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情笑话 > “二百五”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

“二百五”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

发布于:2022-05-28 作者:admin123 阅读:52

这个问题苍茫大地来回答。

二百五的来历,据说和战国时期的苏秦遇刺有关。对了!就是那个古代学习标兵一刺骨(大腿)的苏秦,曾经六国拜相,一人凭三寸不烂之舌连横六国抗秦,牛人一个!那个时代,天下只有主张合纵的秦相张仪才有资格和他称兄道弟。

苏秦在燕国深得燕王宠幸,到齐国后他的聪明才智也赢得齐王信任,授他统管军政,齐国国泰民安,但高处不胜寒,苏秦自然也有不少政敌。我们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一个月色皎洁之夜,书生宰相苏秦无心与明月对话,端坐桌旁,翻阅起竹简。四个黑影翻墙而入,见书房窗子半掩,房中只有苏秦一人,一黑衣人倏地跳入房中,其他三人在四周放风。苏秦见来者不善,高喊:“来人一",喊声未停,黑衣人当胸一剑刺来,苏秦倒在椅上,血流如注。等苏秦的侍卫们冲击房内,苏秦已受重伤,而刺客早已无影无踪。齐王闻讯急冲冲赶来。苏秦经医生抢救,人已苏醒,但脸无血色,齐王相询:“先生如何?刺客何等模样?"苏秦只是摇头。齐王密查多日,一无所获。苏秦很快要和齐王永久告别,弥留之际,苏秦强撑起身子,似有话说,齐王贴耳过去,刚把话说完,苏秦驾鹤仙游去了!在旁的齐王臣子、侍从放声痛哭,齐王将手一摆:“不值得如此伤心!"

齐王回宫后,召来群臣,立即宣布:“苏秦遇刺身亡,寡人待他不薄,委他以重任,岂料他是燕国奸细,实在是死有余辜,明日午后将他五马分尸。刺客有功,发现后赏黄金千两。"

四名刺客满腹狐疑,只好静以待变。当夜,齐王宫中管弦声起,歌声笑声齐飞,刺客算是信了,他们想立即去邀功领赏,但转念一想,小心行得万年船哪!等五马分尸后再领赏不迟啊!千两黄金不会不翼而飞。

第二天,法场中央横躺着苏秦尸首,五根绳索,一头套着尸首的四肢和头部,一头系着五辆战车,车前匹匹战马嘶鸣不己,每辆车前各站立一魁梧士兵,人手一根长长马鞭。太阳刚过头顶,齐王右手一举,手下传令行刑。土兵们马鞭一挥,苏秦的尸体被撕裂肢解…

这时,人群中猛地窜出四个壮汉,个个身佩长剑,下跪喊道:“大王,刺杀苏秦的正是我等。"齐王说:“你们都是勇士,寡人想重赏你们,可你们要拿出证据。"下手的刺客洋洋得意地说:“有此长剑为证。当时明月高照,房中只有苏拳一人在翻书,我跳进书房,他还喊声:来人。这三个是望风的。"

齐王惨笑一声:“苏先生真是你们所刺。寡人赏你们黄金千两,人人二百五。"话音未落,刷刷刷刷刺死了四个现世宝,苏秦和齐王定计,终于查到刺客,但齐王因为一时冲动,没来得及问他们受谁指使。幕后元凶成了千古之谜。这就是“二百五”的来历。

博君一笑,望斧正。

一、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是真的吗?

这个故事只能说是文艺作品,并非真有其事。唐寅祖籍江四,其祖父后迁移至苏州,到唐寅这一代,家道己经中落。唐寅自幼聪明过人,诗词书画无所不精,二十九岁乡试为解元,不幸的是在进京赶考途中认识了徐径。由于两人志趣相投,成为好友,也为后来因“科考舞弊案"受牵连打下伏笔。

由于受徐径的牵连,仕途上毁了唐寅一身,生活极其窘迫,以卖画为生,所以根本沒有“唐伯虎点秋香”一说。但唐寅的才气与画很出名,与江南的祝枝山,文征明,倪赞齐名,所以人们对他有好感。中国人对才子佳人非常喜欢凑合,所以在编戏过程中把唐伯虎作为原型,一代一代传唱,让大家以为跟真有其事一样,只不过是人的美好愿望!

二、早年“二百五”这句话真正的来历是什么?

关于“二百五”来源的六个典故

典故一

相传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一位名叫苏秦的说客,身佩六国相印,是几朝元老,虽然威风,却也结下了众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得知苏秦被害后十分震怒,下决心要捉拿凶手,为苏秦报仇,但经多方侦捕都没有结果。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是为齐国除了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上墙,就有4个人前来,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请求赐赏。齐王说:“你们可不许冒充呀!”这4个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齐王问:“你们4位是真正的‘勇士’啊!1000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典故二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考取功名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这时候却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成事,一个叫败事。一日,秀才对妻子说:“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妻子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典故三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两名,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将他们共称为伍佰,于是单个伍佰就被戏称为二百五。

典故四

旧时赌具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称为“毙十”,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长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典故五

古代一千钱为一吊,五百钱为“半吊子”,比“半吊子”更差的称“二半吊子”,就是“二百五”了。

典故六

“二百五”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故事?

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久了,人们就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好出洋相、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的人。

标签: #二百五 #早年 #来历 #这句话 #真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