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爱情笑话 > 你听过说洛阳秀才的传说吗?

你听过说洛阳秀才的传说吗?

发布于:2022-05-17 作者:admin123 阅读:47

有这么一句话:“洛阳秀才,差字布袋。好说不好写。”这是典型的洛阳地方口头语,大概意思是说这个人在与人处事方面,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在头条里很多这样的人,只知初一、不知十五。他们只看几个字就认定通篇文章的意思,说出来的评语是驴唇不对马嘴,很多喷子就有这种病!

“洛阳秀才”一说来自当地的民间故事,大意是一个柳姓秀才心地善良,赶考途中遇大雨,躲在破庙结识张姓秀才,张秀才因病无法赶考死在了破庙。柳秀才返回时张秀才已经是鬼魂并且化作了一支笔,柳秀才用这支笔帮助村民百姓解决许多难题,比如村民看病和丢东西等等,家长里短的事找柳秀才,柳秀才用张秀才化作的笔写下解决方案,四周村民都佩服柳秀才,柳秀才说是笔仙大哥的功劳。

现在“洛阳秀才”被曲解为,脑子里想的和现实中说的话是格格不入的两回事情。

一、秀才写了一付对联鼓励自己的笑话?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讲的便是人情淡薄嫌贫爱富的现象。从古至今,锦上添花的人源源不绝,雪中送炭却寥寥无几。当你落魄时,亲朋好友无人问津,而在你飞黄腾达后,这些人便凭空出现在你周围,希望能分一杯羹。清朝时期,有一位穷秀才,家境贫寒,经常都揭不开锅。家里的亲戚见到他就像见到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但幸好这个秀才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苦读,在科举中金榜题名。秀才回乡后,中举的消息很快传开,曾经那些唯恐避之不及的亲戚纷纷前来道贺。秀才这时方觉得世态炎凉,曾经这些疏远的亲戚,现在反而一个个都来巴结他,希望能占到一些便宜。这种势力的亲戚不要也罢,但秀才碍于颜面,不好意思当面戳开。于是心生一计,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口:上联:去年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下联: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结合式,中了五经魁,命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对联的内容说尽了秀才内心的辛酸和苦楚,当年饥寒交迫,家里无米下锅,跟亲戚借米,好说歹说都不肯借。如今上天眷顾,一朝中举,不管张三李四,纷纷前来攀亲。雪中送炭没有一个,锦上添花却络绎不绝。那些企图来攀亲的势利亲戚到了门口,看到这副对联,果然一个个面红耳赤羞愧难当,马上掉头就走,再也没脸来了。

二、明代宫中“女秀才”有什么故事?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马巧玲

古代皇宫中皇室中人需要很多人宫女、太监伺候,这些人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机构管理,在宫女这一块,明朝沿用了唐朝时期的策略,设置了尚宫、女史等职位。朱元璋本人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对于有才华的人还是比较欣赏的,于是在宫女选拔这一会让宫女接受一定的考核,并且有一定资质的宫女进行教育,考核过关后就会被赐予“女秀才”的称号。

刘莫邪本人是一个虚构的形象

在诸多的女秀才中,刘莫邪算是比较突出的,不仅仅因为她是女神童,自小就有不同寻常的才华,还因为她是朱元璋长公主的闺中密友。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与长公主密切的关系让她的声誉得以传递,被朱元璋赐予“女秀才”的称号。在其他人都是通过选拔、考核的方式得到荣誉称号的同时,刘莫邪独独是得到皇帝的赏赐。

明成祖朱棣的影视形象

朱元璋去世之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不久因为裁撤藩王的举动遭到了燕王朱棣的反击,他一路南下,路过的地方纷纷投降。当时的长公主驸马都尉梅殷希望有一个人将这个消息尽快传到京城,刘莫邪自告奋勇去送信。最终京师还是被攻破。身在南京的梅殷本来打算以死明志,还是在刘莫邪的劝阻下,继续周旋,等待着有朝一日迎回建文帝。而刘莫邪则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对朱棣“阳奉阴违”的大臣进行笼络。

驸马都尉梅殷

但是建文自从离奇失踪后,便一直不见身影,而梅殷等人的光复大业也并没有得到实现。大明王朝的后续命脉已经牢牢掌握在朱棣的手中,历史的潮流是无法阻挡的,刘莫邪等人的活动只是一种垂死的挣扎,所以她最后被逮捕也是意料之中的。在狱中的她,对前来劝阻他投降的人进行讽刺,拒不投降,最终被处以死刑。

不过,最后要提到的是,故事始终是故事,梅殷、朱棣等人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刘莫邪在史料中却没有留下丝毫痕迹,所以她的故事只是故事,因为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三、典故“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怎么来的?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真的吗?怎么来的?

不见得!相传在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士叫荀巨伯的人就用高尚的品德感染过匈奴人。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某一日,荀巨伯到一个较远的城市里去探望病好友,不巧适逢匈奴人正在攻猎此城池,他一点也不畏惧地服侍着老友。

你听过说洛阳秀才的传说吗?

其间,老友担心他安危便说道:“我快要死了,现在也走不动了,你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不要管我。”

荀巨伯回应道:“我远道而来,就是来看望你的。现在遇到危险我就扔下你走了,这是我能做得出来的事吗?”

果然,数日后,城池被占领,城中的百姓也早逃之一空。当匈奴人独见到荀巨伯和其友人时,很奇怪地问道:“我们进到城里后,城里所有人都逃跑了,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还留在这里?”

荀巨伯从容淡定道:“我这位朋友身患重病,我怎么能将他一个人扔下不管呢?请你们不要伤害他,我愿意替他去死。”

历史上的匈奴人虽蛮横,但也是个重感情和义气的民族。于是,在面对荀巨伯的为人品德面前感到自愧不如,悄悄地撤走了。

这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一个典故由来,但其真实内含却是“有理说得清”。

既然“人心都是肉长的”,却又为何会出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呢?

古时候,人们常说“好男不当兵”,意即为当兵者都是大老粗干的事,你一个能者岂不屈了才。

所以,“秀才遇到兵”:秀才,文人、读书人;兵,大兵,在此句中是借指蛮横不讲理的人。“秀才遇到兵”,就是说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不讲理的去对谈或沟通是很难的,这就好比文人与武夫一般难以通融。

基于此,“有理说不清”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不讲理者多态度野蛮、性情暴燥,听不下文人骚客的条块理由。同样的道理,他(她)若是一介武夫,只愿是命令的执行者,并不愿意听取计划的详细周密解说。

之所以出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关键的问题出在沟通上。你是文人就要礼贤下士,不论他(她)是大老粗或傻大兵,都要加强联系、相互融合。“有理”可言,但也要辅助以证据来说服人才行,否则空口无凭,谁能接受!

总之,“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是一个既成而又约定的俗语,它告诉人们凡事要讲究方法策略,不要一味地不讲道理、蛮横执着。

(图片来源网络,违规即删)

标签: #典故 #秀才 #有理 #说不清 #遇到

相关文章

  • 你有没有在厕所经历过有意思的事情?

    你有没有在厕所经历过有意思的事情?

    那天,我独自在公司加班。肚子突然一阵难受。我连忙扯了些纸巾,弓着背往厕所跑。 我们公司处在一栋破旧的写字楼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同层的四家公司共用一个厕所。物业...

    2024-03-24

  • 作为一名男科女护士是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一名男科女护士是什么样的体验?

    看到这个问题,让陈医生不禁想起那个精索静脉曲张的小伙子,膨胀难忍的尿管! 实习医生,开始到一个科的时候,不仅要跟科里的医生学习,而且还是要非常注重跟护士姐姐打交...

    2024-03-24

  • 半夜喜欢听鬼故事的人,有什么心理?

    半夜喜欢听鬼故事的人,有什么心理?

    听鬼故事对人心理和身体健康有非常大的影响。 消极的影响: (1)容易使人进入假想的状态,自己吓唬自己。 (2)惊吓的场面、情节会形成恐怖的印痕,一旦遇到某种刺激...

    2024-03-24

  • 为什么火车卧铺很多女生宁愿选上铺也不要下铺?

    为什么火车卧铺很多女生宁愿选上铺也不要下铺?

    15年的资深旅游人,给出门买火车卧铺票的女孩一些建议: 1、出门在外在外,安全永远是第一位。而相对来说,上铺是最安全的; 2、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穿裙子、脱掉上...

    2024-03-24

  • 请谁能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请谁能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司马光: 司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是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进...

    2024-03-23

  • 重庆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什么

    重庆端午节的习俗和故事有什么

    我是重庆的人,故事的话就是祭祀屈原、曹娥啊,还有些小时候模模糊糊的听老人讲过忘记了~~ 习俗的话就是吃粽子,吃咸鸭蛋,喝雄黄酒,还有中午要吃汗菜,就是煮后出玫瑰...

    2024-03-23

发表评论

自定义链接1

电话咨询
自定义链接2