵那是多么痛苦的事啊,而课外书一般有血有肉可读性比较强,比课本内容“有意思”,有意思就会有兴趣!我比较推崇《中国国家地理》这本杂志,很多精彩的文章就是把政治、历史与地理融合在一起来写的,阅读这样的课外读物利于学生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串起来,知识迁移中加深了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高了,面对越来越强调能力的高考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尽管李若辰高考文综只拿了240分,应该说没有发挥好,当然也与高三以后阅读的课外知识减少有关系。

  帮助孩子清晰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计划。刚刚进入高三的时候,我与孩子在茶馆有一次谈话,全面客观系统的分析了她高中以来的考试成绩,逐科分析了存在问题与潜力,找到了可能的提升空间,短板在哪里?当前所在的位置与要达到的位置存在多大差距?基本有了清晰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学习目标明确以后就是措施保证,两大措施,就是制定规划与改善学习方法,这个都由她自己完成。这次谈话我还重点提醒了心态问题,高三阶段考试会很频繁,成绩上下波动会比较大,要有平和的心态来面对。要把每一次考试当做“火力侦察”——只是发现知识漏洞的机会,要好好珍惜。在高三频繁的考试中,尽管情绪也有波动甚至非常沮丧痛苦的时候,但也会很快调整过来。

  特别是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要注意要有一个宠辱不惊的心态,不管结果怎样都不要太受到影响。我们孩子2011年参加了港大的校长推荐计划,很顺利获得了加分;获得的人大的校荐,也获得了北大的自荐,但“北约”、“华约”的笔试都以2分之差没有获得面试机会,当时确实对孩子心态产生了不利影响。刚刚知道结果没几天,孩子认真的说:没有加分我就裸分冲击北大!即使上不了北大,我不管去了什么学校我都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我非常的欣慰!立即翘起了大拇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作为高三的家长,在孩子参与自主招生的时候,请密切注意结果对孩子心态的影响,努力把这个影响降到最低、时间降到最短。几乎每年都有拿到加分学生过度兴奋与骄傲、没有拿到加分的学生消极低沉而影响孩子正常发挥。

  五,爱国。爱国情操与社会责任感,不是空洞的口号,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是一种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人的精神家园。由于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一代孩子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不充分的。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为孩子补上这一课,不失时机地、见缝插针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小使孩子接受爱国教育的熏陶,一砖一砾地帮助孩子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女儿小时候起,我们就注重对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遇到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我们就会和她一起看;看到社会不公平的事情,我们一起义愤填膺慷慨陈词;发现有意义的文章我们会放到她的书桌上,“诱导”她去阅读去感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树立一个宏伟远大的目标是支撑她克服困难、战胜自己的不竭力量源泉。小学时候的日记就写到: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在条件那么差,有那么多困难的情况下,邓稼先也能造出原子弹,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我们应该向邓稼先那样,学习许多知识本领,将来为建设我们的国家出一份力。”

  “读了《无声的竞赛》这篇课文,我想:我为祖国做出了哪些奉献?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让外国人知道中国的学生比外国的学生学习好,让所有的外国人都知道,我们中国人都很有天分,能做的很好。”

  她小学的日记里面这样的感想很多,文笔虽然稚嫩,但毫无掩饰她朴素的爱国情怀。高三紧张的复习阶段,她依然很关注新闻报道,积极思考。有一天早饭,她在饭桌上发呆,我问她发什么呆,她郑重其事的说:昨天看了一篇报道,我在想这些社会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我们很欣慰,孩子长大了。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有了责任感,就有了全局意识,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源泉,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力量。看到社会上很多不好的现象,孩子都会很感慨,初中的时候孩子去韩国回来,兴奋的给爸爸说:非常高兴看到首尔满大街都跑的是“北京现代”!我真不忍心说出……矛盾犹豫片刻后我尴尬地告诉了她真实的情况,顿时孩子满脸的凝重与无奈,孩子,你长大了!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持续发展的“引擎”,我坚信这个良好的品质会支撑一个人走的越来越远!

  回想伴随孩子成长的18年,感慨良多,最重要的感悟就是:

  首先要重视“爱”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情操与健全的人格,注重培养孩子家国天下、悲天悯人的情怀;

  其次是坚持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培养。作为家长不可太功利化,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的成绩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不要作为目标紧盯着;

  第三是从小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好人生,好习惯要从小养成,教育越早越好;

  第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时时处处是课堂。教育无处不在,重要的是要用心,家长那个教育的“雷达”要永远旋转着,要扑捉任何机会,珍惜与孩子在一起时光;

  第五,注重科学,尊重一个人的发展规律,珍惜与把握教育的最佳“时间窗口”,孩子在一天天快速长大,她不会等你有了时间、赚够了钱,我们最好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让我们一起践行“爱”的教育吧,帮助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不仅是尽一个父母的责任,也是一个公民的义务。爱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素质教育关乎国家未来。

  2011年8月

三、何龄修: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刊《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4期,摘自社科院历史所“清史学科”网页

    案头摆着三巨册新买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下简作《提要》)。近年来我已减少买书,但对工具书情有独钟,作为例外,仍注意购进。这是《人民日报》社柯愈春先生撰著、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全书五十八卷,我逐字逐句读了书序、后记、开头十卷,其他各卷和索引随手翻阅过,今据此试作评论。

                       一

    我在求学期间读过数十种明清人诗文集,参加工作后又读清人别集,多少了解其史料价值。但清朝灭亡已近一世纪,清人别集有多少种?始终是个未知数。任何权威学者没有做过有把握的回答。《提要》独立回答了现存数的问题。据著者本人在《凡例》中统计,“传世者一万九千七百余家,四万余种。”[1]这真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回答。人们初知此数都极骇异其多,继而又为终于明白了“家底”而高兴。这是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的回答,其中最主要的是有遗漏,也有重出、误出,可能还有虽经著录而实际已佚的书,但这些情况相对这么大的总数说来不会出入太多。《提要》著者搜罗比较广泛,深入到县市级图书馆(如绍兴鲁迅图书馆、天水市图书馆等)、高等学校分院图书馆(如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图书馆等)和著名藏书家(如黄裳等),并注意“诸家著录而估计此书尚存者”,还采及日、美等图书馆藏书。所著录的书许多经过目验。这是纯粹汇集各家目录,综合编辑成书所不可比拟的,是全书科学性的重要保证。采取这种方法撰述目录巨著,在清朝有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当代有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纪谢二书经受住了长时间考验,袁书也颇受好评,柯著《提要》直追三书,而工程更加浩大,将为著者奠定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

    摸清存世清人诗文集比较确切的总数,为诗文集写出提要,就为有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块可靠的指路碑,成为编制有关软件的准确信息来源。科学意义重大。这是《提要》的第一大贡献。著者允诺贾其剩勇从事另一项巨大工程,即“生平有集而未见传世者当另辑佚目”。谢氏《增订晚明史籍考》也设有“佚目”,称为“未见诸书”,尽量开列作者、书名、卷数、著录者等重要事项。“佚目”出,有关专题系列目录更成完璧,一以窥见著述的隆盛,再则提供寻踪觅迹的线索。嘉惠学术,其功决然不小。我深信柯愈春先生有此能力,再创辉煌。

    《提要》内容最有价值的部分,我认为是探索每位作者的诗文成集刊刻源流,辨别版本异同,介绍庋藏情况的部分。我初读《提要》中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孙奇逢《夏峰集》、张明弼《萤芝全集》、释读彻《南来堂诗集》、余绍祉《晚闻堂集》、王猷定《四照堂集》等条时,就惊喜不已,其中清楚地说明每位作者的诗文何时结集,是否刊刻,如何续编、补编和合编,各集书名,何人作序,有何评介,何人主持刊刻,刊刻时间,各集之间异同,是否传世,庋藏何处,甚至有否残缺,是否孤本等有关问题,有时还涉及诗文传承、派别等重要问题,都尽可能有所说明。以后逐条读来,我觉得总有收获,给人以益智之乐。这些都属于传统目录学的重要内容,《提要》在这方面下了苦功。以钱谦益为例,虽有《牧斋初学集》、《牧斋有学集》这样分别明清两代的大集为主干,但版刻众多,此外还有《投笔集》、《牧斋文集》、《牧斋诗钞》、《绛云楼文录》、《绛云烬余录》、《牧斋书启》、《钱牧斋尺牍》、《钱牧斋文钞》、《晚年家乘文》、《牧斋外集》、《有学外集》、《牧斋有学外集补遗》、《牧斋集外诗》、《牧斋集外文》、《牧斋集外诗补》等等,更有书名同而卷数、内容有异的小集,使人眼花缭乱,如坠五里雾中,而且庋藏各地,登录、比较最为烦杂、琐细,没有十二万分耐心,没有绵密的分析能力,是理不清端绪的。所以我认为近二万条目中的这部分内容,是《提要》的第二大贡献。

    当然,《提要》对近二万名作者大都做了简单的生平介绍,有许多做了诗文评论,有一些还揭示内容要点。这些都具有参考价值。诗文集作者有一部分声名显赫,不难写出生平。但多数默默无闻。我对明末清初人物多少知道一些,但一卷一卷看来,许多人仍是“初会”。理清其中一些人生平(即使很简单)无疑有很大难度。考出许多人的生卒年代,更是一份吃力的工作。《提要》著者未必长于诗古文辞研究,不像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评介诗词有自己的尺度,因此《提要》评介诗文多转述集序、诗话中语,其中不乏颂谀之文,骈辞藻,而且众人笔下,角度不同,眼界各异,在一部书中难起统一的辨析文艺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可以说介绍了一些说法。至于揭示内容要点的条目,占的比例较小,但很有用。这几方面也是《提要》的一种贡献。

    附录索引三种,《著者姓名索引》、《书名索引》是必备的、全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成份,具有关键的工具作用。《人物索引》是《提要》条目中提到的人物姓名索引,包括诗文集序跋者、编刻者、评注者、作者交游者、私家收藏者和其他有关人物姓名。其中交游者和其他有关人物涉及内容,但条目中提及这两种人并没有统一体例和严格标准,多少带有随意性,损害了这个索引的价值。特别需要强调指出,三个索引缺少最重要的部件:检字表。令人遗憾的是,甚至吝惜得不在书眉上做些标注。索引的利用效率不能不大打折扣。

    总起来看,《提要》毫无疑问是难得的好书。先师邓恭三(广铭)先生首倡打开史学之门的四把钥匙论,规定目录学是其中的一把。我看,《提要》作为目录学巨著,是开启清人诗文集史料宝库的钥匙。有志于清代诗文、清史、清代人物研究者,都应当人手一把,检读清人诗文别集,按图索骥,无疑会非常方便。

    自看到此书后我就对著者深怀敬意。要知道,要把分散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手中近二万名作者的四万余种书综录在一起,写出诸书提要,写成五百余万字,靠的是个人业余的人力、工薪收入者的剩余财力,工程的浩大,力量的微薄,简直不成比例,不可思议。我看,单是心中萌生这个著作冲动,就非得有实实在在的愚公移山的精神、铁杵磨成针的意志不可。这不是一般的勤奋刻苦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这是学术领域一场凯歌行进的万里长征,其艰苦卓绝,百折不回,只有实践者自己述说得清楚、领会得深刻。人们感觉得到的是,微薄的物质力量在这里变成了伟大的无坚不摧的科学力量。我很奇怪,著者为什么没有向本单位《人民日报》社申请立项,请求援手。《人民日报》社有许多有学问的领导人和学者,应该能同情和赞助这项重头的文化工程。但他竟然没有,自始至终只是个人默默地坚持不懈地进行。著者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学者,一位一点不知张扬的学者,一位这样学者的典型。真正的学问都是脚踏实地的学者完成的。他在学术界树立的榜样,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学习。

                      二

    我一直认为,史学著作最容易出错。《提要》涉及大量史学内容,必然出错。我听说,谢国老《晚明史籍考》初版发行后,收到读者来信,指出其中的错误。谢老去找好友刘盼遂谈。刘老说,不必紧张,真错了就改,改了就好。刘老对《晚明史籍考》充满信心。谢老改了,《晚明史籍考》成了备受称赞的极具学术价值的大著作。真正富有科学生命力的著作,不是一蹴而几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学术创作不变的法则。《提要》是价值极高、错误也多的著作,两方面都很显著。我对此一点不觉得奇怪。此书也是初版,刚刚问世嘛。这么大份量的一部书,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如果没有许多错误,才真是奇怪的事情。但错误多虽然可以理解,对著作的科学性的要求并不能降低。我要坦率地说,著者面对这一浩大工程,建设的决心和毅力有余,准备则不足。很明显,这一工作涉及明清历史和制度上的大量问题,在科学的道路上自始至终荆棘密布,险象环生,难关久攻不克,只能成为悬案的现象也不会罕见。著者对此可能估计不足。依我看来,邓恭三师所说的四把钥匙,著者因受图书馆学系专业训练,版本、目录之学本色当行,这把钥匙应不在话下,其余年代、职官、地理之学等三把钥匙相对逊色,这在著作中明显表现出来。

    《提要》《后记》中检查全书还有两大不足,一是没有查出全部诗文集作者生年,以致条目排列次序不完全准确,二是有的藏书地方距京遥远,财力不足,难以查阅,缺少这些书的提要。著者表示要对全书再做增订。两大不足反映了著者心中突出的遗憾。著者当然知道书中还有其余的失误、脱漏、可疑之处。今就我所见各点稍加条列,供增订参考。本文不是一份勘误表,只集中引用前十卷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其他各卷的事例,如将汪振甲《夕秀斋诗钞》以同一书名,汪振甲、汪援甲不同作者名重复收入,又如将一位卒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的明人蔡复一的文集[2],收入卷四十三“生于嘉庆六年至十年(1801—1805)”的作者诗文集系列中,就不在本文多涉及。

    下面是分类条列的事例和说明。

    (一)年代

    此处特指年代学上的问题,其他年代问题另谈。年代学问题在明清史上比较简单,但著者恰犯了一个错误。《提要》卷六收“生于万历四十四年至泰昌元年(1616—1620)”的作者的诗文集。但本卷在生于万历四十七年至泰昌元年之间,没有生于万历四十八年者。《提要》著者显然认为,紧接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之后的庚申年就是泰昌元年。这是误解。庚申本是万历四十八年,但到七月二十一日,万历皇帝就去世了。太子常洛于八月朔继位,确定“以明年为泰昌元年”。这位泰昌皇帝不泰不昌,病躯不胜烦剧,只在位一个月,九月朔又弃世。皇长子由校嗣立,“从廷臣议,改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3]。所以庚申七月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后为泰昌元年。

    《提要》卷六收入标明生于泰昌元年者共二十九人。我只就手头资料检查了七人,就发现只有毛先舒、赵进美确实生于泰昌元年,沈谦、孙枝蔚、张煌言、魏际瑞四人则生于万历四十八年,不是《提要》所说泰昌元年。沈谦的儿子圣昭,说父生于万历四十八年正月十九日[4]。孙枝蔚生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所谓“四月过从日正长”、“清和风景日初长”,其子匡也说父“生于前明万历庚申”而不是泰昌庚申可证[5]。张煌言生于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十九日(或初九日)[6]。魏际瑞“以万历庚申六月二十有四日生”[7]。杨思圣出生甚至不在这一年内。其余二十二人恐怕还有十余人不是泰昌元年生。

    (二)职官制度

    首先是职官名称。明清人嗜古成癖,惯用一些前代大体对应的官名称呼当代职官,除了古称,有时还使用别称、尊称、简称等。古称与明清官名虽说对应,但职权未必完全相同,因此并不十分确切。《提要》作为科学著作,应该使用当时职官本名,不应袭用史料中非正规的名称。如宋之韩《海沂诗集》条,说“康熙四年官泸州别驾”,清代无别驾,别驾指府、州所设通判,应称泸州通判。顾岱《青霞草堂诗》条,说“初官滇郡司马”,清代无司马,郡司马指府同知,滇郡司马应为云南府同知。张云翼《式古堂集》条,说“由京卿官廷尉”,清代无廷尉,廷尉应作大理寺卿,大理寺卿也是京卿之一,不是以外的或更高的职官,应明写由什么官迁大理寺卿。

    其次是关于阁部的称呼。史可法《史忠正集》条说:“弘光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称史阁部。”短短一句,说明著者忽略可法任南京兵部尚书还是先皇帝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的事,还可能意味着著者并不了解他为什么被称为史阁部。阁部是阁与部堂官的合称。明朝制度,天顺、成化以后,内阁渐重,朝廷多以尚书、侍郎等部堂官入直为大学士,大学士也多仍兼部堂虚衔(兼尚书衔者多,奉命掌部务者则有领部的实权),这就是阁部。但这样的阁部只是一种泛常的尊称。到明末,阁部成为应用较多的一种称呼。那时战争频繁,朝廷常派大学士督师出镇、作战,他们本官大学士,往往兼尚书衔,称为阁部或督师阁部,在人们印象中有了一种特殊的军事意义。清廷以王、大将军、将军督师,阁部的称呼从而消失。清末,曾国藩督师,有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等许多职衔[8],也不见恢复使用阁部称呼。由此可见,史可法只有“改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9],至江北督师,才“称为史阁部”,单任南京兵部尚书是没有资格称阁部的。

    此外,有一个问题也与职官制度有关。《提要》以为范凤翼“字异羽,一字勋卿,又作玺卿,号太蒙”,其实,凤翼称“勋卿”,是因他崇祯年间曾任职光禄寺少卿(汉晋设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之事,列诸卿之一,明清以光禄寺卿、少卿附会之),又称“玺卿”,是因他天启年间曾任职尚宝司少卿,勋卿、玺卿是他官职的别称,不是他的字。

    (三)地理

    《提要》涉及的,主要是地名的问题。地名是历史性的,行政区划经常变动,地名多半跟着变动,行政区划不变时地名也可能因其他原因更改。因此,史学著作中标写地名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有的学者大名鼎鼎,但他的著作所记地名却错乱可笑,使人感觉其知识的缺陷。著作家既然经常跟地理打交道,就得有一些一贯的科学的原则。最好是标写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地名,加注今地名。介绍古人籍贯,明清进士有题名录,根据本人填写履历制成,真实可靠,非进士就用他出生时的地名。有人完全用今地名,比如介绍曾国藩是湖南双峰人,曾是湖南湘乡人,但包括他的出生地荷叶在内的湘乡县西南一大块,现在已划为双峰县,所以似乎不算错。不过仔细想想,双峰作为县名,不仅曾在世时不曾有过,死后整八十年才出现,说成他的籍贯,总觉得不大踏实。此外,古人作文爱用古地名,近则秦汉唐宋,远至《禹贡》《春秋》,任意使用。著作家在阅读、利用史籍中地理材料时,不勤加查对而随手袭用,就会发生问题。最常见的是清代行省名与前代州县名混合搭配。每见这种地名,我总想起钱谦益穿小领(满装,清制)大袖(汉装,明制)的奇装异服,被人讥刺为“两朝领袖”的故事。我怀疑钱谦益穿两朝混合式样服装只是一个古老的政治笑话,而两朝混合地名则是实实在在、经常见到的。

    《提要》常常使用古地名、地名别称等,造成许多混合搭配使用的问题。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混合搭配地名有“安徽新安”、“福建晋安”、“江苏金陵”等。安徽是清代省名,安徽省不辖新安县,“安徽新安”是没有的地方,地理志查不着,地图上找不到。新安作为古地名,历史上多次出现,地点不同。隋初曾在新安江流域、祁门、婺源等地设新安郡,所以也是徽州府诸县的一个古地名。至于被《提要》列为“安徽新安人”的作者究属何县,还须进一步考查。福建是明清省名,福建省没有晋安县,晋安是西晋所置县,隋改名南安,明清相沿不变,应作福建南安。江苏是清代省名,而金陵还是战国时楚国邑名,秦设秣陵县,即明应天(府城)、南京,置上元、江宁二县,清二县名沿袭不变。此外,“江苏海陵”,海陵是泰州古名;“福建绥安”,福建没有绥安县,实为建宁;“河南雍丘”,雍丘是春秋时宋国属邑,后属战国时魏国,后晋改杞县;“辽宁襄平”,这是民国时省名与秦代县名混合搭配,襄平在明代为辽东都司城,也称辽阳,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始设辽阳县;“山西平水”,平水是临汾的别称;“山西高梁”,高梁是春秋时晋国属邑,在临汾东北;“江苏毗陵”,毗陵是西汉县名,治所在明清常州府武进县,毗陵就是指武进;“湖北孝昌”,明湖广、清湖北都没有孝昌县,孝昌是孝感古名;“浙江吴兴”,吴兴是古郡名,治所在浙江湖州府乌程县;“浙江四明”,浙江没有叫四明的府州县,四明是宁波府的别称;“浙江浦阳”,浦阳是浦江的古名,明清浙江只有浦江县。这些事例充分说明,《提要》中这类混合搭配地名现象多么严重。

    从多数情况看,《提要》是采用清代的地名,但实际上也用了许多民国的地名,全书没有贯彻统一的原则。比如,“浙江温岭”,温岭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由太平县改名的;“江苏泰县”,泰县也是民国地名,清代称泰州;“江西婺源”,明清婺源都属徽州府,在明为南京直隶,清先后属江南、安徽,民国时从徽州府划拨江西;“直隶沧县”,沧县是民国地名,清代为沧州。还有一种画蛇添足的做法,在清代地名上戴一顶民国帽子,即将江苏通州写作“江苏南通州”,京东也有通州,当独立提到通州,有时为区别南北而加南字北字也无不可,但作为正式地名,南通州是没有的,南通是民国地名并改州为县。可见,清代、前代和民国地名混用,很不科学并必然造成混乱。

    地理方面还有其他问题。

    有的条目介绍作者籍贯,采用省事的办法迳写作者“自署”地名。这好像很确切,其实不尽然。举例说,陈上善“自署颍川人”,其籍贯无疑是河南禹州、许昌一带,实际上不是,查施闰章为陈集作《序》说:“陈子元水,吴人也而家豫章。”[10]他是江浙人,住在江西,颍川不过是他的族望而已。又如,钱尔复“自署武原人”、释蕴上“自署桃溪人”、范良“自署黄澥人”、韩象起“自署洪崖人”、张之隆“自署龙门人”,这些武原、桃溪、黄澥、洪崖、龙门之类各在什么地方?黄澥似是黄海之滨,淮安、凤阳一带?龙门是山西河津还是河南洛阳?带给读者的仍是一团困惑。

    有的作者出身军籍,明朝户籍制度复杂,不少人籍与贯分离,出自军籍者写明籍字比较合适。如冯如京“山西振武卫人”,作“山西振武卫籍”更合实际,而且这个山西不是行省布政使司,而是都司,因为军籍的管理属于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卫的系统,不归布政使司。与此相关连,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误作余,《提要》沿袭此误)一元“直隶山海卫人”的“直隶”二字也有点讲究,因为直隶一方军政是由北平行都司掌管的,佘一元实为“北平山海卫籍”。清兵入关后,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没有了,佘一元是顺治四年进士,于是成了“直隶山海卫”,后来陆续撤消各地卫所,军人有的入旗籍,有的入民籍,军籍也就废除了。

    还有一个问题在这里做一专门讨论。《提要》介绍余正元为“河南睢阳人”。唐张巡、许远守睢阳,睢阳声名大振,明初并入归德州(后升府,治所在商丘),睢阳一名就成为历史。余正元是进士,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也作河南睢阳民籍。我怀疑,科举考试写三代履历,能填一个久已取消了的地名在上面?《商丘县志》等书也查不到余正元名字,后来在《河南通志》上查得,作“睢阳卫人”[11]。这就对了。其人为睢阳卫军籍。《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为什么错,我始终弄不明白。《提要》也说汤斌是“河南睢阳人”,但《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准确地作“河南睢阳卫”,也是军籍。军籍废除后,有些史书将卫的所在地作为其人籍贯,汤斌作睢州人[12],也是相适应的处理办法。李遥同样作“河南睢阳人”,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实为河南睢州。这些情况说明,不管原是军籍还是民籍,《提要》的写法都不妥当。

    还有一些写错了的或可疑的或难以查实的地名。如说黄毓祺等“起兵行塘以抗”,许多史籍都是这么写的,但科学问题不靠民主集中制解决,而要由实践、由事实检验。江阴没有“行塘”,有竹塘[13](又作竹堂[14]、筑塘[15]、祝塘),“行塘”可能是因竹、行二字形近致误。又如说倪之煌为“江苏临清人”,临清在山东,这里如非省名有误就是县名有误。如临清不误,则应作山东临清州。又如说于为“山西宁海人”,清代山西无宁海县,山西也不邻海,例不以海字入地名,此处很可疑。再如说白孕新为“山西榆关人”,宋起凤灵丘知县任“后调乐阳”,季麒光“由内阁中书出为梅溪知县”等等,这榆关、乐阳、梅溪都在什么地方?山西有榆枣关,在盂县城北(现名御枣口),榆关是不是榆枣关?即使是,“山西榆关”的写法也不对,因为榆枣关不是州县。还有的条目把地方行政级别搞错。如说,陈殿桂“选山西浑源知府未赴”,但浑源为州,没有升格为府。

    《提要》每一条都牵涉地理,但其中存在地理知识的失误和疑点较多,看来好像都是小纰漏,无伤大雅,实际上归根结柢仍然是科学性的问题,不能小视。

    (四)生卒年

    《提要》著者很重视诗文集作者的生卒年代,根据生年分卷排序。实际上,凡著作涉及人物系列时,依通例都是少长有序的,即使按类(类有各种标准)分人,在类下仍注意序齿。但这从来是著者自己掌握,大体如此而已,并不明著生某年入某卷,因为许多人生年是查不清的,不必自背包袱。《提要》高张旗帜,大书某卷收“生于某年至某年”者之集,表明著作态度的诚实和老实,但无可否认,同时也增加更大的难度,在生卒年上留下问题,一为考出的生卒年有的存在失误或不足定论,二是没有考出的有的完全可考。

    关于存在失误或还可商酌的,先引《提要》考证结果,次述不同意见。一,徐“石麒生于万历六年(1578)”,据谈迁说石麒实生万历四年[16];二,张“慎言生于万历六年(1578),卒于顺治三年(1646)”,据谈迁说慎言卒于顺治二年秋[17],又依《明史》云卒时年六十九推知生万历五年[18];三,黄“毓祺生于万历七年(1579),卒于顺治六年(1649)”,但《县志》云死时年六十一[19],则生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四,陈“昌言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卒于顺治四年(1647)”,但其家乡存有族谱,知昌言实生于万历二十六年,卒于顺治十二年[20];五,郑元勋“卒于顺治三年(1646)”,实则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五月二十五日为扬州士民误害死[21];六,陆“圻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据圻女陆莘行说,圻生于万历四十二年九月初五日[22];七,陈“廷会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卒于康熙十八年(1679)”,但其家乡《县志》说他死时年六十一[23],则生于万历四十七年;八,杨“思圣生于泰昌元年(1620)”,而魏裔介所撰思圣《墓志铭》说他“生于故明天启元年八月二十日”[24];九,林“时对生于天启三年(1623),卒于康熙二十年(1681)”,据时对《荷牐丛谈自叙》,末署“辛未夏杪七十七翁拾遗氏茧庵述”,辛未为康熙三十年,则时对应生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李聿求说他死时“年九十一”[25],则卒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十,舒“峻极生于崇祯八年(1635),卒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但说其《韦园诗集》“卷三有其康熙三十三年所作《读刘三幼陵壬辰见遗三札序》,谓‘壬辰予年二十有七,逾今四十三年’”,可见峻极生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自顺治九年至康熙三十三年,恰四十三年,又“享年七十有一”,则卒于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十一,王“晫生于崇祯九年(1636)”,但条目述“王晫为张潮撰《张山来五十序》,成于康熙三十八年,时年六十有三”,说明晫实生于崇祯十年; 等。这是一些普通的失误或疑点。因为《提要》只提供生卒年结论,没有写明资料依据和考证过程,所以不能进行分析、讨论。

    还有两例错误突出,需要特别说明。一,说沈“廷奎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顺治十三年(1656)后”,但条目提到,“诗题中有‘辛亥余年二十’句,《丁卯除夕》诗云‘行年三十六’。诗止于丙申,当为顺治十三年。《吊玛将军》诗序云:‘甲午秋,王伦寇山东……’”使我们知道所考沈廷奎生卒年代的失误。因为发生所谓“王伦寇山东”事件的甲午秋,是乾隆三十九年八月,所以沈廷奎出生在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公元1712年),卒于乾隆四十一年丙申(公元1776年)以后,《提要》著者仅因不知道王伦起义史事,而将沈廷奎生卒整整提前两周甲子。二,佚名《任川独学甲午杂集》条,据其中文云“苏东坡有‘白发苍颜五十三’之句,余生癸卯,届乙未之岁适当其年”,断言:“癸卯即万历三十一年,乙未则顺治十二年。题中‘甲午’乃顺治十一年。此集作者为金侃。金侃卒于康熙四十二年……俊明子。”如相信这一论断,我们就会发现:金侃生万历三十一年,卒时高龄百有二岁,此点从不见记载,这犹可解说;金侃为俊明子,而《提要》说“俊明生于万历三十年”(这个生年很确切),于是俊明两岁生子,老子先年生,儿子次年生,则绝对荒唐。我们只能说,不是金侃生卒年有误,就是此集作者不是金侃,或两者都误。这两例都牵涉干支纪年。干支纪年,六十年一循环,需要特别慎重对待。我不知道著者确定两例中干支的具体年份的根据,也不知道他在第二例中肯定“此集作者为金侃”的理由,也就不能作进一步分析。但是这类失误是很显眼的,影响著作的质量。

    关于《提要》没有考出的作者生卒年代,我们可以做一点补充或提供一点线索。有些补充反映出作者提到的《提要》的一种不足:排卷不准确。举例说:高弘图生年不详,“入清当近八十”,则生年更在隆庆六年前,但弘图幕客谈迁说弘图死时年六十三[26],则生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二,陈上善生卒年都不详,列入卷一显然被作为最迟生于万历二十三年的作者,但条目引康熙二年(公元1603年)施闰章序称“今陈子年且六十”,则生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或稍后;三,;罗伏龙列入卷四显然被认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至三十八年的作者,但条目说他“卒年五十二”,伏龙死于顺治二年扬州城破时,则生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四,张丹生卒年已有成说,生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卒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27];五,赵湛生卒年待考,其《玉晖堂诗集》卷一连续有数题,《诫子诗》勉子读书习字,孝养祖母、母亲,有“别汝未两月”、“岂不畏远游”等句,是出门远游月余后寄回的诗,中有“我年四十一”句,接着有《游吴门舟中杂咏》、《壬子清明游虎邱……》[28],壬子为康熙十一年,是这一年或稍前赵湛四十一岁,其生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或稍前;六,孙治列为卷四“生於天启元年至五年(1621—1625)”的作者,治实生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卒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29];七,张晋、张谦是两兄弟,晋为兄而谦为弟,二人诗文集排列次序颠倒,晋生卒年明确,谦《得树斋集》有孙枝蔚《序》,称“牧公今年二十一岁”,并提到“亡友”晋[30],晋死于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此《序》最早作于这一年,则谦最早生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谦父行敏死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31],谦最晚生于这一年。

    此外,还有一些作者生卒年代虽仍待考,但可断定《提要》排卷或排列次序有误,需要调整。举例说:一,吕愿良列入卷七“生于天启元年至五年(1621—1625)”的作者中,但愿良子宣忠如有集,正可列入此卷,因为他生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32],而愿良最晚也只能生于万历三十几年;二,吴山为“卞琳妻”,被列在吕愿良同卷,但卞梦珏为“琳女,母吴山”,却反被列在母前,入卷五“生于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三年(1611—1615)”的作者群中,三,张惟勤被列在吕愿良同卷,但其集中“有明末清初冯铨乙丑序二篇”,此乙丑只能是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因下一个乙丑为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而冯铨早已死于康熙十一年,则惟勤最晚生于万历中后期,曾否入清也待考;四,林时跃被列为“生于崇祯四年到八年(1631—1635)”的作者,时跃为“时对兄”[33],时对作“生于天启三年(1623)”,实为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时跃应列在更前。这些从《提要》体例说都属于硬伤。

    (五)生平

    《提要》因体例关系,介绍作者生平比较简单,因此,仕途经历、事迹都应选择其意义和影响最大的,官职一般还应举出其最高的或最后的。从这样的视角考察,《提要》关于作者生平的介绍有的有误,有的有缺漏。试举数例:一,张镜心“代蓟辽总督,加兵部尚书”,实际上镜心蓟督没有赴任,加兵部尚书是总督虚衔,都不必提及,只有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他在两广总督任上曾阻止英国兵船窃据海南岛的企图,是镜心最值得一提的大事[34];二,陈昌言被误为“浙江瑞安人”,实为山西阳城人,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进士,由乐亭知县行取浙江道御史巡按山东;三,王文奎生平介绍简略,实则他游学关外时被掳降清,供职内院,任内弘文院学士,入清后历任保定巡抚、内弘文院学士兼礼部侍郎、漕运总督,后降调,顺治十七年补陕西粮道,卒于任上[35];四,堵胤锡在崇祯年间“官至湖南长沙知府”,“南明时官兵部侍郎”,事实是崇祯十七年春胤锡已升任武昌兵巡道,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三月以总督直省军务、少傅兼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持节督师”[36];五,陶汝鼐出仕履历,只提到“官广东新会教谕”,实际上弘光时曾任职于翰林院,改兵部职方郎,任监军,又改检讨[37],而最重要的是顺治九年他被李定国在衡山约见,与闻李定国军与湖南士民联络、配合的各项活动[38],次年罹谋反大狱,备受酷刑,几乎被杀害;六,傅山入清后最惊心动魄的经历,是牵连进顺治十一年宋谦反清案,九死一生;七,刘孔和并不是顺治二年“以抵抗李自成起义军被杀”,而是崇祯十七年十月因讥讽刘泽清吟诗被害[39];八;梁以樟、吕愿良等都是史可法扬州督师幕府幕客,幸脱一死而作遗民,这是他们生平大节;九,张晋“未知何事系狱”,晋实因充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江南乡试同考官,主考方犹、钱开宗被讦告受贿,酿成江南乡试科场案,受牵连被绞死,不止系狱而已;十,嵇“永仁生于崇祯十年(1637)”,“弘光时官中书舍人”,弘光时永仁才八九岁,自然没有“官中书舍人”之理,原来“明福王建藩时有官中书舍人讳廷用者,公[永仁]考也”[40],《提要》误将父冠子戴了。

    (六)诗文集著录

    这有两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体例。个人著作都可入集,如钱谦益刻《牧斋初学集》,除诗文外,并将《太祖实录辨证》收入,李学颖编《吴梅村全集》,甚至将传奇、杂剧收入,即使增收《绥寇纪略》等书,也无可厚非。但《太祖实录辨证》如果单行,当入乙部;传奇、杂剧单行,也就入集部词曲类;其他都酌情分部归类。假定不这样分,则除合著外所有典籍都成诗文别集了,恐怕不大妥当。《提要》将张凤翔《抚畿疏草》、万应隆《三峰传稿》等都列为集,这些书都单刻单行,依例应分别入史部诏令奏议类、传记类,不宜更改成例。又所谓诗文集不管是单刻单行,还是编入丛书,都应独立成书。这也就要求篇(文)、首(诗)有一定的数量。《提要》将包捷《包惊几诗》列为一集,说“此集辑入《启祯两朝遗诗》”。《启祯两朝遗诗》是诗总集,不是丛书,每人选诗少者一首、数首,因诗以存人。包捷诗所选仅七首、共合一页,列为一诗集,未免过于单薄,而且《启祯两朝遗诗》收有诗篇者约三百余人,其中入清者不少,仅抽出包捷诗列集,也很奇怪。无独有偶,所谓郭宗鼎撰《清诗大雅》也不是郭宗鼎的诗集,乍见此条我怀疑个人诗集绝不能题此高自标榜、夸张的书名,一查,果然是汪观选清初诗总集,可惜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中心正搬迁新馆,不能到文学所检看原书,估计郭宗鼎不过是入选作者中的一位,绝非整个书都是他一人的作品。《提要》的《凡例》申明“本书仅收个人诗文集”,则诸书自属阑入,否则在体例上应引起质疑。

    体例上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一个人如果有多种诗文集,以什么立项?《凡例》说:“题中书名力求标出足本或定本。”这是一个很好的标准,但实行时有失误,多数是调查研究不够,也有的是没有坚持贯彻既定的标准。《提要》完全没有利用《四库禁毁书丛刊》的材料,导致多处未能“标出足本或定本”。如说陈函辉“今仅存《寒光集》三卷”,不知《四库禁毁书丛刊》收有其《小寒山子集》(崇祯刻本)十四卷;说文德翼《求是堂文集》“惜遭禁不传”,不知此集(明末刻本)十八卷,已收在《四库禁毁书丛刊》;说揭重熙只存世《诗集》一种,不知《四库禁毁书丛刊》还收有《揭蒿庵先生文集》(乾隆二十七年鹳玉斋刻本)十卷;说方其义诗文“今存《时术堂遗诗》不分卷”,不知《安徽艺文考》所录康熙刻本《时术堂遗诗》六卷收在《四库禁毁书丛刊》;祝祺《朴巢诗集》漏举《续集》(清初刻本)一卷,不为全璧,不知《四库禁毁书丛刊》所收为最完整。《提要》还收有蒋兴俦《明末义僧东皋禅师集刊》(荷兰人高罗佩编),并提到日本人浅野斧山编《东皋全集》、陈智超编《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陈编晚出,最全,较高、浅二书增诗六十首、文(包括书信)四十一篇,为已知足本,但不以此标目而用高编,令人费解。附带说明,将心越署名蒋兴俦极不正确,兴俦是僧名,蒋是俗姓,僧名俗姓合一使用很出格,心越父蒋兴孝(宗谱作兴),心越作蒋兴俦,乔梓近乎昆仲,也为传统礼俗所不许[41],错误虽是高罗佩造成,《提要》未免失于鉴别。

    其次是遗漏。藏书分散,遗漏是很难避免的。《提要》给人的印象,东北省市(如东北三省、大连市)、西部诸省(如西北、云贵川等)图书馆藏书罕见著录,倘遗漏这些省市藏书,则对作者数和诗文集总数定会发生一些影响。此外,列举一二作者具体姓名、书名,是希望知情者提供稀见书目或指示线索,使收录更加完备。据我所知,一,福建莆田人郑郏撰《郑皆山诗集》,不分卷而分礼、乐、射、御、书、数六部,存七律、五律二体;二,郑经撰《东壁楼集》八卷,永历二十八年(公元1674年)刻,日本内阁文库藏;三,福建福清人释隆琦撰《新纂校订隐元全集》(日本人平久保章编),日本开明书院1979年版;四,山东曲阜人贾应宠(凫西)撰《澹圃诗草》,曾独立成集,被丁耀亢删去十之七八后,编为应宠的笔记杂著《澹圃恒言》卷四,抄本,或可成为寻找其《诗草》足本的线索;五,四川盐亭人陈书撰《鹃声集》一集、二集、外集,蒙文通收集整理,盐亭县印刷厂油印,蒙默、高翔等均有收藏;六,旗人特普钦撰《黑龙江将军特普钦诗文集》(李兴盛等编),特普钦或作张氏,镶红旗汉军,或作镶白旗、族属不详,其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这是关系诗文集作者人数的遗漏,也是重要的遗漏。

    已列入的作者,其诗文集也有重要遗漏。举例说:一,张慎言只标其《勺水庵诗集》一卷,实际上《山右丛书初编》收有他的《洎水斋文钞诗钞》(文三卷诗五卷),经李蹊校注以《泊水斋诗文钞》(增诗文辑佚)为名(辨洎为误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二,祁彪佳只标其《林居尺牍》,并提及《未上疏揭稿》,实际上有《祁忠惠公遗集》(刊本)、《祁彪佳集》(铅印平装)、《祁彪佳文稿》(影印精装三大册),而遗稿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亟需整理者尚多;三,王光承只标其《镰山草堂文集》,实际上丛书《艺海珠尘》收有《镰山草堂诗合钞》二卷;四,陈子龙以《安雅堂稿》、《湘真阁稿》标目,也提及《岳起堂稿》等诗文刻本,却忽略《陈子龙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影印平装本),收《陈忠裕公全集》文部分、《诗问略》、《兵垣奏议》、《安雅堂稿》、附《论史》;五,钱曾只标其《钱遵王诗稿》,指出他著有“《今吾》等八集,已刻三集,今皆稀见”,但所列集名只有七种,据谢正光教授《钱遵王诗集笺校》(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版),钱曾没有《提要》所列《怀春集》,有《怀园小集》(亦名《笔云集》),另有《提要》缺载的《夙兴草堂集》共七集,已刻者仅《今吾集》一种。上述诸例说明,《提要》对丛书和新印古籍重视不够。我甚至觉得《提要》很忽略这方面的资讯。这就必然带来不利的后果。

    将诗文集作者一人当成二人重复著录,我在《提要》前十卷中也有发现。吴六奇,卒谥顺恪。《提要》将六奇《忠孝堂文集》标目立条,又将其《吴六奇书札》以吴顺恪为撰者别立。《吴六奇书札》藏广州中山图书馆,我怀疑该馆登记撰者为吴顺恪,《提要》沿袭此误。

    (七)史事

    史事的问题,有的已在前面交待过,这里再提几处。一,《提要》说,韩洽“所作《篥行》,记顺治十八年金人瑞等讦吴县令,遂起奏销案”。金人瑞(圣叹)讦吴县知县任维初,酿成哭庙案,奏销是另案。二,又说王益朋“授吏科给事中”,“尝密疏劾闽镇马俊宝”,但王益朋上此密疏时为户科给事中,被劾者为福建随征左路总兵马进宝(马逢知),是进军福建时领兵作战的总兵,不是福建总兵(即闽镇)也不叫马俊宝。三,又称方以智、陈子龙等“主盟复社”,已觉得勉强,说他们是“东林魁首”实在不确切。方以智因粤案牵连被捕,在押往当地受审途中死于江西万安(我倾向方以智自杀说),这是以智结局,应该述及。四,说杜浚的诗文,“现存《变雅堂文集》不分卷,当是自刻……刻于康熙初”。但杜浚穷困已极,经常无钱米生火做饭,顺治十八年“中秋无食户双扃”,“中秋日一粥,闭门睡”大觉[42]。康熙初何来厚资自刻其集?五,说郑鸿逵为“芝龙弟,崇祯十一年随兄入楚镇压李自成起义军”,不知何所据而云然?郑芝龙降明后,以海防游击一直在东南沿海作战,积功至总兵,没有到内地作战,崇祯十五年明军在松锦之战中惨败,一度有调郑芝龙“海师援辽”之议,也没有成行[43],何来郑鸿逵随兄征楚?而且崇祯十一年李自成“窜伏商洛山中”,“势衰”,“谍者或报自成死”,直到“十二年夏”才又“出收众,众复大集”[44],十一年何须调海师入楚作战?我怀疑这是别处的错误说法,《提要》失于核查。《提要》还说到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称“飞熊上将,汗马元功”。按煌言此文,《乾坤正气集》本、章太炎印本张集都没有“鸿逵”二字,丁氏钞本妄加。建国公郑羽长为郑彩,彩字羽长,鸿逵《及春堂集》有七律《赠鹭门浯铜游郑羽长》,可证羽长不是鸿逵本人。黄节整理张集,盲目追随丁氏,铸成此错,又被《提要》沿袭下来。

    (八)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方面的瑕疵,有的是模糊,有的是自相矛盾。举例说:一,说陈名夏“后律身不慎,晚节毁坏”,陈有两次大的“律身不慎,晚节毁坏”,一是降清,一是卷入清廷党争,进谏被杀,两次意义大不相同,《提要》所指不明确。二,关于揭重熙的活动,作“清军下江南,重熙据兵抵抗,授佥都御史”云云,始终不讲谁给他授官,实际上先是隆武授以江西巡抚(佥都御史是其兼衔),后由永历授以阁部督师抗清,顺治八年冬被清兵杀害。三,介绍张克家,忽然冒出“所作冢子孝廉状称,康熙十三年七十岁”句,不知何意,何人当年七十岁,使人摸不着头脑。四,说李瑞和为崇祯七年进士,历推官、御史以“丁艰归”,卒于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又说他“家居四十四载,竟不出”,丁艰归最早也得在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后,到瑞和死还不满二十年,何来家居四十四年呢?五,王,既说是“庭族弟”,又说其“族弟王庭”,究竟谁兄谁弟?六,张“穆生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卒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则寿止七十七岁,又说他“年八十余尚健在”,怎么可能?七,毛“如瑜约生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卒年不详”,又说他“卒年七十四”,则约卒于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还说“不详”就显得多余了。《提要》的条文有的较长,有的很短,但都出现了一些表述模糊、矛盾的现象,说明工作量太大,照顾不周,也说明文字的打磨、推敲不够,无疑需要改进。

    (九)其他

    前述八类以外的问题,归纳为“其他”。计:一,引文句读有误,如郑二阳《益楼集》条,引陈维恭跋,作“卒伍用命流寇,屡经大创”不可解,这里或者是排版致误,应作“卒伍用命,流寇屡经大创”。二,将二人字、号混而为一,如张采“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又字受先,号西铭……与同里张溥友善,号娄东二张”,其实采字受先,而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号西铭者都是张溥。三,推论疑有误,如陆圻《威凤堂文集》条,引洪《答人》诗,推论陆圻“其子寅万里寻父不得,寅与洪往来甚密,此诗当为答陆寅而作”。但诗一开头“君问西泠陆讲山”就不像对子言其父口气,也不像往来甚密的里人间问答口气。四,忽视讳改,如白胤谦“又作白允谦”,孔“胤樾亦作衍樾”,实际上都是避雍正(胤)讳改,出现在雍正继位以后。讳改很多,不必一一提及,应据名从主人原则处理[45]。五,评述片面,如朱鹤龄《愚庵小集》条,称“鹤龄以高节名世,与钱谦益同郡而薄其为人,《书元裕之集后》一文,专责谦益而作”。这是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脱胎而来,但读《愚庵小集》卷四《闻牧斋先生讣二首》、《投赠钱宗伯牧斋先生二十五韵》,尤其是卷十《与吴梅村祭酒书》,便知四库馆臣此等处属于附和乾隆的拍马文章,钱、朱关系并非一帆风顺,朱在牧斋生前投赠之作固不必据,牧斋身后朱所作诗文应代表真实感情,将其推崇、敬重发为心声,是考察、评论应全面,不然可能曲解古人,误导读者。此外,排印错别字很多,有的是很重要的字,可能引起理解上的困难,不必细举。

    九类实例说明,《提要》纰漏较多,如果我增加复检条目,相信还不只此,有的性质严重,订讹补漏,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这点值得著者和读者都给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希望看到此书更加完美,成为垂诸久远的传世名著,在学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这里专为《提要》的增订工作献其刍荛。

    此书的改进,首先有赖于著者个人努力,而学术界也应给以关注。读者和学者可以从旁协助,提出意见,进行评论。著者在《后记》中曾提到在撰著过程中得到南开大学教授冯尔康的帮助,假使当初也请他审看一部分书稿,一定会减少失误。

    著者提到的两大不足,其实并不是最烦难的问题。原来分卷办法可以继续保持,以免过分牵动大局,但要抹掉卷题生于某年至某年字样,并对个别条目稍作调整。所缺少的部分提要,可以商请有关藏书单位学者依统一体例撰写,在条目后注明撰写者姓名,付给应得的稿酬,不必《提要》著者风尘仆仆,四处奔波。

    索引应增加部件,笔画、拼音、四角号码三份检字表必不可缺少,以适应不同读者使用。

    最难在改善条目内容,这需要大量查阅、分析、研究、考证。先征求和听取意见。《人民日报》社、北京古籍出版社和其他有兴趣的单位可以组织一些座谈会。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条分缕析,择善而从,查阅资料,反复研究,再进行增订工作。

    已有初版书发行、利用,增订本的出版不妨更慎重一些。

    我的评论[46]和建议不一定对,供《提要》著者参考,也希望读者和著者批评。

    预祝更新更好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面世。

  注释:

  [1]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引自本书者不注。李灵年、杨忠主编:《清人别集总目》也是一部目录巨著,稍后于柯书进行编纂,但出版则早于柯书年余,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也指出:“收录近两万名作家,所撰约四万部诗文集。”

  [2] 蔡复一在《明史》卷二四九,列传第一三七,中华书局标点本册21有传。

  [3]《明史》卷二一,本纪第二一,《光宗》,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94页。

  [4]沈谦:《东江集钞》附录,沈圣昭:《先府君行状》。

  [5]孙枝蔚:《溉堂后集》卷六《丙寅七言律诗》,《生日酬汪季甪见赠诗次韵》、《附〈汪季甪原韵〉》,孙匡《后集序》。

  [6]张煌言:《张苍水集》附录,全祖望《年谱(一)》、赵之谦《年谱(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209页。

  [7]钱仪吉辑:《碑传集》卷一三七《文学》上之中,魏禧:《先伯兄魏祥墓志铭》。

  [8]《清史列传》卷四五,《大臣画一传档后编》一,《曾国藩》,中华书局标点本,第3549—3550页。

  [9]《明史》卷二七四,列传第一六二《史可法》,第7018页。

  [10]施闰章:《施愚山集》,《文集》卷二,《诗文序》二,《适余堂诗序》,黄山书社1992年版,第93页。

  [11]雍正《河南通志》卷四五,《选举》二《进士》。

  [12]《清史列传》卷八,《大臣画一传档正编》五,《汤斌》,第518页。

  [13]黄宗羲:《弘光实录钞》卷四,《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孙静庵:《明遗民录》卷四《邓大临》,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14]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卷四《丁亥纪》,《黄毓祺》。

  [15]赵曦明:《江上孤忠录》。

  [16]《谈迁诗文集》卷三《文》,《传》,《冢宰徐忠襄公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云石麒顺治二年死,死时“年七十”,推知。

  [17]《谈迁诗文集》卷三,《文》,《书》,《寄张藐山先生(丁亥)》末自注。

  [18]《明史》卷二七五,列传第一六三,《张慎言》,第7039页。

  [19]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人物》一,《崇祀忠义传》,《黄毓祺》。

  [20]马甫平编校:《黄城陈氏诗人遗集》《陈昌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21]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一《甲申四月五月事》,《高杰》,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页。

  [22]节庵辑:《庄氏史案本末》卷下,引陆莘行《老父云游始末》。

  [23]康熙《仁和县志》卷一八,《人物》,《高隐》,《国朝》,《陈廷会》;康熙《钱塘县志》卷二一,《人物(儒林)》,《国朝》,《陈廷会》。

  [24]钱仪吉辑:《碑传集》卷七七,《国初监司》上,魏裔介:《四川布政使杨公思圣墓志铭》。

  [25]林时对:《荷牐丛谈》。李聿求:《鲁之春秋》卷九,《寺院》一,《林时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95页。案:康熙二十年时对肯定在世,除《丛谈自叙》作于康熙三十年外,《丛谈》卷四《郑芝龙父子祖孙三世据海岛》条还说到康熙二十二年癸亥郑氏内附事。

  [26]《谈迁诗文集》卷三《文》,《传》,《相国高公传》,第151页。

  [27]刘辉校笺:《洪集》卷一《啸月楼集》,《寄题张祖望先生村居》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28]赵湛:《玉晖堂诗集》卷一《五言古》,《诫子诗》等。

  [29]孙枝蔚:《孙宇台集》首,陆嘉淑:《孙宇台先生遗集序》;卷一四《传》,《外大父母传》。

  [30]孙枝蔚:《溉堂文集》卷一《序》,《张牧公得树斋诗序》。

  [31]张晋:《张康侯诗草》附录一《有关张晋生平与著作之资料》,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166页。

  [32]查继佐:《国寿录》卷三《诸生挂扶义将军印吕子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6页,云:“乙酉,鲁王监国绍兴,宣忠年二十有二矣。”

  [33]李聿求:《鲁之春秋》卷二○,《清节》,《林时跃》,第187页。

  [34]《明史》卷三二五,列传第二一三,《外国》六,《和兰》,第8437页,误为和兰(荷兰)犯境。〔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区宗华译),卷一第二章有叙述,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30页。参见张轶东《中英两国最早的接触》,载《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

  [35]《八旗通志初集》卷一九八,《名臣列传》五八《镶白旗汉军名宦大臣》,《王文奎》;《清史列传》卷四,《大臣画一传档正编》一,《沈文奎》,第228—232页。

  [36]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一二下,《永历三年(接前己丑)》,《堵胤锡始末》,第399、408页。

  [37]孙静庵:《明遗民录》卷七《陶汝鼐》,第51页。

  [38]邓显鹤:《沅湘耆旧集》卷第三○《密庵先生陶汝鼐》,《日华歌(有序)》,附录《岣嵝杂著》;民国《宁乡县志》,《故事编》第一○《先民传》,《陶汝鼐传》一一。

  [39]计六奇:《明季南略》卷一《甲申四月五月事》,《刘泽清》,第31页。

  [40]钱仪吉辑《碑传集》卷一一九《忠节》上之下,《嵇永仁》。

  [41]释兴俦:《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陈智超:《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并参见陈智超《东皋心越的家世》,载《中日关系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2]参看何龄修《关于柳敬亭的生年及其他》,载《清史论丛》第3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43]邵廷采:《东南纪事》卷一一《郑芝龙》。

  [44]《明史》卷三○九,列传第一九七,《流贼》,《李自成》,第7955、7956页。

  [45]名从主人,是处理有关问题的比较重要的原则。如山东新城人王士,死于康熙五十年,在世时一直叫王士,我写作时总是按此原则写这三个字。士死后十余年雍正即位,他的名字被讳改为王士正、王士祯,正、祯二字常见,我的一篇小文收入《陈廷敬与皇城相府》,为图省事也被改排成王士祯。其实我们今天大可不必沿袭此类讳改。

  [46]我和《四库禁毁书丛刊》编委会同事朱宪先生,曾就《提要》进行电话讨论和面对面讨论,本文吸取了他的一些意见,特此致谢。

标签: #诗文集 #总目 #清人 #提要 #转载

相关文章

  • 想知道什么是龙与地下城么?进来看看!!

    想知道什么是龙与地下城么?进来看看!!

    分不清ADND和DND、或不知道PH、DMG是什么的新手,请特别留意最后一段“ADD常用缩略语表”   魔幻世界之旅龙与地下城的故事   发表于大众软件CD杂志...

    2024-03-24

  • 记忆中老师的龌龊事[转帖]

    记忆中老师的龌龊事[转帖]

      大家都上了这么多年的学,记忆中有没有哪些猥琐的老师做过的龌龊之事?   1):大学时的摄影课中,给我们讲课的是一个从外面聘来的在摄影界颇有名气的老头子。而且...

    2024-03-24

  • 赵全生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讲述建设美丽内蒙古故事

    赵全生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讲述建设美丽内蒙古故事

      老徐头条巴黎讯(邢彦春)12月5日,主题为建设碳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举行。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2024-03-24

  • 分手的原因

    分手的原因

      分手的原因   在他大三的時候交了一個學妹,兩個人一個帥一個美,   簡直是學校裡最強的一道閃光,經過了約半年的交往後,   男同學想說也該去見見女方的父母...

    2024-03-24

  • [媒体约稿]《花蕊》约稿

    [媒体约稿]《花蕊》约稿

      约稿拉《花蕊》约稿拉.尤其欢迎搞笑的东东。稿费在千字100元—150元。每期评3篇好稿在杂志上公布并发一定奖金。   欢迎大家对这个栏目策划多提意见。   ...

    2024-03-24

  • 从鲁迅老先生爬楼梯的小故事,看矛盾之有效与无效-“缩头乌龟”

    从鲁迅老先生爬楼梯的小故事,看矛盾之有效与无效-“缩头乌龟”

    从鲁迅老先生爬楼梯的小故事,看矛盾之有效与无效-“缩头乌龟”     鲁迅老先生是钦定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化战线上的旗手”,牛!牛的一塌糊涂!  ...

    2024-03-24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